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藩市往事》第506章 五月(兩章合一)
1991年。

一月份時候,陳林芝主要待在港城和賭城忙生意。

通信公司容易成立,半導體產業園的拿地環節也方便,為了爭取到政策上的支持,陳林芝的人暗地裏輸送不少「遊說款」,他親自跟現任港督見了好幾次面。

在花費四百多萬美金之後,終於還是想辦法打通了關節渠道,得到幾條扶持港城半導體產業發展的稅費減免政策,很快就會公開頒佈出來。

那些英國人眼看有好處可以拿,又從不真正關心港城的利益,因此面對金錢攻勢果斷屈服,送了個順水人情給陳林芝。

計劃將會在港城元朗地區,劃出一塊狹長的沿海土地作為園區,總共佔地三千多畝,以低價租賃的方式簽訂協議,由官方負責基礎設施的投資,並且設立專項資金用於吸引企業落地、給人才提供資金方面扶持,企業研發生產環節也能拿到補貼。

當然了,想讓他們按照陳林芝的意思推動這些構想,自然還需要額外付出一定的代價,不過很值得。

眼看著港城這塊海外飛地就要回歸,上面的白人們能撈就撈,簡直肆無忌憚,無論說客上門送什麼好處他們都敢伸手拿。

如此一來,合作期間相當和氣,項目的推動也異常順利。

至於英國本土方面,根本沒必要擔心,陳林芝在英國同樣認識不少人,哪怕不認識,在利益推動下也能很快打成一片。

這個項目並不涉及到港城富人們的利益,他們因此懶得過問,元朗這地方大片都是農田荒地,

按照專家們給出的設想,這個產業園將會包含從上遊的IC設計、中遊的晶圓生產、下遊的封裝和測試以及設備、材料等全領域,今年就會開始投資建廠,先進軍代工領域。

考慮到陳林芝投資了那麼多家相關企業,爭取訂單並不是難事,例如英特爾公司,曾經集晶片設計、生產和測試封裝於一身,現在則將部分代工業務交給了台積電,他有一定的把握搶奪過來,隨時都有機會卡住台積電的脖子。

說到台積電,這家公司1987年才成立,業務剛起步不久。

代工領域這塊蛋糕將會越來越大,往後紅利不斷,陳林芝藉機順勢而為,起步點就比台積電高出一大截,現在發展並不算晚。

同樣是在一月份,美國正式出兵伊拉克,代號為沙漠風暴行動,軍火商人們的狂歡就此拉開序幕,一幫石油商人們也紛紛出動。

早在聽說參議院開會時候,陳林芝就猜到石油可能會漲價,不過此前油價已經漲上天,而且科威特和伊拉克的原油市場份額從去年就被瓜分殆盡。

他這次只是小打小鬧,建了個小倉投著玩。

美國出手後的第三天他就清倉,油價隻從三十二美金一桶,上漲至三十五美金一桶,掙了兩千多萬美金,聊勝於無。

大空倉依然在曰本,去年曰本股市跌慘了,不過經濟基本面還湊合,房價也沒有崩盤的意思,甚至稍微漲了點。

股災過後,撐不下去的企業越來越多,紛紛將土地和房產拿出來交易,賣家多買家少,再加上交易被官方限制,等到1991年的二月份時候,繁榮已久的曰本房地產市場終於呈現出潰敗跡象。

土地和房屋根本賣不出去,陸續竣工的樓房沒有住戶,空置的房屋到處都是,下跌從東京開始,逐漸向其他城市蔓延。

以陳林芝為首的一幫空頭們,私下裏曾多次商量,花錢雇傭了一批著名的曰本財經學者們,開始鼓吹曰本經濟長期低速增長、城市化進程接近尾聲、適齡購房人口數量大幅快速下降等等利空消息。

美國這邊同樣鼓吹起曰本房地產崩潰論,等到消息傳回曰本,嚴重打擊了投資者們的信心,對金融、保險公司更是個巨大的利空。

他手裏的期權空單已經掙到不少錢,促使許多去年掙了錢的遊資,再次產生殺個回馬槍的念頭,日經指數雖然有所回暖,但是幅度非常小,曰本六大主要城市的房價,以及各家曰本金融公司的股價都在下跌,逃得過去年,今年又被盯上了。

