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萬曆新明》第三百五十六章 貸款
京師的夏夜,地面上的熱氣很快就被蕩滌一空,正是耿如愚用功的時節。

鯨油燈發出的光芒,將書房照的如同白晝。耿如愚咬著筆桿,苦著臉揣摩自家老父才改出來的一篇文章,一腦門的不知所雲。他老子就在對面坐著讀信並寫回信,耿如愚時不時就看一眼座鐘,恨不能那時針飛轉。

正發愁老父過會兒問起來自己怎麼答,忽見耿定向將手中書信往地上一擲,氣呼呼的。隨即兩行淚水直淌下來,拍案道:「痛殺人也!」

見耿定向臉如金紙,耿如愚放下毛筆慌了手腳道:「父親,你怎麼了?」耿定向不語,往地上的信指了指。

耿如愚生怕是老家來了惡信,忙拾起地上幾張信紙,不看內容,先看落款,見款上寫著「愚弟楚城拜上」。

他鬆口氣,抬頭問道:「可是『官員久任法』的張厘卿?」耿定向邊流淚邊點頭。耿如愚再看內容,將信中客套話都略過不看,裏面還有兩個哲學問題,也略過不看。

隨即就看到令耿定向失態的文字:「弟去年行過此見民之形色憔悴,死於道路者尚未有。今春、夏復經此地,餓死屍骸積於道路,行者往往割死者之肉,即道旁烹食之......餓殍盈野!」

耿如愚心裏砰的一跳,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只能看向耿定向道:「父親,此類事凡荒年必然有,您有何必如此。」

耿定向鼻子裏哼一聲道:「好個『盛世熙然』!這報紙上吹了幾年了?萬曆皇帝太平......」嘴裏還有個「年」字在兒子驚恐的眼神中沒吐出來,想起災民死者枕籍,賣妻鬻子的慘狀,老耿又要流下淚來。

耿如愚道:「父親,自太祖建極,二百多年了,兒子沒聽說這般大災還能不死人的,尤其山西,晉南十年九旱,晉北十年九澇,今年又旱蝗交作,朝廷雖然有糧食,但運不進去,徒呼奈何。」

耿定向收拾了情懷,瞪眼道:「你這夯貨,還不讓人打水來!」耿如愚忙跑到書房門口吩咐了下人。還未等扭頭,就聽他父親在身後幽幽道:「若無考成通省水利,候於趙又何必去年小災就放了糧,以工代賑。若無考成法必令他完征『條鞭銀』,候於趙又何必隱瞞倉囤,釀此慘禍?」

耿如愚聽了這話,吃驚道:「候於趙為了完征,竟沒有買糧入庫?」

耿定向先點了頭,隨即又火大道:「苛政猛於虎。虎能吃幾人?依照我說,亂政還猛於苛政!如今流民輾轉道路,仆於溝壑,死者為他人腹中食者,還不是亂政之故!」

耿如愚心臟都漏跳了半拍,白了臉道:「父親,慎言!」

耿定向鄙夷的瞅了兒子一眼,但嘴巴張合幾下,不再高聲,坐在那裏眼圈通紅,長籲短嘆。

過了一陣,他口中喃喃道:「不如求去!」將桌上的信件往地下一推,拿出一份空白奏章,奮筆疾書。

耿如愚心臟又漏跳半拍,戰兢兢道:「父親意欲何為?」

耿定向怒喝道:「老夫自己彈劾自己!」

耿如愚長出一口氣,坐下看卷子,不再言語。耿定向手中拿著毛筆,怒瞪兒子道:「你這逆子,為何不問我彈劾自己什麼?」

耿如愚努力板著臉道:「父親學究天人,這樣做必然有這樣做的道理。再說,道不同不相為謀,父親這些年受氣也夠了,辭了官也好。我們回黃安老家,父親著書講學,兒子打個下手,也是長久保家之道。」

耿定向雖然怒氣難遏,但寫著寫著就冷靜下來,希望兒子能勸勸自己。見他低頭在那裏看卷子,隻好冷哼一聲道:「裝模作樣!」

耿如愚:「......」。

當夜,耿如愚將父親要辭官的事兒跟老婆講了,梁欣歡喜道:「那可不錯。京師夏天熱、冬天冷,春秋黃沙漫天,我還不耐煩與那些官兒夫人應酬,回老家才好,我給你生孩子。」

耿如愚:「......」

次日,耿定向將彈劾自己的奏章遞了上去。奏疏中有一句:「良心三轉,而不能不言亂政之過」讓張四維的舌頭吐出半截。心道:「這老耿失心瘋了不成?」

因耿定向盛名滿天下,朝廷失之恐有不能容人、用才之議,張四維批黃為之緩頰道:「此『不容己之真機』之論,朝政有失,貶責均可,何必求去,所劾不許,請聖裁。」

因為三品高官求去,朱翊鈞必然要過目的。張四維批黃的次日,就見皇帝在耿定向的奏章上批示了一個字「可」。因為除了這個字,朱翊鈞並未像以往習慣那樣在批黃上劃圈,讓張四維撓頭不已,隻好將負責收集整理皇帝批示的侍從室新晉中書許弘剛叫到政事堂,問他道:「皇上這是同意老耿辭職還是同意我的批黃意見?」

許弘剛撓頭瞅了半天,道:「應該皇爺不許他辭職。這是同意你的意見。」

張四維問道:「能拿準嗎?」

許弘剛笑道:「皇上應該是猶豫了半天,也沒工夫和他廢話。」

張四維先是鬆了口氣,隨即罵道:「這衛道之人,就是矯情!做事百無一策,反倒以求去邀名!」[注1]

許弘剛雖然權重,但七品中書與文官頂尖大佬還有十萬八千裡遠,此際難得聽到張四維評價天台先生,就大著膽子問了一句道:「這糧食入晉,朝廷尚無良策?」

張四維這兩天心情已經大好,聞言並不覺得這七品小官兒冒失,就笑道:「已經有法子了。是梁相提出來的。糧食將用大馬車從張家口運到草原,在邊牆外繞一圈從大同鎮入晉——原來朝野上下都被邊牆圍住了腦袋,那晉北之外就是草原,如今早成通途!」

許弘剛贊一聲妙!隨即發愁道:「那馬車從何而來?」

張四維微笑道:「朝廷明天將頒政令,徵用民間大馬車。據估算,僅京師一地,就有能拉四千斤的四輪馬車三千多輛,一次可以運糧一千兩百萬斤——扣掉四百萬斤損耗,這八百萬斤糧進了山西,也夠他們嚼穀一陣的了!」

說完,張四維哈哈大笑,心情甚是歡愉。隨即他又拉下臉道:「就恐怕一樣,這些救命糧到達之日,就是那些黑心腸的上下分肥之時,——哼哼,這次誰要敢動家鄉父老一粒米糧,我非撕了他不可!」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