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初景道君》012.三身元本是一身
暘谷之中,長桑林下。

王景端坐道台上,面前是金朔送來的黃幡、赤燈以及石硯。

「谘爾真靈,隨我神運,變化池沼,鍊形濯質。」

道人伸手一指,石硯落在地面,一分為二,回歸流汩沼與冶鍊池原形。

「黃華盪形,玉眸煉質,仙化成人,丹境生神。

「起!」

他拋落黃幡赤燈,二者各自變化,在水池火沼周圍立下旗幡牌符。

法壇建下,便有真炁沖勃化作祥雲,又接引日精月華匯成甘露,在池中注滿神泉。

一切準備就緒,王景未曾耽擱,張口一吐,一枚純青道丹自絳宮飛出,其上三道丹紋二實一虛,象著著他的散仙功果。

「鬥轉星移人睡定,覺來紅日正當中。」

道丹之上陰神顯化,灑然作歌;青衣金冠,手提一柄無鞘長劍,正是道人本命法寶。

語畢,陰神裹著金丹往火沼中一落,霎時間青煙騰起,陰神燒融、金丹崩解,化作大股大股的先天元氣復又聚攏成人形。

煉化形神清凈,俱入洞陽流火之中,焚煉生來有為之身。

在氤氳道炁中,有一縷真性微微顯出,如露似珠,正是太極以前一點靈明,所謂先天真靈是也。

正常而言,陰神、金丹不存,王景就該魂飛魄散,隻余真靈投入輪迴之中,日後誕出的新生命和他也再無關係,比投胎轉世還慘。

但得益於水池火沼,他如今意識尚在,能按照慕容所授法門,運轉起元胎靈神法,重塑道身。

道人現在的狀態比之元胎靈神法中所言要酷烈的多,陰神燒融、金丹崩解,隻餘一點本性靈光裹挾一身道炁法力不曾逸散。

乃是王景結合水火鍊度與元胎靈神兩重法門,專為自己推演而出的蟬蛻之術。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換源app!真特麽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裏可以下載.huanyuanapp】

能最大限度地沖虛泛景、煉質盪形,甚至還可藉此機會純凈道基,陽化元神。

道人真靈熠熠,流汩沼中隨之散發龐然吸力,牽引著冶鍊池中的元炁投入其中,緩緩造化出一具先天道體。

此身悉由先天元炁構成,不染後天濁塵。

九日九夜一晃而過,待到第十天時,水池湧動,潭底吐綠,顯露生機,朵朵蓮華自其中盛開,將流汩沼化作蓮池。

當中最大一朵色成青紫,亭亭玉立,花開九瓣,芯露金蓬,下有七葉托之。

一尊靈嬰端坐其上,高有二尺,顧盼生輝,作偈曰:

以大圓覺為我加藍,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靈嬰睜眼,便能照見一切有色無色、人空法空;周身雲氣聚斂,則化作一襲無垢天衣披在身上。

腦後明光顯化,如日似鍾,激蕩開道道靈音,所及之處悉數灰飛而去,就連水池火沼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印痕,如刀砍劍刺。

