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陞官!發財!死皇帝!》玩野了的李嗣源
因李嗣源決定去汴州祭天,朝廷上下頓時忙了起來。

首先要決定是跟著出巡的護衛,李嗣源和馮道安重誨商量後,決定除了保衛京師兵力,其他都跟著李嗣源去汴州祭天。這些軍隊呆在京城每天耗費的糧食十分巨大,各州縣的賦稅之所以要千裡遙遙運到京城,其實很大一部分就是為了供養京城的軍隊,畢竟京城就那麼大,產的糧食有限,十幾萬軍隊一來,不用一個月,就能把京城吃窮。大軍這麼跟著李嗣源一走,京城的壓力頓減,也就不必運這麼糧到京城了。

其次要考慮的就是隨駕的大臣,這次大軍跟著去了,安重誨身為樞密使,掌管兵權,自然得跟著去,孔循兼著汴州刺史,當然也要跟著去。至於三個宰相,李嗣源想了想,決定讓鄭玨跟著,馮道和崔協留守京城。

李嗣源也是有自己的小算盤的,他一走,京城必須得有一位震得住的宰相監國,鄭玨和崔協就不用想了,所以馮道必須留下來,而馮道留下來,留鄭玨就不大合適了,鄭玨比馮道進政事堂早,總不能越過鄭玨把監國給馮道吧,所以李嗣源乾脆把鄭玨帶上,馮道崔協留下,這樣既能顯示自己對鄭玨的恩寵,又能名正言順的讓馮道監國。

果然,鄭玨一聽跟著去祭天,十分樂意,老爺子樂呵呵跟著李嗣源去旅遊了,而馮道留下也名正言順以宰相身份監國。

最後,朝中大臣凡是排上名號的想跟著去找找門路,都上了隨駕的名單。

天成二年九月,李嗣源帶著馮道從戶部撥的一大筆錢,和文武百官,還有幾萬兵馬,在馮道等留守官員的相送下,浩浩蕩蕩朝汴州趕去。

……

李嗣源走後,馮道就開始了人生第一次監國生涯。

對於別人來說,能監國可能是一件激動的睡不著的事,可對於馮道來說,呃……其實和以前也沒什麼差別,李嗣源在京的時候,也是馮道一人在政事堂幹活,馮道說什麼就是什麼,李嗣源幾乎不怎麼插手,而如今,大概也就少了彙報這一項。

所以李嗣源走後,留京的眾人很快就發現,除了三省六部的人少點,皇帝走沒走其實沒啥差別!

眾人:……

當然要說完全沒差別也不對,皇帝走了還是有一條好處的,那就是不用上早朝了。

大家終於不用隔五天起一個大早了!

在大冬天,這絕對是一個好得不能再好的消息。

可能是由於不用上早朝,大家以往的緊繃弦也沒有了,而當政的馮道素來講究無為而治,只要大家幹完活,馮道也從不講究點卯問題。所以眾人每天天大亮悠悠去各部坐堂,下午,看著沒什麼事,大家再悠悠的回家。

一晃眼,兩個多月過去了。

這日,政事堂。

馮道處理完政務,有些心神不定。

臨近年關,他總覺得自己忘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可具體是什麼事,卻怎麼都想不起來。

忘了辦年貨?

不對,這事素來是馮文操辦,從來不用他操心。

忘了給媳婦寫信?

沒有啊,他前兩天才寫了,馮道本來春天就想接家眷進京的,結果小兒子馮吉突然出痘,弄得老家一陣兵荒馬亂,馮道嚇得半死,好在最後有驚無險,不過按照風俗,馮吉得在家供一年痘神娘娘,所以他媳婦只能在家陪著。

忘了朝中大事?

馮道看著都已經處理好的政務,他素來每日事每日畢,從無拖延。

那到底忘了什麼?

馮道按按太陽穴。

就在馮道糾結不已時,在旁邊喝茶崔協悠然的翻著書,隨口問了一句:

「可道,這就快過年了,陛下還沒回來,咱們是不是該上個請安的奏章啊!」

馮道身子一僵,終於想起他忘了什麼了。

皇帝!

皇帝呢?

大過年的,皇帝跑哪去了?

從洛陽到汴州,不過四百餘裡,走水路,順流而下,一日可達,走陸路,騎馬,三四天的功夫,哪怕步行,十天也走到,就算帶著糧草,半個月也到了,所以一去一回,包括祭天,皇帝肯定也能在過年前趕回來。

而且皇帝必須在過年前趕回來,因為隨行將士的家屬都在京中,將士們得回家過年啊!

