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一品寒門》第67章 祠堂祭祖
「大人饒命!」

「大人明鑒,我們莫家是純粹的大宇百姓,世世代代沒有離開過溪南縣,三輩無犯法之男,五世無再婚之女,一直老實本分,根本不認識什麼前朝餘孽」

這些本官自然知道。

但像你們這些貪得無厭,恩將仇報,並且嘴上跑馬車的刁民,不給點懲戒,永遠不知道收斂。

世風就是被你們這些老鼠敗壞的!

葛元不予理睬,冷冷道:「拖出去,行刑!」

慘叫聲和板子的擊打有節奏的結合起來,此起彼伏,有一種打擊樂和聲音共鳴的感覺。

一會兒母子被拖進來,像兩條死狗一樣癱在堂前。

這也就是衙役沒有下死手,都是皮外傷,否則二十板子下去,非死即殘。

「莫順,你老實交代,你與前朝陳氏有何關係?」

葛元看似問案,話頭卻跑到調查莫家是不是內奸上。

莫順嚇壞了。

如果沾上前朝陳氏,莫家就是反賊,那是要滿門抄斬的罪名。

莫家連陳姓人都不認識幾個,哪認識前朝陳氏。

一家人反覆辯解,舉各種例子,最終葛元相信了,他厲聲道:「本官對本案的判決,爾等可還有意見?」

「沒有!沒有!」

「大人判的千真萬確!」

一連串的讚頌後,葛元一拍驚堂木。

「退堂!」

孟青雲等人有驚無險回到菜館。

然後他告訴孟森和桃花,現在太忙,等臘月回老家,給他們完婚。

孟青雲認為孟森的婚事再無波折,他準備月底輪換回家的時候,給孟森父親孟鶴雲寫一封信,說明情況,讓他提前安排好一切事宜,回家就完婚。

讓孟青雲始料不及的是,更大的風波還在後面。

忙碌的日子總是很快,轉眼就到了十一月中旬。

今天杜先生佈置了當堂策論文,與經商有關,明顯暗含評論陛下鼓勵經商的國策。

這題目好寫。

最簡單的寫法就是列舉經商的逐點優勢,然後寫英明神武的陛下最關心民生,他早就看穿一切,所以才鼓勵經商,如此國富民強,大宇朝千秋萬代,一統寰宇等等。

對!

這就是個馬屁題。

猛拍陛下馬屁,閱卷官員怎麼也得給個差不多的分。

據說,馬屁題答好了,有起死回生的效果。

孟青雲畢竟來自後世,經商的理念完全超過這個時代,糅合進去後世的經商理念,一下子拔高了這篇文章的出發點。

更可貴之處在於,孟青雲不露痕跡拍了陛下馬屁,使這篇文章在立意上又拔高一個層次。

杜茂才驚呼連連。

如果科考時寫出這麼一篇策論文,孟青雲幾乎能得滿分。

趁先生心情好,孟青雲突然道:「先生,我想參加明年的童試。」

授課起初,杜茂才就說了,他的目標是後年的童試,孟青雲卻想明年就考。

有棗沒棗打兩竿子試試。

多參加考試才能積累豐富的臨場經驗。

後世那麼多高考生,哪個不是「冬考三九,夏考三伏」,不在考試的槍林彈雨中衝鋒,哪有你的985和211。

「按理說,半年時間要過童試,無疑是癡人說夢,但對你來說可能是個變數,明年參考,不是不可以考慮。」

杜茂才沉思片刻道:「不是我給你潑冷水,你的學業雖然突飛猛進,但與同科考生還是有很大差距,他們苦讀了數年乃至十幾年,積累的知識肯定多。千軍萬馬在過獨木橋,所以你考中的概率不大。但,後年考,你的時間充足,考中秀才的可能性非常大。」

孟青雲一本正經道:「先生,我參加科考是為了積累經驗,通過考試明白自己到底差在哪兒,然後查漏補缺,奮起直追。再說縣試也耽誤不了幾天,如果縣試過不了,我接著複習也來得及!」

這不是耽誤不耽誤時間的問題,這是節奏問題。

如果參加後年的童試,我們的複習就是一樣一樣夯實,將基礎打紮實。

參加明年的童試就不一樣,我們的複習就得涉獵各處,還得加快步伐。

被迫走馬觀花,基礎不紮實。

杜茂才再次沉思。

良久,他道:「既然你有這樣的想法,咱們就努力一把,從明天開始,多加半個時辰,我們得適當做點模擬題,查漏補缺。」

次日課堂,杜茂才拿出一套試卷道:「今日開始我們做試卷,在試卷中尋找自己的不足之處,然後補上這個缺口。我這兒有近十年的童試試題,做完還有我這幾年收集的幾十套模擬卷。科舉之路任重而道遠,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我們不能有絲毫大意。」

熟悉的路數又來了。

三年科舉,五年模擬,真題集做到吐。

不論那個時代,題海戰術都是學生增分最有效的措施,這個主題永恆不變。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誰若抵觸老師的法寶,就會丟了自己的命根。

「拿到試卷不要急著作答,先審閱試卷,審題目,待心情平靜,再開始答題。」

杜茂才諄諄道:「卷面上的空白是有限的,字的大小也得衡量好,不然空白不夠,沒地方加塞。不能把墨水滴在試卷上,否則便是汙卷,汙卷會扣分。也不能寫錯字,錯了塗改,也屬於汙卷」

一系列考場注意事項說完,孟青雲開始審卷、審題。

嚶嚶嚶,太感動了。

先生的敬業精神真是驚天地,泣鬼神。

試卷是手抄的,從筆墨新鮮程度看,大概是連夜抄出來的,孟青雲腦子中立刻出現昨夜杜先生奮筆疾書的畫面。

先生的恩情無以為報,唯有更加努力,考取高分,不能讓先生的心血白費。

嗯,束脩肯定要增加,先生主動加課,勞累得有回報。

看完試卷孟青雲愣住了。

原以為帖經就是填空題,很簡單的東西,現在看來他對填空題有誤解。

前世的填空題是填上下句,而現在的填空題這也叫填空題?

默寫題好不好!

開頭第一句,末尾最後一句,中間空白部分,最少的也有數百字。

怪不得原主屢考屢敗,這題目沒有強大的記憶力,只能抓狂。

不過對於孟青雲來說,這就不是事。

他所做的就是把字寫漂亮,不出錯,答題速度跟上就夠了。

帖經題就是孟青雲的開胃菜。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