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初景道君》043.驅馬出關門
,初景道君

終究不過是未曾發生之事,敗犬的哀嚎罷了。

王景聽聞陰蘭話語,不以為意,反而對慕容笑道:「神女猶有心情說笑,看來是胸有成竹了。」

慕容聞言道:「當中癥結倒也簡單,無非是水土相剋,不得和洽罷了,只是說來簡單,做起來難,非是精擅水、土二道之人,難以施為。」

「此事我亦然知曉,」陰蘭嘆息道,「若想將外子救出,非得來上一位水神或者地神不可,只是自大陳伐山破廟以來,神祇哪有那般容易找尋,不然我也不必在此苦捱了。」

「直到遇見妾身。」慕容笑著補充了一句。

「直到遇見尊神。」陰蘭應道,旋即復又提問,「不過尊神當真有把握救治外子?非是我瞻前顧後,實在是......」

「患得患失,此乃人之常情,」慕容安慰她一句,「若是道友不信,可與妾身先簽訂契約,再去天水廟中一觀,若是沒有十全把握,妾身必然不會出手。」

通過寥寥幾句對談,慕容已能大致揣測出陰蘭的真實性格,知曉對方對權勢並無卷戀,或者說哪怕曾經有,如今為了道侶俱都可以拋棄了。

這對她來說再好不過,若是一切順遂,憑藉這救命之恩,或許還能人地兩得也說不定。

陰蘭思慮一番,答應了慕容提議。

二人以天門界法則為見證,引動天地之力,簽訂了人神之約。

契約訂立後,陰蘭對慕容態度和緩了許多,當即便要拉著其人去往國都,開始救治道侶。

王景不曾與陰蘭立約,對方也沒有邀請自己,便不去自討沒趣,徑自回了阿瓦國。

「藉此機會,不動刀兵便將柔蘭國收入囊中,因著與我有約在先,大漠戰火將熄,又可憑此收攬民心,在短時間內獲得一國香火。

愛閱書香

「果然是一箭雙凋的好事。」

對慕容而言,最為緊要的其實是那枚漠母遺留的神晶,而柔蘭一國,則屬於有棗沒棗打兩杆子的意外收穫。

反正她自九州下降,一時半會兒也沒個去處,而柔蘭國中漠母信仰早有先例,正好供其煉化,保證自身在天門界中無憂。

「以這位神女的手段來看,恐怕陰蘭夫婦二人,遲早也會成為其人臂助。」

這樣一來,就是一石三鳥了。

王景回到阿瓦神廟,思及這位神女的一系列動作,不由暗生敬佩。

「若是與其成為敵人,恐怕會頭疼得很吧!」

幸好目前他與慕容尚算友方,沒有明顯的利益相爭。

這也與暘穀神君轉修上古神道,照見前路,對凡人香火需求已然不大有關,不然哪怕是為了聚集大漠信仰,幫助本尊療傷,他也不會如此輕易放過柔蘭國。

「得悟法則根源後,我已能顯化道域雛形,並藉此勾連暘谷,調集天地間的陽和生機之氣幫助本尊療傷。

「如此痊癒速度能快上三倍不止,原先估計要三年,如今不過一年便可出關。」

暘穀神君坐在禦座上,神光漸漸沉寂下來,意識回歸暘谷之中。

七葉樹下,王景本尊端坐道台,背後大日普照,虛映九天,青光沌沌,洞照三元,色如青玉,形如月圓。

卻是他自《東陽神呪八威策文》中有感,道行有所精進。

悄無聲息間,三幅道圖自然顯化,按三才而立,沉浮青光之中,乃是《東華九陽丹章》的總綱及蛻凡、散仙二境法門所化。

若有得授此圖者,便能說是得了他丹道真傳。

當先一副,清冷無為、道德自然,正是王景教與金朔的總綱《未見圖》,觀想此圖,可錘鍊自身本性,煉己存身,修行心持。

未見目生疵病,心通道覽滌除。

悟則日中現鬥,迷之浪失玄珠。

第二幅圖,混沌虛梵,溟津無光,隱約可見天地未分,玄精未兆,不知其所以然而然。

此乃九陽丹章的蛻凡法門,《混沌圖》。

洞寂無聲無色,默然杳杳冥冥。

未分天地之象,深藏太一之精。

