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李如初回憶錄》明國:風起遼東 第九十一章 一槍
烈烈西風,捲起鮮紅的旗幟。在溫暖的陽光下,一支全神戒備的軍隊正行走在遼南大地上。從三百多米的空中俯視,趙智明看著上千人的隊伍分成兩部分。走在前方的部隊包括了被營救出的黃斯通所部以及所有的騎兵。他們在後方的龍騎兵方陣的保護下先快速前行數百米,再擺開攻擊陣型,掩護後方的龍騎兵上馬趕路。等到龍騎兵們跟上來,他們再由龍騎兵掩護著前行。如此反覆循環,兩支隊伍便在數千名建奴的監視下緩緩移動。

此時已經接近11點,我們距離羊官堡大概還有兩公裡。這是一個關鍵的節點,我軍也走到了關鍵的地方。從羊官堡登陸的部隊已經有12個小時沒有休息,唯一的放鬆只有拄著槍坐在地上二十分鐘。而從流沙口大營中衝出的磐石營士兵,這時更是幾乎完全失去精力,只靠著一口氣繼續前進。即使每個人都有馬,我們也必須考慮到,馬匹的耐力比人還不如,現在也是外強中乾。

前方三百多米是兩座小丘,中間夾著一條寬約十五米的窄道。兩座小丘都不高,但其向南北兩側延伸數裡,但馬匹攀登依舊困難。若是要通過此處,我們必須從小道上排隊前進,保持嚴整的方陣也會因此被破壞。

如果建奴想留下我們,這就是最後的機會。一旦我們通過這座小丘,建奴騎兵要追擊過來,依舊要從這條小路通行。等他們穿越完畢,我們已經能走到接近羊官堡的地方,得到羊官堡守軍的支援。

南北兩側的建奴遊離在四百多米外。他們平均一人雙馬,機動能力遠超我們。在持續一個上午的追擊中,我們已無可避免地陷入建奴的半圓形包圍中。所幸,嚴密的隊形並沒有露出破綻,建奴也一直沒有下定決心發起攻擊。

前方的隊伍忽然傳來歡呼聲,我所在的方隊中情緒猛然變化,幾個士兵緊張地扣動扳機,零星傳來幾聲槍響。

隊伍中跑出一名騎兵,跑到半路時,前方隊伍也衝出一騎,一邊朝我們奔來一邊歡呼:「援兵到了!」

兩個方隊同時發出歡呼和大吼。繃緊的神經突然得到放鬆,許多士兵一邊保持戰鬥姿勢,眼淚便一邊從眼眶裏湧出。在歡呼和吼叫聲中,小丘上出現了數十面旗幟。數百米長的小丘脊線上,反射著寒芒的刺刀如同秋天的麥芒一樣湧出。密密麻麻的頭盔下,紅色的軍裝在陽光下無比鮮艷,好似燃燒的烈火,即將席捲無邊的遼東。

轉眼間,兩座小丘上便被一千多名持槍戰士佔領。十幾門三磅野戰炮被駑馬拖著從小道中走出,以半圓形圍繞小道口佈置,炮口對準南北兩側的建奴。

原先零星擋在我們面前的建奴騎兵早已逃散,一百多騎紅衣騎兵從小道中衝出,在前方方陣和賀寶刀交接一番,再朝我們奔來。身旁的朱國斌聲音有些激動,他說:「是我登州鎮,好像是部署在青島的第一團。」

那批騎兵到了面前,敬禮後大聲道:「報告長官,登州鎮第一團騎兵營,向你報到!」

「團長代正剛同志已抵達羊官堡,我部奉命與步兵一營、二營前來接應,請求接受你的節製!」

我拊掌笑道:「好,現在我命令,貴團騎兵營先和前方的賀寶刀同志匯合,由賀寶刀指揮,在小道北側列隊,應對建奴可能的騎兵襲擊。」

「朱國斌,」我扭頭對他說,「現在需要你們當騎兵了。請開始列隊,在我們的南面與我們平行移動,保護左翼。」

「所有傷員,隨我前進!」

鮮紅與鐵灰色的人群快速混合,在建奴的目光中變化隊形。很快,在南北兩面的騎兵方隊的保護下,幾百個狀態不良的傷員和疲兵抵達小道口,在軍官們的指揮下有序通過。

熱氣球上傳來消息,建奴的大隊已經開始收縮。顯然,我們避開了在這裏和後金決一死戰的命運——當然,後金也免於在此處死去兩千人甚至更多。

站在小丘頂上,風中已滿是遼海的鹹味。登州鎮的旗幟在頭頂沙沙作響,陽光正灑在我們的頭頂上,眼睛有些睜不開。

方海把望遠鏡遞給我,我伸手接過,將鋼盔的帽簷壓低一點,擋住照在眼皮上的陽光。藉助望遠鏡,我看到後金的部隊在一公裏外列隊,排成四個勉勉強強的大隊。根據他們旗子和甲胄的顏色,我們判斷出後金是按照「旗」為單位劃分陣營的。嗯,正白旗沒有隊列,八成是被打得排不了隊了。

