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開局就是元神老怪》第三十一章、白骨山上白骨夫人
天蓬元帥與揚關哭訴起事件的來龍去脈。

並非是祂醉酒去的太陰星,去調戲嫦娥仙子,祂都這等境界了,怎麼可能因一點酒醉倒,即使是世上傳聞的神仙佳釀,也不可能將祂醉倒。

說著祂還不時吐口酒氣,這不是酒氣,是祂的惆悵。

「我不是去調戲嫦娥仙子的,而是見著她在舞會歌舞時,掉了一條絲帕,忘了撿回去,我便將那絲帕送去太陰星,想還給她,哪知她們因瞧過西遊記,以為我是去調戲她的,就將這事報給太陰星君,太陰星君那娘……祂老人家毫不講理,直接將我先揍了一頓,我一般不跟女人計較的,所以也就沒有反手,被祂打得難看了些。」

「唉,也因咱們神庭受多樁重寶鎮壓,更有多位上帝坐鎮,甚至兜率宮就懸於上頭,時空穩定,無人可奪攝過往時間,為我解釋,唉。」

對此,揚關亦有體會,他借用造化無極混沌鍾來調用此地時間,也無法激蕩起半點漣漪。

「幸而太陰星君將我帶到了上帝處,請了天帝法旨,解了神庭限制,才為我洗脫冤屈,若非如此,上帝都得先處罰我,道友,你說是不是。」天蓬元帥懇切地說道。

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實在與祂的魁梧身形不相符,讓揚關都有些不忍直視。

「天蓬元帥,我信你。」揚關也一臉誠懇地說道。

「那就好,那就好。」天蓬元帥的雙眼中閃爍著喜悅的淚花,似乎真的因為揚關的回答而備受感動。

揚關這話當然是在敷衍祂的。

此乃神庭,乃地仙界中樞,甚至可以說是全宇宙諸天萬界的中樞之地,誰敢瞎搗亂,誰敢瞎攪和,這都是對神庭的不敬,對天帝的不敬,對聖人的不敬。

另外那本西遊記的作者卻也膽大,興許是無知者無畏,竟然將神庭寫到書中,將諸神編排一番,雖然都有做些許改動,但終究繪墨神庭,乃至西天佛門。

不過那作者在書中,還將佛門拔高了許多,竟然也沒有惹怒神庭和道門,追究他的不敬之情,也是奇怪。

但那作者早已轉世投胎,也不知是否有被地府安排一番,畢竟他連地府也沒有放過,也一通編排。

真實的地府可沒有他所寫的那般軟腳蝦,竟被一猴子耍成那樣子。

只是,眾神都有抨擊西遊記這本書,卻都沒有找作者的麻煩,這事委實蹊蹺。

因此,揚關就問起哭訴的天蓬元帥:「元帥為何不為自己討個公道呢?」

天蓬元帥聽了,奇怪地看著揚關:「跟誰?太陰星君?還是火德星君?」

這關火德星君什麼事。

「就是火德星君那廝把西遊記帶上神庭的,然後滿神庭亂傳,敗壞我的名聲,才害得我如此。」天蓬元帥咬牙切齒道。

說著,祂就要去尋火德星君的麻煩。

哇呀呀幾聲,化出三頭六臂,顯出忿怒寶相,六臂各執鉞斧、弓箭、劍、鐸、戟、索,祂這便要去找火德星君討個公道。

揚關見狀趕忙攔住祂,可不能讓這廝真去找火德星君麻煩,否則他可就是罪人了。

「非也非也,元帥為何不去尋寫西遊記的小說家的麻煩?」揚關說明自己的意思。

天蓬元帥一聞言,更迷糊了:「我為何要尋他麻煩?他只是個寫小說話本的啊。」

天蓬元帥的話雖在理,但揚關卻感覺到其中的一點不對勁。

他之前也常有忽略這人,隻以為西遊記,一話本小說罷了,當不得真,那作者也務須理會。

可玄奘和尚之名世間可無有流傳,且因玄奘和尚的寂滅,已經絕跡於世間,更不會被誰記起,也不會於冥冥中烙印到某個人的心間。

此事非同小可,當論一論。

揚關此刻就想著推演一番,算算這本西遊記的作者的一切。

然後隻得了個空白。

他什麼也沒有算到,甚至西遊記的作者的名字都……無有。

