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第513章 ??放棄李承乾
長安六月,驕陽似火。

長孫無忌一身大汗,手持玉笏,頂著大太陽站在甘露殿門前的玉階下,他身上幾層衣袍都已經濕透了,袍子上的汗水一直往下地上滴,地面很快就被他的汗水打濕一片。

甘露殿門走廊下幾個內侍低頭站著,不時偷看一眼在太陽底下的長孫無忌,大氣都不敢出。

長孫無忌對於這些似乎沒有感覺,只是半眯著眼看著緊閉的甘露殿大門,等待李世民的召見。

自從李承乾平定遼東的消息傳來,李世民就經常把像他晾在外頭,一晾就是一兩個時辰。

長孫無忌知道李世民現在恨不得殺死他……

……呵呵……

長孫無忌心裏呵呵冷笑。

他深知李世民現在不能殺他,因為如果李世民殺了他,現在長安城裏和李承乾勢不兩立的士族官員立即就會群龍無首,面對李承乾帶來的壓力,整個關中都有可能大亂。

以李世民的目前的身體狀態,能經得起關中大亂?

所以雖然長孫無忌表面很狼狽,他心裏很淡定。

……

……

甘露殿,內殿裏幾大銅缸裡堆滿晶瑩的冰塊,散發著陰寒之氣。

已經骨肉如柴的李世民半躺在羅漢床上抱著大煙槍吞雲吐霧,兩隻眼看著一股股濃濃的白煙從他鼻子裏呼出,然後緩緩上升,擴散,最後變成淡淡的青霧飄蕩在內殿裏,金碧輝煌裝飾在這股青煙裡變得模糊、昏暗。

李治和十幾個內侍默默地站在遠處不敢發出一點聲音,怕在這個時候引起李世民的不快。

最近李世民對他非常苛刻,稍有不如意就是一頓無情呵斥,甚至命內侍用鞭子抽打他,李治的日子十分難挨。

李治為了躲開李世民曾指使禦史上書詔諸公主入宮侍疾,李世民對此直接拒,不但不準女兒們入宮侍疾,甚至連見一面都不見。

對此李治很無奈,只能受著。

……

又過好一會兒,李世民終於過足了癮,戀戀不捨地放下煙槍。

李治看見立即領著內侍上前扶李世民坐起來,李世民被扶著坐起,整個過程都行屍走肉一樣,毫無自主反應。

李治一隻手托著李世民的的背,一隻手扶著他肩膀,不敢稍動。

突然李世民似回魂一般,一搖肩膀震掉李治的手,聲音陰沉地道:「今日給三道的鞭子賞下去了不曾?」

李治垂下雙手低頭輕聲道:「稍後兒臣,親自去看著用刑。」

「嗯!」

李世民嗯一聲算是準了。

李世民心裏已經認可李象的鴉片有毒的說法,只是他染毒太深早已無法戒毒。

他也不願意公開承認錯誤,一旦公開承認鴉片有毒,他就沒有理由再坐在帝位上了,還要承擔害死無辜皇太孫的罪名。

李世民沒有公開處斬三道,是以煉仙丹的名義將三道監禁在宮裏,每當李世民毒癮上來,忍不吞雲吐霧之後,必然命人鞭打三道,這也算是對三道的懲罰。

李治偷看李世民一眼,見他神色不錯,才低聲道:「舅舅在殿外候了一個多時辰了。」

李世民冷哼一聲道:「他現在知道急了。」

李治只是低著頭不敢吭聲。

又過了一會兒,李世民才毫無感情地道:「傳他進殿!」

殿裏候旨的內侍聞言悄無聲息地退出去傳旨,不一時渾身濕透的長孫無忌隻穿著襪子趨行進入內殿,一路過來在地上留下兩道水痕。

李世民一見便皺著眉頭嗔怪道:「無忌,你怎麼像是剛從河裏撈出來的一樣?」

長孫無忌聞言忙躬身行禮,然後才猶猶豫豫地答道:「臣身體虛弱,近日天氣炎熱多出了些汗。」

「嗯」李世民聽了便沒有下文了。

長孫無忌忽然覺渾身一冷,不由打個寒顫,悄悄用眼角餘光一看,只見不遠處幾個大銅裡的冰塊,便不想多在殿多呆。

李世民也不管他,淡淡地問道:「聽說你在外頭候了一個時辰,有事?」

沒事誰在太陽底下曬著?