事後想來,後金這樣子列隊,可能是想在我們面前展示一下他們的軍威。可惜,就他們那種隊伍,不提跟國防軍比,就是和長生島軍隊和登州鎮相比,同樣是相形見絀...大約和東江軍的其他部隊差不多?

總而言之,我們已經確定,後金是沒有進攻慾望了。他們中跑出一騎,在雙方六七千人的目光中打馬前來。那騎士穿著鑲黃旗的鎖子甲,沒戴頭盔,露出被曬得黝黑的頭皮和乾癟的小辮子;背上掛著弓箭,腰間掛著腰刀,馬鞍上掛著狼牙棒還是斧子。身材極為壯碩,看樣貌挺成熟的。考慮到建州人比明國人還要顯老,那人可能還不到二十歲。

眾目睽睽之下,那人不急不緩地催動馬匹,勻速前進到距離我們三百米外。他輕輕勒了下馬脖子,停在戰陣面前,隨後從背上取下弓來,在馬上彎弓搭箭,將弓拉得形如滿月。

一道破空聲響起,箭劃過兩百多米的空間,釘在我們前方。

小丘上的登州鎮士兵們沒有動作,長生島的騎士們發出輕微的驚呼聲。能射兩百多米,弓箭等級應該在11力-12力...能在馬上拉開這樣的強弓,擱在中世紀能稱百人敵。

那騎士射完後便收好弓箭,象徵性地驅馬後退幾米,隨即挺直腰板坐在馬上,沉穩如一座鐵塔,靜靜地看著我們。

片刻,賀寶刀親自披堅執銳,驅馬前出,取回那人射出的箭。箭上綁著一封信,落款是皇太極。

我看了信封後便停止拆開,將這封信給在場眾人示意一番,便交給那名內衛上尉保管。這封信由後金奴酋寫出,雖未明示,但顯然不是專門寫給我的。

回來的賀寶刀道:「屬下過去取箭時,稍稍看清那廝。應該是鰲拜。」

黃斯通眉頭下意識地一挑:「鰲拜?」

「黃同志聽說過這人?」我有些詫異地看著他,「八旗的高層沒有他。」

黃斯通笑了笑,說:「此人是女真蘇完部落首領索爾果之孫,費英東的侄子,以武力聞名建州。」

「嗯...費英東麽,聽名字不像蠻族。」

「稟大人,費英東是人名,那建奴是姓瓜爾佳的。」賀寶刀插話道。

「嗯...」

我嘆口氣,不想這些很像歐洲人的古怪名字。「方海,步槍。」

我朝方海伸手,朗聲笑道:「今日有驚無險,接回黃同志,諸位皆有大功。如此,我給大家表演一個百步穿楊的絕活兒。」

方海快速取下背在身上的步槍——在之前的戰鬥中,他從未使用過這支槍。我取過步槍,翻身下馬,單膝跪在小丘頂上,將槍托抵在右肩。這支槍是大明東北貿易公司捐贈給國防軍的線膛槍中的一支,槍身木質部分的紋理都十分漂亮,體現出力量的美。

方海大聲報出那刻的風向、風速和大概的濕度,幾名炮兵測出距離。我調整了步槍的標尺,心中估算小丘與平地的相對高度產生的影響,最終閉上左眼。呼吸逐漸平緩,缺口、準星與目標連成一條直線。周邊眾人自然地停下交談,連呼吸也減輕許多。

半分鐘後,一聲脆響,些許白煙從槍口噴出。槍口前的小草被氣浪吹動,瞬間伏倒在地上。

三百多米外,那鐵塔般一動不動的鰲拜身子如被電擊一樣抖動一下,左胸濺起一朵血花,便渾身顫抖地摔下馬去。受驚的馬匹嘶鳴著跑動起來,拖著雙腳被馬鐙卡住的鰲拜跑了十幾米,又停下來低頭吃草。

小丘上的數百名士兵同時發出歡呼。在黃斯通他們的掌聲中,我輕出一口氣,將步槍交給方海。

「大學時得過全校線膛槍射擊第一名。」我忍不住笑意,對方海說,「從大一到大四,蟬聯四屆校運會項目冠軍。」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