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之財源滾滾》第四十六章 曾經很熟悉
寒假之後,郭家林開車和家裡的兩個保安一起駕車去南方的潮州。

帶著妹妹郭海佳和張俊麗,一共是六個人兩輛車,在路上走了四天四夜,那個時候沒有高速公路,完全憑著簡陋的路標一路向南開,中間遇到道路維修的地方還得繞路,非常的辛苦,想起未來的高速公路一直通到最南方,郭家林頓時心生感慨,交通不便,阻礙了文明的發展。

康家的年會在潮州的一個大酒店裡舉辦,參加活動的人不單單只有公司的股東,還有同行業和大客戶,一共有一百多人,哪一個都是身家顯赫的億萬富翁,這些人都是郭家林根本接觸不到的層次。

郭家的幾個人屬於最窮的,哪怕他們家在東濱縣是首屈一指的富豪,到了潮州還像是鄉巴佬一樣的沒啥見識。

這一次參加康大福的股東會議,對於郭家林一家人來說才是真正地打開了眼界,包括高欣和郭海佳母女,他們才知道還有那麼多的富人。

張俊麗倒是沒表現出太多的驚訝,表現得寵辱不驚,郭家林觀察別人的一言一行,學到了很多東西。

分紅的資金沒有郭家林想的那麼多,大部分資金滾在股份裡,依舊是百分之五的股份,如果提取更多的錢,股份就變得少了,畢竟康大福一直在壯大中,就像是高速列車一樣飛奔。

高欣也弄明白了她這個股東是幹啥的,擔心康家會因為他們不參與具體運營而弄虛作假,但是郭家林說道:「康大福做的生意依靠的是誠信,他們連小客戶都不欺詐,怎麼可能欺騙股東呢?康大福的生意依靠的就是股東的支撐,放心吧媽媽,我敢保證,再過三十年,您的股份會達到幾個億的數字,但是康家依舊紅旗不倒,依靠這個股份,您就有了養老的錢。」

回去的路上,郭家林要去江城走一趟,如果不是因為暑假的時候沒錢了,他就帶著張俊麗去江城了,他在江城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做。

高欣知道兒子的事情多,卻對郭家林到哪兒都帶著張俊麗感到奇怪,在媽媽高欣的心裡,郭家林很可能跟張俊麗有了夫妻之實,這是最憂慮的一點,但是高欣沒有跟任何人說,就連擔心也壓在心裡,這種事好聽一點是早熟,難聽一點是違法行為,有時候會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

張俊麗倒是內心坦蕩,郭家林說過要培養她的經濟管理意識,隨著郭家林資產的增多,已經不是錢的意義,而是資本運作,必須要有實踐經驗,多走多看多學才是當前最主要的實踐。

張俊麗並不知道郭家林為什麼要去江城。

郭家林也不知道能不能辦成這件事。

上一世,郭家林跟一個名叫盧宣平的人在一起幹活,都在工地上辛辛苦苦流血流汗,兩個人的關係非常好,盧宣平很有文化水平,對郭家林幫助很多,他說來自遙遠的江城,前幾年資產十多億,那個時候的江城是中國最大的書籍集散地,盧宣平就是一個書商。

用盧宣平的話說,拿到了一個書號,一轉手賣掉就能賺幾百萬元,而書號一直都是文化部掌握的。

書商怎麼做生意的呢?首先要拿到一個書號,這個屬於管控資源,然後就可以印書了,跟新華書店有關係的商人印多少書,送到新華書店就給錢,就是這麼的簡單。

如果在新華書店沒有關係,那就做批發商,江城有很多的書商。

盧宣平破產的原因很簡單:有了互聯網,看書的人少了。

那個時候印三毛的書最火,還有瓊瑤的,金庸的書,都是暢銷書,有多少都能賣掉,盧宣平說過,最多有一年,他賺了三個億,高興的幾天睡不著覺。

掙錢的時候最舒暢,但是破產來的太快,幾乎是一夜之間,整個圖書市場發生了雪崩一樣的大地震,所有的圖書一本賣不動,盧宣平哭都哭不出來,投入的資金全部化為烏有,還欠下一大筆債務。

跟郭威不同的是,破產之後盧宣平沒有選擇自殺,而是直接跑路了,最後跟郭家林混到了一起。

盧宣平不是江城人,他在江城做生意,而且做的是書商。

郭家林來到江城的圖書市場,看到任何書都在這裡找得到,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市場呢?

幾乎每個書商的手裡都有一個或幾個書號,盧宣平破產的時候,廢了一百多個書號,那就是一個億沒有了。

書商的手裡不缺書號,缺的是書,這種話說出來也許有人不信,書商會缺書嗎?

