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碳變之唯我獨法》第93章 日常工作
維列斯之門,一度以為是線索,結果只是個插曲。

遺憾固然有一些,但更多還是釋然。

周寧覺得,這跟他的自我定位,以及看待事物的角度有關。

屁股決定腦袋,周認認為他臀部的兩瓣,受力並不均勻,首先是坐在自己這邊,然後才是人類這邊。

這次事件,若換成是手握足夠力量的普通人,即便確定維克多沒什麼惡意,大約也不會讓其走的那般輕鬆……

他當天就回了聯邦西海岸傑斐遜堡的零號基地。

莫斯科超凡線,對他而言已經劃下了句號。

保護傘公司分部的任務目標,也因此調整。

1,持續的生產超凡力量。

維列斯之門雖然關閉,那些符石卻仍舊在運作,血肉筋膜也同樣在收集超凡力量。

這些力量一度缺乏利用方式,現在不會了,它們完全可以用來當做研發自己的空間門的耗能。

2,正式展開精英收割計劃。

經過這段時間的生產製造,美娜的實體設備完成了又一次擴增,從而擁有了更強的運算能力。

這使其有空閑的計算力,通過大數據挖掘符合標準的人才。

與此同時,保護傘公司對外吸納僱員的條件也基本成熟。

在這樣的背景下,周寧一直心心念念的『精英虛擬人格模板製造』項目就有了啟動的條件。

在荒沙世界,入了他眼的虛擬人格,也就鬣狗鐵志成,狙擊手李二剛等有限的幾個人。

最新一批的NT人中,就有這幾人的人格模擬者存在。

雖然帶有實驗性質,但周寧仍舊覺得,以鐵志成的人格,輔以相應的專業知識,管理一個基站的武裝力量,綽綽有餘。

更重要的是,虛擬人格之路,是他早已定下的一個發展方向,無論如何也要走下去的。

既然如此,條件具備了,獲取精英人格的計劃,自然也就展開。

具體是從莫斯科的地鐵倖存者中,層層篩選,挑出適格者。然後通過實戰+虛擬的測試和培訓,以及大數據收集,加以定型。

周寧甚至想著,隨著這方面的數據不斷充實,有朝一日,AI能夠自行衍生出人格演演算法,從而進行人格編程,設計出優秀的擬人人格,供他使用。

保護傘分部還有一個任務系列,就是自我增殖的同時,與毛子們展開更多的互動。

這與『精英收割計劃』是相輔相成的,具體的支線項目繁多,由美娜籌劃,安娜審批拍板。

另外,分部這邊調了幾個人去海參崴,加快那邊的基站籌備工作,周寧打算將保護傘公司的第一個軍港,立在那裏。

回到傑斐遜堡,周寧先照例關注了下本地新聞。

跟其他城市的鬧屍潮比,傑斐遜堡呈現出詭異的和諧越冬景象。

變異者因缺乏強有力的組織者,而無法跑去官立難民營開飯,死磕人少骨頭硬的私人避難所又不劃算,於是開啟了內部的末位淘汰生存模式。

隔三差五,就會以巢群為單位,舉行血腥聚會,最弱小的一小撮,會背群體撲殺,然後開飯,再然後就各自回窩貓冬。

這樣的一個現象,使得拾荒者們大活躍。

畢竟相比於被變異者獵殺,風雪和寒冷的威脅要低上不少。

同時,拾荒者們中間也流傳著『最後的拾荒歲月』的說法。

這說法不算誇張,傑斐遜堡的物資,基本已經被撿光了。房屋變得空蕩蕩,街上也不再像過去那般,塞滿車輛。

能有這樣的效果,自然跟保護傘外圍組織UGL新開設的廢品回收業務有關。

實際上這就是變相的救濟。

保護傘公司自己的收集隊,完全可以更效率的收集資源。

但考慮到難民的不易,安娜就拍板了增加工本的『勞動者可得食』的回收業務,以幫助難民越冬。

這個業務也使得指靠保護傘公司吃飯的人員進一步增多,為此,保護傘公司建立了家屬社區。

具體位置是在傑斐遜堡的東北角,距離零號基地不足5公裡。

保護傘公司沒有利用這個地區原有的建築框架,而是推倒重來。

而其建設效率,驚艷了所有的關注者。

一個月,三幢三百米高的大廈從無到有,投入使用。

