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史事講將2》第542章 千夫所指——盧杞
盧杞,字子良,滑州靈昌人,出身范陽盧氏,盧懷慎之孫,唐代著名奸相。初官拜清道率府兵曹,後被召入京城,任鴻臚寺丞,遷殿中侍禦史、六部員外郎,出任忠虢二州刺史,授禦史大夫、京畿觀察使,拜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被貶為新州司馬,遇赦,改任為吉州長史,但受到給事中反對,改任澧州別駕,死於澧州。為官期間迎合聖意,嫉妒賢能,黨同伐異,先後陷害楊炎、顏真卿、嚴郢、張鎰等人,推舉關播、於頎、趙贊等人,為籌集軍餉,實行括率、增收房屋間架稅、設立除陌稅,實施後市場商人壟斷買賣權,國家收入減半,廣泛引起民憤。

盧杞,憑藉祖先的功勛做官,開始官拜清道率府兵曹,後朔方節度使僕固懷恩任命為掌書記、試大理評事、監察禦史,但因病免職。後被召入京城補職任鴻臚寺丞,不久升任殿中侍禦史、膳部員外郎,出任忠州刺史,到達荊南後,盧杞拜見了節度使衛伯玉,但衛伯玉不喜歡他,盧杞便上書稱病辭職返回京城,歷任刑部員外郎、金部、吏部郎中。

盧杞誣陷楊炎,使楊炎被貶崖州死去,盧杞曾為製衡楊炎提拔嚴郢為禦史大夫,楊炎被除後,盧杞心裏厭惡嚴郢,要排擠他,張鎰忠正有才幹,唐德宗很信任他,盧杞便也很厭惡他。朱滔、朱泚弟兄不和睦,朱泚的判官蔡廷玉離間朱滔,朱滔論奏請求殺了他。蔡廷玉被貶後,殿中侍禦史鄭詹派遣下吏監送,蔡廷玉投水而死,盧杞因此上奏說:「恐怕朱泚要懷疑這事是因為詔旨的緣故,請求三司審訊鄭詹;另外禦史的所作所為,聽從禦史大夫(嚴郢)的命令,一併下令審查嚴郢。「鄭詹與張鎰友好,經常趁著盧杞白天睡覺時,到張鎰那裏,盧杞知道了這件事。

有一天,盧杞假裝睡得很熟,窺探到鄭詹果然來了,正與張鎰交談,盧杞突然來到張鎰閣中,鄭詹急忙走開躲避盧杞,盧杞立即談論機密事情,張鎰說:「殿中侍禦史鄭詹在這裏。「盧杞假裝驚愕地說:「剛才我說的不是其他人所應當知道的。」當時,三司使正因蔡廷玉落水之事審訊鄭詹、嚴郢,還沒有審理清楚,盧杞卻奏請殺掉鄭詹,貶嚴郢為驩州刺史,後嚴郢死於驩州。汾州刺史劉暹為人剛直憤恨邪惡,觀察使都很怕他,盧杞擔心劉暹任禦史大夫,阻撓自己的意見,便推薦於頎為禦史大夫壓製劉暹。

河北、河南連年戰爭不息,度支使杜佑估計全國用兵每月花費一百多萬貫,京城國庫糧倉不能支付數月,得到五百萬貫,便可以度使軍隊過半年,盧杞以戶部侍郎趙贊為度支,趙贊也無計可施,便與他的同黨太常博士韋都賓等謀劃推行搜刮民財,認為富商積聚了錢財,聚錢超過萬貫的商人,留下萬貫作為基業,剩餘的官府借用,以供給軍隊,希望得到五百萬貫。唐德宗下旨允許,約定停戰後用償還,詔令頒佈後,京兆少尹韋禎督查責罰很嚴苛,長安尉薛萃帶枷乘車,搜取民眾的財務,如果猜測某人沒有實報,就立即拷打,人們蒙受冤屈而悲憤沉痛,甚至有人上吊自殺,京城民眾不得安寧如同遭遇了賊盜。他們將富戶的田宅奴婢等價值都計算在內,才達到八十八萬貫,又將當鋪中寄存積蓄的錢貨粟麥等,一律借四分之一,封閉那些寄付錢物的櫃窖,長安為此停止交易,百姓相繼有一千萬人在路邊截住宰相訴說,盧杞起初雖然撫慰勸諭,後來無法阻止,便騎馬快奔而歸。

盧杞向唐德宗舉薦關播,建議拜他為宰相,道:「關播儒雅忠厚,可以整肅風俗。」唐德宗遂任命關播為銀青光祿大夫、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崇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當時,朝政一概由盧杞決斷,關播只是列席參與,從不發言。源休等人一行抵達京師,源休反應迅速、口才流利,盧杞怕他見到唐德宗,會受到重用,便在他返抵京師之前,擢升其任光祿寺卿。因盧杞顧慮唐德宗會重新任用李揆,便派遣他出使西蕃,戶部侍郎、判度支杜佑,很受唐德宗恩顧,被盧杞陷害構罪,貶為饒州刺史。盧杞憎惡顏真卿,令他出使李希烈,使其最終死於李希烈之手。

