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史事講將2》第403章 睿宗妃嬪——肅明皇后 昭成皇后等
劉氏,徐州彭城人,唐睿宗李旦的原配皇后,肅明皇后,刑部尚書劉德威孫女,陝州刺史劉延景的女兒。以宮女的身份進入當時的相王府,不久,生下長子李成器和壽昌公主、代國公主。李旦曾即位為睿宗,劉妃冊為皇后,唐睿宗讓位於天后,冊封皇嗣,劉氏為皇嗣妃。戶婢團兒誣告皇嗣妃劉氏和德妃竇氏同謀,施行法術咒詛武則天,皇嗣妃劉氏和德妃竇氏在嘉豫殿朝見武則天之後,就被秘密處死,無人知道下落。

睿宗複位,追謚皇嗣妃劉氏為肅明皇后,太子生母德妃竇氏為昭成皇后,並以招魂的形式葬於東都城南,肅明皇后葬惠陵,昭成皇后葬靖陵,又在京師立廟,號為儀坤廟。睿宗駕崩後,竇氏被追尊為皇太后,仍謚昭成,與肅明皇后一起祔葬橋陵。由於,昭成皇后是唐玄宗的母親,母以子貴,神主遷入太廟,祔於睿宗室,而肅明皇后到了開元二十年才得以祔廟。

昭成順聖皇后,本姓竇氏,扶風平陵人,唐睿宗李旦妃嬪,莘國公竇誕的孫女,潤州刺史贈太尉竇孝諶的女兒。姿容婉順,動循禮則,嫁給相王李旦,冊封孺人。李旦為相王時,納為孺人,甚為禮遇,李旦繼位,竇氏被冊封為德妃。第二年,竇德妃生李隆基,之後又生下兩個女兒金仙公主、玉真公主,武則天廢李旦,貶為皇嗣,遷居東宮。戶婢團兒誣告皇嗣妃劉氏和德妃竇氏同謀,施行法術咒詛武則天。皇嗣妃劉氏和德妃竇氏在嘉豫殿朝見武則天之後就被秘密處死,無人知道她們的下落。竇德妃的家人其後也受到牽連,她的母親龐氏因在夜間焚香祈福,被奴婢告發,酷吏薛季昶為迎合武則天的心意,誣陷龐氏咒詛欲行不軌,並以「不道」的罪名判龐氏處斬,家屬也緣坐流放。幸得侍禦史徐有功辯護,龐氏才免於死罪,她的父親竇孝諶在貶謫羅州期間去世,三個兄弟皆流放嶺南。

昭成皇后遇害後,李隆基由姨母、昭成皇后之姐竇淑鞠養成人,竇淑被封為燕國夫人,恩渥甚隆。由於早失母親,玄宗即位後,尤其厚待外祖父家,舅父竇希瑊兄弟三人皆為國公,食實封。燕國夫人竇淑五子為張去惑、張去疑、張去奢、張去逸、張去盈,五人都做到大官。張去盈娶唐玄宗之女常芬公主,張去逸的女兒就是後來唐肅宗的張皇后。

豆盧貴妃,昌黎徒何人,鮮卑族,唐睿宗李旦的妃嬪,汾州刺史豆盧欽肅之女。以良家子的身份,選為相王李旦府孺人,唐睿宗李旦即位後,冊封貴妃,她受到皇帝恩寵的稠密程度,在古往今來沒有第二個,她的地位超過了普通嬪妃等在宮中所盡的職守,在君王的宮殿裏以度量寬宏而著稱。豆盧貴妃的伯父豆盧欽望認為貴妃久居宮闈,特請出宮,言辭誠懇,武則天下詔批準,敕令豆盧貴妃收養惠莊太子李撝。

李隆基幼年喪母,當時豆盧貴妃身在后宮,遇到了還未當上皇帝的李隆基,於是多年陪伴左右,一心保護撫養他。等到李隆基長大後,給予了豆盧貴妃許多賞賜,恩惠無比,並向天下昭告豆盧貴妃的賢德。豆盧貴妃病重,處於彌留之際,唐玄宗深切憂慮,禦醫來往不斷,然而卻忽然去世,逝世於親仁坊,享年七十九歲。唐玄宗深感哀痛,於是廢朝三日,以示弔唁,下詔百官籌辦喪事靈車,返回東都洛陽,令京兆少尹田賓庭護送,將豆盧貴妃葬於河南洛陽龍門鄉之原,舉行喪禮。

崔氏,唐睿宗李旦妃嬪之一,初為李旦侍妾,生鄎國公主,兩年後即病故,唐睿宗時,另有一位豆盧貴妃,崔氏的貴妃封號應該是死後追封的。

王德妃,太原祁縣人,唐睿宗李旦「四妃」之一,薛國公王玫暢之女,精通音律,容貌動人。早年嫁給豫王李旦,生下惠宣太子李業、淮陽公主李花山、涼國公主李,得到唐睿宗寵愛多年。英年早逝,陪葬橋陵,其子李業,由賢妃王芳媚撫養長大。

賢妃王芳媚,太原祁縣人,唐睿宗李旦妃嬪之一,父親王玫暢,益州大都督、薛國公。幼而聰明,長而仁柔,六歲能誦詩,選入宮中。唐睿宗第二次即位,冊立為賢妃,其姐王氏,同為唐睿宗妃嬪,封為德妃,生下惠宣太子李業、淮陽公主和涼國公主李。王德妃早逝,其子李業由王賢妃扶養長大,賢妃王氏被接入李業外邸奉養。逝世於薛王宅,享年七十三歲,唐玄宗命京兆尹蕭炅監護,惠宣太子李業第十五子李琇主喪,陪葬於橋陵。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