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就你叫穿越啊》第14章 戰場
距離秦陽帳前獻策,隨同郭淮大軍前來北原佈防,已經過了兩天。

這日清晨,天空下起了淅瀝瀝的春雨,西北風夾雜著雨水,給修建鹿砦的郭淮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秦二…軍侯」銅頭還沒有適應秦陽身份的改變,下意識出口的時候才反應過來,慌忙改口:

「使君讓我們從陽遂至西圍二十裡建砦,可蜀軍真的會打過來嗎?」

自從秦陽校場演武勝出後,被遷升曲長,原先的曲長董平調任別部司馬,秦陽接了他的位置,統領原來這一曲,從原來的管50人到現在的500人,而自己的隊率位置給了銅頭。

因為秦陽是實打實打出來的地位,當兵的最敬重強者,所以秦陽當這個曲長,大家都是服氣的,張半仙還神神叨叨的說,他掐指一算,秦陽這場仗後起碼會升到校尉,到時候大家都跟著秦校尉吃肉喝酒。這番言論不管真假,反正大傢夥看秦陽的眼神都是個個敬服。

秦陽停下了手中的活計,比起監督下面人幹活,他還是更願意一起乾。看了看工事前方潺潺向東的渭水,道:

「來是肯定會來的,就是從何處渡河說不好。」

雖然歷史上諸葛亮派遣魏延、馬岱打的是西圍,但是帳不能這麼算,你不能因為吃了第三碗飯吃飽了,就覺得前面兩碗飯多餘。

如果沒有從陽遂一直佈陣到西圍,而是死板的就在西圍紮營等待,那人家也不是傻子,非得一根筋找你佈防的地方打?直接就從中間渡河,切斷你東西連結了。

所以有時候,哪怕知道最終結果,該有的流程也是不能少的,至多建議上面防守重心多往西圍這邊傾斜一下。

正當秦陽手下這群人在揣測蜀軍會從哪邊偷襲時,派出去充當哨探的張半仙狂奔回來,氣喘籲籲的跑到近前,

「軍侯,東邊點了烽火,看來是接敵了,蜀軍在打陽遂!」

聽說蜀軍從東邊進攻,周遭的士兵們都暗鬆了一口氣,畢竟打仗就會死人,能不用打最好。

秦陽舉目眺望,果然見東邊隱約有煙升起,再轉頭看看自己這邊河對岸靜悄悄的枯黃蘆葦盪,沉聲道:

「讓弟兄們提高警惕,哨探人數加倍,給我盯好河對岸的動靜。沒修完的砦要加快進度,必須在天黑之前修好,我懷疑東邊可能只是佯攻。敵軍隨時會偷襲這邊。」

春雨還在淅瀝瀝的下,身上的鎧甲已經佈滿水珠,秦陽的話落在眾人耳中,讓人心頭沉甸甸的。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在秦陽的催促下,他們這一曲佈防的鹿砦總算完工了。

鹿砦是一種用樹木設置的形似鹿角的障礙物,設置時在陣地前將並列的、直徑不小於15厘米的樹交叉伐倒,使樹冠朝向敵方,並砍掉細枝,削尖粗枝,用叉樁將其固定在地上,主要用於防步兵。

秦陽他們是背靠北原佈防,有現成的樹林可以用來設置鹿砦,而且對方需要渡河進攻,基本會以步兵為主,弓弩手為輔。

坐在營帳中,秦陽甲不離身,陷入了沉思。

他是來這裏完成任務的,不是正兒八經替魏國打仗的啊,來北原也是那天宴會時看沒人想到這一層才為了修正世界線提出的,這下倒好,反而導致把自己派過來了。

他也懷疑過是不是郭淮那邊有問題,所以與歷史有了偏差,但那天看其表現也不像,在自己出言提醒後火急火燎的就帶兵過來北原了,應該不是他。

那麼問題還是在蜀漢,

我得想個辦法去那邊看看。陣前倒戈投降?這樣過去是可以過去了,但又會出現兩個問題,一是這裏究竟會不會和蜀軍發生局部交戰,二是萬一推理錯了,問題不在那邊的話自己該怎麼回來?

總不能到時候再投降回來吧?那不成某個三姓家奴了,說不定直接被司馬懿砍了。

怎麼樣才能既可以去蜀軍陣營,又給自己保留退路呢?各種想法在秦陽腦中出現、否定。

想著想著,秦陽突然想到身在曹營心在漢這句成語。對啊!我可以借鑒一下關二哥,來個身在漢營心在曹嘛!

思路一旦打開,那就如同泄洪的水庫,點子一個接一個冒出。

秦陽捋了捋思路,逐漸完善好了接下來的計劃:

首先,自己得表現的是個人物,起碼要打退幾次對面的進攻,最好是能打敗馬岱、魏延兩人中任意一個闖出名頭,這樣才能等自己「力竭被俘」後,曹魏這邊仍舊念我的功勞,留著後路。

其次,不能取人性命,至少不能殺太多人,不然結了血仇,「被俘」以後就不是勸降而是祭旗了。

大致就是這麼個思路,細節方面只能臨機應變了。嗯!計劃通!

