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未央頌》第二百零八章 疑心生暗鬼
叛亂平定的消息是天大的喜訊,因此第一時間就傳遍了王宮。內心惶惶的人們拍手相慶,冒雨奔走相告。

竇漪房醒來時,大廳裡浮萍正向春艷閣的宮人滔滔不絕地講述竇漪房英勇的表現。

淡荷和藍衣陪在她身邊,告訴她在她昏睡的時候,宮裏是如何慶祝勝利。

竇漪房隻問了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太妃的情況,據說太妃正在料理後事,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她主持處置。

而後,竇漪房便出神地望出窗外。藍衣和淡荷沒有去打擾她,靜靜地站在一旁。

直到她又有了倦意,才起身躺回床上,漸漸地睡了過去。

話說太妃忙了一夜,最後也累倒了,她本來身子也不好,讓她處理這些事情可是非常耗費精力和體力的。所以眾人只能等劉恆回來。

但在此之前,黑夜還沒有落下帷幕。

竇嬰召到了張武,將方疏私下裏屠殺陳府的事情告訴了他。

張武聽了面上露出厭惡之色,但也並未覺得有何不妥。因為以陳家的罪名,定是要株連九族的。

何況方疏這次救駕有功,這件事情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他過去了。

可是竇嬰不以為然,他說出了方疏本是來援助陳冕的,後來被他捉住恐嚇才改投陣營的事情。

又說道:「方疏之所以對陳府趕盡殺絕,是想表明他和陳家的人沒有瓜葛。似此兩面三刀、心狠手辣之徒,留著終究是個禍害。」

張武點頭表示同意,「那你以為該如何處置?」

竇嬰手刀在脖子下一劃,冷冷道:「殺!」

張武面露難色,「可是太妃剛剛嘉獎了他,並承諾等大王回來為他請功……」

「太妃年事已高,現在又臥病在床,大王回來之後,這宮裏宮外的事她哪裏還會去管!」

見竇嬰語氣斬釘截鐵,張武也狠下心來,當即命人去傳召方疏。

方疏興沖沖地來到府衙,見到張武和竇嬰都在,當即叩見。張武二話不說,立即命人拿下。

方疏被按到在地,慌忙問道:「何罪有之?」

張武答道:「濫殺無辜。」

方疏大呼冤枉,表示自己殺的都是陳府的人。張武根本不聽,拔劍向前。

方疏猛然醒悟這是竇嬰的意思,怒罵道:「豎子欺我,不得好死!」

張武一劍刺穿了他的胸膛,看著他斷氣後,令人帶出去處理掉。

此夜,竇嬰帶人守護城門,故布疑陣,活捉方疏,有策反其幫助平叛,立下大功。

日後劉恆擢升其職,又藉著竇漪房的關係,仕途步步高升,平步青雲自不在話下。

卻說劉恆到了荊山後,至夜方寢,便有急報傳來,說是都城有人謀反。劉恆驚出一聲冷汗,即刻點將率兵,趕回都城。

暴雨來襲亦未曾停步,好在中途又遇上信使,得知叛亂已定,他才安心。但後事需要他的料理,也沒做停歇,繼續趕路。

回到都城,已是次日巳時。雖然雨早已停了,但他的衣裳卻未乾。

入得王宮,一切看似如常。經過一夜的暴雨沖刷加上宮人的清理,王宮好像沒有發生過一般,但若仔細去看,就會發現牆上,地上多了許多刀劍留下的刻痕。

劉恆自是沒有心思去注意這些,他只知道太妃累得病倒在床,連衣服也未及更換便來到鳳儀宮。

「孩兒不孝,讓母妃受驚了!」劉恆叩拜在地,目中含淚。

「快起來吧!……」太妃想到還能再見兒子,心裏感慨萬千,伸手要拉住他的手。這一握手,摸到他冰涼的衣裳,便責怪他不先去更衣,「若著涼了該如何是好?」

劉恆拗不過母親,隻好命人取衣裳來更換。

太妃起身,讓劉恆扶著走出殿外。

天空蔚藍,微風和煦,陽光明媚,這一切令人,心曠神怡。太妃面上露出了愜意的微笑,感慨能再見到天空實乃大幸。

「宮裏還有諸多事情等著你去處理,在這哀家隻說一件事情,你可認真記住了……」

劉恆頷首恭聽。

「這次平叛,竇漪房立了大功,處理完事務後,無論多累,你都要先去見她一見,明白嗎?」

「孩兒遵旨。」

……

劉恆離開后宮,立刻召集文武大臣庭議。主要是理清陳冕造反的經過,而後是擬定對有功之臣的獎賞。

陳冕雖然死了,但依然被曝屍三日,受人唾棄。陳敬軒被全國通緝,但文書亦發往代地之外,但未提及通緝的原因是叛亂。

而後封賞有功之臣,蒲昭、張武、宋昌、竇嬰、鄭韞、寧雲騰聚在封賞之列。

中尉韓鄺深受重傷最終不治身亡,劉恆亦給予追封,還下詔表彰。

韓夫人聞知兄長噩耗,悲痛欲絕,當堂昏迷。太醫及時救治,勸其節哀,靜心調養。

此後一月之內,韓夫人終日無精打采,悵然若失。每每想起小時候和兄長同甘共苦的日子,就會悲從中來,以淚洗面。