拆舊處理,平整地面,打造地基等等也都算進去。

新材料,新造法,新設備,很多專業分析人士都認為,除了天頂星人附體,沒有更適宜的解釋了。

不過也有人些人覺得,這建築風格著實是拉胯了些,醜到辣眼睛,簡直就是『橋墩』。

當然,舔狗也是有的,腦洞洗地,說這種大體為等腰三角柱形體的建築,根本就是巨構建築的一部分。並且有著這樣那樣的優點和先進性。

而如果非要說有除周寧、安娜之外的人,知曉這種宛如『阿茲卡班監獄』造型的建築的用意,那麼就非天夏有關部門莫屬了。

畢竟周寧與之共享了美娜的進化病毒推演信息,進而讓其知曉,E病毒感染的可不光是人和動物,只不過人和動物比較鬧騰,更吸睛罷了。

天夏的專業分析人士,結合病毒推演信息,很容易就得出結論,這種兩個窗戶都沒有的建築,為的就是防範『粉塵、孢子』等方式的病毒侵蝕。

真相也確實差不多。

賽博世界的灰廢帶,其空氣、輻射、粉塵影響之惡劣,遠超這個世界的人類的現象,所以相關技術體系非常成熟。

哪怕是巢都尖頂的權貴們,也早已習慣了呼吸人工過濾的空氣,而不是自然環境中的空氣。

全球的各大勢力,幾乎都對這另類設施感興趣,但最先獲得內部參觀許可的,是天夏。

巨大的人造石板廣場上、呈品字形分部的三座三百米高三角柱形大廈,灰色的地面,灰色的大廈外殼,簡潔的讓人感到不適,卻也讓人印象深刻。

兩輛大巴在數量改裝SUV的保護下,順著道路駛入這片區域,最終直接駛入其中一幢大廈內。

車內的天夏代表注意到,大廈的門扉是一種空氣幕布,進入的過程中,會像遭受高壓水龍沖洗般,完成一次濾洗。

然後又發現,這種氣幕不止一道,而是像自動流水線般,多層沖洗。

待到從車上下來,就會在半自動半人工的指引下,進入一套流程。這套流程略顯繁瑣,但很效率。

天夏代表發現,能如此,主要跟智能系統的一對一精準服務有關。可以說,只要智商正常,就完全能夠輕鬆的走完這趟流程。

唯一不美的,就是稍微細思就會發現,自己全程被監控,幾乎沒有一點私隱。

不得不說,這很賽博。

流程走完,不管進來時啥樣,都會成為被洗白白,並且換上一身合身的、自行挑選的嶄新衣服的體面人,就像逛了一趟提供全方位服務的洗浴會所一般。

與同車的那些保護傘公司員工家屬不同,天夏代表獲得的是擁有更高級別許可權的ID身份卡,憑這卡,可以隨便參觀,包括大廈的控制中心。

大廈的內部實際上也沒啥,無非就是億達綜合商場的那種程度。

並且這裏沒有那種琳琅滿目,各種品牌店林立的效果,而更像是商場式的植物園。

但有一點則的確是奢侈,那就是牆體、頂壁的塗層貼膜,貌似是整張的柔性超大屏幕,像素高到肉眼根本無法分辨,就以為是透過玻璃,看到了外面的自然景色。

實際上無論是藍天白雲,還是城市景觀,都是假的。

天夏代表有人小聲嘀咕:「這就是在養豬。」

結果被上司剜了一眼,立刻閉嘴不說話了。

如果周寧在這裏,至少會心中點個贊:「一語道破天機。」

他穿越過來,可不是為聯邦人們謀幸福的。

溫柔鄉是英雄塚,給員工家屬提供這樣的生存條件,結果就是令其失去最後一絲跟高速變化的世界同步的可能。

這大廈,是安居所,是烏托邦,也是埋骨地。

天夏代表們發現了這種用心險惡,他們發現保護傘公司並非不給這裏的人提供工作,而在於並不鼓勵工作。

這裏鼓勵的是愛好。可因為外部環境等因素,許多類別的愛好都沒有辦法展開,也就是音樂、美術之類的有較大的施展空間。

說白了,所謂的鼓勵愛好,也不過是避免人們太閑而設。

生活在這裏,也並不能讓人真正安逸。

物資相對匱乏還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這種生活,是由一個直系親屬冒著不低的生命危險在外工作而提供的。

