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一品寒門》第223章 堅決不當瞎眼裁判
這些人都是梅晟等三人曾經的同袍。

現在他們的眼神中充滿蔑視和不屑,像看孫子一樣盯著三人看。

娘的!

叛徒,還神氣個啥!

「三位,識時務者為俊傑,只要你們好好配合,把知道的都說出來,陛下會赦你們無罪,還會封官,我和他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陸清很自豪。

盛楨一紙赦書,免去他所有罪責。

讓他配合武德司,想辦法捉拿羽王府死士。

只要一心一意替武德司做事,封官是遲早得事。

前幾天,他抓夠了十個死士,委任狀立刻下來。

陸清敕封為陪戎副尉,還讓他當這群死士的頭。

雖是個從九品的武官,但也是鯉魚躍龍門,從此步入仕途。

這羨慕煞那些投誠的死士,他們紛紛請命,獻計獻策捉拿死士。

這才幾天就投誠了十幾人。

當然也有死忠分子,這些人如願以償為羽王盡忠了。

雖屬於朝廷的人,但他們還不能自由出入,都軟禁在武德司。

他們也清楚,羽王不倒台,他們不會離開武德司。

倏然,他們特別渴望羽王倒台。

想到自由,他們捉拿死士的熱情更高了。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陸清說了半晌,另一個投誠者開始接力如此反覆,梅晟覺得他們說的好有道理,便答應投誠。

京城外四十裡有一個村落,喚作無名村,偏離百姓居住區,荒涼還臨山。

這是以前逃荒人建起的簡易住宅,隨著他們返鄉,無名村便成無主村。

但近幾年有了住戶。

他們似乎要在這兒紮根,翻新了村落,還在村外建了一圈柵欄。

今夜,數千賊人高舉火把,將無名村圍了個水泄不通。

「吾乃黑楓山的黑楓大王,爾等交出刺死二當家的奸賊賈明,否則屠了全村!」

一個滿臉絡腮鬍的壯漢高聲喊道,「膽敢包庇賈明,將村子一把火燒為灰燼!」

賈明?

哪來的賈明?

無名村村民都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他們早聚在一起,等村長靳開來命令。

「估計賈明就是個假名,是誰惹了黑楓山的賊寇?黑楓山離此地有二百裡,如果不是惱怒,是不會找到這兒來的!」

靳開來問道,「是哪位兄弟出去做任務,順手牽羊做的事,站出來!」

沒有人站出來。

「靳大哥,你又不是不知道,這一個月都沒有人出過村,怎麼會惹上兩百裏外的黑楓山賊寇。」

有道理啊!

一定是他們弄錯了!

「段明貴,你去喊話,就說弄錯了,村中沒有個賈明的人!」

段明貴出門道:「大王,你弄錯了,這兒根本就沒有個賈明,你」

黑楓大王一揮手,幾支箭矢鑽進段明貴身體,他連哼都沒有哼一聲,便軟軟倒地。

段明貴瞬間變成短命鬼。

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兄弟們,和他們拚了!

村民拿出弓箭開始射向賊寇。

迎來的卻是萬箭齊發,村民連頭都抬不起來,不少人在箭雨下喪命。

賊寇有這麼多弓箭手?

這裝備和軍隊有什麼區別。

「躲進屋裏,等他們進屋後突然殺出,拚個你死我活!」

黑楓大王懶得進攻,他一揮手道:「放火燒村,留著北面!」

漫天火光籠罩村子,靳開來見賊寇這是要趕盡殺絕,便命令道:「北面沒有火,從北面殺出去!」

村民叫囂著從北面出來,迎接他們的是箭雨。

「投降不殺!」

躲在最後面的靳開來見退回來只有十幾人,明知鬥下去死路一條,還是咬牙喊道:「殺!殺出去才有活路!」

十幾人又沖了一陣,全部中箭而死。

這時候躲在門內的靳開來才高喊:「大王,不要射箭,小人願投降!」

都死了,就沒人知道他投降了。

果然黑楓大王說話算數,把靳開來綁了。

然後又點燃北面,把死屍扔進火海。

看著大火熄滅,才率隊離開。

無名村一片焦土,從此世上再無無名村。

羽王府。

羽王突然一口血吐出,然後轟然倒地。

完了!

一切全完了!

無名村是他的秘密基地,專門訓練死士,如今被一把火燒成平地。

多年的謀劃,毀於一旦。

老夫不甘!

妻子懷孕兩個多月,孟青雲興奮異常。

要做爹了!

這幾天晚上,他都是握住孔瑩的手入睡,愛情動作片不敢播放。

這個月份若播放,影響妻子身體不說,嚴重還會造成流產。

造孽的事不能幹!

今夜又是如此。

「官人,你是不是很難受?」

孔瑩頭枕在孟青雲肩膀,略帶歉意道,「若是實在難受,就把倩兒收了!」

倩兒是孔瑩陪嫁來的丫鬟,今年十六,長得還算過得去。

古代婆娘就是疼人,主動給老公介紹小三,這要是換做後世你想都別想。

「胡扯啥呢?早點睡,明天要早朝,得早起!」

女人心,海底針。

她說的話你得選擇著聽,要是你連這話也信你死不死啊!