去年,富國銀行就曾因為利空房地產的消息,進而出現了股價跳水式大跌。

富國銀行去年凈利潤降了六成,有些來美國購置不動產的曰本購房者斷貸,也有美國房地產開發商面臨找不到買家的困境中,美國西海岸的曰本房產買家數量大幅下滑,不僅僅是因為曰本出現金融危機,裏面還存在著日元兌美元匯率下降的因素。

早年富國銀行大力佈局房地產板塊,為開發商提供貸款資金、為房地產買家提供分期貸款,難免會遭受波及。

幸好陳林芝的入手價相當低,這家銀行所受到的衝擊也沒有人們預想中嚴重中,持股到這1991年的二月份,投資富國銀行的盈利率已經高達百分之三十六左右,徵求多數股東的同意後,約定往後兩年不分紅,共渡難關。

暫停分紅的消息一出,反而刺激富國銀行股價上漲,明眼人已經能看出它有機會回暖,再加上陳林芝、巴菲特這些投資界名人的支持,吸引了不少投資者跟風入場。

再看曰本那些跟房地產前景命運相關的金融和保險公司,運氣可就沒富國銀行這麼好了。

富國銀行只是被波及到,表現就已經那麼慘,更何況是直面衝擊的曰本金融、保險、房地產行業。

隨著整個二月份曰本房產成交價平均下滑5%,等到三月份開始時候,越來越多遊資跟風入場,一場新的圍剿活動再次開始了。

而陳林芝,對時機的把握比較準,手握不少期權空單,總規模約為四十億美金左右,另外還有些其他的空倉,包括融券賣空、做空指數型期貨等等。

經過去年的亢奮期,陳林芝對此逐漸麻木了,在1991年的三月中旬再次去了趟內地,主要是談融資滬市化工總廠的細節問題,入住在不接待散客的國賓館裡,直接繞開了滬市方面,跟主管單位談。

比起獨自發展加油站、放開產品價格等等,上面明顯更關心員工安置,以及合資比例等問題。

就在今年一月份,全國80%的國營企業如期完成第一輪承包合同,考慮到滬市化工總廠面臨的困境太嚴重,拿出來作為中外合資的試點倒也不是沒可能,之所以把陳林芝叫過來,說明有些人已經心動了。

日元正在貶值,可人民幣也在貶值,以美元計價的外債依舊高達四億美金出頭,哪怕上面能夠掏出這麼多錢,可勢必會影響到其他重要項目的推進,這年代缺錢的地方太多了,有人寧願還利息也不願影響到其他規劃,這麼做倒也沒錯,可卻苦了化工總廠。

陳林芝去年派人調研後,就整理出一份具有可行性的報告,他的意思是幫忙還清四億多美元外債,外加一億五千萬美金融資款,換取滬市化工總廠49.9%的股權。

保持國有控股地位的同時,官方派高管隻監督,不插手具體的運營管理,並且承諾合資之後自主解決對內的企業債券問題,前提是先清掉遺留下來的三角債。

涉及到的問題眾多,需要一項項談判的細節也多,取消福利房、剝離數萬人的非經營部門等等,都需要重點商討,陳林芝帶著誠意在國賓館足足住了一周,官方也有合作的誠意,初步擬定一份合資可行性報告遞交上去。

沒留在北邊傻等,陳林芝抽空又去趟滬市,陸家嘴綜合體、製藥廠一期工程這些都在建造,針對滬市牛奶公司、洗滌廠的整改也在進行著。

他這次沒住和平飯店,而是住在原先的英國使館,老房子內部裝修過,外面花園草地也重新整改,順便去滬市化工總廠吃頓飯,跟趙山棠副廠長吃飯期間,談到在俄羅斯收購石油公司的話題。