要不很容易造成軍屬怨念,軍心動蕩。

心知壞事的馮道立刻八百裡加急傳信給李嗣源:

陛下,過年了,求速歸!

*

皇帝呢?

皇帝已經在外面玩野了!

自從出了京城後,身為皇帝的李嗣源心情就特別好!

以前在京城時,他打獵,禦史就勸他別玩物喪志荒廢朝政,他外出,禦史就勸他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所以他天天只能呆在皇宮裏,看著自己的老妻老妾和幾個勉強算是漂亮的宮女。

弄得他天天在宮裏感覺和坐牢似的。

如今一出宮,李嗣源終於可以不用再顧慮了,棄了玉輦,坐上心愛的戰馬,帶著大軍,彷彿又回到了自己馳騁疆場的日子。這心情,真是前所未有的輕鬆!

而更讓他高興的還在後面。

李嗣源帶著隨駕的大軍出了洛陽,到了洛陽旁邊的一個州郡。

剛進州郡境內,早已在驛站等候良久的州郡的刺史和所有官員就匆匆迎上來,準備接駕。

李嗣源並未打算在這停留,也沒在意,只是告誡了刺史幾句不許擾民,就打算過去。

可州縣的官員顯然對這次迎駕用了心思,十分想給李嗣源展現一下自己治下百姓安居樂業,以便能在聖心上留點印象,就特地稟明了自己治下大豐收,請李嗣源移駕到州縣剛收上來賦稅的倉庫一觀。

這一下可撓到了李嗣源的癢處。

李嗣源曾經最揪心最在意的是什麼?

國庫啊!

幾乎沒用這位刺史怎麼忽悠,李嗣源就不由自主的跟著去了。

然後,就看到倉庫堆積的糧食!

帳本上空洞的數字和親眼所見的衝擊是完全不一樣的,李嗣源幾乎飄著從倉庫裡走出來。

而州郡的刺史和所有官員,也如願得到了來自皇帝的嘉獎。

這一下,彷彿給後面道路的其他州郡縣長官開啟了思路。

李嗣源每到一地,當地的地方官員都力請皇帝去參觀自己的倉庫,而李嗣源也每每忍不住,或者說他也完全樂在其中。

每次李嗣源都興緻勃勃的去,然後看到堆滿倉庫的糧食,神清氣爽的回來。

經過一路的「眼見為實」,李嗣源終於知道自己的國庫有多富了,一直以來聽到國庫就頭疼的毛病也不治自愈了。

興奮之下的李嗣源當即讓隨行的端明殿學士趙鳳下旨,寫了一篇褒獎馮道的文章,和三百戶食邑,一起送去京城,犒勞還在京中辛勤工作的馮道。

馮道在京城收到詔令,也寫了封謝表回李嗣源。

就這樣,在一路參觀倉庫中,李嗣源興高采烈的到了汴州百裏外。

結果還沒等進汴州,汴州突然傳來消息,汴州的宣武軍節度使朱守殷突然造反了。

這要是別的皇帝,好好的去祭天,卻突然遇到造反,不說覺得晦氣,為了安全肯定也退回來,可在京城憋了一年的李嗣源一聽朱守殷反了,頓時興奮了:

他要帶大軍親自去平叛!

身為武將,還有什麼比戰場殺敵更痛快的!

老當益壯的李嗣源當即點起兵馬,親自帶大軍殺了過去。

一天,汴州城破。

城牆還沒守熱的朱守殷,看到城門被攻破,當即一抹脖子,自盡了。

於是,一場叛亂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打了勝仗的李嗣源神清氣爽帶著文武百官和大軍進城了,先安撫了城中百姓,又按日子祭了天,然後,李嗣源突然不想回去了。

在外面又好玩,又有錢花,又有仗打,還不用操心國事,多舒坦啊!

至於政事,京中不是有馮道監國麽,對於馮道,李嗣源比對自己治國還放心。

既然如此,那他急著回去幹嘛!

於是,李嗣源就暗搓搓的在汴州住下了。

※※※※※※※※※※※※※※※※※※※※

小劇場:

馮道:陛下,過年了,您該回來了。

李嗣源:我不回去,我不回去,我就不回去!

馮道扶額:乖,您先回去,明年再來玩好不好!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