還別說,孔瑩這麼一說,孟青雲還真有點難受了。

嗯睡吧,睡著就不難受了。

早朝一如既往進行。

孟青雲也一如既往做鵪鶉。

人販子案後,他沒有再上奏摺,早朝也是例行公事。

當然,文德殿說書,還得和皇帝談古論今,恰巧說到和親上,孟青雲也說了自己的一些建議。

和親得不到真正的和平。

就拿輝國來說,雖有「和親協議」,但他們仍然頻繁寇侵,搶奪邊關百姓財物,大宇不得不增加戍邊軍隊,以防禦輝軍。

而輝國方面,只不過是緩和、減輕侵擾的程度而已。

他們入侵大宇的想法,一點都沒有改變。

而且一味用和親遷就,反而會助長輝國有恃無恐的囂張氣焰。

誘發敵人更強烈的慾望,強化了臨邊國家以武力相威脅的信念。

去年毅國在邊關陳兵就是例子。

盛楨沒有說話,但內心又堅定了一分。

輪到樞密院奏事,魯子騫出班奏曰:「滑州急報,今有滑州鷹嘴山匪眾肆虐,匪首王瑾倫、馮布、金柏,累造大惡,攻打城池,殺官奪倉,聚集兇徒惡匪,劫掠周邊百姓滑州出兵剿匪數次,均無功而返此賊已成大患,若不及早剿滅,他日養成大勢,必定成為朝廷附骨之疽,伏乞陛下聖斷!」

這事按照朝廷的一貫做法,就是招安。

很簡單。

若是小打小鬧的土匪,州府早派兵剿滅了。

然後故意擴大事實,向朝廷要封賞。

他們不會放過功勞的。

到上表求剿匪的程度,肯定是實力強大的匪徒。

這樣的匪徒已成氣候,朝廷剿滅得費很大勁。

消耗無數錢糧不說,若是朝廷軍隊敗了,豈不助長賊人氣焰。

這種情況下,招安便是最省力氣的辦法。

不戰而屈人之兵。

盛楨也見怪不怪了。

這樣的事處理過好多次,朝議後都是招安。

「鷹嘴山匪首王瑾倫,這名字起的還算有文氣,誰知卻是個賊寇!」

魯子騫聽盛楨這麼說,忙解釋道:「陛下,這三個賊首都來頭不小。匪首王瑾倫有功名在身,是個秀才;二賊馮布曾是富商,揮金如土,堆金積玉;三賊金柏曾經是縣衙捕頭。他們合在一起,便是珠聯璧合,把山寨經營成一塊鐵板,滑州圍剿數次都無功而返!」

原來如此!

「諸卿如何看?」

還能怎麼看,招安唄!

「陛下,老臣以為此等賊寇皆山間亡命之徒,皆犯重罪,無路可走,遂嘯聚山林,行不法之事。若起兵征討,花費錢糧無算,賊寇還會做困獸,拚死抵擋,如此還會損傷我朝軍隊,深為不便。以老臣愚意,陛下降一丹詔,好言招撫,招安來降,此公私兩便,乃是良策!」

碰到這種事,范賢總會搶先出班。

說實話,從某些角度講,招安真算良策。

「臣附議!」

「臣附議!」

「老臣附議!」

盛楨道:「既如此,朕親書丹詔,哪位愛卿願意前去,招撫鷹嘴山王瑾倫等歸順?」

「臣,有事啟奏!」

孟青雲出班。

不要臉!

剛剛陞官,這就又要搶功。

好多官員懊悔出班晚了時,卻聽孟青雲道:「臣,反對招安!」

啥?

反對招安?

陛下都同意了,你敢反對?

等著挨訓吧!

盛楨卻和顏悅色道:「孟卿,這是為何?」

孟青雲沒有回答盛楨的問題,而是直接問百官道:「下官鬥膽問諸位大人一個問題,鷹嘴山匪眾嘯聚山林,打家劫舍,他們為什麼這樣做?」

「肯定是生活所迫,衣食無靠,不打家劫舍,只能等死!」

「對啊!若是衣食無憂,誰願冒著殺頭的罪名去造反!」

百官議論紛紛,對孟青雲的問題更是不屑。

良久,孟青雲道:「匪首王瑾倫有功名在身,秀才身份,再不濟還能餓肚子?從賊馮布是富商,既是富商,還能衣食無靠?從賊金柏曾是縣衙捕頭,諸位都應該知道,捕頭私底下的收入不少,他能被生活所迫?」

孟青雲這麼一說,大夥豁然開朗。

好像是這麼一回事。

這三人不是活不下去了,相反小日子還過得不錯!

可,這與招安不抵觸啊!

范賢不高興。

孟青雲反對招安就是與他唱反調。

他反問道:「孟翰林,你說鷹嘴山賊寇為何要造反?」

「他們是奔著招安,才造反的!」

一石激起千層浪。

孟青雲的這話,頓時把眾臣都聽懵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