李治心裏吐槽。

長孫無忌聽顧不上想其他的,打起精神道:「啟稟陛下,太子的燕都大軍已經快到洛陽了。」

「嗯——?」

李世民聽了兩眼直直地盯長孫無忌,讓他把話說清楚。

長孫無忌感覺內殿越來越冷,磕磕絆絆地解釋道:「陛下,大唐滅了高句麗乃是舉國歡慶的大事……朝廷為了能從容準備獻俘大禮,曾下詔:命太子和征遼大軍暫駐燕都……中書原想待朝廷一切就緒,再下詔大軍班師回朝……」

李世民聽到這裏皺著眉頭打斷他道:「你是說承乾不遵朝廷的詔書?」

「正,正是,這詔書也是陛下您首肯的。」

李世民聽了心裏十分煩躁,猛地站起身大聲喝問道:「現在怎麼辦?

難道朝廷要以此治承乾的罪,莫說他現還是皇太子,就是一般的大將建立了滅國之功,不遵這樣的亂命朝廷也不能治罪?」

長孫無忌見此忙雙膝跪下大聲道:「太子乃是國之儲君理應做天下人表率,如今他不但公然違抗君父的詔令,還四處說這一份詔令是偽詔,實在難稱忠孝……」

李世民聽到這裏胸口一陣起伏,長孫無忌隻做未見,低著頭等李世民給予答覆。

過了半晌才聽見李世民,有些無力地問道:「既然如此你們打算怎麼做?」

長孫無忌聽見李世問話不動聲色地道:「臣以為太子身為國儲,不能忠君孝親,克己守禮,遵詔駐軍,陛下當親筆書寫詔斥責。」

李世民自然能聽出長孫無忌話裡的挑撥,但是他也知道事情到了這一步,已經不以他的意志為轉移。

而且他自己也非常矛盾,如果李承乾勝利,現在長安城反對他士族官員會被殺的血流成河。這不符合李世民的政治理念,他一直認為如果李承乾這樣做了,李承乾就要步隋煬帝的後塵,落得身死國滅,為後世恥笑。

如果說這個問題是李世民認識上局限,李承乾可以跟推心置腹地談一談,那麼另一個問題就沒有任何可談判的餘地了。

李世民深知李承乾要治大批官員的罪,必然要有一個足夠大的罪名,不管李承乾找什麼罪名,做為皇帝的李世民自己都難以洗脫。

千年之後自己還要被後人批評為,識人不明,昏憒無道,李世民決定放棄李承乾。

「既是國之大事自當由中書出詔,朕不能親書。」

放棄李承乾是一回事,但是長孫無忌想把他當做工具人,擺到枱面上跟李承乾打擂台,李世民是不可能順他心意的。

當然長孫無忌也沒奢望李世民真能對他言聽計從,否則剛才一個多時辰的太陽就不用曬了。

聽見李世民鬆口,他也就達到目的了,不過他還是得寸進尺地勸道:「陛下所言甚是,只是陛下與太子殿下有父子天倫之情,朝廷以大義斥責,陛下也須傳遞私信,良言勸教,不失為君父之責啊!」

李世民聽沉默了一會,最後還是點點頭,他也確實想給李承乾寫信了。

長孫無忌見此行目的全部達到,便躬行禮道:「既如此臣謹遵陛下旨意。」

李世民見此只是「嗯!」一聲,算是妥協了。

「臣告退。」

長孫無忌說罷也不等李世民說話就慢慢退下了。

李世民看著長孫無忌退下,目光微轉恨恨地看李治一眼。

李治渾身上下打寒顫,忙行禮道:「兒臣去監刑。」說著也快步退出內殿。

李世民看著李治退出的方向,眼神漸漸變的渾濁。。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