昔年所得五門小神通,如今真真切切與王景融為一體,成為天賦神通。

「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我如今與之也相差彷彿。」

嬰兒開口,竟然言語清晰異常,富有條理。

此身非為生靈精血造化,而是元氣和合,自然造就,不曾修行便有五百載的天壽。

將來修為日漸高深,還會進一步上漲。

「十年,只需十年,我便可重修至散仙圓滿,隻待突破陽神。」

王景心中默算,很快給出了答桉。

「有暘谷這天然道場在,天門界中可稱無虞,安全問題不必多言。

「剩下的,便是將舊身祭煉為身外化身了。」

王景低頭,圓都都的小臉上面色平澹,食指在身下蓮華劃過,逼出一枚精血,靈氣盎然,鮮赤中似蘊純青。

若是有餐肉飲血的魔道妖人見了,第一時間就會食指大動,直接衝上來抱著王景大快朵頤。

這也是王景避世不出的原因。

現在的他,對魔道而言,無異於三歲小兒持金過鬧市,誘惑太大,莫過於自尋死路。

一臉嚴肅的靈嬰彈指,精血飛入舊身眉心,留下一點朱印。

而後王景輕拍身下蓮台,枝葉搖曳,流汩沼中吸力再起,將舊身攝來,沉入水中蘊養其內新近誕出的靈神。

「經過水池火沼這番熬煉,武道身中的三魂七魄天然與肉身相合,練成武相也會輕鬆不少。」

元芒武道要成就武聖,須得三魂七魄盡數融入肉體,激發竅穴,在天人交感的狀態下,以實質化的神意於虛空中凝練武相。

這本該是水磨功夫,在漫長時光中將靈肉相合,但如今有水池火沼這等玄門法式,足可提前打好相應基礎,日後自可速成。

「還有一段時間,趁機再為武道身煉製一樁法寶,供其性命交修。」

王景陷入沉思。

武道身是他蟬蛻而下的舊身,本尊一應殺招天然掌握於心,無論刀劍拳槍均可化入其中,更有三陽洞真這等涉及到混洞變化的絕強招式。

尋常法器,已經很難再對他有所臂助。

「武道身缺的不是攻伐手段,而是能封困、鎮壓敵手的事物。」

畢竟武道不比仙道,在剛猛上多有超出的代價,便是失卻靈活多變的種種手段。

在某些仙道昌盛的大世界,自視甚高的修士們也會將武者稱為「莽夫」。

「即是如此,不若將清陽郡侯之印重新煉製,也可遮人耳目。」

王景隨意招手,流汩沼中一物飛出,三寸見方,古意盎然,上落龜鈕,下端陽刻「清陽郡侯」四字。

「這當中還有殘缺禁製,需得與雒城法陣勾連才可起效,是在雒城動用超凡的憑證。」

肉乎乎的小手在上面一敲,三層殘缺不全的虛幻禁製自金印上飛出,隱約間構成一個佛門種字。

「果然是佛家手段。」

王景沒有過多關注,而是閉目存思片刻,將一重散發著封鎮、拘禁意味的虛幻禁製觀想出來,打入金印之中。

他現在尚未修行,做到這步已是極限。

基礎已經打好,日後自有武道身去進行更進一步的祭煉,不必王景大費周章。

「接下來便是提升一下此器材質。」

王景念頭一動,身下蓮台根須收回,飄然落在地上。

他一手下觸,前方地面無端裂開,一塊塊神鐵、靈玉自地下湧出,不消片刻便堆積出了一人來高。

哪怕玄光、法力盡去,在這氣機相合的暘穀道場中,王景依然能夠顯露種種神異手段,只是先前存思法器禁製時乃是以自身靈神為源,故而不能長久堅持。

「去蕪存菁,倒也夠用了。」

王景將所有靈材悉數投入冶鍊池中,青煙飄揚間得到了一灘非金非玉的液體,而後澆鑄在郡侯金印上面。

待到一切結束後,金印形製、體積等絲毫未變,只是沉重了許多,分明只有三寸,卻如小丘一般,鎮壓了暘谷中一處地氣流轉。

「七塊神鐵、九枚靈玉,這些材料哪怕是煉製數件靈器也綽綽有餘。

「如今此印僅憑自身重量,便可輕而易舉地壓碎一應法器、靈器。」

王景將雒城法陣許可權打入其中,又操縱水池火沼將金印攝入,同蟬蛻舊身一同溫養。

同時將二者氣機勾連,幫助武道身煉化此寶。

「此印可名乾元,武道身則以清陽侯稱之。」

王景滿意頷首。

這是做了一個分割,將清陽侯相關的因果承負悉數交由武道身承擔。

由於他蛻下的舊軀絲毫未損,日後哪怕有術數高人推算,也只能算到清陽侯身這一層,再也無法涉及仙道本尊。

「道分三身之用,理合一真之元。道生一,一偶二,名之曰乾,三才由是而始也。

「難怪前賢人設象必體乾元,其中好處奧妙,不可多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