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一品寒門》第180章 這牆腳老娘挖定了
聽完石大丙的彙報,盛楨輕輕擺擺手。

石大丙躬身退出殿外,盛楨忍不住笑起來:「這小子,實在有趣的緊!」

盛楨還是太子時,汪忠就跟著他,盛楨的喜怒哀樂汪忠都能揣摩個七七八八,說他是盛楨肚子裡的蛔蟲也很貼切。

汪忠清楚盛楨對孟青雲很上心,讓石大丙派人暗中保護他的安全,並關注他的一舉一動。

甚至在會試期間,石大丙親自出馬,唯恐有人暗算孟青雲。

這真有可能。

尤其毅人對孟青雲已是深惡痛絕,他們泄憤暗殺也有可能。

自從當了皇帝,汪忠鮮見盛楨臉上有笑容,有也是禮節性的。

皇帝壓力太大。

然而,自從孟青雲贏了陳元後,皇帝臉上有了笑容。

尤其今天聽到石大丙說出近期孟青雲的消息,盛楨笑得很開心。

讓陛下開懷笑,孟青雲是第一人。

「陛下,這孩子是在給自己和家人解壓,他一句打點好觀音菩薩,看似滑稽的語言,卻讓身心放鬆,好有創意!」

汪忠笑眯眯道,「這孩子就是個聰明的,如果他陪在陛下身邊,陛下也不會有這麼多煩惱了!」

這話若是出自其他人之口,定會受到盛楨嚴厲喝斥。

妄揣聖意是忌諱。

但汪忠說出來,盛楨反而覺得有種親切感。

並不是汪忠名字中有個忠字,而是盛楨早把汪忠當成自己人。

寂寞的皇帝也得有傾訴的人。

汪忠便是他唯一的傾訴者。

身為皇帝,他不敢輕易信任別人。

后宮為爭寵會挑撥離間,兒子為奪嫡會相互詆毀,大臣為權力會黨同伐異唯獨這個一直陪伴自己的太監,不會有異心。

因為他是孤兒。

而且以汪忠現在的地位,居然連乾兒子都沒有收。

「這孩子有股正氣!」

皇帝誇人都是適可而止,話一出口,他便恢復鎮定,怔怔盯著天花板,腦中全是對孟青雲的期待。

「阿嚏!」

孟青雲莫名打了個噴嚏。

一想二罵三感冒,只打一個噴嚏,說明有人在念叨。

孟青雲根本無暇猜測噴嚏的引起者是誰。

此時會試第三場正在進行,他得集中精力審題。

第三場考的五道題全是策論。

策論是論說政治問題,並提出對策的文章,相當於對朝廷獻計獻策,故而科舉取士最看重策論。

三場考試,這一場尤為重要。

五道題目涉及到鹽茶榷取、彌盜安良、緝私祛弊、營伍訓練、水利交通、西北地理歷史沉革、外交策略等。

這些內容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種與國計民生相關的大事,以及經史典籍中的問題,實際上是包括自然、社會的百科知識。

因此,試策類似於現代的綜合考試,不博覽群書的舉人,無法寫出好的策論文,只能坐在考棚編造。

這對一直研讀四書五經的舉人來說,是一種打擊,為考上貢士,不得不去了解史學和百科知識。

這也是朝廷考策論的初衷,因此許多進士出身者從政之後,能真正管理好兵、刑、錢、糧等項。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沒有淵博的知識,自然無法勝任。

策論對孟青雲來說是長項。

前世的知識是他的觀點超前,寫出來總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感慨。

但觀點新穎,並不等於就能得高分,這與考官的喜好有關。

考官如果覺得你是嘩眾取寵,也會給你低分。

萬一碰到一個保守派,這些新穎的觀點就是改變祖宗之法,不給低分才怪。

碰到革新派自然皆大歡喜。

以孟青雲的了解,這個皇帝有心改革利弊,從他重商就可以看出端倪。

一朝天子一朝臣。

皇帝有心革新,他選的考官應該不是和他唱反調的官員,否則他就是個不著調的皇帝。

就這樣寫!

定好基調,孟青雲開始打底稿,五篇策論寫完,然後逐字逐句修改,第三天謄寫在試卷上,然後躺著等待考試結束。

鑼聲響後,考棚門陸續打開,糊名、封卷、簽字等一系列章程結束,孟青雲很禮貌的向兩位收卷的經承告辭。

出了貢院,孟青雲徑直走出直街,看到早等在那裡的父親和秦翰等人,迎上去如釋重負道:「終於考完了!」

秦翰打趣道:「觀音菩薩保佑你嗎?」

孟青雲介面道:「觀音菩薩向來說話算話,從來不開空頭票據!」

「哈哈哈」

大夥被孟青雲逗樂,開心大笑,感到他真能考中貢士。

不然哪有這種自信。

一夥人走邊走邊聊,一會兒見到兩人在一起討論試題。

「魏忠賢!」

「胡成!」

二人轉頭一看,驚喜道:「孟青雲?」

三人圍在一起嘰嘰喳喳說了半晌。

誰都滿臉疲態,回家休息是第一要務,孟青雲問清楚他們的住處,說明天去找他們,然後各自回去。

回家後,孟青雲痛痛快快洗了個澡,然後在鐵梅柔荑的按摩中呼呼大睡。

第二天,孟青雲穿戴整齊,帶著鐵梅去凌雲客棧,找到龐俊楠,然後一同去來福客棧。

找到魏忠賢和胡成後,發現程金也在這個客棧,六人到孟氏火鍋店,談天說地,喝了個天昏地暗。

當然也說起了會試題,孟青雲都是含糊其辭應付。

這麼好的氣氛,別被白眼攪了興頭。

其間,程金說他還知道丙醜一齋其他同窗住所,並提意後天一起聚一聚。

這個提議不錯!

此一別,便會各奔東西,不知何時再聚,大夥朗然答應。

程金主動攬下通知其他人的活,孟青雲便說去凝香館,他做東,畢竟他在京城發展,算是半個東家。

第二天,孟青雲寫了拜帖,讓安大雄去國子監,送給馬奕。

馬奕拿到拜帖後沉思片刻,他決定不參加。

自古宴無好宴,孟青雲此舉肯定是顯擺。

他第一場考得不好,就不去了。

馬奕隨手把拜帖放在一旁,一位同窗隨手拿起來一看,滿臉驚喜道:「馬兄,明天聚會能不能把我帶上?」

嗯?

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國子監第二學霸從來都是眼高於頂,今日居然和顏悅色說話。

這是在求我嗎?

馬奕虛榮心一下得到滿足,他深沉道:「同窗聚會,按理說陳兄去不太合適,不過有我在,一切都不是問題!」

「多謝馬兄!」

「些許小事,不足掛齒!」

你也有求我的時候?

嘻嘻!

馬奕十分受用。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