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戰國我為王》第203章 匈奴來犯
再次返回趙國,水淵受到的接待規格明顯高於上次,此次救援衛國的表現,讓趙國看到了水淵的個人能力,也讓趙國看到了和燕國結盟的有利可圖。

除此之外,趙國還專門派人去了一趟燕國打探消息,確定了水淵的所作所為都是真實存在的,這樣一來,對於和燕國結盟來說,就更加的有信心了。

趙國的邯鄲城外,趙國國君趙種在文武群臣的簇擁下等待在城門口,他們翹首以盼,只等待著水淵和趙緤的凱旋。

過了沒有多久,一行人逐漸駛進了眾人的視線之中,首當其衝的便是趙緤的馬車,而後面則是水淵的馬車,再後面則是趙德帶領的趙軍,戰車,步兵井然有序的排列在那邊,緩緩向著邯鄲城走來。至於水淵帶來的數百騎兵部下,則都改為乘坐馬車了,分別分佈在趙軍隊伍的後面。

趙緤和水淵抵達邯鄲城下,趙緤讓大軍停止前進,他則從馬車裏跳了出來,正準備去喊水淵,卻見水淵已經跳出了馬車,兩個人相視而笑,像是久違的老友一樣。

這一路上,趙緤和水淵沒少接觸,讓他做夢都沒想到,一個只有十五歲的少年,一些對事物的認知,已經遠遠超出了他所能理解的範疇,而去水淵在言談舉止之間,總是能夠給與趙緤一種格格不入的不自在感,他的一些行為,更是對於趙緤來說,充滿了神秘,讓他始終對水淵捉摸不透。

趙緤走到水淵的面前,微笑著說道:「安國君,此次君上率領群臣,親自在城門口迎接,可見君上對安國君的重視啊。」

水淵早已經注意到了趙國的隆重,當即說道:「上將軍救援衛國凱旋而歸,這應該是趙侯來迎接上將軍的,淵,不過是借了上將軍的勢而已。」

趙緤呵呵笑道:「你我一同去救援的衛國,而且此次你在前,我在後,大部分事情都是你做的,所以這救援衛國的功勞,也應該是你的,本將在給我侯的奏報中也已經表明了立場,全賴安國君智謀超群,指揮得當,所以此次我侯是專門在這裏等候安國君的。」

水淵道:「如果此次沒有上將軍鼎力相助,淵,也不能完成的那麼順利,說到底,還是要感謝上將軍才對。若燕國和趙國一旦結盟成功,淵,定當重金酬謝上將軍。」

趙緤道:「都是為國家辦事,安國君不必如此客氣。」

水淵和趙緤相互寒暄著來到了城門口,待見到趙國國君趙種之後,兩個人便畢恭畢敬的向著趙種拜道:「拜見君上!」

趙種對於水淵的事情已經瞭然於胸,趙緤對水淵更是讚不絕口,有水淵這樣的人物在,和燕國結盟,定能擊敗中山國。於是,趙種顯得格外的熱情,急忙說道:「不必多禮,不必多禮。此去衛國,實在是辛苦安國君和上將軍了,安國君的表現更是讓寡人十分的欣慰,寡人已經為安國君設下了酒宴,安國君,請!」

邯鄲城的宮城大殿裏,趙侯趙種大宴群臣,將安國君水淵奉為了座上賓,燕國使團的成員也都盡皆在座,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趙種更是在宴會上答應了和燕國結盟的事情,並且準備派遣使團回訪燕國。

宴會散後,水淵等燕國使團回到了驛館,他前腳剛進入驛站,一個趙國的內侍後腳便跟了進來,慌裏慌張的要見水淵。

水淵見到那個內侍後,這才知道是趙侯急著要見他。水淵也是一陣狐疑,他剛從宮城回來,這才到驛館,連口水還沒有喝上呢,趙侯又派人來召見,而且來人火急火燎的,顯然是事情非常緊急。

於是,水淵獨自一人便跟著那個內侍重新進入了宮城。

由這個內侍領著,水淵出入宮城一切暢通無阻,他跟隨著內侍來到了一間偏殿,剛到偏殿門口,便赫然看見趙種、趙緤、趙語等人都在,除此之外,還有數位身穿鎧甲的趙國武將,眾人都皺著眉頭,看上去一臉的凝重。