————————

西圍對面的渭河南岸樹林中,蜀漢征西大將軍魏延已率軍在此隱藏多時。

「文長,佯攻已經開始了,我們什麼時候動手?」平北將軍馬岱問道。

「不急,三千人佯攻,再等一會兒,讓那邊多吸引一些兵馬過去,咱們這兩千精銳才好一鼓作氣拿下北原。」魏延自信滿滿,他和馬岱帶的這兩千人是精銳步兵,其中還有虎步軍一千人、神刀軍五百人,由於是渡河偷襲,為了輕便快速,沒有帶上連弩士,隻帶了五百弓弩手。

虎步軍是薑維練出來的步兵精銳,是從各個軍隊中挑選強壯精銳之士,加以超規格的訓練而成;虎步軍的待遇和兵器,遠超普通步兵,攻城拔寨無往不利。整個蜀漢也就練出來不到兩萬人,這幫人夥食比一般士兵要好得多,所以夜盲症較輕,適合夜間襲營。

而神刀軍是一支以兵器著稱的軍隊,它所配備的軍刀是蒲元製造的。蒲元打造的神刀非常注重淬火這一環節,刀材為鋼,蒲元總共在斜谷為諸葛亮北伐造刀三千口,主要作為衛軍,這次直接撥給了魏延五百人,可想而知對於此次偷襲北原是多麼重視。

「木筏、艨艟可曾備妥?」

「均已備妥,藏於岸邊蘆葦之中。」馬岱回道。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魏延早已派人喬裝成漁民去對岸偵查過,知道魏軍已有在北原佈防,所以他們計算了對方打造防禦工事的進度,決定今晚發動襲擊,不能再拖了。

吩咐埋伏的士兵掏出隨身攜帶的蠻頭填飽肚子,魏延在等,等對面埋鍋造飯,最為鬆懈的時候出擊。

酉時三刻,斥候來報,對面魏營有炊煙升起,知道時機已到,魏延便果斷下令:

所有人銜枚出擊!

————————

「報!~~~!」

秦陽正在喝粟米粥,突然聽見哨探來報,忙起身詢問。

「稟軍侯,河面突現重重黑影,看不真切,像是木筏,正向我方而來!」

來了!秦陽心頭一突,忙披甲執刀跑到營前向河面看去,利用他精神增幅帶來的視力加成,果然看到河面上密密麻麻飄來的木筏、木船,好傢夥,足足有五六百之多!

按照一張木筏四個人計算,這來的起碼有兩千多!

「點火傳信!所有人戰鬥準備!」秦陽大喝一聲。

現在日頭已經西沉,夜晚即將來臨,在這種時候,誰也不能確定來的是主力還是佯攻部隊,其他據點是不太可能輕易派出援軍增援的。也就是說,起碼在天亮以前,需要秦陽這一曲五百人頂住對方的進攻。

幸好鹿砦、柵欄都已建好,長矛手只要藏在鹿砦後,用長矛往外捅就行,敵人破壞不了鹿砦,就打不進來!

秦陽命令兩個屯二百人執長矛間隔就位,兩名長矛兵中間以一個屯的刀盾兵作掩護,防止敵人弓弩射殺,長矛手身後是弓箭屯一百人,用於在敵人上岸後衝鋒過來時進行拋射,最後一個屯作為預備隊,隨時頂替倒下的人。

從河岸到秦陽修的鹿砦,距離在一百五十步左右,而弓箭拋射的射程在一百步左右,要精準射擊的話起碼需要進入五十步內才有一定準頭。

魏延、馬岱久經戰陣,不會連這種常識也不知道。所以大軍過河後,先是命令調整隊列,留五百人看守木筏以免後路被斷,剩下的部隊向前推進至一百步左右的距離,弓箭手原地拋射壓製,步兵趁機衝鋒。

也就是今天雨不大,早上下了一會就停了,否則弓弦可就沒法用了。

秦陽這邊的弓箭手也還擊了幾輪,但由於數量差距,而且蜀軍在暗,秦陽這邊在明,直接被壓製得抬不起頭,只有稀稀拉拉幾箭能射中幾個倒霉蛋。

「盾牌手舉盾!防禦上方箭矢!」見對射不過對方,秦陽隻好讓盾兵舉盾防守以減少減員,只要熬到對方的步兵衝到近前,弓箭就會停止。

秦陽自己也舉了塊鐵盾,利用自己全場最好的視力充當觀察手,默默計算距離。

五十步!

三十步!

十五步!

「手戟投擲!」秦陽大喝,向著前方扔出手中的手戟,「呼呼呼」,隨著他的動作,一百多把手戟一齊擲出,瞬間就有二十多蜀軍倒地。

十步!

五步!

三步!

「長矛手!突刺!」

二百桿長矛從鹿砦夾縫中刺出,將沖在最前的蜀軍放倒了五十餘人,再接下來就進入到雙方混戰時刻了。

只見秦陽這邊長矛手不停的刺出收回,將企圖破壞鹿砦的蜀軍擊殺當場。也有悍勇的蜀軍,不顧刺來的長矛,用手裏的大刀揮砍鹿砦的叉樁;也有魏軍長矛手刺出後收矛不及,被抓住矛桿,亂刀砍死。

上一秒秦陽這邊的刀盾兵剛砍死一個跳上鹿砦的蜀軍,下一秒便有一支不知哪裏射來的弩箭穿過了他的咽喉。

兩邊的傷亡數字在接敵後短短的一炷香內,便直線上升。

鮮血混雜著殘肢斷臂飛舞,生命如同不值錢的草芥隨風而逝。

這就是戰爭,這就是戰場。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