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就你叫穿越啊》第10章 新年廟會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時間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代的華夏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

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

元宵節是華夏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習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源於民間開燈祈福古俗。

漢明帝永平年間,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後來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華夏擴展開來。

南北朝時,元宵張燈漸成風氣,到了唐朝時,中外文化交流更為密切,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佈民間。

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隻稱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

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五鬥米道崇奉的神為天官、地官、水官,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正月十五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生。

以「三官」與時日節候相配,定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合稱「三元」。

正月十五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

大明皇帝多數崇通道教,所以明朝以上元節稱呼元宵,且燈節持續的時間更長,自正月初八到十七整整十天,以顯示歌舞昇平。

距離除夕夜秦陽等人與徐文璧夫婦重逢,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天,這十天裏,第十一小隊切身體會了什麼叫夜夜笙歌、醉生夢死。

徐文璧無論如何都不同意眾人自找住處,必須住在他的國公府裡,美其名曰沾沾仙氣。

而幾人在京城的一應開銷全由徐文璧買單,不管是幾個女孩子的購物需求,還是商力拉上陸家兄弟去喝花酒,身後總會跟著一名定國公府的管事,在第一時間將帳單付清。

可憐秦陽出發前兌換的銀兩,居然一個子兒都沒有花出去,這讓他真是難過得快要笑出聲。

期間眾人還過了一個原汁原味的新年,玩得不亦樂乎。

正月初一,是正旦節。

自年前臘月廿四祭灶之後,宮眷、內臣就開始穿葫蘆景補子和蟒衣。

各家都蒸點心,儲備肉類,以備春節期間一二十日之費。

三十日歲暮,就開始互相拜祝,稱為「辭舊歲」,大飲大嚼,鼓樂喧囂,以示慶賀。

門旁值桃符板、將軍炭,貼門神,室內懸掛福神、鬼判、鍾馗等畫。床上懸掛金銀八寶、西番經輪,或編結黃錢如龍。櫓楹插芝麻稈,院中焚柏枝柴,稱為「焴(yù)歲」。

從歲暮、正旦開始,都頭戴「鬧蛾」.用烏金紙裁成,畫上顏色裝就。或用草蟲、蝴蝶簪於頭,以應節日之景。有些則戴小葫蘆,其大僅如豌豆,稱為「草裡金」,二枚值銀二三兩不等。

正月初一五更起,焚香放紙炮,將門栓或木杠在院子地上拋擲三次,稱為「跌乾金」。

飲椒柏酒,吃水點心,

style="display:inline-block;widtdisplay:inline-block;wdata-ad-client="ca-pub-12data-ad4185134""data-ad-region="cont_mid"

data-ad-slot="6246767822"data-ad-

[]).push({});

其實就是扁食,既現在的餃子。在餃子裏偷偷包上銀錢一二,得之者以卜一年之吉,這一天互相拜祝,稱為「賀新年」。

再比如正月初一的京城隍廟會,那叫一個熱鬧。

廟會設在刑部大街上,從早晨開市起,各種貨物攤點一氣排開,竟然能把刑部衙門整條街都佔了!

不用極目遠眺,只要稍稍一望,就能看到廟會的大牌樓立在那裏,整個廟會中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盡頭,耳邊傳來的儘是戲班子的鑼鼓喧天,小販的吆喝,百姓的討價還價聲。

進到廟會人流中,一台大戲正在上演,這些台上的演員都是當地富商湊錢請來的「名角」,圖的就是過年的喜慶氣氛,一大群百姓圍著戲台,嗑著瓜子,喝著茶水,時不時還要喝彩幾聲。

戲枱子不遠的地方,就是一群姿態婀娜的女子在跳著扇子舞,這些都是平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良家女子,到了春節也都紛紛出門,盡情歡歌笑語。

圍觀的也多是些年輕的後生,不時還對隊伍中的娘子品頭論足,卻無人會罵他們唐突,反而對於誇讚欣喜不已。

這麼盛大的廟會,-當然不會缺了那些跑江湖賣藝的「大俠」。

這些「江湖大俠」們都有各自的場地,這邊是蒙眼飛刀擲活人,齊刷刷一個不落的,在靶子上釘一圈呈人體輪廓的飛刀,靶子上的人不傷分毫。

那邊是一個壯漢,吸口氣躺在地上表演胸口碎大石,起來之後抱拳拱手推銷自己的大力丸,此外還有不少耍花槍、鑽火圈、變戲法的表演,真是讓人目不暇接,生怕錯過了哪個精彩的節目。

街市兩旁的小販忙得不亦樂乎,賣油的、賣醋的、賣魚的、賣肉的、賣糖葫蘆的,都一邊賣力的吆喝,一邊手中不停的收銅子兒。

京城的廟會要從正月初一一直要擺到正月十八,每天都是盛大的狂歡。

柳香蓮左手一串糖葫蘆,右手一個吹糖人,由於人實在太多,她現在是坐在商力的脖子上。

「喂!為什麼要我馱著你啊,陸天生那個大塊頭才適合乾這活吧?」努力規避人群的推擠,商力艱難的沖脖子上的柳香蓮抱怨道。

「呵,你還問為什麼?」柳香蓮舔一口左手的糖葫蘆,用腳跟踢了踢商力:

「你腦子裏都是什麼玩意兒,帶陸老大去喝花酒?居然還想留宿?」

陸天生在後面憨憨的撓了撓頭,被隊長說得有些不好意思:「副隊只是和我說喝酒,我也不知道是什麼酒,所以就去了,後來發現不對我就趕緊逃回來了。」

「你個陸天生!你不想喝你自己走就是,何必要告狀,害我也被抓回來!」

一群人吵吵鬧鬧,隨著摩肩接踵的人群向前移動。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