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視死如歸魏君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誅心的問題,冰冷的回答
視死如歸魏君子青史昭昭,史筆如刀第169章聚是一坨屎,散是滿天星

王尚書真的拿出了證據。

半天后。

魏君、白傾心和陳萬裡看完了王尚書,哦,不,是儒家珍藏的留影珠後,齊齊陷入了沉默。

孟佳本來也應該在的,但是她發覺事情不對勁之後,早就一溜煙的跑了。

這種事情,她是真的不敢沾邊。

沾上就是個死。

別說孟佳了,就算是白傾心看完儒家拿出的留影珠,都感覺心中一沉,有些後悔接下了這個案子。

往常她查案,有明確的苦主,有罪大惡極的兇手,所以她查起來並沒有什麼心理壓力。

但是這個案子不同。

牽扯到的強力人物暫且不提,單單這件案子的錯綜複雜程度,就讓白傾心感覺十分棘手。

最重要的是,她不知道誰才是對的。

所以,她不知道自己該幫誰。

看著沉默不語的王尚書和面目隱隱有些猙獰的陳萬裡,白傾心幽幽一嘆。

「王老,儒家也是有心了,竟然還有留影珠。」

留影珠上的內容,正是當年影子和儒家密談的內容。

而影子也向儒家展示了陳萬裡這批墨家弟子向西大陸的墨家投誠的證據。

真真是證據確鑿。

無可抵賴。

王尚書苦澀一笑,解釋道:「儒家本沒有留影的習慣,所以影子也罷,先帝也好,都沒有想到儒家竟然會防著他們。實在是此事乾係重大,當時我們儒家的主事者多了一層心思,但也直到今日才敢拿出來。」

白傾心和魏君對視了一眼,同時搖了搖頭。

儒家這種留一手有必要嗎?當然有必要。

先帝有先帝的梟雄手段。

可儒家的實力強大到讓先帝忌憚,又豈能沒點自己的手段?

到了一定的層次之後,誰又會是傻子呢?

不過是每個人都在考慮自己的利益罷了。

儒家的確是多留了一手,但很顯然,這件事情最終還是先帝技高一籌。

而儒家,也接近被先帝這一手給打廢了。

「陳先生,你有什麼話說?」魏君看向陳萬裡。

陳萬裡沉默了良久,而後才道:「我們這批人到了西大陸之後,假意投誠,本就是早就制定好的戰略計劃,此事百裡知道,楊大帥知道,先帝——也知道。」

魏君挑了挑眉,道:「所以影子拿出的證據是真的。」

「是真的。」陳萬裡的聲音十分痛苦。

「那此事——從目前的證據來看,還真怨不得儒家。」魏君認真道。

再次明確一個前提,這是一個封建帝製的國家。

墨家弟子造反,不是他們一個人的事情。

尤其還是在戰時。

儒家拿到了證據,拿到了皇命,那屠了墨城……合情合理。

從法理上,任誰都挑不出毛病。

陳萬裡的心猛然一痛。

他看向王尚書,目光中滿是殺意:「儒家當真認為我們已經反叛了才去屠殺的墨城嗎?若儒家真的對於先帝的旨意毫不懷疑,又為何提前留影?姓王的,你說,儒家到底是不是在借刀殺人?」

王尚書神情淡定,語氣木然:「縱然儒家有懷疑又能如何?縱然儒家在借刀殺人又能如何?陳萬裡,你到現在還認為,墨家有此難,是我儒家的原因嗎?」

陳萬裡雙拳緊握,怒髮衝冠。

看到陳萬裡這副模樣,魏君也是嘆息了一聲。

「看來王尚書之前的猜測是對的,陳先生你之前和楊大帥有默契。」

陳萬裡痛苦道:「他們告訴我,全都是儒家做的,他們也願意讓儒家付出代價。而且,楊大帥最後也選擇了以死謝罪。」

看著魏君和白傾心,陳萬裡透露了一個重磅秘密:「楊大帥死了,最後死於我的手上。藉助楊大帥的人頭,我在西大陸扶搖直上。而他死前對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恨大乾,他希望我始終記得,大乾沒有對不起我,是儒家對不起墨家。」