聯邦人雖然大都還算習慣這種一人工作養活一家子的生活模式,可現在外面是個什麼鳥樣,他們是清楚的。

保護傘公司也沒有刻意封閉信息渠道,讓人們對外面一無所知。

相反,保護傘的新聞頻道提供的新聞,可比聯邦媒體的新聞靠譜多了,並且也足夠及時。

更何況,這裏的許多人不久前還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痛苦的記憶不僅留下了深刻的記憶,甚至讓不少一定程度的患上了心理疾病。

而對於周寧來說,這其實也是一個項目。

項目的名稱,叫做『王國的建立』。

說白了就是從社會角度,研究如何營建並運轉一個勢力。

試錯、驗證,收集數據,總結理論。

這個社區只不過是個開始。以後類似的還會有,其內部會實施不同的統治策略。

用周寧的話說:「這也是各取所需,雙贏。」

而天夏代表,主要目的是來參觀設施體系的,而不是社會方面的運轉模式。

代表們對這種其實已經算是巨構建築配套格局的設施體系印象深刻,但最終收穫,其實相當有限。

主要是綜合技術水平相差有些大,想要達成類似的效果,哪怕是猴版的,其先期投入和後期維護開銷,也仍舊顯得過於巨大。

結論就是:這種體系,的確是未來趨勢的一種方向,其概念性的價值還是有的。

這就好比有了一個真實的模板,就遠比完全空想更容易走對路。

就像某天夏院士說的:「過去,我們在科技上摸著聯邦過河,現在,我們可以摸著保護傘公司過河……」

周寧不介意這種抄設計、蹭技術的行為。

相反,他其實很歡迎這種並非完全照抄,而是有著適應性改動,以及二設特色的高仿操作。

在他看來,這是真正的在消化技術。

而在這一過程中,蘊含了大量的解析思路、細節創新。

這是他所欠缺的。

畢竟這些技術,他雖然做到了直接拿來用,卻沒有真正吃透。

於是,在天夏代表參觀完保護傘社區大廈後不久,一些技術合作項目,便就此展開。

這些基本都是發生在周寧坐鎮莫斯科分公司期間的事。

而現在,千金市骨的效力正在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這自然是周寧樂意看到的。

畢竟『精英收割計劃』在聯邦土地上也會展開。

周寧相信,在這片飽經浩劫蹂躪的土地上,還是能挑選出一些優秀的人才的。不僅僅是戰士,還有擅長管理經營,以及技研的人。

不過,最先聞風而來的是因聯邦崩盤而惶惶的聯邦權貴。

他們趁著還有些家底,信息嗅覺還算靈敏。做出艱難的決斷,向著這『希望之地』而來。

聯邦之前又是擴建傑斐遜機場,又是派軍隊駐守,這使得投奔『希望之地』的成本並不算高,有辦法搭上一班飛機,也就過來了。

而周寧,也不得不承認,聯邦的權貴階層中,確實有不少能力出色的人。

這些人能出人頭地,絕不僅僅是因為資源夠好,而更多的是因為長期令自身處於一個良性循環狀態中,這其中涉及了能力、運氣等多種因素。

總的來說,隨著他自身不斷強大,事業不斷進步,眼界不斷開拓,自信不斷提升,心胸也變得寬廣。

他不再像前世的屌絲狀態那般,一提起權貴,就立刻情緒上頭,死盯著其短板、或拙劣之處不放,繼而主觀的認定其就是靠投胎好、以及底限夠低而成事的既得利益者或人渣。

他開始願意承認能力、自律、努力等閃光點,在這類人的人生軌跡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

同時,他開始認知考慮各個圈子的潛規則對入圈者的影響,並越來越清晰的感受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一說法的入味。

有些好笑的是,他有這樣的思路,並不單純是因為他成長了,成熟了,還因為這樣的思路,有助於讓他產生爽感,滿足感。

原因在於,作為一個掌握了高端技術的超凡穿越者,他是凌駕於這個時代之上的,是規則的制定者,這種『我就是大局』的自由感覺,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類說法的映襯下,簡直就是反差美的代名詞。

在這樣的背景下,他不介意將傑斐遜堡變成聯邦最後的避風港、以及新政體的孵化器。

他想看看,這幫以『文明引領者』自詡,以『人生贏在思路上』自詡的社會精英,在沒有大資本的種種影響後,靠著手中最後的這一點點資本,能夠掀起怎樣的波瀾。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