秦懿蓮好勸亦不能止。

劉恆將陳冕反叛之事處理完畢時,已經將近黃昏了。

夕陽又大又紅,天邊的白雲被渲染上一層橘紅色,泛著金光。餘暉照在宮殿的牆上,牆壁似乎閃閃地發著光。

劉恆伸了個懶腰,隻覺得眼皮沉重。因為趕路回來,他是一宿沒睡。

「大王,回去歇息吧!……」萬全說道。

劉恆點了點頭,正準備回廣元殿,忽然想起今天太妃的交代,便改口前往幽蘭宮。

「主子,大王來了……」

聽到劉恆到來,竇漪房心喜,但已不像以前那樣會喜形於色。

「妾身參見大王。」

「快起來,你還有傷在身呢……怎麼樣,傷好些了沒有?」

劉恆挽著竇漪房的手,對竇漪房的身體情況問得十分詳細,可謂是關懷備至,然後才說起她平叛的功勞。

「這次平叛,你可居首攻!想什麼賞賜,說吧!……」

竇漪房想了想,實在是不知道該要什麼賞賜,便問劉恆可否先記下,容她想到之後再提出來。劉恆自是含笑答應了。

「對了,你那侄兒竇嬰還真是個將才!」

「他怎麼了?」

劉恆將竇嬰在平叛時的手段告訴竇漪房,竇漪房聽了很是高興,「一直以來妾身還擔心,別人會認為他是因為妾身的緣故才能做官的,現在看來妾身是多慮了……」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嘛。」

兩人閑聊了一會兒就到了用膳的時間,晚膳就在春艷閣享用,在春艷閣裡沒有的大魚大肉。

因為竇漪房要補身子,多吃藥膳,食物也清淡了些,但這正對了身體疲勞的劉恆的胃口。

在陪同竇漪房的時候,劉恆強打著精神。可現在他實在是睏倦,吃飯時都差點睡著。

竇漪房知他勞累,便早早勸他上床休息。可奇怪的是,躺在床上後,一時之間卻又睡不著了。

這時竇漪房想到一個主意,「大王,您好久沒聽妾身彈琴了吧?」

「也是,那就來一兩段吧!……」

竇漪房讓淡荷取琴來,然後開始彈奏。

輕鬆、舒緩的琴聲恰如一陣春風吹過細雨霏霏的桃林,吹過漫漲的溪流,吹過清澈的小池。

如線的雨絲落在小池的水面上,點出一圈又一圈的淡淡的漣漪。小池裏的遊魚偶爾浮上來,圓圓的小嘴吐出幾個泡泡……

一切是那麼生機勃勃,然而又是那麼安靜。

在琴聲帶來的意境中,劉恆身心舒暢,漸漸就進入了夢鄉。

竇漪房一曲彈盡看到劉恆已經入睡,心裏倍感欣慰。她起身輕輕地走到劉恆身旁,伸出玉指輕輕的撫摸他的臉廓。

她被送來代宮時,原本只是想借這個男人的力量去對抗呂太后來為自己的母親和弟弟報仇,現如今,這個男人正成為她的一切。

……

翌日,鳳儀宮。

蒲昭來看望太妃。

「你的傷怎麼樣了?」

「好了不少。」

「陳氏謀反的事情都處置得差不多了吧?」

「大王勤政,只剩些細枝末節了……」

太妃欣慰地點了點頭,忽然又問:「你覺得竇漪房怎麼樣?」

「是個很能幹的女子。」蒲昭毫不猶豫就說道。

太妃面上露出微笑,「我打算讓大王立她為後,你覺得呢?」

「實至名歸。」

……

午時,劉恆來陪太妃用膳,太妃又提到了立後之事,原本她是不願參與的,但這一次她推薦了竇漪房。

「這其一呢,竇漪房多次跟隨大王出生入死,幫助大王你轉危為安;其二呢,她在平叛上立了大功;其三呢,她還有身孕。就這三點,她就有非常足夠的資格勝任王后了……」

「經歷了陳氏叛亂的事情,她的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宮裏人人都信服,立她也是再合適不過了……」

這一番話,幾次提到要立竇漪房為後,可見太妃對竇漪房的喜愛和倚重。劉恆倒沒有異議,只要太妃順心,他也就順意了。

只是有個問題,竇漪房願不願意做這個位置呢?劉恆很清楚,竇漪房不願做的事情,即便是他也無可奈何。

「你不會去問她?」太妃怨道。

「好,孩兒會去問她的……」劉恆道。

「你來哀家這兒,還有其他事情吧!……」

劉恆微笑,「什麼事都瞞不過母妃……」

劉恆是帶著疑問過來的,這個問題和陳家叛亂的事情有關。據了解,陳家在舉事之前見到了一位神秘的丞相,這個丞相是什麼人,劉恆和太妃都心知肚明。

從而也就是說,叛亂是呂太后授意的。

雖然明白是誰在幕後操縱,但劉恆認為此事不能張揚,不能讓這件事和呂太后牽涉到一塊兒去。

因為這麼做怕是會引來呂太后的忌憚,因此劉恆打算將陳氏叛亂的原因更改,然後告示天下。

為此,他特意來找太妃商議。

太妃覺得他這麼做最好,至於叛亂的原因嘛,可以有很多,就讓劉恆和那些心腹大臣去想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