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一品寒門》第96章 我也是有功名的人了
院考是童試最後一個關口,也是第一層國家意義上的正式科舉考試,前面的考試說白了就是預選。

院試由提督學院的學政主持,而學政則是由皇帝欽派翰林充任,身份等同欽差,與巡撫平級,一般由三品以上官充任。

夏日酷熱,考生的心也隨之升溫,跳躍頻率遞增。

「咣!」

鑼聲清脆。

髮捲了。

院試考兩場,分為正試和覆試,第一場是正試。

孟青雲快速瀏覽試卷,感到題目不難,便開始答題。

第一題仍然是帖經題,不過只有四道小題,四書中各取一段,中間填空的字數都只有一二百字。

這是送分題,孟青雲提筆就答,一揮而就。

第二題是試帖詩,《賦得既雨晴亦佳》得「晴」字五言六韻詩。

題目選取《喜晴》中的詩句「皇天久不雨,既雨晴亦佳。出郭眺西郊,肅肅春增華」

這題目看似容易,寫出佳句卻不容易。

好在試帖詩注重的是格律而非文采,中心思想要包含正能力,歌功頌德,拍皇帝和朝廷官員的馬屁就能過關。

經過杜茂才和晏翰博的集訓,孟青雲早就不怵試帖詩了,不過比上那些文采卓絕的考生,他還是有差距的。

在草稿上寫出詩,然後逐句修改,直到自己也無法再完善的時候,謄寫在試卷上。

「幾陣瀟瀟雨,依然鵲報晴。片雲連岫捐,旭日遠山迎。樹色含煙碧,嵐光帶翠明。畫圖開勝景,錦繡賞余情。蝶曬花邊露,蛙傳柳外聲。時賜瞻聖化,萬裡慶豐盈。」

最後兩句「時賜瞻聖化,萬裡慶豐盈。」乃點睛之句,歌頌皇帝聖化功德。

拍馬屁的最佳方式就是拍龍屁,這一下拍出高度。

第三題是策論文,居然與經商有關。

這題他寫過。

杜茂才曾布置過類似的策論文,他把後世的經商的理念寫進去,受到杜茂才的好評,並糾正了文章不足,讓孟青雲重新寫了一遍。

這篇文章他現在仍歷歷在目。

列舉了經商的逐點優勢,論證了經商是強國富民之路,寫的極為嚴謹,而且文中還大拍陛下龍屁。

說英明神武的陛下最關心民生,他早就看穿一切,所以才鼓勵經商,如此國富民強,大宇朝千秋萬代,一統寰宇等等。

據說,馬屁拍的好,有起死回生的效果。

畢竟來自後世,把完全超過這個時代的經商理念糅合進文章,一下子拔高了文章的立意。

孟青雲將這篇文章默寫在草稿上,然後認真修改後,謄寫在試卷上。

答完所有題,孟青雲仔細檢查了一遍,準備搖鈴交卷。

他看看天色,也就是前世的三點左右,這麼早交卷的考生,不是學霸就是學渣,也會成為別人關注的對象,還是先不交了。

磨蹭了一會兒,孟青雲覺得百無聊賴,就算檢查出來錯誤也不能修改,留著沒有任何意義還心煩,還不如早些回去休息。

如此便搖鈴。

程序不變,確認身份、糊名、封卷、簽字等一系列手續完成,孟青雲才允許離開考棚,出了貢院。

果然交頭卷是吸引眼球的最佳方式,考場外等待考生的家長正在嘰嘰喳喳議論,看到孟青雲,如同見到耍猴的,呼啦啦圍了過來。

「小郎君,試題難嗎?」

「小郎君,這麼早交卷,你有幾分把握?」

「院考這麼重要的考試,你怎麼早早交卷?就算答完,也要認真檢查!」

這些家長堪比狗仔,問的問題一個比一個刁鑽,回答不好就是笑柄。

「哎吆!」

孟青雲皺著眉,捂住肚子,裝成腹瀉的樣子,焦急喊道,「快讓開,受不了了!」

人群不自覺讓開一條路,孟青雲快速逃遁了。

身後傳來不少惋惜的聲音。

「這麼重要的考試,這個小郎君居然腹瀉,真是可惜了!」

「人算不如天算,這是命!」

「我看就是嘴饞,吃了不幹凈食物,病從口入,是他活該!」

「你這人怎麼這麼不厚道?如果是考點的水不幹凈呢?如果是你兒子腹瀉呢?」

「你兒子才腹瀉!」

「你這老東西,敢咒我兒子!」

孟青雲覺得答的好,他直接笑容滿面進了孟氏酒樓。

此時過了飯點,酒樓中沒有客人,孟泰雲等人見孟青雲這麼早就出考場,也是一驚。

難道是被監考趕出考場的?還是

各種猜測都湧上頭,但都被孟青雲的笑臉粉碎。

「做一碗湯餅,餓壞了都!」

孟泰雲應了聲去做飯,其他人都定定站著看他,都想問他考的怎麼樣,但又不敢問。

萬一考得不好,自己就是找不痛快。

「你們站著幹什麼?不累嗎?」

掌櫃發話,夥計趕緊撤退,孟寒雲不甘心問道:「青雲,考的怎麼樣?」

「還不錯!」

孟青雲坦然道,「這次的題沒有偏題怪題,都中規中矩,這就要看誰的詩和文章符合閱卷官的口味。院試閱卷官都是從外地調過來的,誰也沒法揣測他們的喜好,能不能上榜,就要等了。」

大夥都鬆了一口氣。

掌櫃這口吻,妥妥的榜上有名。

吃完飯,孟青雲回到住處,洗了個熱水澡,躺在床上就睡著了。

院試也是淘汰製,正試通過才有資格參加覆試。

放榜日冰火兩重天。

榜下歷來就是悲喜交加的地方。

一個白髮蒼蒼的老童生見自己沒有上榜,顫顫巍巍回走,沒走幾步就渾然倒地。

家人忙扶起來急救,少頃,家人慟哭。

什麼是真愛?

