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視死如歸魏君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乾最大的弱點
,視死如歸魏君子

聽到魏君說儒家弟子「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王尚書終於不能保持沉默了。

這個評價有點傷人。

「魏大人,以偏概全了,這背後的水很深。也是老夫的問題,老夫推舉的這些人選不對。」王尚書搖頭道。

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乍聽上去好像是在誇人,畢竟字面意思像是以死報國。

可實際上,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儒生們平時不幹實事,一天到晚談論心性之類的東西,結果大難臨頭只能用以死報國的方式向君王效忠。

很明顯,這句話是在諷刺這種行為。

死亡如果是逃避,而不是英勇的戰死,那這樣的死亡便不值得讚歎。

王尚書把這樣的弟子奉為儒家上品,自然也不值得稱讚。

所以魏君方有這種評價。

不過說完之後,魏君也覺得有點不對。

「儒家確實不應該儘是這些人,畢竟儒家當年也是把墨家趕出去的,勝利者理應實力更強才對。」魏君皺眉道:「再說儒生們能文能武,不可能不出人才。俗話說的好,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儒生就是有文化的流氓,怎麼可能儘是這些玩意?王尚書,你這給我看的都是什麼東西?你是儒家的臥底吧?」

王尚書:「……」

雖然魏君說話很不客氣,但他其實沒有生氣。

畢竟都是大儒了,好賴話還是聽的出來的。

魏君這話就是太直接了點,不夠委婉,但其實還真沒有在貶低儒家。

流氓有文化這種比喻,到了大儒這個境界,也不是不能接受,甚至很多大儒自己也是這樣認為的。

這個世界的儒家畢竟講究物理服人。

周芬芳也是儒家培養出來的。

這種道理他們懂。

而且在知行合一的做。

王尚書苦笑道:「魏大人,你的意思我懂,但儒家最近的思想出了問題,說起來也是被逼的。」

「什麼意思?」

「儒家當然有人才,百家爭鳴,儒家最後勝出,以一家之力同王朝一起抗衡修真者聯盟,可以說百家當中,我儒家是人才最多的,沒有之一。」王尚書驕傲道。

魏君點了點頭。

勝利者理所當然應該是最強的。

別管他們用了什麼手段才贏,結果才是最客觀的現實。

魏君不會用他以為就去代替客觀的結果。

「但是一場衛國戰爭,把我們儒家的人才給打斷層了。」王尚書驕傲過後,便是苦澀。

「魏大人,白大人,你們無法想像,儒家在衛國戰爭中到底遭受了多大的損失。」

白傾心眯了眯眼睛,心中一動,隱約有了點猜測。

魏君也看向了陳萬裡,表情有些異樣。

「王尚書,你別告訴我儒家能打的都被陳先生給殺了?」

王尚書的笑容愈發苦澀:「死在他手上的大儒確實不少,但是若說是他殺的,就太高看他了。」

陳萬裡此時的情緒倒是平靜下來,眼神十分淡漠,語氣更是譏諷:「自作自受,這就是報應。」

「都別打啞謎了,把話說清楚。」魏君皺眉道:「說一半藏一半,很有意思嗎?再說了,你們以為不說,我和白大人就查不到?」

魏君到現在也沒感覺這件事情有多難查。

他甚至覺得儒家的遮掩實在是沒有必要。

因為在陳萬裡撕破臉之後,很多事情都是經不起調查的。

王尚書看著魏君,眼神十分的無奈,語氣更是無奈:「魏大人,你看的出來我給你的這些資料上記載的儒家弟子是廢物,你認為我會不知道?儒家幾十年除了周芬芳之外,沒有再出一個半聖,魏大人你以為是儒家不知道怎麼培養半聖嗎?」