天蓬元帥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隻搖搖頭,沒計較更多。

收了三頭六臂,就繼續飲酒。

「道友不必糾結了。」天蓬元帥說道。

祂晃晃腦袋,吐出一個詞:「難得糊塗啊。」

原來方才一切都不過是演給揚關看的。

但祂還在飲酒,可一切已經盡在不言中。

祂有些話要傳達給揚關,但不能直接轉述,只能藉著此番動作來說明來意。

「火德星君那濃眉大眼的傢夥竟也有這點心機?」揚關的心思跳脫到另一頭。

世上還多東西都沒有無緣無故的。

待揚關想要傳音秘密追問天蓬元帥時,天蓬元帥便唱著一段小調,漸漸遠去了。

聽小調,應是數百萬年前的地仙界的某個時代的文明遺留。

曲風婉轉,動聽,可惜卻從天蓬元帥的口中唱出,總讓人覺得……

「廣寒宮中有位仙子就常唱此曲。」忽然,火德星君從虛空中鑽出,突然出聲。

「但這豬頭卻沒去調戲那位仙子,反而調戲起另一位才飛升沒多久的仙子,而且還是太陰仙子頗喜歡的一位仙子。」火德星君幽幽補充道。

火德星君說時,還將西遊記中天蓬元帥被貶下凡後的外號叫了起來——豬頭。

「祂為何要這般做?莫不成真的醉了?」揚關疑惑道。

天蓬元帥一通解釋了,火德星君又冒出來說了這番話,讓揚關一時不知如何抹去心頭的這團迷霧。

「嗨,管祂作甚,這豬頭也就下界斬妖除魔時不含糊,其他時候都迷迷瞪瞪的,常說糊爛話,也跟喝醉差不多。」火德星君擺擺手。

而後祂便再舉起酒杯,要跟揚關滿飲一杯。

神庭當中本就有不少奇事怪事,可揚關坐鎮太陽星,更為天道主,尋常人都不會來尋他,不尋常的人更不會以如此古怪的形勢來找他,所以此中定有古怪,只是他也說不清哪裏古怪。

這世上也有道果不能探究明白的東西,神庭便是其一,即使揚關身在其中,看這神庭也是迷霧重重。

見的火德星君不願再說,揚關便知天蓬元帥難得糊塗的意思了,原來說的就是這位啊。

可西遊記這本書的作者仍是個迷,讓揚關也琢磨不透。

「羅貫中。」揚關以前世記憶的那個名字來推算。

然後算的整個地仙界有三千六百七十一人叫這個,而從古至今算下來,足有五百六十九萬八千七百八十八個人叫這個。

揚關也不嫌麻煩,每個都給他推算過去。

最後個個都是「清白」身。

沒有一個著手寫過西遊記。

見此,揚關也明悟些許東西了。

看來這本西遊記不是隨便寫出的,背後真有高人。

說不得就是神庭中的某位大人物,也有可能是佛門大神通者,亦有可能是魔門魔尊來此搗亂。

「道友,勿要再做無用功了,且先與我飲酒吧。」火德星君在旁催促到。

「天蓬元帥那廝也走了,咱們且看一曲歌舞吧,飲酒沒有歌舞可是興趣大失啊。」火德星君坐而喝道。

而後就見祂鼓掌幾下,就有一道道婀娜妙曼的身影從虛空中翩翩而下。

她們或持琵琶,或抱古箏,或拿玉磬,或敲編鐘,或捧塤,或捏長簫短笛。

而這件茅草小屋隨之就拓開空間,展露千尺遼闊,收下這些歌舞昇平之小女子。

叮叮咚咚~~

美妙的樂曲佐著清麗曼妙的舞姿,於此間綻放一朵朵鮮亮艷麗多姿多彩的繪彩景色。

此景甚美,但揚關還是挪得開眼,世間最美的景色乃是宇宙的絢爛,大道之瑰麗,這是世間一切都比不過的。

所以見著這些,揚關也能將之視若無物,認作一片空空。

酒過三巡,歌舞退場,揚關復說道:「不知天蓬元帥緣何要輕薄那位仙子?」

火德星君擺擺手:「未曾輕薄,只是調戲那位仙子。」

「你說追著人家在廣寒宮繞了一圈,是不是調戲?」

揚關聽得,也覺得像是調戲。

接著就見火德星君打出一道畫面。