魏君和白傾心齊齊動容。

就連王尚書也面色一變。

「楊守業,真的死了?」

當年在軍中,雖然楊大帥始終沒有真正表態,但是他心裏很清楚,楊大帥是在針對儒家的。

不然就是在質疑楊大帥對於軍隊的掌控力度。

但王尚書也沒有想到,楊大帥竟然真的選擇死在了陳萬裏手中。

陳萬裡再次確認之後,王尚書也沉默了。

魏君把整件事情理了理,十分感慨:「楊大帥以死明志,幫陳先生上位,也幫大乾贏得未來。忠心耿耿,天日可鑒,只是……」

只是這個算計,到底還是傷害了很多人。

可楊大帥很顯然並非為了一己私利。

他把自己的命都搭了上去。

雖佈局並不光明正大,卻不負為國為民的初心。

如此行事,如此人物,魏君也實在不好評價。

白傾心、陳萬裡和王尚書三人也心情複雜。

王尚書自嘲道:「先帝是對的,畢竟衛國戰爭打贏了。楊大帥是對的,他連自己的命都搭上了。墨家是委屈的,所有人都覺得是我們儒家負了墨家。我們甚至都不敢自辯,因為一旦把所有的真相全部揭開,到最後傷害的只有大乾。

君子可欺以其方,可是,憑什麼?

憑什麼我們儒家忠君愛國,出生入死,到最後要淪為犧牲品?

「我們儒家,又做錯了什麼?」

……

「儒家,錯就錯在太強,心太大,不知收斂。」

姬家。

姬帥得知魏君和白傾心的來意之後,並沒有將他們拒之門外,而是和他們很認真的講解了一下當年的情況。

姬帥不知道陳萬裡一事的最終內幕。

魏君和白傾心來找姬帥,詢問的是當年儒家在大乾朝堂是何種情況。

他們需要知道一定的時代背景。

也需要知道,軍方到底為何針對儒家。

姬帥幫他們解釋了原因。

「儒家弟子,要學習禮樂射禦書數,不僅文采超群,兵法韜略和兵書戰陣他們也會學習。甚至連墨家的所謂奇淫技巧,儒家也有鑽研。當初百家爭鳴,儒家勝出,看似是把百家擊敗,但不如說是儒家把百家給吞併了。取其精華,去其糟泊,到最後,儒家什麼都想要。」

姬帥的面色有些嚴肅,聲音更是十分鐵血:「魏大人,白大人,你們能想像嗎?當初的大乾朝堂,半數以上都是儒家弟子。軍中實力,亦被儒家入侵了三分之一。大乾與其說是君家的大乾,不如說是儒家的大乾。

若非衛國戰爭一戰打光了儒家的元氣,現如今的大乾朝堂到底誰說了算,還真的說不好。

「面對儒家的強勢入侵,我們這些將門自然不想被儒家逐漸蠶食,慢慢吞併。所以當年在軍中,我們這批人和儒家那批人的矛盾的確很激烈。」

魏君緩緩的點了點頭。

這是很正常的情況。

莫以為軍中就沒有山頭。

軍中的山頭主義,很多時候比朝堂要更多。

儒家插手軍權,等同於觸碰了楊大帥姬帥他們的逆鱗。

所以軍方的反擊,是必然會來的。

無非就是能造成多大的後果。

白傾心主動問道:「姬帥,衛國戰爭期間,是否有出現過儒家弟子有危險,大乾其他軍隊見死不救的案例?」

姬帥遲疑了一下,還是選擇點了點頭:「自然是有,這種事情根本無法避免。白大人,你沒有從過軍,你可能不懂。令行禁止是書上說的事情,可是具體到實務上,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兩支軍隊有仇的話,指望其中一支軍隊去救援另外一支軍隊,基本是不可能完成事件。世人總喜歡神話軍法,但在戰時,又有幾人捨得用軍法殺人?都是大乾的棟樑啊。」

「可儒家弟子也是大乾的棟樑。」白傾心皺眉道。

姬帥道:「我知白大人的意思,但是人心從來都是最難測的東西。即便是在戰時,在軍中,也不可能上下一心。古今中外,概莫如是。況且,讓儒家在朝堂一家獨大,整個朝廷都只有一種聲音,整個軍隊也只有一種聲音,當真是好事嗎?」

白傾心無法回答姬帥這個問題。

她還沒有站到那個層次上。

而且姬帥、楊大帥、先帝,明顯都不是昏君奸臣。

衛國戰爭就是在他們這群人的統帥下打贏的。

重要的是打贏了。

作為太平盛世的一份子,白傾心自問自己沒有資格去質疑他們。

所以她隻探求真相。

魏君聽姬帥話中的意思,聽出了一些門道,主動問道:「姬帥好像知道一些內幕?」

姬帥搖頭道:「我本是不知道的,不過看你們的反應,我猜到了一些。」

魏君能說什麼?