陳林芝正嘗試貸款買下尤科斯石油公司的大部分股權。

尤科斯石油公司,目前俄羅斯第一大石油公司,日產原油一百七十萬桶,日出口原油一百一十萬桶,其原油產量和出口量分別佔俄原油總產量和出口總量的10%和18%。

目前俄羅斯的許多國有石油公司、金屬冶鍊廠和礦產企業正被拿出來賣給那些所謂的企業家,在陳林芝眼裏價值七十億美金的尤科斯公司,據傳內部報價僅為五到六億美金。

絕對是個撿便宜的好時候,可惜競爭太大了,光有錢沒用,更重要的是門路,K街那些說客們去了之後水土不服,而瓦倫蒂娜和她背後的那群人,又無法讓陳林芝百分百信任。

那邊正處於大洗牌階段,一天一個變化,距離徹底脫離蘇聯,開始獨自大選不遠了,而油田搬不走,很可能面臨事後追責。

這就導致陳林芝從歷史課本上學到的知識,意外派上了用場,開始悄悄派人跟老葉套近乎,提前搭上了線。

類似的做法肯定不合規矩,因此陳林芝專門將自己摘出來,將詳細事務交給專人負責,出手的皮包公司註冊在新加坡,資金則是通過瑞士銀行走帳,許多幫忙辦事的人就連為誰打工都不清楚。

