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就你叫穿越啊》第17章 0戶
三老爺姓鄭,名梅庸,嘉靖二十六年舉人,四十餘歲。在張富貴介紹秦陽後,鄭典史矜持地點點頭,詢問了一番秦陽的身世,在得知秦陽系南京人士,家境富裕後,態度和藹了許多。

寒暄過後,說起正事,秦陽將自己身上的傷口展示給鄭典史看,又述說了一遍自己與倭人戰鬥的經過,然後程翠兒也忍著恐懼回憶了一遍昨晚的事情,其中的兇險聽得鄭典史心驚肉跳。

喚來心腹李捕頭,細細檢查後,確認秦陽身上的傷口的確是倭刀所為,又得知那夥倭寇搶了程家商船往北而去,更是意識到事情嚴重,忙讓畫師將川上忠秀的樣貌畫影圖形,廣發海捕文書。

「張老兄、秦賢侄,請在衙裡稍坐,茲事體大,本官要馬上前往府衙,向府尊大人稟報,可能還要向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等衙門上報,請上峰定奪,兩位切不可擅自離開啊。」

要鄭典史組織緝捕賊犯可能沒那個本事,而且可能還討不了好,但要是向上級彙報了,那就不是他的責任了,反正我小小的餘杭縣是沒辦法對付倭寇的,你不能指望我一個人擔責吧,哪怕到都察院、禦史台那我都佔著理!

這就是明代的官場,真心乾實事的沒幾個,互相推諉扯皮都是一把好手。

秦陽和張富貴、程翠兒就這樣在餘杭縣衙的後院呆了一整天,午飯也沒人管,只能茶水喝個水飽,茅房倒是跑了好幾次。直到天色將黑,鄭典史才帶著一隊兵丁回來。

其中領頭的是一位身穿飛魚服,扎鸞帶、挎綉春刀的錦衣衛!

錦衣衛,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太祖皇帝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特令其掌管刑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下設鎮撫司,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

此外,錦衣衛也曾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歷史上在朝鮮萬曆之戰中收集了大量的倭軍軍情)。

所以,聽聞餘杭這邊鬧了倭寇,而且很有可能威脅到南京,駐守在杭州府的錦衣衛百戶便帶著人趕了過來。

「哪位壯士是秦陽?」這名百戶姓孫,名叫孫衡,一進來便沉聲問道。

秦陽站起身,抱拳施禮。

孫百戶上下打量了一番,對秦陽的態度比較滿意,他是來帶秦陽去南京見南京守備太監的,事不宜遲,今夜便要啟程!

南京守備太監為司禮監外差,員額二人,掌護衛留都,號稱「三千裏外親臣」。轄南京內府二十四衙門、孝陵神宮監等官。嘉靖時期增至四人。

秦陽和張富貴合計一番,正好藉此順路回南京,而自己兩年前被張富貴救起後,帶來的『信息節點』、上官風給的本命陰鎖等物還在張富貴家中存著,得先回家去取。

於是向孫百戶告了聲罪,秦陽先行回家打點行裝,按照張富貴所說,在自己房間床底木箱中找到了自己任務出發時穿的衣服和物品。

『呼,幸好沒有遺失』東西找到,秦陽鬆了口氣,他就怕失去記憶的這兩年,東西不見了。

檢查了一下『信息節點』,似乎還能正常啟動,這東西也不知道是個什麼原理,小小的一個,結實耐用,還能跨時空發射信號。

一切準備妥當,官船已經停泊在碼頭,秦陽與張富貴做最後的告別。

「義父,保重身體,孩兒這便走了。」秦陽牽著程翠兒,站在船舷處,向著下方的張富貴道。

張富貴年紀大了,眼碟子淺,最是受不得離別之情,聞言用袖子抹了抹眼角:

「江上風大,沙子都吹進為父眼裏了,」這一去,不知何時才能再見了。

「仲明啊,一路保重啊,遇事千萬不要逞能,到了金陵,記得捎信給我啊。」

說完,像是想起了什麼,幾步跑上了跳板,從懷裏取出一個布包,塞進秦陽懷中,悄聲說道:

「仲明,為父這幾年攢了些銀子,本想留著給你說個媳婦用,如今你和官差同行,路上開銷肯定不少,這些銀子你拿去,記得機靈一點。」

秦陽還待推辭不受,誰曾想張富貴一轉身,就下了跳板,官船緩緩開動,駛離了官塘河碼頭,向南京而去。

夜色下,官船上燈籠照出的光暈越來越小,張富貴在碼頭上一直揮著手,直到徹底看不見那艘船和那點光,都還不肯離開。

月亮從運河上升起,一天沒有吃飯的張富貴肚子發出咕咕叫,準備回家把昨天剩的餅子拿出來填一下肚子。

剛走到院牆邊時,黑暗中一隻大手伸出,按在了他的後腦上,然後狠狠地撞向土牆上凸起的石塊!

一聲悶響後,張富貴身體軟倒下去,沒有了聲息。

——

「簏兒哥,金陵是什麼樣子的?」程翠兒拉著秦陽的衣袖,仰頭問道。

「金陵啊,曲徑生幽漵,花開溢酒香,旗亭春弄笛,畫舫晚鳴榔。」大抵是這樣的吧,秦陽也沒去過這個時代的南京,隻好用詩句來應付。

「天色不早了,河上風大,翠兒回艙房裏休息去吧。」他們乘坐的這艘官船,為了儘快趕到南京,選取了速度較快,但是體積較小的200料福船,雖然小,但也有樓閣、望台,這次除了秦陽和程翠兒兩人以及船夫水手外,孫百戶還帶了兩名副手、十名護衛。

船隻駛出關卡,行進在寂靜無聲的夜裏,入耳只有船體破開河水的嘩啦聲。

正當秦陽和程翠兒在船尾說話時,孫百戶帶著他的兩名副手也來到了船尾,手裏還拎著一壇酒。

「秦兄弟,孫某是個粗人,最重英雄,聽聞秦兄弟和倭人交手後還全身而退,特意來找你喝酒!」

一邊說著,三人圍攏到了秦陽身邊,正好呈掎角之勢,將秦陽和程翠兒包圍在中間。

秦陽拱拱手,道:「小可哪裏當得起英雄二字,只不過賊人急著離開,來不及滅口,才讓小可僥倖逃得性命罷了,百戶抬舉我了。」

「哪裏哪裏,秦兄弟過謙了,行船無趣,不如我們就著月光,邊喝邊談,將當時的情況再和我們兄弟說說?」

說完,孫百戶將酒罈放在地上,作勢要打開,暗地裏卻向兩個副手使了個眼色。

「錚」,三把綉春刀同時出鞘,照著秦陽和程翠兒當頭砍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