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萬曆新明》第三百九十三章 初戰
謝傑提到海軍的話音方落,尚永離席而出,對蕭崇業躬身施禮。蕭崇業吃了一驚,忙起身還禮道:「王爺,何故如此?」

尚永懇切道:「琉球雖稱『萬國津梁』,千舟泊地,但軍力孱弱。若有海寇強兵等犯境,下邦恐難抵禦。縱然朝廷日後定能平亂反正,這眼前虧是吃定的。」這話說出來,三司官翁寄松臉色大變,鄭迥則笑容滿面。

蕭崇業心中一動,看了謝傑一眼,見副使點頭,他這正使才鼓勵尚永道:「王爺,請直說無妨。」

尚永道:「朝廷駐兵日本,正親町國王才知『為君之樂』。下邦如今雖然海晏河清,但北有強鄰薩摩,南有呂宋西夷,間有海盜倭寇犯境也非止一遭。若朝廷能夠允準,本王想請駐朝廷海軍一部——養軍之費全由下邦承擔,未知天使能否向朝廷代奏本王這一不情之請?」

話音才落,忍無可忍的三司官翁寄鬆起身道:「大王此議不可。薩摩島津乃大明忠狗,只要朝廷一紙敕書,給他十個膽子也不敢犯我琉球!呂宋西夷苟延殘喘,若乾犯不諱,朝廷反掌誅滅!何必勞動朝廷大軍勞師遠來,駐我邦貧瘠之地?」

尚永乃已故中山王尚元次子,因其大哥非正妃所生,尚元薨逝時,三司官翁壽詳等聯絡群臣,擁立其繼位,年方十四歲。

琉球三司官原稱「阿司多部」,一般設立三人,稱號為「某某親方」,共同管理監督國政運行,後改稱「法司」,乃群臣之首。數十年來,三司官由琉球王族、上級士族約二百多人投票選舉產生,翁氏、馬氏、毛氏池城家、毛氏豐見城家輪流或共同坐莊,因此四家與王族尚氏並稱琉球「五大家」——第二尚氏王朝在琉球並無一言九鼎的實力,其政體為國王與貴族共治。

尚永王父尚元王登基頗賴毛龍吟和翁壽祥等三司官之力,登基後權力盡數歸了毛氏和翁氏,琉球人稱「啞巴國王」。等到了尚永這一輩,權力則由翁氏把持。

萬曆七年時,三司官之一馬良弼和通事鄭迥出使大明,請為尚永世子加中山王號。其時大明正在變法,朱翊鈞對日本、呂宋、安南雖有全面謀劃,但並未深入考慮琉球問題,等了解到具體情況後,他在接見貢使時指出:日本與琉球均為大明藩國,卻都有「君道不扶,權臣秉政」的問題,你家尚元王被稱為「啞巴國王」這事兒不地道——上國冊封個傀儡,算是打誰的臉呢?

正使馬良弼聞言臉如土色,副使鄭迥卻敏銳的發現了華點。說實在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我老鄭家也不差啥,為什麼就不能幹個三司官呢?

兩人鎩羽而歸後,馬良弼以未能完成使命被剝奪三司官職務,而鄭迥則抱上尚永大腿,成了琉球最激進的「尊王黨」。凌雲翼在日本一戰功成後,鄭迥實現了從「親雲上」到上層士族的大跨越,獲「脅地頭親方」職位,同時成為尚永寵臣。

此次朝廷冊封中山王,比原時空晚了七年,穿越者效應已充分發酵。例如原時空蕭崇業到此來所乘封船一千五百料,險些死在海裡。而本時空他坐的是大封船,即朱翊鈞答應仁聖皇太后去接徐光啟的五千料巨艦,應用了如今最先進的造船技術。大封船裝備火炮六十門,配精兵四百餘,加上補給船和護衛艦上的兵力——拿下首裡城綽綽有餘。

所以,翁寄松此時起身反駁自家國王是很有膽子的,坐在他對面的謝傑心中暗自佩服。翁寄松所言固然有不甘心交出權力的考慮,但平心而論,——哪有正常國家請駐他國之兵的?

而且翁寄松言語似褒實貶,就差直接點出所謂島津覬覦奄美大島不過是大明謀劃,乃逼迫琉球就範的手段而已——凌雲翼拿下日本後李成梁繼之,日本各大勢力被李伯爵安排的明明白白,說島津未經李大帥允許明目張膽的欲擴增勢力到琉球,誰信?

翁寄松雖然號稱親日,但作為琉球重臣,他的立場還是儘力保有琉球的獨立自主地位。此前之所以與薩摩國虛與委蛇,導致尚永和親中一系的不滿,不過是他對島津的行為洞若觀火,知道他不可能在大明的鉗製下仍來攻略琉球。

然而這一切努力在國王的背叛下灰飛煙滅。翁寄松看向鄭迥那得意的臉,滿腔的血都衝到了頭頂。

他發表了反對國王的激烈演說後,頹然摘下頭頂的紫金冠,將之擲向鄭迥懷裏,道:「終有一日,朝廷將改土歸流,到那時社稷與君將何在?」兩行眼淚在這句話說完後奪眶而出,翁寄松扭頭出了正殿。

尚永聞言略感尷尬,抬頭看向蕭崇業。謝傑見大事已定,起身道:「中山王不必擔心,陛下已許了琉球永為藩籬——只要你尚氏不胳膊肘往外亂拐,就是鐵打的江山!」

次日,尚永王下達王命,翁寄松被降職為浦添間切城間地頭,鄭迥因護國有功,升三司官,成為琉球王國首任華人執政官。

原時空二十年後,鄭迥才成為琉球國中最為親華的執政官。日本侵略琉球時,鄭迵率軍奮力抵抗,城破被俘。島津忠恆迫尚寧王等人簽署《掟十五條》,要求琉球臣服於江戶幕府並接受薩摩藩的支配,遭鄭迵的嚴詞拒絕和厲聲斥罵。憤怒的島津忠恆下令殺死鄭迵,其被烹刑處死。

其時,明政府對日本佔領琉球毫無辦法,遣使斥責就是萬曆皇帝能做到的極限。雖然大明當時已經擊敗了日本對朝鮮的侵略,但海軍實力並不足以為琉球撥亂反正,這也為二百多年後的甲午戰爭埋下了深深的伏筆。

當然,本時空這一切都未發生。蕭崇業和謝傑處置完琉球事務,波瀾不驚的離開那霸港,乘大封船艦隊前往呂宋群島——他們將為中華民族航向最蔚藍的海劈開第一道巨浪。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