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萬曆新明》第十九章 大弊(上)
張居正落座後,朱翊鈞主導話題,無非是讓張老先生放鬆,咱這召對就像拉家常一樣。因為平台召對多年沒辦,咱這次搞得隆重了些。以後,朕和元輔隨時見面,朕想把武英殿旁邊幾個暖閣盤上炕,咱們以後可隨時在那兒聊天。夏天還可以到西苑花園裡一起走走啥的,都不是不可行。

張居正現在對朱翊鈞的態度和一個月前判若兩人。去年某次日講時,因為萬曆讀錯了一個字,張居正一聲大喝把他嚇了一哆嗦,身邊的大臣被嚇到變色,差點跪下。

從本月經筵開始,朱翊鈞利用展示早慧,驅逐馮保、加恩並敲打張居正矯詔等手段,向他展示了一個較為成熟的、具有相當政治素養的少年君主形象。

儘管朱翊鈞表現的有些駭人視聽,但在相信神童,也出神童的大明朝,張居正還是很快調整了自己的心態,暫時從看待明君的角度來看待朱翊鈞。

當然,在朱翊鈞已經搞定李太后和馮保的情況下,他也拒絕不了朱翊鈞參與大政,此次召對實際上相當於一把手和常務之間就雙方的施政綱領進行碰撞和對權力進行劃分。

前天朱翊鈞贈字「汝作舟楫」,非是皇帝加恩大臣那般簡單,李太后以為自己理解了朱翊鈞的第二層意思,其實還有第三層她並未理解,朱翊鈞用這四個字已經向張居正表明了態度,為今天的召對主題定下了基調,而張居正對此心知肚明。.

在朱翊鈞的刻意之下,張居正逐漸放鬆下來。朱翊鈞才進入正題道:「張老先生,平台召對之議有些天了,朕雖年幼,也有振奮之心,欲復現文景、貞觀、開元、本朝仁宣等盛世,先生必有教我者。」

張居正深知,關鍵時刻到了,為了此次召對,這些天他很是做了些準備。

摸了摸自己的大鬍子,帥臉上古井無波,氣沉丹田,張居正朗聲脫稿奏道:

「主上踐祚以來,好學勤政,敬天法祖......」。朱翊鈞打斷道:「今天你我二人,不必官樣文章。」張居正一口氣沒上來,劇烈的咳嗽好幾聲,朱翊鈞忙遞上一杯茶水。

張居正一篇好文章的思路被朱翊鈞打斷了,氣勢弱了三分。整理思路期間,見朱翊鈞臉上掛著若有若無的笑意,知道其有意為之,看來今天不拿出點乾貨是不行了。

心一橫,老帥哥奏道:「是,陛下。臣以為,大明享國至今二百餘年矣!遍數歷朝,我大明之國祚長久也在前列。然——」

氣勢一凝,復高聲奏道:「然則如今吏治腐敗,弊端叢集;財政拮據,捉襟見肘;邊患叢生、內患險象疊至,先皇雖有心振作,然未及展志而中道崩殂,此天降大任於主上矣!」

皇權社會中,臣子永遠不會和君主談及國祚,臣子之間互相談論,多數於密室,從不敢宣之於眾口或現之於文。今日張居正被朱翊鈞一激,有些難得的衝動,直接暗示朱翊鈞,大明朝再這樣下去,沒幾天了!

朱翊鈞聞言正色,說道:「師傅說的是,誠然如此。或可直言:「今天下大勢,已呈土崩瓦解之相也!」」張居正聞言,額頭見汗,眼睛掃了一眼邊上的起居注官,氣勢又低了低。

朱翊鈞端容問道:「當此時事,該當如何?」

張居正回奏道:「臣曾於隆慶二年,上奏《陳六事疏》,先皇批答「知道了」,皇上未必留意——」

張居正萬萬沒想到是,朱翊鈞竟朗聲回道:「可是「省議論、振紀綱、重詔令、核名實、固邦本、飭武備六條」?朕已覽閱數十遍矣,為之擊節!」

張居正聞言張大了嘴,一絲不苟的大鬍子輕輕顫動,雙目含淚,啞聲道:「臣......臣......」一種士大夫式的久違的知遇之情堵在胸口,一時說不出話來。

張居正在二十五歲的時候,以翰林院庶吉士的身份向嘉靖帝上奏了《論時政疏》,其中體現了他深燭大明弊病,立志改革的思想,和《陳六事疏》先後輝映,可以作為舊時空「萬曆新政」的總綱領。

遺憾的是,嘉靖帝當時根本沒把這個毛頭小子放在眼裡,奏疏上去之後連個迴音都沒有。張居正此後連續多年在朝政上一言不發,他二十三歲考中庶吉士,到三十歲共七年間就寫了此一道奏疏,足見其風骨和耐性。

張居正在嘉靖三十三年(時年他三十歲)時候,見自己的老師徐階在具備相當政治資本後,面對嚴嵩依然退避忍讓,壯志難酬,憤然寫下:「我志在虛寂,苟得非所求,雖居一世間,脫若雲煙浮」,跑回老家江陵讀書六年——人生有幾個六年?此事充分印證出張居正的性格剛毅的一面。

張居正在徐階的提攜下,在嘉靖晚年和隆慶朝雖然升的快,但其政治主張並不為當權者所用。隆慶帝在《陳六事疏》批答「知道了」即束之高閣,當時已經成為東閣大學士的大帥哥心中憤懣可想而知。

他雖然以「磊落奇偉之人」自詡,但也發出了「人未必知,即知之未必用」的苦惱心聲。

沒想到在萬曆元年的今日,在平台召對這樣一個重大場合,自己竟然從一個少年君主身上,得到了知音共賞,得到了「魚水交契」的情感補償,「龍雲類從」的情懷在他的心中激蕩,不由得離席而出,叩拜在地,猛然間淚如泉湧!

朱翊鈞連忙離席攙扶他,溫言道:「老先生,此非常之時需非常之人,正是「大破常格」者奮發有為之時也,先生敢當仁不讓乎?!」

張居正收拾心情,站起身來,朗聲回奏道:「臣,有何不敢!」

「嗚嗚嗚——」旁邊傳來一陣哭聲,朱翊鈞回頭看時,竟是翰林院史館的起居注官,一邊奮筆疾書,一邊抹著眼淚哭開了。他哭笑不得,問道:「汝因何做此狀?」

那官兒放下毛筆,跪下回奏道:「臣見皇上與元輔君臣相契,魚水共歡,我皇朝復興有望,激蕩之情難抑,不由涕下。容臣為陛下賀!為元輔賀!為天下蒼生賀!」

朱翊鈞嘴角抽了抽,暗思「魚水共歡」是什麼鬼,古代人講話都這麼會開車嗎?乃溫言問道:「汝何名?」

那官兒回奏道:「臣姓肖,叫隆巍。失態君前,請陛下恕罪!」

「算了,你起來罷。」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