曇花一現算不得真愛,年少輕狂的衝動也不是真愛,直到頭髮白了,牙齒掉了,仍然不離不棄,那才叫真愛。

科舉就是這位老童生的真愛。

老人家,一路走好!

孟青雲嘆了一口氣。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這個時代的讀書人沒有第二條路可走,只能一條獨木橋走到黑。

這次孟青雲是二十二名。

這算是個好名次。

能在幾千老童生的重圍中殺出一條血路來,比趙子龍殺出長阪坡還難。

想一想自己也算武藝高強,膽色過人了。

正試就是個篩子,幾千人的隊伍,留在篩子裡的,只有八百。

這是浴血奮戰後的八百勇士。

孟青雲在八百勇士中,看到了王笠和馬先生的名字。

給馬先生道喜。

王笠麽去你的吧!

第二場開考。

進了考棚,尿味依舊濃鬱,還好恭桶內沒有殘留。

覆試卷中沒有帖經題,換成了兩道數學題。

第一道,「今有共買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問問人數、物價各幾何?」

題的意思是說,幾個人一起去購買某物品,如果每人出8錢,側多了3錢;如果每人出7錢,則少了4錢。問有多少人,物品的價格是多少?

盈不足問題在古代難死考生,但對於學過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孟青雲來說,輕而易舉。

他提筆在草稿紙上寫,一會兒就出現完整的解題過程。

解:設人數為x,物價為y,則8x-y=3,y-7x=4

相加得x=7,代入得y=53。因此人數為7人,物價為53錢。

這次孟青雲弄明白了,他沒有寫步驟,隻把答案寫上。

第二道類似,也用方程組就可以解出。

孟青雲自信,這兩道數學題,就能殺死一半考生,自己努力答好第二道題,問題就不大了。

該死的截搭題又來了。

第二題是時文,題目為「王速出令反」。

什麼意思?

大王快快出令,有人要造反?還是其他意思?

其實這題出自《孟子梁惠王》,「王速出令,反其旌倪,止其重器,置君而後去之,則猶可止也。」

原意是說,大王趕快發布命令,把被抓的老人孩子遣送回去,停止搬運燕國的寶器,同燕國人商量,選立一個新國君,然後撤離燕國,那麼還來得及阻止各國動兵。

而這樣截搭,誰還能想到原意。

孟青雲自然想到了。

他自信滿滿,在草稿上寫出文章,修改後謄寫在卷子上。

覆試的殺傷力太強,估計出了考場就哀鴻遍野。

搖鈴交卷,孟青雲出了考場,沒有立即回家,而是站在不顯眼的地方等馬先生。

馬先生教了自己五年,考完試一定要請他在府城好好遊玩一番。

鑼聲大作,考生離場。

馬先生一臉沮喪,明顯是考砸了。

孟青雲上前道:「先生,今日去孟氏酒樓,我們師生好好喝幾杯!」

馬先生嘆了一口氣道:「罷了!從此再不眼饞功名,安穩做一個教書匠吧!」

而後他又道,「青雲,你答得怎麼樣?」

「算學題都對了,時文也按要求寫上了,自我感覺良好。」

馬先生左右看看,見沒有人注意他倆,便低聲道,「那題目簡直狗屁不通,我想了良久也無法答題,便用生僻字堆砌了一篇文章,呵呵,讓閱卷官哭去吧!」

孟青雲想不到馬先生還有這麼頑皮的一面,不由想起了前世那位用甲骨文寫了作文的考生。

嗯,說不上馬先生也有好運,被閱卷官慧眼識中。

天下的事,誰說得準呢!

「兩個人偷偷摸摸說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呢?」

轉身一看,是王笠。

懶得理你!

二人轉身就走,卻聽到王笠喊道:「用生僻字糊弄,虧你想得出,待老夫把這事傳遍全國,成為大宇百姓茶餘飯後的笑談。」

你是屬驢的嗎?耳朵怎就這麼長?

再說與你何乾!

「王郎中,你得意什麼?我覺得今天你就是零分卷!」

孟青雲突然有了惡趣味。

「哼!老夫算學題雖沒有答上,但時文卻是經典。」

王笠自負道,「再說院試主要考察正試成績,覆試佔比不大。」

「你寫了什麼內容?」

王笠洋洋自得說著他寫的文章,孟青雲卻哈哈大笑:「王笠,你想造反不成?聖人文章在你嘴裡成了妖魔鬼怪了,這題目出自《孟子》」

孟青雲把出處原原本本說了一遍,王笠懵了。

他真是零分試卷。

如果是零分,正試成績再高也於事無補。

「咚!」

王笠兩眼一黑,突然倒地。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