大乾真的不缺人才。

但是這群人才互相之間也鬥的厲害。

姬帥問道:「魏大人,千般算計,萬般謀劃,我隻問一句,衛國戰爭是否我們贏了?」

魏君點頭。

姬帥沉聲道:「楊大帥用兵如神,先帝嘔心泣血,面對西大陸大軍壓境,面對真神降臨人間,我們成功擊退了敵人。戰爭只看結果,魏大人,慈不掌兵,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魏君道:「姬帥,魏某隻尋找真相,秉筆直書,並不對當年所發生的事情予以置評。史官不會有自己的傾向性,即便有,也不會寫在史書上,請姬帥相信我的職業道德。」

姬帥皺眉。

「魏大人你我自然是相信的,但若真的將這一切公開,只會徒增爭議。」姬帥道。

魏君輕聲道:「可儒家弟子在衛國戰爭期間,縱有自暴自棄者,通敵賣國者卻極少,很多人亦是英勇戰死。姬帥,他們泉下有知,也當得到一個公正的評價。站在掌兵的角度,或許不能婦人之仁。可站在本官的角度,本官要給所有人公正的評價。而站在儒家弟子的角度,姬帥,那些戰死的儒家弟子,何錯之有?另外,姬帥,不止是儒家啊,還有墨家,還有被屠的墨城,那些人又何錯之有呢?」

「世事豈能盡如人意?」姬帥沉聲道。

魏君道:「但求無愧於心。」

姬帥沉默。

……

從姬家告退,魏君和白傾心去拜訪了上官丞相。

上官丞相本也是儒家弟子。

但是在他上位之後,並沒有選擇站在儒家那邊,反而自己自成了一黨。

白傾心要調查當年事情的真相,魏君在調查真相之外,還要儘可能的把各方的真實情況還原出來,以求當他把當年那段歷史寫在史書上之後,有足夠的公正性。

所以上官丞相這裏,魏君和白傾心是必須要來一趟的。

上官丞相也確實不負眾望,給他們爆了一些猛料。

「其實我沒有正式脫離儒家,只不過很少在朝堂上提拔儒家弟子。」上官丞相道。

魏君問道:「丞相能否告知原因?」

上官丞相解釋道:「我經歷過儒家幾乎一統朝堂的時代,說句老實話,幾乎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朝堂上聽不到第二個聲音。閉目塞聽,並非好事。且一家獨大,總有不妥。

當時因為儒家的地位幾乎無可撼動,我明顯能夠察覺到,儒家有想拿大乾當中試驗田的意思。當然,儒家並非想害大乾,只是若讓大乾按照儒家設想的方式所運轉,其後果和修真者聯盟想用九品仙門制度控制大乾又有何本質區別?

最重要的是,我知道儒家一家獨大之前得罪了太多的人,人在人上時,是不會把別人當人的。儒家樹敵無數,我上位時,軍方和皇室都已經想要疏遠儒家,我若想做丞相,除了疏遠儒家之外別無選擇。

「怎樣?是不是對老夫的印象十分幻滅?」

上官丞相最後自嘲了一句。

魏君道:「自然沒有,上官丞相直抒胸臆,我十分感激。在您看來,按照儒家那套,救不了大乾?」

「自然救不了,儒家還是有些天真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上官丞相道:「我真正入朝為官之後才意識到,書本上學到的東西,在實際生活中可能完全截然相反。聖人教導的那些大道理,有很多也已經被時代淘汰。但是很多儒生一味想要尊儒復古,完全脫離現狀,屬實是有點天真。」

