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跑偏的1618》第106章 第一次調教
他列舉的地方現在還不是這些地名,但顧子軒也沒有辦法憑空給它們想出來別的名字,就湊合著這樣說吧。

不管地名變動與否,地方真實存在就好。

朱由校出身高貴,但從小因為苦逼的家庭原因,也是一個習慣了苦日子的孩子。

聽到那些化外番邦竟然擁有比大明富裕千百倍的財富,頓時紅了眼睛,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

他狠狠一拍桌子,面目猙獰道:「啥想法啊,搶他娘的不就完了!」

顧子軒點頭道:「不錯,沒讀書也有沒讀書的好處,這股子狠勁兒書獃子可出不來。

不過嘴上發狠是沒有用的,咱們與那美洲遠隔幾萬裡,比起當年三寶太監到達最遠的地方還要翻倍不止。

托劉大夏那群文官的福,他們把三寶太監歷經千山萬水,耗盡無數資財,無數人嘔心瀝血總結的航海圖、水文資料以及遠洋航行的經驗全部一把火燒得清潔溜溜。

咱們現在造船技術莫說去美洲,就是南非也去不了,你準備劃著小舢板還是拿著燒火棍搶人家?」

這廝小人報仇時時刻刻,關鍵時刻總是不忘坑對手一把,而且毫無心理負擔,劉大夏那群傢夥乾的事兒的確不講究,也就不能怪他大做文章了。

還有這等事兒,朱由校驚愕道:「那些文官最大的志願不是要經世致民為萬世開太平嗎,他們怎能做出如此鼠目寸光的事情?」

顧子軒譏誚道:「因為權力啊,遠航海外探索世界是軍方的事情,而且遠航海外不比國內作戰。

遠隔萬裡之遙,船隊的補給、軍隊的指揮、對武將的鉗製等諸般事宜文官都插不上手,久而久之文官一家獨大的局面就會被打破。

假以時日形成常態以後,軍方的勢力就會逐漸抬頭,甚至形成土木堡巨變以前文武均勢,乃至文弱武強的局面。

這些陰暗的目的,已經足以讓文官橫下一條心來毀了所有海航資料。

從動機和結果兩方面分析,劉大夏的舉動絕非個人行為,他的背後一定是文官集團整體達成的共識和行動。」

他繼續冷靜地剝開文官集團的兩面派真面目,這既是出於他勛貴集團的私心立場,也是出於文官集團毀了中華未來的憤慨。

朱由校呆住了,他難以置通道:「可我聽到的說法卻不是這樣的啊,父親的老師經常教導為君者切忌好大喜功窮兵黷武。

三寶太監下西洋便是他們經常提及的教訓,聲稱前後幾次下西洋之舉,掏空了永樂朝的底子。

一次次下西洋的行動中,製造無數戰船的費用,巨額的軍餉,以及對土著國家的賞賜……

這些巨大的開銷讓永樂朝入不敷出,讓大明背上了沉重的負擔,簡直禍國殃民無以復加。」

顧子軒心頭一寒,面無表情道:「這是孫老師給太子殿下說的嗎?」

如果孫承宗如此教導太子和皇孫,他會非常失望,這是他在晚明唯一的偶像啊。

朱由校搖頭道:「孫師傅為人親和,雖有詹世府左中允的名份,但他與父親相處更似良師益友。

他與父親之間經常暢談詩詞歌賦聊天談趣,從不會談及一套一套的大道理,他說那些教導聖君之道的東西,其他的師傅講解得已經足夠好,他就不湊那個熱鬧了。

所以了,東宮的所有師傅之中,父親和我唯獨對孫師傅格外親厚。」

厲害了啊,社會我孫哥人狠話不多,不愧是年輕時候闖蕩過江湖的社會人,手底下果然有兩把刷子。

領一份工資卻搞定了太子兩父子,不愧是乾過家庭教師的高手,這份因材施教的能力在大明的教育界實屬罕見。

顧子軒陰霾盡去,面色也緩和了幾分,手指敲擊者桌面,繼續給朱由校剖析真相道:「人家說啥你就信啥,你不會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腦子想嗎。

永樂朝盛極一時直追漢唐,你想一想成祖二十年內做了多少大事。

五次遠出塞外北征沙漠,打得韃靼人望風而逃。

與此同時南征安南、編修永樂大典、京師北遷、營建北京城……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文治武功都沒落下,哪一樣不得海量的銀子支撐,這些事情擱在任何一個朝代都足以拖垮整個國家。

