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萬曆新明》第三百九十五章 科隆
萬曆新明宮內宮外第三百九十一章呂宋蕭崇業謝傑所乘大封船造價昂貴,以此際大明的國力所造的也不多,僅十艘而已。

大船共七層甲板,長達二十六丈,計六千五百料,與後世的六五型護衛艦差不多大。前後豎以九桅,大桅長九丈二尺、圍七尺五寸,余者以次而短,另有歐羅巴工匠的成果——一根粗壯的斜桅探出船艏,上面的三角形軟帆和頂帆正吃滿了風,為這艘巨舟提供著充沛的動力。

新式設計還將鄭和寶船近乎居中的船樓移到了船艏尾部,使其重心變低,如今是放置詔書的所在。同時,在船的後部增加了一個圍繞整個船艉的平台,並造了一個八窗玲瓏、開爽明霽的船長室——同時是欽差蕭崇業和謝傑的休閑之所。

大洋上波浪起伏,巨舟之中的蕭崇業卻覺得若浮屋然,不覺其為舟也。他目光所及的海天之間,常有巨魚在船舷邊一躍而起,發出尖銳的叫聲,如在喊人與之嬉戲。

蕭崇業雖然這些年經常出海,但還是貪戀一般的欣賞這難得的奇觀。船長謝三謀見他看的入神,乃笑道:「老先生,過了黑水溝,我們再往南行,就能看到巨鯤了——現如今叫鯨魚的。」

蕭崇業聞言精神一震,正在伏案寫報告的謝傑也抬頭喜道:「謔!那感情好,可以發個利是!京師童謠都唱『英國公,鯨國公,沒有鯨國公,窮死英國公』——據說英國公的好日子都是這大魚撐著,我們也可順道發財呀。」

謝三謀哈哈笑道:「這可做不了,就算我們帶了鋪鯨炮,殺了鯨魚,也賺不到錢的——這大封船乃存放詔書所在,如何能洗剝大魚,熬製油脂?再說熬煮鯨油臭的要死,您二位可待不住。」

蕭崇業感興趣道:「謝船長,捕鯨好買賣也,你怎麼不做這營生?」謝三謀聞言胸脯一挺道:「小的祖輩就是開大封船的,捕鯨船雖然掙得多些,但船小,水手也多是好勇鬥狠之徒,他們經常轉行做海盜的——某怎麼肯自甘賤業?」

蕭崇業啞然。謝傑笑道:「老先生有所不知。我這本家祖上乃大船工,諱上敦下齊。嘉靖十三年,陳侃和高澄出使琉球時,招募敦齊操舟。謝敦齊登船檢查,言底板不厚,艙室不通風、無法更換舵桿等三不善之論,副使高澄盡數採納並予以補救。」

「封船加固並改造後,敦齊等操舟出海。過古米山時遇大颶風,陳侃和高澄未用『天朝使臣之柩』者,幸賴敦齊之力。」

聽謝傑言說自家爺爺光輝事跡,謝三謀胸脯挺得越發高了,滿臉都是驕傲之色。謝傑接著道:「高澄回國後,作《操舟記》一文。贊謝敦奇『膂力驍勇,識見超絕』,並有『使非謝謀,則此舶瓦解久矣;使非謝謀,則此輩物故必多矣;颶風勁不可敵,使非謝謀......未免覆厥載矣,謝非天授而何哉!』」

說完,謝傑哈哈笑道:「此正是謝敦齊平生最得意事業,三謀——你這名字是你爺爺給取得罷?」謝三謀笑著點頭稱是。

蕭崇業聽得入迷,讚歎道:「果然家學淵源,謝三謀,此番我等性命也幸賴你了。」謝三謀咧嘴一笑,道:「此次出海,一帆風順,都賴兩位欽使大人洪福。」蕭崇業心懷大敞,哈哈大笑。

