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之財源滾滾》第四十五章 養殖豐收
高欣和郭威到了天黑就回來了,高欣看到兒子還沒做飯,很不高興,說道:「你趕緊做飯吧,今天累死我了,我和你爸爸都累了。」

「擺攤,就是坐著,你們也不賣貨,累什麼累呀!」郭家林嘟囔了一句,趕緊去做飯。

張俊麗這是第一次在郭家吃飯,態度比較拘謹,一直都是高欣給她牽菜,高欣很善良,不時看著張俊麗,臉上露出高興的表情。

郭威最近受到的打擊很大,情緒低落,郭家林說道:「我的車基本上不用了,爸爸你開著吧!」

「暑假裏你能在家坐得住?」

「爸爸你不是還得考駕照嗎?等駕照下來,我基本就上高二了,到時候我再買一輛新車。」

「你還有錢?」

「投資的利潤時時刻刻都在增加的,緩幾個月就有錢了。」

「那行。」郭威很高興,一輛十萬左右的車子不算低檔。

郭家林對張俊麗說道:「你現在去駕校報名,等下一年十八歲了,就能拿到駕照,以後,需要自己開車辦事,不會開車就得雇一個司機,增加支出,還不方便。」

「我沒車,拿到駕照沒啥用。」那個時候女生很少有會開車的,張俊麗學開車肯定是東濱縣除了唐蘭之外的第二個女司機,放眼全國,女司機就比較多了。

郭威看兒子跟張俊麗這個女生這麼親熱,低聲問老婆高欣:「咱家的兒子是不是早戀啦?」

「不可能吧,你別管了。」高欣早就猜到了,她比丈夫心細,但是兩口子都猜錯了,郭家林完全顧不上個人問題,大家都看明白的事情,他還蒙在鼓裏。

郭威沒再問下去,只有郭海佳的眼珠子骨碌碌亂轉,小女生成熟比較早,從大人的對話裡猜到了一些不尋常的消息。

暑假裏,郭家林哪兒也沒去,就在家裏閱讀經濟方面的著作,大部分都是外國人寫得,郭家林認為外國的經濟體比較成熟,經驗豐富,而國內的經濟以前是計劃經濟,最近才改變成市場經濟,專業書籍幾乎沒有,他閱讀的書都是通過周姬姍買的,在東濱縣這邊根本看不到。

由於郭家林苦讀,張俊麗也沒有出去玩,這個暑假,是他們學習成績飛速提高的階段,為將來考大學打下了基礎。

郭家林心智穩健,上課就積極學習,下課就讀經濟學書籍,雙管齊下,時間非常緊張。

開學之前,郭家林抽出時間把房子的牆壁全部用毛氈貼一層,外面使用水泥封閉,這樣做造價高,大部分人家寧可在冬天裏忍受一些寒冷也不願意花這筆錢,後來隨著時代發展才有更好的材料泡沫板,可惜那個時候沒有工廠生產泡沫板。

海神廟的別墅外面也用毛氈保溫,這樣做,到了冬天家裏至少提高五度到十度,顯得比較暖和。

第二中學的房子在荒地那邊修了一個化糞池,他們去廁所就在前面的廈子裏,不必去公廁了,尤其是冬天,晚上去公廁非常的不方便,張俊麗需要郭家林陪著才敢晚上出去,郭家林不在家,張俊麗根本不敢出門。

開學之後王基建那邊也傳來好的消息:「今年的養殖業大部分都豐收了,只有靠近東濱縣的幾個蝦池子顆粒無收,賠了不少錢。」

郭家林猜想是東濱縣這邊的水質被工業廢水汙染的結果,造成了對蝦的大量死亡。

當初建議郭家林去烏梨河搞養殖的是初中老師朱健,郭家林一打聽才知道,朱健在今年暑假期間正式辭職了,去了南方做生意。

郭家林悵然若失,他還想把朱健拉進來一起合夥乾,想不到這位老師已經先走一步了,錯失良機。

十月一之前,高欣搬到了新家,也就是海神廟那邊的別墅裡,郭家林雇了六個從部隊上複員的士兵做了私人保安,那個時候的士兵複員由當地的民政局安排工作單位,但是他們去的基本上都是開不出工資或即將下崗的單位,去不去都無所謂。

