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戰國我為王》第214章 一絲疑慮
趙范將趙語領進了代城,並且設宴款待趙語,趙溪、肥義等人都跟隨趙語一起進入了城守府,而水淵則帶著自己的部下被趙范的人安排到了一處營寨裡。

在進入代城後,因為趙語一直跟趙范待在一起,所以他無法接近趙語。於是,水淵讓找到了肥義,讓肥義向趙語轉達了自己的建議,不讓趙語在趙范面前透露半點關於他的消息,因為代地和邯鄲之間本身就心存芥蒂,若讓趙范等人知曉趙侯派遣以水淵為首的燕國人來救援代地,會讓趙范等人認為趙侯派兵救援並不心誠,反而會適得其反,引起雙方更多的猜忌。

其實,身為趙國國君的趙種,和趙國國相太戊午,以及趙國上將軍趙緤,這三個人是趙國的首腦,以他們對趙國國情的了解,絕不可能不知道派遣水淵單獨救援代地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但是他們還是一意孤行,君臣上下一心,聯合起來當著水淵的面演了一出好戲,其真實的目的就是在故意考驗水淵。若水淵此番能順利通過考驗,那麼燕趙結盟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若無法通過考驗,趙國也好有一番推脫的說辭。

水淵自然也不傻,在水淵答應趙侯率部來救援代地的時候,就已經預料到了這樣的麻煩。所以他才會故意點名要趙國公子趙語隨同自己一起來救援代地,一來可以藉助公子趙語的名聲來救援代地,二來,他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好好的和趙語相處一番,既然決定和趙國結盟,自然也要和趙國的下一代國君搞好關係,只有如此,燕趙結盟才會長久下去。

只有水淵自己知道,他在幫趙語的同時,也是在幫自己。

肥義從水淵那裏了解到了這樣重要的情況之後,立刻找了一個時機將此事告知了趙語,趙語聽後,對水淵縝密的心思十分佩服,在這之後,他和趙范的交談當中,始終未曾提及水淵等人的身份。

宴席上,趙范果然對水淵等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向趙語詢問了水淵等人的情況。因為水淵等人能夠像匈奴人一樣在馬背上騎坐自如,這樣的情況他還是頭一次見到,即便是善於騎馬的代人,也無法像水淵等人那樣在馬背上保持著很長的時間。

趙語早有準備,他告訴趙范,水淵等人是他秘密訓練多年的一支私兵,經過嚴格的訓練,才有了現在的成績。

趙范信了,沒有再多問什麼,但當他得知這數百騎兵就是趙語帶來的援軍時,還是顯現出來了擔憂的神情,因為匈奴人人多勢眾,而趙語帶來的援軍卻太少了。

趙語雖然安慰了趙范,並且吹噓了一番自己的部下,但仍然沒能消除趙范的擔憂。不過,趙范對趙語等人倒是有了一些期待。

正在趙語接受宴請的時候,水淵和他帶來的部下卻並未閑著,他們在享用過飯食之後,水淵和部下們開始四處打探消息,得知了一些關於匈奴人的消息。

此次匈奴人大舉犯境,雖然跟中山國脫不了關係,但匈奴人也正有此意。匈奴在這個時期,還是一個小部族,跟東胡比起來,簡直不值得一提。但是對於趙國來說,匈奴人就是一個大敵。會騎馬的匈奴人,依靠馬匹的機動性,常常是來去如風,弄得趙軍疲於奔命,只有被動挨打的份。也正因為如此,趙國才在北部邊疆修建防禦性的城牆,只要匈奴人一來,就龜縮在城牆裏面,匈奴人不善於攻城,也就拿他們沒有辦法了。但是時間一長,匈奴人也學精明了,他們先派遣小股部隊掠奪村莊,故意引誘趙軍出城,然後大軍在野外設下埋伏,伏擊趙軍,每次都能讓趙軍吃盡苦頭,而且這招幾乎是屢試不爽。

