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第514章 ???清君側?
洛陽城東,一處面水背的莊園門前。

從長安來的諫議大夫於承,正面無表情地宣讀朝廷敕書。

「……朝廷流放罪員不得借故逗留洛陽,敕到之日即刻起程東下……」

對面是張成行為首的一群東宮的官員,此時他們正躬身聆聽,他們對這道敕令十分不滿,依然表現出恭敬姿態。

只有英俊高大的杜荷挺身抬頭看著宣旨的於承,眼裏的神情極為不屑。

於承讀完敕書抬頭陰冷地看對面諸人,薛元超見了就要上前接旨,卻被杜荷伸攔住。

於承看見陰惻惻地問道:「你們要違抗朝廷旨意嗎?」

……

眾人臉上露出無奈,進退兩難。

「呵呵……」

只有杜荷看著於承毫不在意地呵呵冷笑。

於承見此心裏恨極,神情陰冷地質問道:「杜駙馬——你笑什麼?」

杜荷似乎聽了什麼笑話竟然仰天大笑起來。

「哈哈哈……」

爽朗的笑聲傳出很遠,身邊的其他官員都紛紛側目。

於承見杜荷完全無視自己,氣的臉色通紅,面目猙獰地威脅道:「你們這些罪員逗留洛陽,已經觸犯了朝廷法令,如今還敢拒接朝廷敕令,放聲狂笑,簡直罪不可恕……」

「哼!」

杜荷冷哼一聲打斷於承,看著於承不在意地道:「你一個罪徒流人,拿著一份偽詔就敢威脅我。」

於承聽了勃然大怒,厲聲喝道:「放肆,本官乃朝廷天使,宣讀朝廷敕文……」

杜荷聽了呵呵冷笑道:「朝廷天使?你不過是隻喪家之犬罷了……你洛陽於氏多行不義,在長安被萬民唾棄,連祖墳都被百姓掘了……

太子殿下心懷仁慈隻懲首惡,把你們這些族人流放嶺南,你居然還敢回來助紂為虐,真是不知死活。」

於承出身洛陽於氏,是原東宮詹事府詹事於志寧的族子。

當年李世民授意於志寧借諫議之名破壞李承乾的人望。

李承乾收拾於志寧時發動長安百姓深於氏罪行,於氏數代罪行被揭露公之眾,憤怒的長安百姓扒了洛陽於氏在長安城外的祖墳。

這是整個於氏一族的恥辱,他們跟李承乾不共戴天。

長孫無忌重新掌權要對付李承乾,第一個想到就是被李承乾遠竄嶺南的於氏族人。

「杜,杜,杜荷——」

於承被杜荷當面揭了老底氣的臉色鐵青,指著杜荷說不出話來。

杜荷看著於承,臉色一冷,大聲喝道:「來人呀,把這個假傳偽詔的奸賊拿下!」

身後立即走出一隊護衛上前把於承兩臂抓在身後,押著他就往裏走,於承從長安帶來的護衛早就被杜荷的護衛摛下了。

被押走的於承一邊奮力掙扎,一邊大喊道:「我乃是朝廷欽使抓我等於造反……杜荷造反人人得而誅之。」

杜荷聽了只是笑道:「一派胡言,本駙馬只是捉了一個假傳敕令的流徒,你於氏作惡多端連祖墳都被百姓扒了,你還有什麼資格在朝廷做官?」

杜荷說罷見於承沒有答話忍不住再次哈哈大笑,他身邊的其他人卻都是憂心忡忡。

杜正倫猶豫著對杜荷道:「杜駙馬我們把於承扣下,不奉敕書,怎麼向朝廷交待?」

杜荷聽了神色正反問道:「朝廷,長安現還有朝廷嗎?」

劉祥道聽了大驚失色道:「杜駙馬不可亂說,陛下還在太極宮。」

李世民登基多年君威隆重,這些人雖然無故被貶,但也不敢明目張膽地違抗他的旨意,只是想著借李承乾的勢力推翻李世民。

杜荷聽了劉祥道的話,面朝長安方向用手捂臉,聲調悲痛地喊道:「陛下,陛下……」

眾人見杜荷如此作態,以為李世民出了什麼事,君臣一場,不覺都露出悲戚神色。