魏君的眼神閃了閃,道:「你的意思是有人在打壓儒家?誰?皇室?」

「皇室是其中的一部分,還有另外一部分,來自於大乾朝廷的幾個支柱,比如上官丞相,比如姬帥,比如陸總管。」王尚書道。

魏君直接好傢夥。

儒家這待遇,簡直堪比乾帝了。

「具體是什麼情況?」

「魏大人,你真的要把一切都揭開的話,那大乾就真的要一地雞毛了。能夠爬到頂層的人,沒有誰的屁股是乾淨的。大家都要體面,何必非要弄的不體面呢。」王尚書搖頭道:「若你真的查清所有的真相,知道了衛國戰爭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那百姓並不會因此感激你,因為百姓並不需要知道真相。你得罪的那些大人物們更不會感激你,他們需要體面,但是沒有人體面。」

「所以呢?」魏君問道。

王尚書認真道:「所以,如果魏大人要較真到底的話,你真的會死,那時候所有人都想殺你。」

魏君笑了:「還有這種好事?」

王尚書黑人問號臉:「???」

魏君淡定道:「王老,我尊稱你一聲王老,尊敬你年長且過去這些年也算是德高望重,並沒有做過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王老,你說的這些道理我都懂。世人不喜歡看到真相,隻喜歡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事情。」

王尚書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但是史書需要真相,歷史需要真相。」魏君肅然道:「千載之後,這些人依舊可能會罵名加身,並且福澤後代或者禍及子孫。他們無論做出了什麼樣的事情,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但是如果我不把他們所做的事情真實還原,那他們的子孫後代就有可能走上另外一種人生。無辜者不能因此被牽連,相比起來,哪怕有些人不願意接受真相,但他們不看就是了,總比讓無辜的人因此受苦要好的多。」

魏君知道有些事情經不起細查。

這才查了一個開頭,前太子的人設就快崩了。

正如王尚書所言,即便是天下百姓,也不希望看到這種真相。

但是真相就是真相。

不因其他人的意志而改變。

再說了,把他們做過的事情全都查出來,讓他們為自己做過的事情負責,這才叫公平。

作為史官,公平和真相才是追求的第一要務。

史官如果追求體面,那還當史官做什麼?

「王老,你是尚書,是大儒,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大人物,所以你需要體面。我不一樣,我是史官,史官只需要公平。青史昭昭,史筆如刀。若我也追求體面,這昭昭青史就真的不能看了。」魏君道。

王尚書聽到魏君這樣說,表情變的無比的欣慰。

「魏君,你有古君子之風,你是我最欣賞的那種儒家弟子。」

陳萬裡諷刺道:「可惜,現在的儒家已經培養不出來這種弟子了。」

王尚書正色道:「我這一代和下一代或許沒有了,但是魏君這一代有希望。我把周芬芳安排進入國子監,不是為了讓她為儒家培養人才,而是讓她正風氣的。」

魏君和白傾心聞言同時心中一動。

「周老師是王老安排進入國子監的?」魏君問道。

王尚書點頭。

魏君想到自己這一科培養出來的學生,比如李探花、蔡其霖、徐德等人。

還有那些在自己蒙冤或者身死的時候,也勇敢的站出來反抗的國子監學生們。

他頓時感覺自己還是小看了王尚書。

作為一部之首,王尚書論實權略小於上官丞相姬帥這種大佬,但王尚書還是儒家的代言人,他的手段與格局未必就比上官丞相姬帥這種頂尖的大臣差上多少。

單單從讓周芬芳負責國子監監生這個舉動來看,王尚書最起碼會看人,也會用人。

「能夠從官場上殺出來的大佬,果然沒有一個簡單的人物。」魏君感慨道:「不過這也正常,自古一個國家最頂尖的精英大多都是在官場,若你們都是蠢貨,那才是奇怪。」

「但是最厲害的人聚集到一起,如果不能同心同德,反而不如一群蠢貨發揮的力量更大。」王尚書的語氣有些複雜。

魏君和白傾心都聽出了王尚書的弦外之音。

再結合王尚書之前說過的話,有些事情不言自明。

「王尚書,你還是把一切都攤開了說吧。」白傾心認真道:「這天下沒有我查不明白的案子,你與其讓我一個月之後把一切都調查出來,不如現在自己交代,節省我們大家的時間。」

王尚書:「……」

現在的年輕人,都這麼猖狂的嗎?