頓了頓,上官丞相繼續道:「當然,這是我的想法,核心的儒家傳人肯定不這樣想,他們只會認為我上官雲戀

……

看到這裏的書友從目錄重新下載一下章節內容即可。

王尚書真的拿出了證據。

半天后。

魏君、白傾心和陳萬裡看完了王尚書,哦,不,是儒家珍藏的留影珠後,齊齊陷入了沉默。

孟佳本來也應該在的,但是她發覺事情不對勁之後,早就一溜煙的跑了。

這種事情,她是真的不敢沾邊。

沾上就是個死。

別說孟佳了,就算是白傾心看完儒家拿出的留影珠,都感覺心中一沉,有些後悔接下了這個案子。

往常她查案,有明確的苦主,有罪大惡極的兇手,所以她查起來並沒有什麼心理壓力。

但是這個案子不同。

牽扯到的強力人物暫且不提,單單這件案子的錯綜複雜程度,就讓白傾心感覺十分棘手。

最重要的是,她不知道誰才是對的。

所以,她不知道自己該幫誰。

看著沉默不語的王尚書和面目隱隱有些猙獰的陳萬裡,白傾心幽幽一嘆。

「王老,儒家也是有心了,竟然還有留影珠。」

留影珠上的內容,正是當年影子和儒家密談的內容。

而影子也向儒家展示了陳萬裡這批墨家弟子向西大陸的墨家投誠的證據。

真真是證據確鑿。

無可抵賴。

王尚書苦澀一笑,解釋道:「儒家本沒有留影的習慣,所以影子也罷,先帝也好,都沒有想到儒家竟然會防著他們。實在是此事乾係重大,當時我們儒家的主事者多了一層心思,但也直到今日才敢拿出來。」

白傾心和魏君對視了一眼,同時搖了搖頭。

儒家這種留一手有必要嗎?當然有必要。

先帝有先帝的梟雄手段。

可儒家的實力強大到讓先帝忌憚,又豈能沒點自己的手段?

到了一定的層次之後,誰又會是傻子呢?

不過是每個人都在考慮自己的利益罷了。

儒家的確是多留了一手,但很顯然,這件事情最終還是先帝技高一籌。

而儒家,也接近被先帝這一手給打廢了。

「陳先生,你有什麼話說?」魏君看向陳萬裡。

陳萬裡沉默了良久,而後才道:「我們這批人到了西大陸之後,假意投誠,本就是早就制定好的戰略計劃,此事百裡知道,楊大帥知道,先帝——也知道。」

魏君挑了挑眉,道:「所以影子拿出的證據是真的。」

「是真的。」陳萬裡的聲音十分痛苦。

「那此事——從目前的證據來看,還真怨不得儒家。」魏君認真道。

再次明確一個前提,這是一個封建帝製的國家。

墨家弟子造反,不是他們一個人的事情。

尤其還是在戰時。

儒家拿到了證據,拿到了皇命,那屠了墨城……合情合理。

從法理上,任誰都挑不出毛病。

陳萬裡的心猛然一痛。

他看向王尚書,目光中滿是殺意:「儒家當真認為我們已經反叛了才去屠殺的墨城嗎?若儒家真的對於先帝的旨意毫不懷疑,又為何提前留影?姓王的,你說,儒家到底是不是在借刀殺人?」

王尚書神情淡定,語氣木然:「縱然儒家有懷疑又能如何?縱然儒家在借刀殺人又能如何?陳萬裡,你到現在還認為,墨家有此難,是我儒家的原因嗎?」

陳萬裡雙拳緊握,怒髮衝冠。

看到陳萬裡這副模樣,魏君也是嘆息了一聲。

「看來王尚書之前的猜測是對的,陳先生你之前和楊大帥有默契。」

陳萬裡痛苦道:「他們告訴我,全都是儒家做的,他們也願意讓儒家付出代價。而且,楊大帥最後也選擇了以死謝罪。」

看著魏君和白傾心,陳萬裡透露了一個重磅秘密:「楊大帥死了,最後死於我的手上。藉助楊大帥的人頭,我在西大陸扶搖直上。而他死前對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恨大乾,他希望我始終記得,大乾沒有對不起我,是儒家對不起墨家。」

