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禦史台-天下清官喻茂堅》第十六回
楊慎巧口茂堅任禦史豐城祭祖喻家齊上陣(1)

北京西苑,與後世所謂「西苑」的方位有所不同,指的是毗鄰紫禁城西的一處園子,也就是今天的中南海。正德三年以來,這裡便成了神秘之所。正德皇帝在這裡豢養了土豹、象、鹿、鷹等,其餘人,哪怕是當朝一品宰輔,也不準私自進入。

正德十三年元旦,剛剛舉行完朝賀禮儀,緊接著傳來了太皇太后病重的消息。即便是玩心甚大的正德皇帝,也要進宮侍疾,便賜了江斌豹字牌,留在西苑值守。

江斌膀大腰圓,手指粗大,臉上一道深深的箭傷,已經結了褐紫色的硬疤,卻是武將打扮,腰裡懸著一口斬刀,正操練豹房的二百四十名勇士。勇士們皆身強體健,雖然大冷的天,也渾身熱汗。

遠遠的,正德乘輿逶迤而來,江斌率二百勇士齊齊跪倒迎駕。正德皇帝像是幾日沒有睡好了,臉頰都凹陷進去了,坐在乘輿上,看著整齊的勇士,滿意地點了點頭,遂召江斌到近前:「不錯,不愧是塞外名將,這些懶鬼也被訓教的有模有樣,怎麼樣?這二百勇士是否能夠獨當一面?」

江斌思索了一陣:「萬歲,這二百勇士甚好,只是還遠遠不夠,皇上要親立武功,兵丁勇士還是要多多益善。」

正德皇帝思索著,環顧了一下豹房,嘆了口氣道:「二百人豢養一隻土豹,已經是不合理了,這西苑豹房地處狹小,無法加增了,看來還要尋找更寬闊的場所,你可有什麼建議嗎?」

江斌早就成竹在胸:「宣府在居庸關外,廣闊的很。」

正德皇帝想了良久:「太皇太后雖然不是我親祖母,但對我有莫大的恩,此事先擱置一陣吧。」

但是太皇太后的病,算是大好無望。可是熱孝一過,正德皇上就像是開鎖猴一般,越發的出格,幾次夜奔要闖出居庸關。第一次被七品禦史張欽攔了下來,自此之後,楊一清每天都在頭疼,整日周旋於六部和行蹤隱秘的皇帝之間,好在楊廷和丁憂期滿,回到朝閣,楊一清這才鬆了一口氣。

楊廷和一路上奔波,喻萍須臾不離,跟著老爺回鄉守製,又跟著老爺回京,進而染上了風寒。雖然太醫院李言聞醫術高明,但也總是病懨懨的,眼看著喻萍眼窩深陷,病骨支離。楊慎侍疾在側,也很是著急,服侍繼母用藥,楊慎笑道:「今日見母親精神好很多,估計很快就好起來了。」

喻萍無力地笑了笑:「我這輩子命薄,承蒙養父收留,我才能長大成人,然後才嫁給你們楊家。這些年也算是盡了心力了,眼看著老爺在朝中位高權重,你也漸漸出息了,我也就知足了。」

說罷,長長一嘆,躺回大迎枕上,望著寧式床的雕梁,一滴眼淚在眼角無聲滑落。楊慎忙笑著說道:「母親為何如此傷懷?可還有什麼心事嗎?不管有多難,我一定會辦到的。」

聽了這句話,喻萍眼睛一亮,支撐著坐起身子,拉著楊慎的手:「我嫁到你們喻家也有些年頭了,終究也沒給老爺添個一兒半女。我也從來沒有求過你們爺們兒,眼看著我快要不中用了,這件事你要記著,能辦就幫著母親辦了。」

楊慎見喻萍這般傷情也垂下了淚:「您說!我一定盡全力去辦。」

喻萍出了半晌的神,過了半晌才說道:「你表兄喻茂堅,也望五十的人了,還在知縣的位份上苦熬著,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