但一個魏君,一個白傾心,王尚書左看右看,這兩人還真的有猖狂的本錢。

他們都是憑本事做事,而且都有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這就是他們的底氣。

以他們倆的本事,儘管恨他們的人不少,但是不捨得殺他們的人更多。

「罷了,既然白大人和魏大人都想要知道真相,那老夫今日就讓你們見識一下真正的大乾朝堂。」王尚書道。

白傾心品了品,自語道:「真正的大乾朝堂?」

「對,真正的大乾朝堂,以及衛國戰爭正面戰場之後的暗地裏,又發生了多少驚心動魄的事情。」王尚書肅然道:「只是,老夫揭露的這些秘密,並不璀璨,反而十分陰暗。」

魏君道:「光明璀璨的事情我已經調查的不少了,但是自古以來有光明的地方就有陰影,有陰暗發生才是正常情況,王老你儘管說便是,我和白大人保證不偏不倚,我們隻追求真相。」

「好,我信魏大人。」王尚書爽快道。

這要是別人,王尚書還真不信。

不過魏君和白傾心,都是值得信任的人。

他們都已經證明過自己了。

「魏大人,你也是儒家子弟,當知我們儒家弟子能文能武,尤其是覺醒浩然正氣之後。」王尚書道。

魏君點了點頭,補充道:「其實沒有覺醒浩然正氣之前,儒家弟子也不缺武功,平日裏也要學習禮樂射禦書數六科的,最多就是不夠強。得到了浩然正氣補充之後,從前學習的東西威力立刻飆升。」

這個世界的儒家並沒有經過閹割,所以培養出來的弟子絕對不是百無一用的書生。

不如此,儒家也不會這麼強大。

王尚書輕嘆了一口氣,道:「正因為儒家弟子文武雙全,所以才是取禍之源。儒家弟子為文臣也就罷了,可儒家弟子連武將也能做,那又讓武將如何自處?長此以往,將門如何不敵視儒家?」

白傾心道:「我看現在儒家弟子多為文臣,少有武將。」

王尚書木然道:「衛國戰爭前,並非如此,儒家在軍中勢力不小,但幾乎全被打光,在軍中一蹶不振。魏大人,衛國戰爭最先開啟的時候,正面戰場節節敗退,你道大乾的軍隊當真那樣不堪一擊嗎?」

魏君和白傾心同時一驚。

魏君皺眉道:「王老,說這種話是要講證據的,你是說其他軍隊故意不去救援儒家弟子統領的軍隊?」

王尚書笑了笑,只是笑容有些蕭索:「魏大人,我交給你的這些資料,上面記載的儒家弟子原本也是一心報國的好男兒。可大敵當前,他們為何要放棄抵抗?若為了苟且偷生榮華富貴,他們大可投敵。若只是為了死的光榮,他們也大可選擇和敵人戰鬥至死。可他們選擇自殺,一個人只有在最絕望的時候才會自殺。

魏大人,你有想過這背後的原因嗎?

你真的做好將他們當年所面臨的情況全都公開的準備了嗎?

「魏大人,老夫最後一次提醒你,再查下去,真的會死的。」

得。

魏君本來就沒打算退縮。

王尚書最後又畫蛇添足的加了一句,更是鎖死了魏君。

「王老,你別廢話了,魏某既然做了史官,就沒打算放棄過。我隻問一句,有證據嗎?」

「證據自然有,證人也有,可沒有人為儒家主持公道。」王尚書冷笑道:「老夫找過先帝,也找過楊大帥,他們都答應的好好的,但是軍中還是有人針對我儒家,儒家弟子不僅要防備西大陸的敵人,還要面臨大乾軍隊的見死不救。魏大人,他們選擇自殺,有錯嗎?他們寧死也沒有背叛大乾,難道不是儒家弟子的表率?難道不值得稱讚?」