此乃發掘自身識神,變化氣質、返識得智之法,乃是王景汲取仙佛兩道典籍精華而成,依舊偏向全真北宗,落在此世屬於真性派的觀點。

此圖修成後,便可明晰自身黃芽,成就虛丹。

第三幅圖,卻是一道模湖人影,內視無形,瑩然虛靜,象若玄霜。

這便是王景如今修行所用的觀想法門,《製魄圖》,對應鍊氣化神層次,也即金丹至陰神境界,在道人劃分中屬於散仙一級。

柔弱沖虛至德,謙和隱弊無私。

閉目精思遺照,寂然內守真慈。

煉盡陰魄,即為純陽。這一層次的功法,講述的便是蘊養金丹,陰神出竅之法,而陽神境界的法門,王景苦思良久,尚不得法,如今得東陽神呪之助,靈光一閃下,終於創出。

俊目扶眉光奕,撞透京山虛璧。

璨然靈寶滋純,遍塞太空微密。

道人張口一吐,第四幅道圖飛出,妙然神化,光於四達,煌煌兮混陽魂,遊於象帝之先。

「此圖可名《煉魂圖》。」

王景話語落下,第四幅道圖融洽非常地與先前三幅道圖落至一處,各據一方,鎮壓水土火風。

陽神功法出世,背後小樹大放光明,隱約有讚頌聲自其上碧葉傳來,神異莫名:

【清景高輝,陰幽盡披;洞虛暘谷,真仙高飛;火雲已迸,金輪不遲;攝炁混合,光滿羽衣;扶桑啟運,青陽交馳;朝拜大赤,服煉玄微】

轟!

地脈震動,似有無窮火焰要噴湧而出,終究後勁不足,無以為繼。

王景黃庭丹田中道丹輕轉,第三層道紋微微浮現,旋即隱沒無蹤。

「三轉陽神,終究天門界本源有缺,連金丹修士都無法供養,更不用提我這半隻腳跨入陽神大門的散仙了。」

道人收斂氣息,得益於創法之功,他道行大進,體內金丹進一步純化,隱然間有復返乾陽的架勢,只可惜此界修行鎖死在煉精化氣一層,沒有渡劫可能,無法突破散仙。

「散仙境界,道行堪比陽神,法力卻還是蛻凡,中間相隔了一個大境界。」王景估計了一下自身狀態,有些悚然,「待到離開天門後,不會風火雷三災齊齊而降,將我劈成灰灰吧?」

那可就真是自尋死路了。

「還真是幸福的煩惱。」王景摸著脖頸上的殘餘蜃氣,道行有進,傷勢痊癒也指日可待,只要潛心閉關年許長短,自可將其驅除。

「若無必要,就不出暘谷了,至少此地作為天陽仙君曾經駐蹕所在,又被金烏身祭煉為地上神國,能在一定程度上欺瞞天機,推遲劫數來臨。」

王景心中作出決斷。

......

大陳王朝,南陽郡。

劍光一閃,幾名武道修士頭顱飛起,鮮血灑落大地。

太虛道宗九代大弟子林子軒收回法劍,看向一旁瑟瑟發抖的一對母女,放低了聲調,低聲道: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你母女二人只是凡人,卻持有如此神兵,難怪會被人尋上門來,要殺人奪寶。」

一柄青橙斷劍落在血汙中,光潔如新,被他拾起。

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曉聲。

林子軒降臨天門界,除去完成師門交付的任務外,還有一個私人目標,便是尋得眾多名劍,感悟其上劍意,藉此立下自身道心。

他在凡間打探幾日,聞得一柄名劍下落,於是急匆匆趕了過來,剛好於賊人手中救下眼前這對母女。

「此乃外子生前所留,」婦人垂淚道,「他逝世後,我常睹物思人,不料卻引來如此禍患。」

她思索片刻,沉痛道:「還請仙師將其帶走,免得再擾我母女日後清凈。」

「這......」

林子軒還要說些什麼,忽然心中一動,直愣愣看向天西之地,眼前似乎有一輪青陽升起,群陰皆散,獨居中天。

「祖師遺物?」

他莫名有感,此等異象定與天陽仙君有關。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