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鐵血皇朝之天啟大明》第125章 近衛軍要亮相了
天啟元年三月十八!

雖然北京的天氣依然有些微的寒意,但這已經是春天在望的時節了,北京城裏已經展現出了別樣的活力,城外的農戶也開始準備春耕,就連那些修路的蒙古俘虜,也將厚實的皮袍圍在腰間,哼哧哼哧的揮灑著自己的力氣!

此時在城西大營之中,朱由校能坐在帥堂之上,李進忠抱著拂塵站在他的身後,李如柏、曹陵這兩個近衛軍騎兵中的實權人物,恭敬地站在下首,等著朱由校的訓示!

今天朱由校穿著一身素白的道袍,頭上的書生冠放在帥案上,露出一頭齊整的偏分,這個髮型是朱由校前世最喜歡的,既簡潔又顯得成熟,不過再怎麼成熟的髮型,配上朱由校那張粉白如玉,景緻的讓女人都嫉妒的面龐,也很難讓人感覺成熟到哪兒去!

其實朱由校最近也很為自己的容貌感到煩惱,他實在沒想到以朱元璋那副模樣,經過二百多年優中選優的繁衍,竟然讓後代子孫在容貌這一塊上徹底扳回了劣勢,而且還讓朱家的人個頂個的漂亮!

再加上朱由校刻苦練功,不斷那葯浴溫養,搞得他自己現在是一身刀條腱子肉,卻有著比女人還細緻的皮膚!

好在朱由校是皇帝,沒人敢在他面前誇他如何漂亮,否則他非要抓狂不可!

當然這種煩惱,並不影響朱由校今天要來近衛軍辦的事情,他掃視了李如柏和曹陵一眼,道:「曹陵,選兩千騎兵,配備最好的裝備,三日後啟程前往東南,要辦的事情,隨行的李進忠會跟你說的,不過你要記住,你的責任是武力威脅任何敢於阻撓李進忠辦事的人或者勢力,不是給李進忠這狗東西撐腰,如果他想接著你狐假虎威,你如實上報就是!」

李進忠連忙說道:「萬歲爺,您就放心吧,奴婢哪兒敢藉著萬歲爺的名頭胡鬧啊?」

朱由校瞥了李進忠一眼道:「你倒是說的好聽,在代王府裡,你的派頭可是不小,好處也拿的手軟,真當朕不知道?」

李進忠臉刷的就白了,趕緊跑到帥案前,跪倒在地,磕頭如搗蒜,哭求道:「萬歲爺饒命,萬歲爺饒命,是奴婢一時糊塗,才做了錯事,奴婢願意把拿的好處,都獻給萬歲爺,萬歲爺就饒了奴婢這一回吧!」

朱由校撇了撇嘴,不耐煩地道:「不就是一萬兩銀子的事兒嗎?沒什麼大不了的,你去了一趟大同,給朕帶回來四百多萬兩銀子,五十萬畝良田,朕本來還想賞你個十萬八萬兩的,不過既然你自己已經拿了代王府的銀子,就當朕給你的賞賜了,另外再記你三十板子,這次出去再敢貪小便宜,回來的時候朕會好好跟你新帳老帳一起算的!」

李進忠聽了朱由校的話,心裏都要滴血了,他很清楚,面前這位小皇帝,說話從來不跑風,既然說了能賞自己十萬八萬兩,那肯定是沒跑的,可偏偏自己一時貪心,竟然拿了代王府一萬兩銀子,結果不但丟了西瓜揀芝麻,還白饒了三十板子!

不過心裏再怎麼難受,李進忠也的做出一副比哭還難看的笑臉,叩頭謝恩道:「謝萬歲爺,謝萬歲爺,奴婢保證再也不敢犯錯了!」

朱由校嫌棄地擺了擺手,讓李進忠退下,然後又看向曹陵問道:「朕的話你可記住了?」

曹陵立正答道:「報告陛下,您的話臣記住了!」

朱由校點頭道:「很好,這次是近衛軍第一次亮相,你要做的漂亮些,不過也不用太過拘謹,要知道隨機應變,對了,你們這次去東南也是有抄家的差事的,抄家所得照規矩,弟兄們拿三成,宮裏拿三成,剩下的四成歸朝廷,記住了,只要老老實實本事,朕不吝封賞,但要是有人敢搗鬼的話,朕的軍法也絕不容情!」