魏君沉默。

白傾心沒有激動,在查案的時候,她都

……

看到這裏的書友從目錄重新下載一下章節內容即可。

聽到魏君說儒家弟子「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王尚書終於不能保持沉默了。

這個評價有點傷人。

「魏大人,以偏概全了,這背後的水很深。也是老夫的問題,老夫推舉的這些人選不對。」王尚書搖頭道。

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乍聽上去好像是在誇人,畢竟字面意思像是以死報國。

可實際上,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儒生們平時不幹實事,一天到晚談論心性之類的東西,結果大難臨頭只能用以死報國的方式向君王效忠。

很明顯,這句話是在諷刺這種行為。

死亡如果是逃避,而不是英勇的戰死,那這樣的死亡便不值得讚歎。

王尚書把這樣的弟子奉為儒家上品,自然也不值得稱讚。

所以魏君方有這種評價。

不過說完之後,魏君也覺得有點不對。

「儒家確實不應該儘是這些人,畢竟儒家當年也是把墨家趕出去的,勝利者理應實力更強才對。」魏君皺眉道:「再說儒生們能文能武,不可能不出人才。俗話說的好,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儒生就是有文化的流氓,怎麼可能儘是這些玩意?王尚書,你這給我看的都是什麼東西?你是儒家的臥底吧?」

王尚書:「……」

雖然魏君說話很不客氣,但他其實沒有生氣。

畢竟都是大儒了,好賴話還是聽的出來的。

魏君這話就是太直接了點,不夠委婉,但其實還真沒有在貶低儒家。

流氓有文化這種比喻,到了大儒這個境界,也不是不能接受,甚至很多大儒自己也是這樣認為的。

這個世界的儒家畢竟講究物理服人。

周芬芳也是儒家培養出來的。

這種道理他們懂。

而且在知行合一的做。

王尚書苦笑道:「魏大人,你的意思我懂,但儒家最近的思想出了問題,說起來也是被逼的。」

「什麼意思?」

「儒家當然有人才,百家爭鳴,儒家最後勝出,以一家之力同王朝一起抗衡修真者聯盟,可以說百家當中,我儒家是人才最多的,沒有之一。」王尚書驕傲道。

魏君點了點頭。

勝利者理所當然應該是最強的。

別管他們用了什麼手段才贏,結果才是最客觀的現實。

魏君不會用他以為就去代替客觀的結果。

「但是一場衛國戰爭,把我們儒家的人才給打斷層了。」王尚書驕傲過後,便是苦澀。

「魏大人,白大人,你們無法想像,儒家在衛國戰爭中到底遭受了多大的損失。」

白傾心眯了眯眼睛,心中一動,隱約有了點猜測。

魏君也看向了陳萬裡,表情有些異樣。

「王尚書,你別告訴我儒家能打的都被陳先生給殺了?」

王尚書的笑容愈發苦澀:「死在他手上的大儒確實不少,但是若說是他殺的,就太高看他了。」

陳萬裡此時的情緒倒是平靜下來,眼神十分淡漠,語氣更是譏諷:「自作自受,這就是報應。」

「都別打啞謎了,把話說清楚。」魏君皺眉道:「說一半藏一半,很有意思嗎?再說了,你們以為不說,我和白大人就查不到?」

魏君到現在也沒感覺這件事情有多難查。

他甚至覺得儒家的遮掩實在是沒有必要。

因為在陳萬裡撕破臉之後,很多事情都是經不起調查的。

王尚書看著魏君,眼神十分的無奈,語氣更是無奈:「魏大人,你看的出來我給你的這些資料上記載的儒家弟子是廢物,你認為我會不知道?儒家幾十年除了周芬芳之外,沒有再出一個半聖,魏大人你以為是儒家不知道怎麼培養半聖嗎?」

