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顧七她隻想種田》第六十章 瞧你那弱不禁風的模樣
風清靦腆的垂眸:「伯父喜歡吃就好。」

「......」顧大年。

誰是你伯父!

怎麼忽然就覺得嘴裡的飯菜都不香了呢。

餐桌上暗潮湧動,顧七全然沒感覺,吃了幾口菜後,由衷道:「書生菜燒得不錯,以後家裡的做飯的活計就包給你了,抵你的夥食費。」

「......」風清有些茫然。

昨日不是就說了,做帳房先生包食宿的嗎?

顧七吃飽喝足,欣慰的拍了拍風清的肩膀:「年輕人,好好乾,以後給你加工錢。保管你過幾年能就被攢夠錢,老婆孩子熱炕頭。」

風清紅了臉:「我曉得的。」

顧大年的臉色發黑,你曉得個什麼!

......

上樑當日,顧大年花足了銀錢,體體面面的大辦了一場,事後又請了相熟的村民和幫工的師傅近小半個村子的人吃了一日流水席。

當然依照大康的規矩,這些村民也都給送了賀禮來。家中條件好的,關係相近的,有些封了禮金,有些則送了魚肉布匹。

關係稍遠一些的,也有送半籃子雞蛋,幾斤米面,一方豆腐之類的。

不拘多少,都是心意,也是吉祥。

村子和顧家關係最好的,就是村長李山富家和秦娘子家。李村長知道顧家不缺吃喝,直接封了兩百文禮金,給足了顧家面子。

而秦娘子則自己做了一盒印刻著吉祥富貴圖樣的糕點,寓意極好。

就連前頭給顧家選吉日的宋老秀才,也送來了一副對聯:【三陽日照平安地;五福星臨吉慶家】。

顧大年高興,馬上招呼了風清一起將宋老秀才的對聯掛到了正門上。

雖然顧大年也覺得風清的字寫的好看,但這怎麼比得上宋老秀才在十裡八鄉的威望呢。

顧大年也不曉得其他,隻覺得這字掛上去就是體面,是他顧家真正在小旗村落根的憑證。只要這幅對聯掛在上頭,往後任誰也不好再隨便看不起他顧大年是個外鄉客。

在鄉下便是這般,比起官家的籍書,村民們反而更信村裡奉德高望重的老人。

古今有村長和宋老秀才給顧家面子,自然連帶著小旗村其他村民也都要高看顧家一年。

宋樹根今日沒有被邀請在列,可他家宅院就在顧氏商市邊上,顧家那頭的動靜有多大,宋樹根和宋婆子兩人的臉就有多黑。

特別是就著剛剛宋樹根還特意假裝無意的從顧氏商市門口走過,就想看看顧家到底能折騰出什麼名堂來。結果卻看到村長李山富不但自己親自來了,還送了禮金。

這也就算了,最讓宋樹根覺得窩火沒臉的就是宋老秀才居然親自給顧家寫對聯。

「我看秀才公是年紀大了昏了頭,自己本家人不幫,反倒去幫那個姓顧的外鄉客。」宋婆子這會氣的眼睛都紅了。

說來也有趣,別看兩家都姓宋,其實宋老秀才家和宋樹根家往上數四代都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

可宋樹根和宋婆子卻不十這麼想的。

小旗村裡姓宋的人家不多,宋樹根一直將自家和宋老秀才家是本家同宗自居,平日裡也總覺得自家在小旗村有幾分體面。

可之前自家才和顧家鬧的那樣難看,今日宋老秀才卻公然給顧家體面,這不就是再當著全村人面前踩他宋樹根的臉嗎?

宋樹根家現在有多難受顧家自然不知道。

今日事顧家的大日子,顧大年一整日都高高興興的。直到入夜後,由村民們幫著將席面收拾乾淨,三五成群散場,顧大年那快咧在耳後的嘴角都還沒收回來。

上樑當日柳青山因事沒來,不過第二天便親自帶了賀禮來上門:「這幾日都在忙著梁鋪的事情實在脫不開身,只能今日再來。

正巧了今早拿到了大少爺回的書信,我便一起帶過來了。」

柳青山帶來的賀禮是兩匹周氏布行出品的細布,而帶給顧七的書信裡卻另有一份用紅紙包好的封紅。

顧七取出封紅,隻覺手感既不像碎銀子也不像銅錢,薄薄一封,像是幾張紙頭。『

總不至於大方的送銀票吧?

顧七有些奇怪,將詢問的視線落向柳青山。

柳青山搖頭:「我也是今日才收到,送信的人隻說,大少爺交代過,這是送給顧氏商市的吉禮,我便一起帶過來了。」

顧七將封紅拆開,見並不是銀票,只是幾張普通白紙,不由笑著鬆了一口氣。

看周璃那做生意的精明程度,也不像是會給一個無足輕重的小經銷商平白送銀票的人。

只是等展開紙張,顧七卻是一愣。

裡面竟然是一份書契合卷。

一份關於胭脂鋪內部分商品入駐顧氏商市櫃檯的合作協議,用的也是先前布行的按份提點的合作方式。

不過,許是周璃也知道胭脂水粉的利潤足夠,不好把一線經銷商的利潤點卡的太死,這次契書上標註給顧氏商市的份額足有兩成。並且後面還自覺補充了保密協議。

呵,這周大少爺可真是個合格的買賣人。

柳青山也有些發矇,顯然沒想到大少爺特意讓人帶來的吉禮居然會是一份新書契。

將書契接過來仔細看了後,柳青山道:「竟然是胭脂鋪的生意,這生意原不是周氏的買賣,是大夫人的陪嫁生意。許是這幾年大夫人無心打理,便一起交給大少爺打理了。」

「既然大少爺開口了,這門生意顧氏商市定是要接的。不過有些話還是得事先說在前頭。

青山叔也看過商市所在的地理位置,胭脂水粉不比米面布匹實用,在村裡能不能賣的好,我也說不準。所以,只能先給一個櫃檯試試成效。」

柳青山看書契裡,大少爺並沒有特意說明需要幾個櫃檯,便點頭道:「想來少爺也是清楚的。」

柳青山這次過來除了道賀和送周璃的書契外,最主要還是為了收山耳而來。

鎮上乃至郡府那邊的關係已經逐步打通,柳青山特意帶了一輛車廂比較寬敞的馬車來,就是準備今日能將顧七曬好的山耳全都收走。

新鮮山耳曬乾後,分量縮水,幾乎十不存二。不過即便這樣,顧七這段時間裡也收集曬足了六七十斤。

別看六七十斤聽著不重,可乾山耳鬆散,隻一兩重就能裝滿一份不小的布袋。所以按分包的體積來算,這些山耳就足夠塞滿一整輛車廂。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