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上妖戀》第三章:屠夫楊堅
韓建自幼沒讀過什麼書,然而時勢造英雄,目不識丁的江湖草莽最終也打下了自己的基業。。

早在秦宗權於蔡州任節度使時,韓建便因軍功升為小校,黃巢起義軍威逼長安,韓建也立了功勞,逐漸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越爬越高,越走越遠。

隨著韓建羽翼的逐漸豐滿,他很快佔據了河、潼二州,可這兩州久經戰亂,人員稀缺,田園荒蕪,韓建不畏萬難,勸課農桑,樹植蔬果,出入尋常百姓家,親問疾苦,不出數年,兩州軍民充實,韓建因此受到人們的愛戴。

韓建一路走來順非順水,後不免有些膨脹,屆時華州一帶在他的經營下,形式一片大好,從此他便有了與各路軍閥爭權奪勢的資本,便不再把昭宗放在眼裡。

乾寧二年(895年)李茂貞發兵長安,挾持昭宗也有韓建的一份,那時韓建的實力遠比李茂貞強些,只是沒有李茂貞明目張膽,隱隱有控制整個朝政的勢頭。兩人都想挾天子以令諸侯,卻遭晉王李克用阻斷,李克用打退了李茂貞後,又發兵討伐韓建,韓建無奈,隻得退回華州坐等時機。

閑不下來的李茂貞在李克用走後,仗著鳳翔與長安距離最近的優勢,對著皇城虎視眈眈。

今年是乾寧三年(896年),李茂貞再次發兵長安,昭宗在親兵的保護下,一路北上,準備去太原依靠晉王李克用,太原是潞州中心。當一眾人馬到達了渭北,卻遇到了韓允,這韓允是何許人也呢?他正是韓建的兒子,韓建早早聽聞李茂貞發兵長安,昭宗想去投靠晉王,便派韓允前去迎接。

「韓愛卿到是積極的很吶,回去告訴他,朕不去華州,隻想去潞州。」昭宗頗感心寒,韓建這個時候要他去華州,華州是他韓建的根據地,這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韓允此去接聖駕無果,垂頭喪氣的回來了。韓建聽到韓允的轉達,有些慍怒道:「隻想去潞州是什麼意思,莫非他以為這天下只有李茂貞想脅迫他?李克用這廝能勤王一次兩次,會有三次四次嗎?」

兒子辦不成事,隻得老子出面了。

次日,太陽自東邊升起,韓建便親自率兵追趕昭宗,不負所望,終於追到了,要真讓他去了李克用的根據地,豈不壞事兒。

「皇上,臣懇請皇上前往華州,那潞州恐是非之地啊!」韓建一拜三扣首的道,一看就是個忠君愛國的好官。

「韓卿此言何意?朕要去哪,豈由得你指手畫腳?」昭宗氣極,這韓建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

「皇上息怒,晉王強勢有野心,天下並不是只有一個李茂貞。皇上要是離開京城太遠,就怕去了便回不來了!臣言盡於此,皇上若要降罪,臣領旨便是。」韓建一番言辭懇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著說著不禁老淚縱橫。

見他如此,昭宗竟也紅了眼眶,這些年就因為一個李茂貞,他這一朝天子整日東躲西藏的,天子威嚴何在?如今藩鎮強勢不可壓,幾方勢力就數晉王李克用最強勢,他雖多次勤王,可也不是沒有與朝廷作對過,若真去了太原,搞不好李克用比其他人更想挾天子以令諸侯,那就大大的不妙了。

進退兩難之下,昭宗頗為傷感,想當年威風凜凜的唐王朝,受四夷朝拜,何等的輝煌強悍,可如今呢?盛況早已如退潮般不復存在。烈日當空,蒼穹之下,一君一臣抱頭痛哭,畫面及富傷感基調。

氣氛都到了這程度,不去怎麼行,於當天傍晚,昭宗隨韓建去了華州。此行雖如了韓建之願,可昭宗身邊始終有親兵諸王保護,韓建就是想上演當年曹操那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戲碼,也得細細揣摩了。

碧雲天之下,齊雲樓之上,昭宗突然來了興緻,邀群臣飲酒作詩。當酒意濃時,昭宗詩性大發,當即吟誦了三章《菩薩蠻》。吟誦結束,他朝京師的方向看去,幽幽的道:「野煙生碧樹,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歸大內中?」一時間,群臣統統悲泣出聲,整個齊雲樓縈繞在一份沉甸甸的悲傷中。

然而這悲傷的氣氛完全沒有感動到韓建,他從前確實目不識丁,可經過後天的不懈努力、刻苦學習,如今已可以毫無阻礙的研讀史書了。昭宗剛才吟誦的五言律詩,個中意思他還是懂些的。

夜已深沉,韓建獨自坐在案前,細細揣摩白天昭宗的話。

「安得有英雄,迎歸大內中?」好詩,好詩啊!韓建凌厲的眼眸注視著前方,手卻不自覺的鼓動起來。

「啪。」韓建將桌案上的書本一股腦的掃在地上,眼裡凶光直冒。

「父親?」聽到有物件摔砸的聲音,韓允推開門,看著地上凌亂不堪的書本,皺了皺眉,有些詫異。

「如今他李曄還有什麼?竟這麼看不起我,還想回京師?哼,別做夢了。」韓建憤憤不平的道,白日裡昭宗所吟之詩,個中意思其實完全不把韓建當作英雄,更別說倚靠了。

「說起來若昭宗當真什麼都沒有了,父親還會留他到至今嗎?」韓允慢條斯理的道,韓建忽然一個激靈,像被高人點醒了一般。

是啊!昭宗確實不是什麼也沒有了,他還有親兵,還有諸王,如今天下大亂,各諸侯蠢蠢欲動亂做一鍋粥,而各諸王反倒安靜下來,不爭不搶,心都是向著皇帝。

「是該對這些個過慣太平日子的王爺動手了。」韓建若有所思的說著,「我兒機智。」

「父親過獎了。」父子兩人四目相對,笑意漸濃。

燕門位於龍城太原西面的平定州之上,是個由不為世人所知的氏族所建立——萬俟氏。

萬俟一族早年隨鮮卑人進駐中原,位列鮮卑十大貴族之一,曾輝煌過一陣子,後又經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革,胡漢成了一家人。可是當北周滅亡後,楊堅取代了鮮卑北周,屠殺了鮮卑貴族一萬多人,這些貴族中也包括萬俟氏、慕容氏、段氏,而宇文氏則是頭號屠殺對象。

楊堅像隻一毛不拔的鐵公雞,為了抹去前朝的胡人特徵,下令屠殺殘餘胡人,不論功臣還是逆賊,但凡是鮮卑人皆兵出塞外,並實施諸如禁胡語、胡俗、胡姓包括胡服等措施。隋唐時期,鮮卑人差不多都被屠殺殆盡了,尤其是鮮卑皇室貴族和宇文氏一姓。有人說楊堅是英雄,是恢復中原北方江山的英雄;可也有人認為,楊堅此舉實則與屠夫無異。

當楊堅停下了劊子手的本性,胡人已經死的差不多了,剩下的統統漢化,改了姓氏。當然,還有部分人下落不明,如今唐王朝氣數已盡,萬俟氏又再次出現。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