「君上,安國君到了!」

隨著內侍的一聲大叫,偏殿內的所有人都將目光移動到了水淵的身上,水淵跨步上前,先行拜道:「外臣水淵,拜見君上!」

「安國君,你來的正好,快請坐吧!」趙種十分熱情的說道。

水淵席地而坐,忙問道:「君上,這麼著急召見外臣,不知道所為何事?」

趙種道:「安國君,寡人剛剛接到密報,中山國得知你們燕國想和我趙國結盟,於是派遣使團出使了匈奴,以重金饋贈了匈奴,匈奴人於是答應幫助中山國,南下攻趙。如今匈奴的前部大軍已經在趙國北部邊疆寇邊,趙軍突然遭到襲擊,損失慘重。寡人聽聞安國君曾經以單人單騎,喝退東胡數十萬大軍的壯舉,那匈奴人就自然不在話下了,所以特意讓人去請安國君到此,希望安國君幫助我趙國喝退這些匈奴人,讓趙國免受其害。不知道安國君意下如何?」

水淵聽完之後,心中也是一陣苦笑,說什麼單騎喝退東胡數十萬大軍,這件事被傳的太神乎其神了,如果他沒有在東胡生活的經歷,和東胡人沒有一點關係的話,他怎麼可能勸退那麼多東胡人?

如果來的是東胡人,或許水淵還能發揮點作用,可這次來的是匈奴人,他水淵在匈奴人中又沒有什麼威望,匈奴人怎麼可能會聽他的話,說退就退呢?

「既然燕趙已經結盟,趙國之難,就是燕國之難。我願意為趙國分憂,但至於能不能喝退匈奴人,那就只能聽憑天意了。」水淵雖然心裏沒底,但是氣勢不能輸。在他看來,這件事也許正是趙國故意甩給他的又一個考驗,因為現在燕趙還沒有真正的訂立盟約,趙國隨時都有反悔的機會。

趙種說道:「既然安國君願意為趙國解難,寡人定當不遺餘力的鼎力支持安國君,安國君若有什麼需求,儘管提出來便是,寡人能滿足的,盡量滿足,只要能擊退來犯的匈奴人,安國君就是我趙國的第一大功臣!」

水淵道:「啟稟君上,淵別無所求,只希望公子語能陪著淵一起去,僅此而已。」

趙種、趙緤、趙語等人聽了,都是一陣詫異,尤其是趙種,他本以為水淵會要兵要將,要錢要糧,哪知道水淵的回答讓他感到意外,兵將錢糧都不要,卻只要了一個人,就是他的兒子趙語。

趙種一共有三個成年的兒子,大兒子趙輝,二兒子趙柯,趙語是趙種的第三個兒子,但趙輝和趙柯都是庶出,只有趙語是嫡出,所以趙語是趙種的嫡長子。

趙輝和趙柯都擔任了重要軍務,只有趙語一直留在邯鄲城中,擔任了毫無實權的宗伯一職,而且趙語一點從軍的經驗都沒有,水淵要趙語和他一起去,不知道用意何在?

「安國君,公子語從未在軍中待過,更無領軍作戰的經驗,安國君讓公子語一起同行,不知道是何緣由?」趙緤不解的問道。

水淵道:「據我所知,公子語乃趙侯嫡子。既然此次匈奴人犯邊,乃是中山國背後搗鬼,就必須派遣有身份的人去跟匈奴人洽談。匈奴人在草原上還是一支小部族,跟強大的東胡比起來,簡直不值得一提。但是匈奴人卻甘願犯險,縱兵寇邊,無非是為了點財貨而已。如果要解決匈奴人這個後患,那麼就需要用更多的財貨去籠絡匈奴人,公子語的身份就相當於匈奴的王子,在和匈奴人談判的時候,會讓匈奴人覺得非常的隆重,遠遠好過中山國派出的使團,只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相信匈奴人可以不戰而退!」

趙種聽完水淵的話後,沉思了片刻,這才說道:「安國君所言有理,那就依安國君所言,讓趙語和安國君同去,解決匈奴人的事情。」

話音一落,趙種又看了一眼趙語,問道:「語兒,你可有什麼異議嗎?」。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