楊慎立刻就知道了喻萍的意思,輕鬆地說道:「這個好辦,吏部尚書楊一清,是李東陽閣老的門生,我去說便是了,今年定能謀個知州。」

喻萍搖了搖頭,說道:「你不了解你表兄,這個人眼睛裡揉不得揉沙子,做事清白剛正,本是好的,但是在州縣任上,就並不是好事了,這個你應該明白。」

楊慎思忖了良久說道:「我看錶兄是個禦史的風骨,成祖皇帝說了,禦史當用清謹介直之士,清則無私,謹則無忽,介直則感言,看看錶兄的官聲人望,確乎不錯。」

喻萍臉上漾出了一絲笑意:「這個好!」

楊慎卻一皺眉,說道:「可是任禦史,先要任一年的試禦史,品級低於七品。這不是反而降級了嗎?」

喻萍嘆了口氣,十分舒暢。楊慎握了握喻萍的手:「在這京城之中,找我父親跑門子的,想陞官兒調動的,我不知道遇見過多少,像娘這樣,頭一次幫自己家裡人說情,竟然自降職半級的,我還頭一次見。不過娘放心,這件事就著落在我身上,我到吏部去。」

次日,楊慎隻身一人來到了楊一清的府上。兩個人原也是很熟稔的,當日李東陽病重,楊慎去拜望聆訊,楊一清作為李東陽的門生,也在病榻之側,見到楊慎的時候,十分熟絡,忙引了楊慎落座上茶,楊慎笑著說道:「邃庵伯伯(楊一清號邃庵),許久沒見了,我來找您聊天。」

楊一清卻輕鬆了很多,除了李東陽一層關係不說,他本身也很喜歡楊慎機敏聰慧。遂放鬆地說道:「你找我聊天?莫非是想來與我鬥文,出叔叔的醜嗎?」

楊慎斂衽說道:「侄兒此次前來,專門是來求官兒的。」楊一清便是一愣,盯視了楊慎良久,說道:「你既然稱我叔叔,我說話就不藏著掖著了,上次你批龍鱗辭官,別人不知道,我可是知道,老師李東陽告誡你風月無邊,不要惹了文人的忌諱。你這才辭官養晦,你父親剛剛回到朝閣,正和皇上較勁呢,現在不是起複的好時候啊!」

楊慎知道是楊一清會錯了意,忙笑道:「並不是我,而是我的表兄喻茂堅。我此次來是幫他掙個前程。」

楊一清這才知道楊慎的來意,這次台州府送來的喻茂堅的考績,依舊是卓異。台州知府的薦書中,詳細地描寫了喻茂堅在臨海縣多方救助女嬰的事情,已經有萬餘名女嬰活了下來,被稱為「喻女」。還錄了神仙祠喻茂堅撰寫的碑文,就是三年前被自己強行抹去「卓異」的銅陵知縣,當初還妄加揣測他冒濫軍功,後來也是查無實據。自己終究還是心量窄,遂笑道:「今年考績,原本票擬喻茂堅為台州知州的。」

楊慎卻搖頭說道:「論起我這個表哥的性子,我還是了解一些的,他那耿直性子,流官怕是不適合,叔叔在吏部,知人善任應該比我要強,您說是不是?」

楊一清嘆了口氣,這是事實,考功司關於喻茂堅的評議,褒獎和批評基本上是一樣多的,想了半晌說道:「既然如此,鴻臚寺、太醫院、太常寺這樣的衙門,也有很多缺職。可以即刻入職的,你看如何?」

楊慎又搖了搖頭:「表兄家風,惟耕惟讀,克忠克孝,讓他去做這些富得流油的縣衙門,他多半不會領我這份情,反倒還會數落我。」說著,楊一清和楊慎都笑了。

楊一清笑道:「那就只有一條兒了,我看茂堅是個禦史的材料,福建道監察禦史出缺,就讓茂堅補上去吧。也能好好監管一下福建這些天高皇帝遠的官兒們。」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