那麼問題來了,永樂朝為何非但沒有被拖垮,反而成就了盛世美名?」

教小孩子不能直接給他答案,顧子軒循循善誘引導著朱由校自己思考。

朱由校沉吟了一會兒,皺眉道:「既然永樂朝能夠完成別的朝代做不了的事,那麼就一定做了別的朝代沒有做過的事。

這件事非遠航西洋之舉莫屬了,難道下西洋竟是一件無比賺錢的買賣不成?」

孺子可教啊,顧子軒讚賞道:「你能很快想到這一點我很欣慰,不錯,下西洋非但不是勞民傷財,恰恰相反這筆買賣賺大發了。

大明船隊出發之時滿載絲綢、瓷器、茶葉,與沿途各國直接交易,因為沒有中間商,這份利潤比國內貿易的利潤大了百倍不止。

即使比起與胡商代理交易的利潤也大了十倍不止。

而船隊回國之時又收集土著國家的香料、寶石等緊俏之物,上岸以後賣出又是數十倍的利潤。

這一來一回之間,一兩銀子的本錢,刨去各項開銷,獲得的利潤最差也在一百兩以上。

這個世上哪裡還有比這更賺錢的生意,你以為成祖爺花錢如流水一般掙下這千古一帝的名頭,銀子都是大風刮來的不成?」

……朱由校懵逼了,口水嘩嘩地流,顧子軒的話顛覆了他的認知,但是有理有據由不得他不信。

原來如此,海外貿易的利潤竟然如此瘋狂,難怪成祖爺當年要頂著文官巨大的壓力一意孤行,歷時幾十年一而再再而三地組織下西洋,甚至連船隊的首領也是太監,這就杜絕文官染指的可能,進而保證收益能夠全部落到皇家手中做大事。

「書生誤國啊,幸好我不用讀書,否則過不了幾年我的腦子還不被他們洗得乾乾淨淨,剩下的全是他們想要我記住的東西。」

這一刻,朱由校第一次對自己不用讀書感到無比慶幸,對皇爺爺的抵觸也輕了幾分,儘管他知道黃爺爺不讓他讀書並不是為了他好。

顧子軒感覺也很好,今日因緣際會之下對朱由校進行了第一次調教,從效果來看,朱由校無論是智力水平還是對新奇事物和理論的接收程度,回饋都非常正面。

這讓他萌生了一個想法,既然萬曆已經垂垂老矣行將就木,既無心也無力為大明開創一個新的紀元。而太子朱常洛朽木不可雕思維亦是早已定型,那麼中興大明的擔子便只能責無旁貸地落在一張白紙朝氣蓬勃的朱由校頭上。

朱由校雖然不識字,但是腦子聰明、頭腦靈活、野性十足、性格豪爽,只要有人能夠為他打開世界眼光和全球格局,他未嘗不能成為一代雄主。

有了這份心思,他看著朱由校的眼神無比地熱切而熾熱,直看得皇孫殿下心頭髮毛。

「你要幹嘛,不要用這種眼神看著我啊,跟你家管事看客姨娘的眼神一般無二,我可沒有養兔兒爺的愛好。」朱由校毛骨悚然。

顧子軒驚訝道:「你看出來了?」

「哼,不要以為我比你小兩歲就看不出你們那點破心思,我只是懶得說破你們而已。」朱由校鄙視著顧子軒。

這尼瑪……難道明朝的孩子都是這麼早熟不成。

他不知道在大明一些偏遠的地方男子十三歲已經成婚,朱由校即將年滿十六,在大明可以勉強算作成年人了,能夠勘破他和老姚的鬼心思算不得稀奇。

朱由校見他臉色一會兒紅一會兒紫,心頭無比快意,讓你小瞧於我。

不過現在不是說這些破事兒的時候,他的全部心思都被海外撈銀子的事佔據,顧子軒給他說了美洲和西洋海貿的事,這已經勾起了他的強烈好奇,他還想了解得更仔細一些。

「得了,客姨娘的事咱們以後再說,現在你給我細說一番那個啥美洲的情況唄。

唔,能有地圖啥的讓我比對著看就最好了,不然我光是這麼聽著挺難受的。」

顧子軒想了想,朱由校的話有道理啊,正好他也存了把朱由校打造成大明海外開拓團未來總扛把子的心思,這樣的話,送他一副世界地圖就是最好的禮物了。

看了後世詳盡的世界地圖,加上他聲色並茂的講解,殖民者的種子一定會在朱由校心中生根發芽的。

說乾就乾,顧子軒起身道:「你跟我來,我要送你一件無價之寶。」

他不用擔心自己流出的世界地圖會引來禍端,比如因為顛覆了大明天圓地方的世界觀而被活活燒死啥的。

他記得很清楚,當年利瑪竇為萬曆獻上了一副原始而殘缺的世界地圖,而萬曆並未將他斬立決,甚至大明的士大夫也沒有過激的反應。

畢竟這是大明而不是蠻清,這方面還是要強得多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