畫面中正是身材魁梧的天蓬元帥在追著一個白衣飄飄地絕色女子。

這女子之美勝過火德星君方才請來的那些小女子。

此等美色能讓人流連忘返,能讓君王從此不早朝,能讓揚關前世和今世見過的女子都黯然失色。

可揚關只看這事,卻不欣賞這女子的美。

「天蓬元帥竟還有這一面。」揚關連連嘆息道。

「哈哈,這廝那日偷喝了西王母娘娘親釀的玉液瓊漿,受其中大道迷失了本性,這才有此事。」火德星君笑道。

「可天蓬元帥說祂是去還手帕,天帝已為其作證。」揚關說道。

「這倒也不錯,確實是要去還手帕的,但手帕還後,這廝酒勁上頭,這才做了這糊塗事。」火德星君應道。

「不聊這事了,都是陳年舊事,有紫薇上帝護持,豬頭也不會下凡塵,真做了那豬八戒的。」火德星君捋了自己鬍子一把,然後認真說道。

這事揚關當然不會糾結。

畢竟玄奘和尚如今仍沉寂於過去,佛門也被趕出地仙界,西遊記這事絕無可能會有。

正待揚關收了心緒,不去想這些時,火德星君所說的那些話竟然在草廬小屋的空間收縮回原樣時,盡數化作一段古言。

這段古言乃是地仙界上古之時,一個崇拜火德星君的部落所創下的文字,早已遺失在歷史長河中,但它此刻卻統統跳到揚關面前,在火德星君離開這草廬小屋時,將其中意思展露給揚關。

「小心太陰星君!!」

揚關看得奇怪,這是個甚意思。

要小心太陰星君?

他與太陰星君也未曾結仇,大道追求也與太陰星君不同,未有相衝之處,怎就要小心祂。

而且為了告知他這事,火德星君與天蓬元帥都得這般大費周章,費這麼多力氣,是否太過……多心了。

雖然揚關在證就道果後也看清世間道尊層次有幾多,而這位太陰星君就在其中,但也沒必要如此防範吧,畢竟天蓬元帥可是北極四聖之首,論地位比真武大帝還要高,真武大帝在北極四聖都只能坐末席。

而真武大帝如今都在追索不滅之境,天蓬元帥怎會差?

火德星君也非簡單人物,否則怎會被天帝派來鎮守太陽星,與純陽老祖一般被委以重任。

而這兩位都要如此小心,如此拐彎抹角,設置重重疑陣,將這個信息傳給他。

難道那太陰星君比天帝還要厲害不成?

揚關不解。

雖不解,但心底仍然多了那麼一份警惕。

只是對於太陰星君這等人物,揚關覺得還是少猜測為妙。

待得純陽老祖歸來,他便離開這顆太陽星,脫離神庭,與太陰星再無交集。

到時這太陰星想插手人間都難。

但太陰星君卻可以插手到宇宙間。

「嗨,太陰星君若真要對我不利,哪需做各種詭譎之事,直接動手便是。」揚關嘆一口氣,覺得自己多想了。

然後他問向一旁靜靜無聲的純陽劍童子:「火德星君和天蓬元帥所言是否為真?」

純陽劍童子搖搖頭:「我不知。」

祂隻安心在純陽老祖身邊修習劍法,養煉自身,待得時機,脫胎轉世去,可沒空理這些閑事。

「唉,也不知純陽老祖何時歸來。」揚關嘆一口氣。

看一眼肅穆地站在一旁的純陽劍童子,揚關知曉是沒法打探更多消息了。

而火德星君和天蓬元帥都是一副諱莫如深的樣子,顯然神庭的其他人也不會說出這事的關鍵,而不知者又如何知。

撚了一把酒水,揚關靜靜凝望向大地。

神洲上,動亂暫歇,各路軍閥竟都收了兵勢,休養生息起來。

尤其是大地上最大的一股軍閥勢力——吳明軍。

吳明軍佔得神洲東南沿海一地,擁軍三十萬,治下百姓在冊有六百萬戶,更得海外蓬萊仙島助力,有一隻海上船隊為之封鎖東海,不使其他軍閥害吳明軍,也將其他軍閥困鎖,無法借海域互相勾結,轉運物資。

吳明軍的首府定於金陵,曾為鹿王軍所佔之地,後經戰亂成一片廢墟,如今卻重建繁華。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