杜荷覺的氣氛差不多了,才放下手語氣深沉地道:「陛下怕是——。」

「陛下怎麼樣了?」

禇遂良對李世民最是忠心,見杜荷隻說了一半急忙問道。

眾人也都急緊地看著杜荷,等著他往下說。

杜荷見此走到眾人對面,神色鄭重地道:「太子殿下親率大軍平定遼東,凱旋班師,獻俘太廟,舉國歡慶,且可向四夷示以恩威。

陛下何等的英明睿智,怎會這在此時下詔:令太子殿下駐軍燕都?」

杜荷說罷滿懷希望地看著眾人,只是眾人聽到這裏就知道杜荷想說什麼了,全都沉默以對。

杜荷見眾人裝糊塗心裏暗惱,大聲問道:「諸位都知道陛下服食的『仙藥』就是毒藥,皇太孫薨於洛陽諸位親見。陛下比皇太孫中毒更深,真能安然無恙?」

……

……

杜荷說罷見眾人仍然沉默,知道這些人需要消化他說的話,而且此事最終還要李承乾做決定。

便不再逼近迫他們,朝眾拱拱道:「諸位隻管放心地住在求是園裏,某受太子殿下命令保護諸位就不會讓任何人傷諸位一根汗毛。」

說罷便當先往裏走去。

……

……

求是園是洛陽藏書樓的外園,每月定期在這裏舉辦文會,供居住在洛陽城的讀書人發佈新書、辯論經義的地方。

幾個月前這些大臣眾大臣被李世民貶出長安,走到洛陽李承乾命令洛陽官府把這些人留在洛陽,這些人就住進了求是園。

張成行、杜正倫、禇遂良、顏師古等人都曾經身居高位,而且學問不俗,很受洛陽書書人敬重。他們也藉著跟洛陽讀書交流的機會,把朝廷情況傳遞出去。

只有馬周來到洛陽就一直纏綿病塌,不見外客,雖然杜荷派人四處尋訪名醫,細心為他醫治依然不見好轉。

於承前來傳敕眾人也沒有讓驚動馬周。

只是杜荷現在透露出來的信息有些嚇人,禇遂良便示意近來和馬周關係頗近的薛元超去向馬周請教。

……

……

薛元超一走進馬周住院子,就見面目浮腫的馬周無力地歪在廊下的竹榻上乘涼,院裏燃著火盆伺候馬周的老僕馮大把一疊疊寫著字的紙往火盆裡丟,一邊丟還一邊抹眼淚。

薛元超不明所以便開口問道:「馮大你這是做什麼?」

馮大抬頭看一眼薛元超,還沒有說話榻上的馬周聽見聲音知道是薛元超來了,只是抬起頭,臉上擠出一個難看的笑容道:「元超來了。」

「見過馬相公。」

薛元超忙朝馬超躬身行禮。

馬周此時已經雙目失明看不見薛元超,只是根據薛元超的聲音,把臉朝薛元超的方向移一點道:「不必多禮。」

薛元超見此心下淒然,強笑著快步走到廊下道:「馬相公今日精神了許多,看來您的病就要好了。」

馬周先是拍拍身下的羅漢床示意薛元超坐下。薛元超見此便坐在馬周的竹榻上,並用手抓起馬周的手示意自己在他身邊。

馬周臉上帶笑容道:「我也覺得今日身子輕便許多,就命人把我抬出來,也教馮大我把的身後事了一了。」

馬周說話神態輕鬆好像,是在說不相乾的人。

聽在薛元超耳裡卻十分難受,急忙道:「馬相公您不能這樣想,您還——」

馬周聽了抬手止住薛元超的話頭,淡然道:「元超,我病這些日子多虧有你照顧,我甚是感激。我自感時日無多了,以的怕是不能再與閑話了。」

「馬相公——」

薛元超隻喊了一聲,就已經泣不成聲了。

薛元超得李承乾看中提拔重用,這讓對李承乾十分崇拜。馬周被李承乾盛讚為大唐的賈宜,因此薛元超非也常敬重馬周的才學。這一次他們一起流放馬周病重家人不在身邊,薛元超作為這群人裡較為年輕的一個,就主動承擔起照顧馬周任務。