郭家林給保安的工資屬於比較高的那種,六個人三班倒,晚上的班組基本上就在崗位上睡覺,也沒啥事,再養四條兇猛的狼狗,別墅的防衛力量非常強大。

高欣每一次出門肯定有一個家裏的保安跟著,這是郭家林規定的工作紀律,而且家裏還有一輛三十萬元的進口寶馬車停放,高欣出門使用寶馬車接送。

這樣的保護措施只有少數人知道,保安做事比較低調,也沒有統一的製服,一般人不知道是高欣的保鏢。

郭家經歷了破產的風波之後,很多人都以為這家人從此破敗了,也親眼看到郭威兩口子擺地攤。

一轉眼之間,他們家住進了高檔的別墅,還有三輛車使用,因為郭家林給自己買了一輛車,郭威的那台車依舊屬於貴蘭商場的資產,不屬於郭家的私用車。

這個變化讓所有的人跌破了眼鏡,從此之後,有親友跟郭家來往,打聽他們發家致富的秘密。

郭威也沒說出真實原因,他又開始了忙碌,主要是冷凍廠的工程開始上馬了,一開始隻投入五萬元,隨著王基建那邊賣出去對蝦收回來的錢,投入逐漸加大,最後總投資二百多萬元。

王基建在沿海地區建立了孵化池,投資差不多也是二百萬元,他問郭家林還下一年是不是繼續搞養殖業。

郭家林卻覺得養殖業風險太大,對王基建說道:「孵化業肯定比養殖業靠得住,咱們不差那點錢,我覺得穩妥一點最好,而且我在其他行業的投資也有了效益,追求暴利的時代漸漸過去了,孵化池一年能拿到二百多萬的利潤,不好嗎?」

「我聽你的,不搞養殖就不搞吧!」王基建認為郭家林的運氣特別好,不得不聽這個少年的話,其實下一年烏梨河一帶的海產品養殖業依舊是掙錢的,但是郭家林不在乎那些利潤,他更喜歡看得見、更有把握的利益,不願意去冒險。

王基建的為人誠實和努力都被郭家林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孵化池的生意依舊是兩個人合夥開辦的,只不過郭家林不參加管理,投資一百萬,每年拿利潤的三分之一,王基建這一年打了個翻身仗,手裏不缺錢了,除了給自己家蓋了個小樓,買了一輛車之外,其餘的錢都投到了孵化池生意上面,逐漸穩定下來,每年都有相差不大的利潤產生。

郭威的冷凍廠一直到轉過年的夏天才投產,接受漁船的海貨,一開始是對外出租冷凍庫,郭家林說那樣不劃算,郭威就半租半加工,到了春節前後,這些冷凍的產品銷路非常好,再過一年,郭威全部自己加工,個人掏錢在海產品旺季便宜的時候購進,在春節期間高價銷售,單單是這一項生意,一年至少有一百萬的利潤,比開辦煆鋼廠更加掙錢。

這一年的冬天,是郭家林投資康大福的第一年,康家的生意每一年都要召開一次董事會,這也是南方經濟發達地區的商業規矩,郭家林作為擁有百分之五股份的董事會成員早在一個月之前就有安東市分部的經理親自上門把請柬交給了郭家林。

郭家林對媽媽高欣說道:「媽媽,我想把康大福的股份轉讓給你,這一筆投資穩賺不賠,每年去潮州開會,費用都是董事會出的,您還能出去旅遊,逛一逛。」

「你用錢的地方比我多,自己留著吧!我不要你的錢。」

「我掙錢的路子太多了,也完成了原始資產的佈局,錢太多了用處不大。」郭家林很囂張地說道。

「也行,我拿著就拿著,將來你結婚也需要用錢。」高欣想說,等你賠錢了,媽媽也能拿出錢來幫你平坑。

這句話她沒有說出來而已,在她的心裏,兒子才是最好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