也正因為如此,代城下轄的幾個城邑都因為無人防守而被迫撤離,無論是百姓還是軍隊,都渡過桑乾河,躲在了代城裏面,而代城也成為了代地最後的一座孤城。

此次率領匈奴人入侵趙國的是匈奴人的左賢王,與匈奴人一起侵犯趙國邊境的還有林胡人以及婁煩人。匈奴人自身的軍事力量有限,人口也有限,不願意獨自對付趙國,所以便把風險分攤,派人聯絡林胡人和婁煩人,三家一起進攻趙國邊境。林胡人和婁煩人爽快的答應了下來,各自派出萬餘騎跟隨著匈奴人的左賢王一起進攻趙國邊境,幾乎是連戰連捷。

除此之外,水淵還得知,趙范讓人將所有的船隻全部帶到了桑乾河南岸,只要匈奴人過不了桑乾河,代城就不會有什麼危險。看來趙范的計策是奏效了,因為已經一連三日沒有匈奴人的半點消息了,應該是無法渡過桑乾河,又退回到草原上去了。

但是,水淵並不這麼認為,在他看來,匈奴人不會那麼輕易退走的,尤其是他們已經嘗試到了甜頭,只要渡過桑乾河,攻下代城,那麼整個代地就是匈奴人、林胡人和婁煩人的了,這一塊地域十分重要,他們不會善罷甘休的,尤其是在趙軍接連敗績之後。

為此,水淵專門派人去找肥義,讓肥義轉達趙語,說水淵想見趙語。

趙語被趙范安排在了城守府裡,水淵派去的人先見到了肥義,向肥義轉達了水淵的意思後,肥義便進入城守府裡的一間客房裏告訴了趙語。

趙語聽聞水淵要見他,便立刻帶著趙溪和肥義出了城守府,他們來到了水淵所在的軍營裡,並且和水淵進行了會晤。

「安國君,你這麼著急的找我,是不是有什麼緊急的事情?」趙語和水淵面對面坐著,首先開口說道。

水淵點了點頭,說道:「公子,我想帶一隊人出城,準備去桑乾河岸邊看看。」

「去那裏作甚?」趙語問道。

「我已經打探清楚了,自匈奴人入侵以來,趙軍一直採取守勢,匈奴人連戰連捷,趙軍卻節節敗退,最後不得不龜縮在代城裏面,想以桑乾河作為阻擋匈奴人前進的障礙。但是近來一連三日已經沒有了匈奴人的消息,我擔心匈奴人正在想辦法渡過桑乾河,所以想帶人出去勘察一番,一探究竟。」水淵說道。

趙語道:「既然是去打探敵情,那這樣的事情,還是交給斥候去做吧,安國君不用親自去。」

水淵道:「我之所以要親自前去,打探敵情只是其一,其二則是勘探地形,想多了解了解這裏的地形,一旦匈奴人真的打過來了,我倒是看看能否利用地形來對付匈奴人。還請公子能夠準允!」

肥義對趙語說道:「公子,安國君說的在理。」

趙語道:「安國君身份特殊,萬一遇到什麼麻煩……」

水淵笑道:「我的部下都是騎兵,速度和匈奴人差不多,即便是遇到什麼麻煩,也能迅速逃離,並不會有什麼大礙的,還請公子放心。」

趙語想了想,這才緩緩的說道:「安國君若執意要去的話,就多帶點人。」

「公子放心。孟子曰:防禍於先而不致於後傷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焉可等閑視之。我自會按照孟子說的去做的。」水淵道。

「安國君,請恕我孤陋寡聞,我只聽說過老子,孔子,卻從未聽說過孟子?著孟子是何許人也?竟然能說出如此精闢的話語來?」趙語狐疑的問道。

水淵心中一怔,心道:「都怪我一時嘴快。按照年份來算的話,孟子現在應該還只是個孩子吧,趙語不知道孟子是誰也屬正常。」

他清了清嗓子,對趙語說道:「此人還不曾有什麼名氣,自然不能跟老子和孔子相比,不過我比較喜歡他,他能說出這樣的話,那麼以後肯定會為世人所敬仰的。」

趙語確實沒有聽過孟子,他也並不是什麼治學之人,所以也沒有再追問下去。他對水淵說道:「安國君,你儘管準備好了,我這就去跟趙范說,讓你率領一隊人馬出城。」

「有勞公子了。」水淵畢恭畢敬的道。。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