兩人接觸一段時間,馬周對薛元超這個後輩也十分欣賞,閑時常指點薛元超學問和政事上的問題。

薛元超對此十分感激,以師禮侍奉馬周。兩人雖然沒有師徒之名,卻有師徒之實。

馬周見薛元超真心傷心,嘆一口氣,費力地伸出另隻手拍拍薛元超的手背,待薛元超情緒穩定才接著道:「人有生老病死,乃自然之事。」

「可是相公乃是太子殿下盛讚的大唐賈宜,太子殿下還需要您輔佐著君臨天下……」薛元超急切地道。

馬周耐心地待薛元超說完,莞爾一笑道:「當今陛下簡拔我於微賤之中,以才力致位卿相,豈是賈宜一介窮困書生所能比的?」

……

馬周頓了頓接著道:「有道是『一朝天一朝臣』,我已無力再事新主。況且太子殿下天縱之才,大唐君臨天下乃是早晚之事,豈在於我哉?」

……

「大唐能有今日強盛,是陛下和太子殿下英明睿智,慈臨萬姓所成,我等臣下微功不須有表。今日我命馮大把我往日所寫的奏疏都燒了,以免後世以此奏疏彰顯陛下之過……:」

「什麼?」

薛元超聞言大驚,馮大燒的竟然是馬周往日寫的奏疏,這些奏疏都是馬周寫給李世民的,貞觀年間很多大政方針都是根據這些奏疏施行的。

現在馬周為了不使後世用這些奏疏作為證據罵李世民,在自己臨死前命人把這些奏疏全部燒掉……

「別燒了,快別燒了……」

薛元超做為馬周的學生對老師的著述有著極深的執念,聞言再顧不得其他,一邊大喊一邊跑到院裏去搶馮大手裏奏疏。

只是他到底慢了一步,搶到手裏的只有幾頁殘篇,薛元超拿著殘篇欲哭無淚。

回頭走到馬周床前問道:「相公,這些都是您的心血,應該留給後人!」

馬周不以為意道:「這些都奏疏都是寫給陛下的,陛下也都已經看過了,很多還頒佈為詔令,留著還有何意義?」

……

……

馬周說罷見薛元超不說話,便又問道:「今日朝廷派人前來所為何事?」

薛元超聞言一驚,忙道:「是命我等儘快東下的敕命。」

馬周聽了面露苦笑道:「長孫無忌這是要逼太子殿下起兵清君側啊!」

薛元超聞言一想也覺得有道理,長孫無忌如此逼迫,就是為了逼李承乾起兵造反。想到剛才杜荷的表現,薛元超不無憂慮地道:「太子殿下怕是真要起兵了。」

「元超何以得知?」馬周忙問道。

薛元超忙把剛才杜荷的話詳細地對馬周說一遍,馬周聽完略一思索道:「太子殿下應該還沒有起兵之意,杜荷只是自做主張。」

薛元超聽了剛鬆一口氣,就聽見馬周繼續道:「只是此事杜荷怕是不會死心,真不知太子殿下最後是班師回朝還是……」

薛元超聽了眼前一亮,喜道:「太子殿下這一回可不是孤身回去長安,是可以名正言順地率領數萬大軍回長安的。」

馬周聽卻沒有喜色,認真給他分析道:「正因如此,長孫無忌才要逼太子殿下造反,因為只有太子殿下真的造反他才有理由向關中各府徵兵。」

「同時太子殿下手下的一些將軍為了更大的功勞,也會勸太子殿下起兵清君側,如果一路打進長安他們功勞將比班師回朝進長安更大。」

……

薛元超聽吃驚地睜大眼睛道:「怎麼會這樣?」

「唉——」

馬周也為李承乾為難。。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