準確一點說,那個時候誰也不知道哪本書能火,都在江城這裡聽風,聞風而動是書商的特點,假如說三毛的書能火,第一批印刷出來的書可以掙到十倍的價錢來,第二批書商只能掙三倍的價錢來,再後來,掙一倍就不錯了。

這就是圖書市場刺激商人最主要的原因,誰搶到了最新最準確的消息,錢,絕對不會是問題。

這個世界上的作家千千萬萬,就連作家自己都不知道誰能火起來,何況那些書商呢?

圖書市場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張俊麗敢說,這輩子從來沒見到這麼多的書,而且很多腐爛發霉的書正在用垃圾車清理出去。

這裡的情景如果被愛書的人看到了,肯定大罵天道不公,因為他們買不起太多的書,而這裡的書發霉到白白扔掉的地步,任何人只要拿錢來,押對一次,印刷的書暢銷了,一輩子無憂無慮。

郭家林對圖書市場的一切也很好奇,他只是聽說過,卻不曾親眼看到過,如今見到了,還是覺得觸目驚心。

他來來回回找了兩圈才發現一個熟悉的人影,正在吃力地把一堆堆的書搬到板車上,回頭擦汗的瞬間被郭家林發現了,這一世的盧宣平比上一世年輕多了,仔細一想,郭家林不由得笑了起來,上一世他跟盧宣平交往的時候,已經過了2000年,那個時候的盧宣平破產了,遭受沉重打擊,人比現在蒼老二十年。

此時的盧宣平只有三十歲左右,有著一雙精明的眼睛,滿腔熱血的幹勁,對於未來充滿了希望。

郭家林舉手打了個招呼道:「平大哥,你好。」

「你好你好。」盧宣平看了幾下,越看越迷糊,他並不認識郭家林,但是聽著語氣像是很熟的朋友,盧宣平是一個生意人,講究的是和氣生財,不管認不認識,態度上十分熱情。

郭家林毫不見外地走過來說道:「平大哥想把這些書送到哪兒?」

「送火車站發出去。」

此時的盧宣平還沒成為一個大亨級別的書商,他還在努力奮鬥的階段,即使是沒跟上最火的發行潮流,憑著跟風也能小賺一筆,因此,那個時候在圖書市場混得並不是很差,但是需要省著錢花用,要不然真的攢不下錢來。

郭家林隨手翻了翻,都是金庸的書,那個時候金庸的書不管印刷多少,最後都能賣出去,關鍵是書商也不知道哪本能火,比如說《天龍八部》銷售快,他們都印刷這套書,比如說《射鵰英雄傳》銷量大增,他們就印刷《射鵰》,不但沒有規矩,還累得夠嗆。

其實後來,金庸的書最火的還是整套售賣,就是人們常說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套書基本上都被讀者收藏了,最貴的是一套三千元,精裝本,市面上不多見,最少的是150元一套,不但是簡裝本,還是盜版的,收藏價值不高。

反正盧宣平賣這套書肯定不賠錢,卻掙不了太多。

「我幫你送吧。」郭家林也是一個大小夥子了,有一把力氣。

「不用了,忙你的去吧,我自己來。」盧宣平表面上熱情,暗地裡對郭家林還是比較警惕的,如果郭家林不懷好意,半路上把這一車書拐跑了,盧宣平就得哭。

張俊麗在一旁看得迷迷糊糊,她想不到郭家林在這裡還有熟人,貌似人家不認識郭家林,這是怎麼回事?

見盧宣平拒絕了幫忙,郭家林也沒有強烈要求,站在原地看著盧宣平佝僂著身體,拉著板車越走越遠,最終消失不見。

「你認識他?」張俊麗走過來,淡淡的香水味道傳到郭家林的鼻子裡。

搖搖頭,又點點頭,郭家林意興闌珊地說道:「一位故人罷了。」

張俊麗跟他在一起快兩年了,從來沒見到過郭家林臉上出現這麼滄桑的表情,不由得十分奇怪。

郭家林看向店裡,還有一位扎著馬尾的女生在收拾掉落地面的包裝紙,郭家林記得盧宣平說起他的往事,盧宣平是一位大學講師,很有才華的青年,但是他愛上了自己的學生,儘管不受法律審判,這件事卻在校園裡鬧得沸沸揚揚,盧宣平繼續做講師,以後可能會論資排輩,加上他的努力得到教授的職稱,但是這輩子也就那樣了,無法取得太高的成就。

這是盧宣平從大學辭職的主要原因,後來,盧宣平破產之後,他自己說當時離婚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