魏君和白傾心齊齊動容。

就連王尚書也面色一變。

「楊守業,真的死了?」

當年在軍中,雖然楊大帥始終沒有真正表態,但是他心裏很清楚,楊大帥是在針對儒家的。

不然就是在質疑楊大帥對於軍隊的掌控力度。

但王尚書也沒有想到,楊大帥竟然真的選擇死在了陳萬裏手中。

陳萬裡再次確認之後,王尚書也沉默了。

魏君把整件事情理了理,十分感慨:「楊大帥以死明志,幫陳先生上位,也幫大乾贏得未來。忠心耿耿,天日可鑒,只是……」

只是這個算計,到底還是傷害了很多人。

可楊大帥很顯然並非為了一己私利。

他把自己的命都搭了上去。

雖佈局並不光明正大,卻不負為國為民的初心。

如此行事,如此人物,魏君也實在不好評價。

白傾心、陳萬裡和王尚書三人也心情複雜。

王尚書自嘲道:「先帝是對的,畢竟衛國戰爭打贏了。楊大帥是對的,他連自己的命都搭上了。墨家是委屈的,所有人都覺得是我們儒家負了墨家。我們甚至都不敢自辯,因為一旦把所有的真相全部揭開,到最後傷害的只有大乾。

君子可欺以其方,可是,憑什麼?

憑什麼我們儒家忠君愛國,出生入死,到最後要淪為犧牲品?

「我們儒家,又做錯了什麼?」

……

「儒家,錯就錯在太強,心太大,不知收斂。」

姬家。

姬帥得知魏君和白傾心的來意之後,並沒有將他們拒之門外,而是和他們很認真的講解了一下當年的情況。

姬帥不知道陳萬裡一事的最終內幕。

魏君和白傾心來找姬帥,詢問的是當年儒家在大乾朝堂是何種情況。

他們需要知道一定的時代背景。

也需要知道,軍方到底為何針對儒家。

姬帥幫他們解釋了原因。

「儒家弟子,要學習禮樂射禦書數,不僅文采超群,兵法韜略和兵書戰陣他們也會學習。甚至連墨家的所謂奇淫技巧,儒家也有鑽研。當初百家爭鳴,儒家勝出,看似是把百家擊敗,但不如說是儒家把百家給吞併了。取其精華,去其糟泊,到最後,儒家什麼都想要。」

姬帥的面色有些嚴肅,聲音更是十分鐵血:「魏大人,白大人,你們能想像嗎?當初的大乾朝堂,半數以上都是儒家弟子。軍中實力,亦被儒家入侵了三分之一。大乾與其說是君家的大乾,不如說是儒家的大乾。

若非衛國戰爭一戰打光了儒家的元氣,現如今的大乾朝堂到底誰說了算,還真的說不好。

「面對儒家的強勢入侵,我們這些將門自然不想被儒家逐漸蠶食,慢慢吞併。所以當年在軍中,我們這批人和儒家那批人的矛盾的確很激烈。」

魏君緩緩的點了點頭。

這是很正常的情況。

莫以為軍中就沒有山頭。

軍中的山頭主義,很多時候比朝堂要更多。

儒家插手軍權,等同於觸碰了楊大帥姬帥他們的逆鱗。

所以軍方的反擊,是必然會來的。

無非就是能造成多大的後果。

白傾心主動問道:「姬帥,衛國戰爭期間,是否有出現過儒家弟子有危險,大乾其他軍隊見死不救的案例?」

姬帥遲疑了一下,還是選擇點了點頭:「自然是有,這種事情根本無法避免。白大人,你沒有從過軍,你可能不懂。令行禁止是書上說的事情,可是具體到實務上,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兩支軍隊有仇的話,指望其中一支軍隊去救援另外一支軍隊,基本是不可能完成事件。世人總喜歡神話軍法,但在戰時,又有幾人捨得用軍法殺人?都是大乾的棟樑啊。」

「可儒家弟子也是大乾的棟樑。」白傾心皺眉道。

姬帥道:「我知白大人的意思,但是人心從來都是最難測的東西。即便是在戰時,在軍中,也不可能上下一心。古今中外,概莫如是。況且,讓儒家在朝堂一家獨大,整個朝廷都只有一種聲音,整個軍隊也只有一種聲音,當真是好事嗎?」

白傾心無法回答姬帥這個問題。

她還沒有站到那個層次上。

而且姬帥、楊大帥、先帝,明顯都不是昏君奸臣。

衛國戰爭就是在他們這群人的統帥下打贏的。

重要的是打贏了。

作為太平盛世的一份子,白傾心自問自己沒有資格去質疑他們。

所以她隻探求真相。

魏君聽姬帥話中的意思,聽出了一些門道,主動問道:「姬帥好像知道一些內幕?」

姬帥搖頭道:「我本是不知道的,不過看你們的反應,我猜到了一些。」

魏君能說什麼?