不怪他投機取巧,實在是那邊沒有商業秩序可言,迫於無奈隻好如此,倘若公平做生意,陳林芝賭贏的把握還要高上一截。

相比起亂做一團的蘇聯,國內的改革顯得更有條理,陳林芝這次談合資也是規規矩矩,誠意十足。

能夠清楚看出,近幾個月以來他回國的次數明顯增加,這是因為這是因為國內的商機越來越多,而且陳林芝也恰好有閑錢。

隔三差五還要找借口去探望錢玥,那女人的肚子已經遮蓋不住,暫時從新加坡國立大學休學,正待在新加坡的豪宅裡安心養胎。

——————————————————

從三月中旬開始,這次足足在滬市住了大半個月。

期間不僅處理手頭上的生意,也有許多國企和私企老闆慕名前來,守在位於外灘源的別墅門口等著見他。

有人擔心容易出亂子,專門找來兩輛警車,分別停在正門和後門處,鐵欄桿門也被換成銅製的大門,免得站在門口就能看見花園的場景。

在來客當中,陳林芝並不是一無所獲。

比如幾家過來談承包的工程隊,就意外獲得融資以及訂單,另外還有浦發銀行的董事長、太平洋保險公司董事長,也分別跟他單獨見了一面,商談合作細節。

這次陳林芝回來之後,專門接受了《南方周末》的採訪,因此吸引大批商人慕名拜訪,高博學也幫著接待篩選了一批客人,忙到腳不沾地。

這次待在滬市,恰逢金陵路上的保時捷直營店開業,提前一次性運了五十輛保時捷911過來。

另外還有一輛蘭博基尼Diablo、一輛蘭博基尼Countach,這兩輛車都是從寶島臨時調過來的,開業當天共同放在展廳裡,出盡了風頭。

陳林芝打電話要來兩個好號牌,分別是「88888」和「99999」,原本還打算再運一輛勞斯萊斯銀刺,可惜時間上不允許。

蘭博基尼品牌和工廠,在今年二月份已經被陳林芝從克萊斯勒汽車集團手上買斷。

勞斯萊斯和賓利這兩個品牌的轉讓細節,最近也談得差不多了,它們的英國母公司出價四億三千萬英鎊,轉讓全部股份以及工廠、技術、品牌。

跟勞斯萊斯發動機沒關係,單純只是勞斯萊斯汽車和賓利,他初步同意了對方的報價,隻還剩下些細節問題沒談妥。

或許是對方故意拖延時間,打算吸引其他潛在買家入場的緣故,分明只差臨門一腳,卻遲遲沒能簽約。可惜除了陳林芝,沒人對這兩家長期虧損的高端車企感興趣。

由此看來,陳林芝的汽車集團純粹是花錢砸出來的,實際上現在除了Mini之外,其他品牌都不掙錢。

他提前做好了繼續燒個三五年的準備,畢竟底氣足,撐得住,曰本的災難對他而言等於是台超級印鈔機,隨著金融和房地產、保險業齊跌,繼續賺瘋了。

等到四月初,海灣戰爭徹底停火,由蘇聯和東歐八國組成的華沙條約組織也正式解散,蘇聯仍然存在,但更像名存實亡。

在這種情況下,長澤綾突然給陳林芝打來電話,撒嬌表示驗孕棒上有兩道杠,想讓他回去陪陪她。

……

一路走來,經歷過太多刺激。

久而久之,或許是習慣成自然,也可能是心態上成熟了。

陳林芝如今時常處於一種超然的狀態裡,這種生活態度和思維方式能夠讓他輕鬆點,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比如聽說長澤綾終於如願以償時候,雖然有點頭疼,但終究還是平靜應對,並且考慮起往後應該怎麼辦、會對自己生活產生什麼影響等問題。

個人生活上的事情、生意上的事情,大概就是因為需要考慮的東西太多,所以腦袋才自我保護,今年以來讓陳林芝變得愈發佛系,生活似乎沒那麼有意思,卻也少掉眾多不必要的煩惱。

儘管不像記憶中的扎克伯格那樣冷到如同機械人,可三觀的確產生了某些微妙的變化。

具體是怎樣,陳林芝也說不清楚,反正情緒波動不斷減小,很難再對某件事情真正上心。

趕在回美國之前,陳林芝先幫安娜塔西亞解決了採購緬甸翡翠原料的問題。

在港城,他跟幾位控制礦區的話事人見了一面,商議大批量採購原料和礦區整體轉讓的細節問題。

要問翡翠為什麼在國際市場上不出名,主要是因為從加工到銷售,再到標準的制定,實際上都掌握在國人手上,外商很難分到一杯羹,自然也就賣不出價錢。

而在陳林芝看來,這些石頭適合賭博和炒作。

倘若拿到國際市場上花點時間和精力,投資宣傳造勢,很可能就會經營出一個涉及到數百億美金,甚至是上千億美金的龐大新市場,因此他才願意抽時間,專門跟這些翡翠商人們見見面。

從去年開始,許多翡翠商人手裏積攢多年的高端貨,就已經被蔻馳旗下的子公司打包買走,港城的幾間倉庫裡堆放著數萬噸原石原料,大多是以白菜價拿到手。

想要重新打造一個新市場出來,需要講好故事、拿出吸引人的產品。

有商人把持鑽石市場,也有商人把持祖母綠和紅寶石、藍寶石市場,目前無人關注的翡翠市場,則是陳林芝送給他自己和安娜塔西亞的禮物,起因僅僅只是因為安娜塔西亞一直打算進軍珠寶領域,而且蔻馳集團缺少亮點產品。

普通商人倒手賺錢,想從原石裡切出好玩意兒,亦或是加工掙點辛苦費。

陳林芝則不同,他想要的是憑藉資本壟斷這個市場,然後再坐地起價,完成一次圈錢計劃。

既然連比特幣那樣的東西都能在將來大火,憑空創造出驚人的價值,翡翠市場為什麼不行?

鑽石、藍寶石、祖母綠這些,說到底只是礦物,跟翡翠沒什麼區別,別人能賣故事創造價值,他覺得自己也能試試。

他已經提前做好了往後在賭場裡創造一種新玩法的計劃,等到再過幾年囤積出足夠的貨源,就能開始制定標準、在歐美造勢宣傳了。

這屬於隨手而為的佈局,能不能成,暫時還不一定,反正有內地市場支撐著,不可能虧本,他入手的這些貨品質很高,存在長期增值的空間。

怕再耽擱下去,長澤綾會暴走。

陳林芝當天去港城談完正事,當天夜裏又啟程趕回洛杉磯。

他那套位於比佛利山頂的豪宅快裝修好了,正式進入收尾工作,請人打掃衛生的同時,由設計師幫忙採購各類傢具。

去年聖誕節上映的《行屍走肉2》,全球票房最終為五億五千萬美金,比第一部略高,但也沒高到哪去,主要是同檔上映的電影都挺不錯,分走了一部分觀眾。

回洛杉磯途中,陳林芝想著等到房子徹底裝修完,是不是應該舉辦一場派對之類,協助影視公司拓展人脈圈子。

轉念再想想,又覺得麻煩,實在懶得跟一幫陌生人套近乎,累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