魏君的眼神閃了閃,道:「你的意思是有人在打壓儒家?誰?皇室?」

「皇室是其中的一部分,還有另外一部分,來自於大乾朝廷的幾個支柱,比如上官丞相,比如姬帥,比如陸總管。」王尚書道。

魏君直接好傢夥。

儒家這待遇,簡直堪比乾帝了。

「具體是什麼情況?」

「魏大人,你真的要把一切都揭開的話,那大乾就真的要一地雞毛了。能夠爬到頂層的人,沒有誰的屁股是乾淨的。大家都要體面,何必非要弄的不體面呢。」王尚書搖頭道:「若你真的查清所有的真相,知道了衛國戰爭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那百姓並不會因此感激你,因為百姓並不需要知道真相。你得罪的那些大人物們更不會感激你,他們需要體面,但是沒有人體面。」

「所以呢?」魏君問道。

王尚書認真道:「所以,如果魏大人要較真到底的話,你真的會死,那時候所有人都想殺你。」

魏君笑了:「還有這種好事?」

王尚書黑人問號臉:「???」

魏君淡定道:「王老,我尊稱你一聲王老,尊敬你年長且過去這些年也算是德高望重,並沒有做過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王老,你說的這些道理我都懂。世人不喜歡看到真相,隻喜歡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事情。」

王尚書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但是史書需要真相,歷史需要真相。」魏君肅然道:「千載之後,這些人依舊可能會罵名加身,並且福澤後代或者禍及子孫。他們無論做出了什麼樣的事情,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但是如果我不把他們所做的事情真實還原,那他們的子孫後代就有可能走上另外一種人生。無辜者不能因此被牽連,相比起來,哪怕有些人不願意接受真相,但他們不看就是了,總比讓無辜的人因此受苦要好的多。」

魏君知道有些事情經不起細查。

這才查了一個開頭,前太子的人設就快崩了。

正如王尚書所言,即便是天下百姓,也不希望看到這種真相。

但是真相就是真相。

不因其他人的意志而改變。

再說了,把他們做過的事情全都查出來,讓他們為自己做過的事情負責,這才叫公平。

作為史官,公平和真相才是追求的第一要務。

史官如果追求體面,那還當史官做什麼?

「王老,你是尚書,是大儒,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大人物,所以你需要體面。我不一樣,我是史官,史官只需要公平。青史昭昭,史筆如刀。若我也追求體面,這昭昭青史就真的不能看了。」魏君道。

王尚書聽到魏君這樣說,表情變的無比的欣慰。

「魏君,你有古君子之風,你是我最欣賞的那種儒家弟子。」

陳萬裡諷刺道:「可惜,現在的儒家已經培養不出來這種弟子了。」

王尚書正色道:「我這一代和下一代或許沒有了,但是魏君這一代有希望。我把周芬芳安排進入國子監,不是為了讓她為儒家培養人才,而是讓她正風氣的。」

魏君和白傾心聞言同時心中一動。

「周老師是王老安排進入國子監的?」魏君問道。

王尚書點頭。

魏君想到自己這一科培養出來的學生,比如李探花、蔡其霖、徐德等人。

還有那些在自己蒙冤或者身死的時候,也勇敢的站出來反抗的國子監學生們。

他頓時感覺自己還是小看了王尚書。

作為一部之首,王尚書論實權略小於上官丞相姬帥這種大佬,但王尚書還是儒家的代言人,他的手段與格局未必就比上官丞相姬帥這種頂尖的大臣差上多少。

單單從讓周芬芳負責國子監監生這個舉動來看,王尚書最起碼會看人,也會用人。

「能夠從官場上殺出來的大佬,果然沒有一個簡單的人物。」魏君感慨道:「不過這也正常,自古一個國家最頂尖的精英大多都是在官場,若你們都是蠢貨,那才是奇怪。」

「但是最厲害的人聚集到一起,如果不能同心同德,反而不如一群蠢貨發揮的力量更大。」王尚書的語氣有些複雜。

魏君和白傾心都聽出了王尚書的弦外之音。

再結合王尚書之前說過的話,有些事情不言自明。

「王尚書,你還是把一切都攤開了說吧。」白傾心認真道:「這天下沒有我查不明白的案子,你與其讓我一個月之後把一切都調查出來,不如現在自己交代,節省我們大家的時間。」

王尚書:「……」

現在的年輕人,都這麼猖狂的嗎?

