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就你叫穿越啊》第26章 報恩寺鬥法(2)
「出家人不打誑語,是汪直的船。」

「是五峰船主汪直?」秦陽故作驚訝。

「對,汪船主與我倭國鹿兒島藩常有往來,此番受胡總督之邀來大明商談要事。小僧便趁機搭乘了這趟船。」

秦陽用杯蓋撇去茶盞中的浮沫,假裝不經意地問道:「法師是一個人來的?」

「自然有幾名弟子護衛,不過大報恩寺乃佛門聖地,他們太過粗鄙,恐擾了佛門清凈,故小僧將他們安置在客棧,並未帶來。」

「那麼大師是在哪裏上岸,又是怎麼到的南京?」

隆造法師眉頭微皺,覺得眼前之人的問題有些古怪,而且觀此人血氣旺盛之強,甚至不亞於川上忠秀!不由暗自提高警惕:

「小僧對大明不熟悉,在哪裏上岸說不出來,至於怎麼來的南京,那自然是一路借乘商船。」

「那商船恐怕是姓程,而法師的船是在餘杭碼頭搭的吧?」秦陽語速不變,但已經帶上了殺意!

隆造法師面色驟變!

——

花開兩朵,各表一支。

川上忠秀和平田三郎兩人喬裝打扮,來到了紫金山南麓附近,主要是他們倆的髮型太有特色了,必須得用鬥笠遮住,好在現在是盛夏時節,戴鬥笠遮擋陽光,也不覺得那麼突兀。

由於兩人個子實在太過矮小,加上沒有路引進不了南京城,只能從城外繞一大圈才能到孝陵所在地。

「川上桑。」平田三郎抹了一把額頭的汗,從懷裏掏出一個荷葉包的紙包,裏面有兩個白色的飯糰,他將其中一個遞給川上忠秀,自己捧著另一個,美滋滋地吃了起來。

這是用宋時惟家中的精米做的白米飯糰。如果放在倭國,是只有家老以上地位的人才有資格享用。

「明國就是富饒啊,連百姓都能吃米飯,要是能夠打下這裏,變成我們的地盤就好了!」

「我們的任務就是為了這個最終極的目標,總有一天,偉大的大倭民族會成為這片土地的主人!」川上忠秀眼露憧憬。

「附近的地形都記好了嗎?」

平田點點頭:「記好了,回去便能畫出來,我聽隆造那傢夥說,孝陵有禁衛6000多人,咱們進得去嗎?」

隆造是他們這夥人中對明國最有研究的,同時也是明國話說的最好的,而且他又有一個出家人的身份,可以憑著這個身份混進城打探消息,關於孝陵有禁衛6000人的事,也是隆造不知從哪裏打聽出來告訴他們的。

「六千人,呵,只不過是明國人自以為的數字罷了,其實早就吃空餉吃得沒剩多少人了,剩下的也都是些老弱病殘,才打發去守孝陵,憑你我倆人的身手,不說來去自如,至少全身而退是沒有問題的。」

「嘿嘿,也不知道朱元璋的墓裡有沒有什麼好寶貝,要是能夠挖幾件回去可就發財啦!」

川上忠秀皺眉:「別忘了我們的任務!」

「是,我記著呢。只不過你說的那個東西萬一也在朱元璋的墓裡呢?那咱們完成任務的同時,不就可以順手撈幾件寶貝了嗎?」

「如果真是這樣,那倒也不是不行,但我總有預感,事情沒這麼簡單。」

「你怎麼也和隆造那傢夥一樣神神叨叨了?我們可是被主上賜福的天人眾啊,我可是迫不及待想要展現天人的風姿了呢。」說著,平田三郎還伸出舌頭舔了舔嘴角,眼中儘是嗜血的光芒。

哼,殘次品就是這樣,

大久保也是,平田也是,滿腦子都是殺戮的慾望,真不知道為什麼父親大人會派這些傢夥來協助自己的行動。川上忠秀在心裏腹誹道。

南京這座城的人真是太多了,為了掩人耳目,兩人只能一路專挑人跡罕至的偏遠小道行動,一直到太陽快要落山時,才堪堪看見孝陵的輪廓。

明孝陵位於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后的合葬陵寢。因皇后馬氏謚號「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

明孝陵處於山清水秀的環境之中,周圍山勢跌宕起伏,山環水繞,規模宏大,格局嚴謹。

孝陵建築自下馬坊至寶城,縱深2.62公裡,陵寢主體建築當年建有紅牆圍繞,周長2.25公裡。沿神道依次有:下馬坊、禁約碑、大金門、神功聖德碑碑亭、禦橋、石像路、石望柱、武將、文臣、欞星門。過欞星門折向東北,便進入陵園的主體部分。

這條正對獨龍阜的南北軸線上依次有:金水橋、文武方門、孝陵門、孝陵殿、內紅門、方城明樓、寶頂等建築。陵寢建築都是按中軸線配製,體現了華夏國傳統建築的風格。

姚紹是孝陵衛的世襲百戶,從他爺爺那一代開始就一直做著守衛孝陵的工作。

這百年來,別說有不長眼敢打孝陵主意的人了,就連那些盜墓的蟊賊都沒有見過一個,久而久之,自然也就鬆懈了下來。而且比起南京城其他的常駐營,孝陵衛的待遇並不算好,吃空餉的情況最為嚴重,就連每年三大祭時裝點門面用的盔甲儀仗,都是臨時調撥,事後便收回的。

孝陵平日裏只有千餘名老弱殘兵,或者一些其他人不要的刺頭被打發來孝陵衛。

六月的天氣已經入伏,江南的夏夜異常悶熱。

姚紹用完晚飯,正在雜院內喝酒解悶,聽著吱吱的蟬鳴,思考著要不要花點銀兩走走門路,換到內官監太監底下去混口飯吃。

一壺酒喝完,姚紹咂吧咂吧嘴,感覺還沒過癮。

突然,院門被人輕輕叩響,沒等姚紹起身開門,吱嘎一聲響,一名20多歲的青年推門走了進來,他的手上還拎著兩壺劣酒。

「你怎麼來了?」姚紹問道。

此人是姚紹的本家侄兒,名叫姚方,因為孝陵衛缺額嚴重,導致人手不足,近年來就連基本的守禦輪值都開始捉襟見肘。

於是在貪腐上善於動腦的勛貴們便想出了類似臨時工的「僉派兵」。這些「僉派兵」不登記在花名冊上,待遇只有正常衛所士兵的一半,但好歹也是份吃皇糧的工作,想來當「僉派兵」的人還不少。

這就又形成了一個惡性的循環:上面吃空餉導致人數不夠,人數不夠用「僉派兵」來替補,由於「僉派兵」物美價廉,所以上面可以更心安理得的吃空餉。反正這百年來,孝陵也沒有出過什麼事情不是?

姚方是姚紹介紹來當「僉派兵」的,負責的是欞星門處的值守,而姚紹是在神道路口處,中間相隔接近一公裡呢。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