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史事講將2》第47章 汲郡公——崔猷
崔猷,字宣猷,博陵郡安平縣人,北魏到隋朝時期名臣,吏部尚書崔孝芬之子。出身博陵崔氏第二房,好學風雅,鯁直剛正,有統軍治國的謀略。北魏時期,起家員外散騎侍郎,得到吏部尚書李神俊推薦,出任通直散騎侍郎、駕部郎中,得知父親崔孝芬被害,投奔孝武帝元修。西魏時期,歷任黃門侍郎、司徒左長史、京兆尹、淅州刺史,累遷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定州大中正,賜姓宇文氏,出任梁州都督,晉爵安固縣公。北周建立後,拜禦正中大夫,支持周明帝稱帝,歷任司會中大夫、梁州總管、小司徒,加位上開府儀同大將軍。楊堅登基,授大將軍,冊封汲郡公。

崔猷,自小喜好學習,風度閑靜文雅,性格剛直,籌劃大事,最初擔任員外散騎侍郎,兼任大行台郎中。不久,被吏部尚書李神俊推薦,授通直散騎侍郎,代理駕部郎中。家中遇難,從小路進入函谷關,朝見北魏孝武帝時,哀號之聲感動左右,皇帝也被他感動,退下時,皇帝目送他道:「忠孝之道,集中在這一家。」於是,命他以原有官職上奏門下省諸事。

在活捉竇泰、收復弘農、攻佔沙苑等戰役中,崔猷常以本官隨軍掌管文書,授司徒左長史,加驃騎將軍銜。當時太廟剛剛落成,在四季祭祀時,還要安排優伶表演雜戲摔跤等活動,郊廟祭官也多是兼職。崔猷多次上書勸諫,意見都被採納,升任京兆尹。當時婚姻禮製廢弛,嫁娶之時,多有音樂,民間富家,衣服奢華,竟有在衣服上綉出圖案的。崔猷請求禁止,也下令施行,與盧辯等人創修六官之製。

侯景佔據黃河以南,表示歸附,派行台王思政前往,宇文泰寫信給王思政說:「崔宣猷智略明達,有應變才能,如果有什麼疑難,可與他商量決定。」王思政原來駐兵襄城,後來打算在潁川設立行台治所,派使者魏仲奉啟上奏,又寫信給崔猷,討論移立治所。崔猷回信說:「行軍打仗,必須先有聲勢,後有實力,才能百戰百勝,由弱變強,襄城控制京師,實在是當今的險要之地,如有動靜,容易接應。潁川既鄰近敵境,又無山川屏障,敵人如果大舉入侵,可一直抵達城下。權衡利害,不如屯兵襄城,作為行台治所,潁川置州,派郭賢鎮守。這樣就會內外牢固,人心安定,即使發生意外,也難以造成禍患。」魏仲見到宇文泰,彙報了上述情況。

宇文泰當即派魏仲回去,命令依照崔猷的計策行事,王思政再次上啟,請求與朝廷立下條件,敵軍如果水攻,請求以水圍周城為限,陸攻,請求以三年為期。在此期限內有事,無須救援,超過期限,由朝廷決定。宇文泰認為王思政親任其事,又一再請求,就答應了他,後來潁川淪陷,宇文泰十分後悔。適逢大軍東征,宇文泰賞賜馬匹車輛,令他隨軍行動,同他籌劃謀略。

宇文泰想打通梁漢舊路,命令崔猷督率儀同劉道通、陸騰等五人,率軍開闢能通車輛的道路,鑿山填谷五百餘裡,到達梁州。任命崔猷為都督梁利等十二州白馬儻城二防諸軍事、梁州刺史。宇文泰駕崩後,始利、沙興等州擁兵反叛,信、合、開、楚四州也反叛,只有梁州境內,百姓沒有二心。利州刺史崔謙請求援助,崔猷派兵六千人前往,信州糧盡,崔猷又送去大米四千斛。利州、信州得以保全,崔猷出了大力,晉封固安縣公,食邑二千戶。

崔猷很被晉國公宇文護器重,宇文護收養崔猷的第三個女兒為自己的女兒,冊封富平公主。世宗宇文毓即位,調他入朝,授禦正中大夫。當時,君主依照《周禮》稱為天王,又不建年號,崔猷認為世風有淺薄有淳厚,運數有清平有動亂,所以帝王由此承續,聖人因時製宜。如今天子稱王,不足以威懾天下,請求遵照秦、漢之例,稱為皇帝,建立年號,朝廷議論,採納了他的建議。

宇文毓駕崩,遺詔立高祖宇文邕為帝,晉國公宇文護對崔猷說:「魯國公寬厚仁愛,在太祖的兒子中,年紀又最大。如今奉遵遺旨,擁戴他當君王,你認為怎樣?」崔猷答道:「殷朝之道,尊其所當尊,周朝之道,親其所當親。如今朝廷既然遵守《周禮》,就不允許輕易違背這個原則。」宇文護說:「國家事情重大,隻擔心畢公年紀太小。」崔猷說:「從前周公輔佐成王,召見諸侯,況且您論血緣之親,論賢明,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人來,如果照周公那樣行事,才算是不辜負先帝的託付。」崔猷的意見雖然沒有被採納,但當時人都稱讚他正直。

陳國將領華皎前來歸附,晉國公宇文護打算南征,朝臣們不敢當面勸阻,只有崔猷上言道:「前年東征,死傷大半,近來雖加安撫,而元氣未復。近日彗星出現,當是上天的警戒之象。應當完善德政,以此祭祀上天,使其消除異變,怎麼能一味討伐,而使上天加重譴責?如今陳國保境安民,共同促進睦鄰關係。不允許再度違背盟約,接受其叛臣,不應毫無道理地興師動眾,只不過是貪圖對方的土地。仔細看看歷史,我沒有聽說過這樣的事。」宇文護不聽,後來水軍果然失敗,裨將元定等人淪落江南。

隋文帝登基,由於崔猷是前代老臣,授他為大將軍,晉封汲郡公,食邑增至三千戶。去世,謚號為「明」,兒子崔仲方,字不齊,很早就有名氣,機智穎悟,長於文獻經典。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