曹陵鏗鏘有力地答道:「請陛下放心,臣絕對不會放任任何違反軍紀是事情,在近衛軍中發生!」

朱由校對曹陵的態度很滿意,他起身走到曹陵面前道:「朕相信你,不過朕也要提醒你,韓斯文那傢夥在九邊弄得可是風生水起,你在近衛軍中千萬別輸給他!」

曹陵目光中閃過一抹精光,顯然對韓斯文這傢夥不怎麼感冒,但他還是壓抑住了心裏的情緒,極力平靜地道:「報告陛下,韓斯文有韓斯文的職責,臣有臣的職責,不管他做的多好,臣只要遵照陛下的旨意,做好陛下交代的事情,就是臣對陛下的忠誠!」

「哈哈哈哈!」朱由校大笑著拍了拍曹陵的肩膀道:「你們兩個一開始就較勁兒,這朕是知道的,不過較勁兒是好事,可以促進你們更加努力,但不要因為這個搞得跟仇人一樣,畢竟大家都是同袍兄弟,保不齊哪天你們還得一起上戰場呢!」

曹陵見被朱由校看穿了心思,臉上難得的一紅,立正道:「臣明白!」

朱由校可不指望自己三言兩語,就讓這對冤家冰釋前嫌,擺了擺手道:「明白就好,去準備人馬吧!」

曹陵立正敬禮道:「遵命,臣告辭!」

看著曹陵昂然而去的身影,朱由校對李如柏道:「李帥覺得這些兵練得怎麼樣?」

李如柏微微欠身,在朱由校身側道:「陛下兵法如神,經過這三個月的操練,臣帶回來的這些兵痞,竟然猶如脫胎換骨了一般,此等精兵若用在遼東,破建奴將不在話下!」

朱由校卻沒有露出高興的表情,反而是沉吟片刻道:「近衛軍的步兵還沒組建起來,騎兵的實力也還很薄弱,所以想對付真正的強敵,還要再等一等!」

雖然李如柏不知道朱由校這話是什麼意思,但還是應道:「臣……明白!」

朱由校微笑著搖搖頭道:「你現在不明白,不過很快你就會明白了,好了,朕要回去了,你的任務還是訓練部隊,把他們在磨礪的鋒銳一些,朕到時候用起來,也會更順手!」

李如柏躬身道:「臣恭送陛下!」

朱由校出了大營,騎在馬上陷入了沉思之中!

其實朱由校始終在關注著近衛軍騎兵的訓練情況,他也知道經過這三個月的訓練,近衛軍騎兵已經初步具備了後世現代軍隊的素養,不過令朱由校不滿意的是,這支軍隊軍種太過單一,而且裝備也不夠強大,朱由校真正需要一支近現代化的火器部隊,而不是一支冷兵器時期的強軍!

別以為朱由校這個想法不切實際,事實上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到來之前,全世界的工業技術基本都處於一個相同的水平上,中國與西方的差距也就是技術應用方向的問題,而不是技術本身不如人家,甚至朱由校覺得以造辦處那幫工匠的手藝,比西方的作坊主要強得多。

而真正拉開東西方技術差距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顯著標志,可應用蒸汽機的發明,是在1785年,距離現在還有一百六十多年時間!

就目前而言,中國在技術層面與西方的差距無限接近於零,甚至因為大明朝有著完善的匠戶體制,讓大明朝其實更容易實現手工條件下的大規模工業生產!

單純的以軍功產業為例,明朝其實在洪武、永樂年間都開始大規模使用火器了,而且還發展出了三段擊、五段擊,這種後世西方普遍使用的火器陣法!

只不過後來因為大明逐漸放棄了對外擴張,轉為保守的防禦政策,再加上土木堡之變後,勛貴階層遭到沉重打擊,以至於文官徹底把持了朝政,讓大明朝的軍事技術和戰法,陷入了大踏步的後退!

再經過二百多年的腐朽,使工匠打造火器時,也開始偷工減料,致使明軍使用的大量火器質量極差,最終導致明軍在作戰時,基本放棄了火器的使用。

與之相反,後世的清軍卻極為重視火器的發展,在得到大明的火器工匠之後,清軍以嚴刑峻法,逼迫大明火器匠人打造出了合格的火器,然後用這些火器將明軍打得落花流水!

諸位看官是不是沒想到?

是不是感覺很打臉?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