趙贊請求加收房屋間架稅、設立除陌稅,凡房屋兩架定為一間,分為三等:上等每間收稅二千,中等收稅一千,下等收稅五百。主管官吏拿著筆和計算用具,進入人們的宅舍計算。凡隱沒一間,杖打六十,舉報人賞錢五十貫文。除陌法規定,天下公私給與買賣,一般一貫錢官府以前留二十,現在增加到留五十,給與物或兩相交換的,折算成錢來計算。市主人與市場牙僧各給印紙,人們之間有買賣,隨時記錄畫押,第二天匯總計算。有自行貿易不經過市場牙僧的,查驗他的私簿,根據他有無私簿而投狀。如果隱瞞一百錢就沒收;隱瞞兩千錢杖打六十;舉報的人賞錢十千,賞錢由隱瞞之家出。此法推行後,市主人市場牙僧得以壟斷買賣權,他們大多隱瞞盜取,公家收入,每一百錢得不到半數,痛怨之聲,喧囂遍及天下。

唐德宗出逃奉天,盧杞與關播隨從,數天后,崔寧從叛賊中來,把唐德宗流離的事歸罪於盧杞,盧杞反誣陷崔寧謀反,唐德宗殺了他。靈武節度使杜希全率領鹽、夏二州士兵六千人去支援,唐德宗商議他們的行軍道路,盧杞請求道經漠谷,渾瑊說:「不可,那裏道路險峻,會受到賊兵的截擊,不如取道乾陵北面,逾過雞子堆然後紮營,與城中相互策應,賊兵就可被打敗。」唐德宗聽從了盧杞的建議,賊兵果然在險要之處抵禦,軍隊不能通過,逃回邠州。

唐德宗在奉天被朱泚圍攻,李懷光自魏縣支援,有人對王翃、趙贊說:「李懷光多次憤嘆,認為宰相謀議不當,度支賦斂煩重,京兆尹剋扣軍糧,唐德宗流亡轉徙這是三個大臣的罪過,現在李懷光功業崇重,唐德宗必然開誠佈公,詢問得失,假如唐德宗聽取他的言論,難道不危險嗎!「王翃、趙贊告訴盧杞,盧杞大為驚恐,從容上奏說:「李懷光的功業是國家的依賴。臣聽說賊徒嚇破了膽都無心守衛了。如果趁著李懷光的軍威,可以一舉擊敗賊軍;現在假如允許他朝見唐德宗,唐德宗必然要賜宴,賜宴就要流連拖延,就會使賊軍得到京城,等他們從容休整完備,恐怕就難以謀取了。不如使李懷光乘勝進攻收復京城,破竹之勢不可失去啊。「唐德宗同意他的建議,便詔令李懷光率領兵眾屯駐便橋,限定日期一同進發。

李懷光在鹹陽駐軍時,多次揭露盧杞等人的罪狀惡行,唐德宗為安撫李懷光,承諾將盧杞等人貶官,盧杞被貶為新州司馬。後遇天下大赦,盧杞調任吉州長史,他在貶官之地對人說:「我必定會再次召入任宰相。」唐德宗任用盧杞為饒州刺史,給事中袁高值夜班,承擔起草任命盧杞的詔書,就持著詔書謁見宰相盧翰、劉從一說:「盧杞有倖免於誅殺,隻給以貶黜官職,很快又逐漸遷往近地,改授大郡長官,恐怕有失天下人的願望,只有靠相公堅持奏論,事情還可以有救。「盧翰、劉從一不高興,便另外叫舍人起草詔書。第二天詔書頒下,袁高堅持爭論不休。

第二日在延英殿上,諫臣趙需、裴佶、宇文炫、盧景亮、張薦等人共同上書議論,都說盧杞之罪四海之人都鄙棄,現在再起用他,會使忠臣寒心,良士痛骨,且一定會再啟禍端。他們的話極為懇切中肯。唐德宗對宰相說「:給盧杞一個小州刺史可以嗎?」李勉說「:陛下要給他大州刺史也沒什麼難的,但怎樣平息四方的責難呢?」唐德宗說:「眾人議論盧杞姦邪,我為什麼不知道?「李勉說:「盧杞姦邪,天下人都知道。唯有陛下不知,這正是他的姦邪之處!「於是唐德宗詔令盧杞為澧州別駕。後來散騎常侍李泌來朝,唐德宗說:「袁高他們議論了盧杞的事,我已同意他們了。」李泌叩頭慶賀說:「前些日子,外面議論陛下有如漢朝的桓帝、靈帝,今日才知陛下是堯舜一樣的國主啊。」唐德宗聽了非常高興,將李泌安慰勉勵一番,不久盧杞死於澧州。

盧杞在為官期間陷害、排擠、傾軋、報復與自己意見不同的大臣,宰相楊炎、張鎰、禦史大夫嚴郢、太子太師顏真卿等人,都先後死在他的手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