但一個魏君,一個白傾心,王尚書左看右看,這兩人還真的有猖狂的本錢。

他們都是憑本事做事,而且都有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這就是他們的底氣。

以他們倆的本事,儘管恨他們的人不少,但是不捨得殺他們的人更多。

「罷了,既然白大人和魏大人都想要知道真相,那老夫今日就讓你們見識一下真正的大乾朝堂。」王尚書道。

白傾心品了品,自語道:「真正的大乾朝堂?」

「對,真正的大乾朝堂,以及衛國戰爭正面戰場之後的暗地裏,又發生了多少驚心動魄的事情。」王尚書肅然道:「只是,老夫揭露的這些秘密,並不璀璨,反而十分陰暗。」

魏君道:「光明璀璨的事情我已經調查的不少了,但是自古以來有光明的地方就有陰影,有陰暗發生才是正常情況,王老你儘管說便是,我和白大人保證不偏不倚,我們隻追求真相。」

「好,我信魏大人。」王尚書爽快道。

這要是別人,王尚書還真不信。

不過魏君和白傾心,都是值得信任的人。

他們都已經證明過自己了。

「魏大人,你也是儒家子弟,當知我們儒家弟子能文能武,尤其是覺醒浩然正氣之後。」王尚書道。

魏君點了點頭,補充道:「其實沒有覺醒浩然正氣之前,儒家弟子也不缺武功,平日裏也要學習禮樂射禦書數六科的,最多就是不夠強。得到了浩然正氣補充之後,從前學習的東西威力立刻飆升。」

這個世界的儒家並沒有經過閹割,所以培養出來的弟子絕對不是百無一用的書生。

不如此,儒家也不會這麼強大。

王尚書輕嘆了一口氣,道:「正因為儒家弟子文武雙全,所以才是取禍之源。儒家弟子為文臣也就罷了,可儒家弟子連武將也能做,那又讓武將如何自處?長此以往,將門如何不敵視儒家?」

白傾心道:「我看現在儒家弟子多為文臣,少有武將。」

王尚書木然道:「衛國戰爭前,並非如此,儒家在軍中勢力不小,但幾乎全被打光,在軍中一蹶不振。魏大人,衛國戰爭最先開啟的時候,正面戰場節節敗退,你道大乾的軍隊當真那樣不堪一擊嗎?」

魏君和白傾心同時一驚。

魏君皺眉道:「王老,說這種話是要講證據的,你是說其他軍隊故意不去救援儒家弟子統領的軍隊?」

王尚書笑了笑,只是笑容有些蕭索:「魏大人,我交給你的這些資料,上面記載的儒家弟子原本也是一心報國的好男兒。可大敵當前,他們為何要放棄抵抗?若為了苟且偷生榮華富貴,他們大可投敵。若只是為了死的光榮,他們也大可選擇和敵人戰鬥至死。可他們選擇自殺,一個人只有在最絕望的時候才會自殺。

魏大人,你有想過這背後的原因嗎?

你真的做好將他們當年所面臨的情況全都公開的準備了嗎?

「魏大人,老夫最後一次提醒你,再查下去,真的會死的。」

得。

魏君本來就沒打算退縮。

王尚書最後又畫蛇添足的加了一句,更是鎖死了魏君。

「王老,你別廢話了,魏某既然做了史官,就沒打算放棄過。我隻問一句,有證據嗎?」

「證據自然有,證人也有,可沒有人為儒家主持公道。」王尚書冷笑道:「老夫找過先帝,也找過楊大帥,他們都答應的好好的,但是軍中還是有人針對我儒家,儒家弟子不僅要防備西大陸的敵人,還要面臨大乾軍隊的見死不救。魏大人,他們選擇自殺,有錯嗎?他們寧死也沒有背叛大乾,難道不是儒家弟子的表率?難道不值得稱讚?」

魏君沉默。

白傾心沒有激動,在查案的時候,她都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