謝三謀頓了頓又道:「先祖父曾言道,海上風波難測,船大船小俱不足依仗,唯朝廷威福與天妃才能保佑——大封船上有皇帝詔書,誰家船上能有此神物鎮海平波?因此先祖留下家訓,後世子孫不得再過釣魚嶼,除非開封船。如今聖天子在位,萬國來朝,我謝家的生髮日後少不了。」蕭崇業聽了,撫掌大笑。

謝傑在一旁陪著笑了兩聲,心道:「此際船上是沒有詔書的,不過不能告訴這謝三謀——免得他往回開。」

一路風平浪靜,大封船快愈奔馬,護衛的軍艦速度也不慢,兩晝夜後,陸地在望。蕭崇業因關心朝廷送詔書的快船無法與封船會合,經常在船艉向來路眺望,嘴唇也起了一圈燎泡。

謝傑也擔心此節,但在海上擔心也沒用,隻好向蕭崇業談及呂宋知識分散他的注意力:「蕭大人,如今西班牙人稱的菲律賓島稱小呂宋,馬尼拉灣稱呂宋灣。宋亡之後,下南洋的南宋移民不少。陸秀夫之子陸自立為首者,傳授土人以石磨為稻穀去皮之法,土人感念之,稱此法為「陸宋」。元人也因此稱此地為陸宋。後有呂氏钜賈控制大陸與呂宋往來貿易,海商又稱之為呂宋——朝廷最後也用此稱呼。」

蕭崇業聞言,眼圈紅了紅,扭頭看了看鼓滿海風的巨帆,轉頭嘆息拍擊舷邊防浪木牆道:「想不到陸氏忠義如此——老夫熟讀元史,卻不知這一段。」

謝傑傲然道:「欲滅其國,先亡其史;欲取其地,先考諸史——山東的事兒我們不知道,但離開大陸之外,軍情局這些年可沒閑著。」

蕭崇業聽他說「欲滅其國,先亡其史」一句,不自禁的打了個冷戰。聽謝傑又道:「及至永樂年間三寶太監下西洋時,小呂宋為第一大補給站。為方便補給,三寶太監奉旨冊封閩人許柴佬為呂宋總督,又在南洋冊封小國數十,其中半數為閩人後裔、半數為土人——如今雖多不可考,但蘇祿、渤泥等仍在,至今朝貢未絕。」

蕭崇業好奇道:「此二國國主也是閩人後裔?」謝傑搖頭嘆息道道:「此二國已立文字,並書其史,非我等先民所居之地。不過麽——」

「只要如緬甸一般,打掃乾淨就行——陸宋之稱,足矣。不過若他們能順大義而歸化內附,將來留其苗裔也未為不可。如若不然,待朝廷雷霆掃穴,哼哼。」

蕭崇業老先生聽了這毫無人性的言語,本不暈船的他將袖子捂住嘴,一扭頭將腹中濁物盡數吐到了海中。

.......

一直等到封船艦隊進入了呂宋灣,載著朝廷冊封蘇祿王詔書的快船也沒有追上來。蕭崇業和謝傑無法,隻好硬著頭皮直取馬尼拉城,準備在此等兩天。殊不知艦隊浩浩蕩蕩的進入呂宋灣之時,整個馬尼拉已經如同一個馬蜂窩一般,菲律賓總督府裡更是雞飛狗走,亂成一團。

------題外話------

抱歉了,家事和公事確實太累了。徹底佛系了......

注1:陳侃:《使琉球錄》之「使事紀略」,《使琉球錄三種》,第7頁:洪武、永樂時,出使琉球等國者,給事中、行人各一員;假以玉帶、蟒衣,極品服色。預於臨海之處,經年造二巨舟:中有艙數區,貯以器用若乾。又藏棺二副,棺前刻「天朝使臣之柩」,上釘銀牌若乾兩。倘有風波之惡,知其不免,則請使臣仰臥其中,以鐵釘錮之,舟覆而任其漂泊也;庶人見之,取其銀物而棄其柩於山崖,俟後使者因便載歸。

7017k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