大乾真的不缺人才。

但是這群人才互相之間也鬥的厲害。

姬帥問道:「魏大人,千般算計,萬般謀劃,我隻問一句,衛國戰爭是否我們贏了?」

魏君點頭。

姬帥沉聲道:「楊大帥用兵如神,先帝嘔心泣血,面對西大陸大軍壓境,面對真神降臨人間,我們成功擊退了敵人。戰爭只看結果,魏大人,慈不掌兵,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魏君道:「姬帥,魏某隻尋找真相,秉筆直書,並不對當年所發生的事情予以置評。史官不會有自己的傾向性,即便有,也不會寫在史書上,請姬帥相信我的職業道德。」

姬帥皺眉。

「魏大人你我自然是相信的,但若真的將這一切公開,只會徒增爭議。」姬帥道。

魏君輕聲道:「可儒家弟子在衛國戰爭期間,縱有自暴自棄者,通敵賣國者卻極少,很多人亦是英勇戰死。姬帥,他們泉下有知,也當得到一個公正的評價。站在掌兵的角度,或許不能婦人之仁。可站在本官的角度,本官要給所有人公正的評價。而站在儒家弟子的角度,姬帥,那些戰死的儒家弟子,何錯之有?另外,姬帥,不止是儒家啊,還有墨家,還有被屠的墨城,那些人又何錯之有呢?」

「世事豈能盡如人意?」姬帥沉聲道。

魏君道:「但求無愧於心。」

姬帥沉默。

……

從姬家告退,魏君和白傾心去拜訪了上官丞相。

上官丞相本也是儒家弟子。

但是在他上位之後,並沒有選擇站在儒家那邊,反而自己自成了一黨。

白傾心要調查當年事情的真相,魏君在調查真相之外,還要儘可能的把各方的真實情況還原出來,以求當他把當年那段歷史寫在史書上之後,有足夠的公正性。

所以上官丞相這裏,魏君和白傾心是必須要來一趟的。

上官丞相也確實不負眾望,給他們爆了一些猛料。

「其實我沒有正式脫離儒家,只不過很少在朝堂上提拔儒家弟子。」上官丞相道。

魏君問道:「丞相能否告知原因?」

上官丞相解釋道:「我經歷過儒家幾乎一統朝堂的時代,說句老實話,幾乎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朝堂上聽不到第二個聲音。閉目塞聽,並非好事。且一家獨大,總有不妥。

當時因為儒家的地位幾乎無可撼動,我明顯能夠察覺到,儒家有想拿大乾當中試驗田的意思。當然,儒家並非想害大乾,只是若讓大乾按照儒家設想的方式所運轉,其後果和修真者聯盟想用九品仙門制度控制大乾又有何本質區別?

最重要的是,我知道儒家一家獨大之前得罪了太多的人,人在人上時,是不會把別人當人的。儒家樹敵無數,我上位時,軍方和皇室都已經想要疏遠儒家,我若想做丞相,除了疏遠儒家之外別無選擇。

「怎樣?是不是對老夫的印象十分幻滅?」

上官丞相最後自嘲了一句。

魏君道:「自然沒有,上官丞相直抒胸臆,我十分感激。在您看來,按照儒家那套,救不了大乾?」

「自然救不了,儒家還是有些天真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上官丞相道:「我真正入朝為官之後才意識到,書本上學到的東西,在實際生活中可能完全截然相反。聖人教導的那些大道理,有很多也已經被時代淘汰。但是很多儒生一味想要尊儒復古,完全脫離現狀,屬實是有點天真。」

頓了頓,上官丞相繼續道:「當然,這是我的想法,核心的儒家傳人肯定不這樣想,他們只會認為我上官雲戀

7017k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