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開局就是元神老怪》第三十四章、召魂幡下召靈,邀人邀純陽
揚關思及自己那次入那玄之又玄的境地中,見著兜率宮,但卻怎麼也進不去的窘境,若是有了這太上老君的法令,說不得那回就能入兜率宮,聆聽聖人大道了。

當然,此刻入兜率宮,最有可能見著的還是三位聖人的論道鬥法,最後他被波及化作灰灰……

可這兜率宮法令絕對是好東西,甚至比那些先天靈寶殘蛻還要寶貝。

畢竟入得兜率宮,可不就能面見聖人,得一份大造化。

但,揚關最後還是拒絕了天蓬元帥之請。

謹慎為妙,否則下場怕是不大妙。

當然,得了天蓬元帥這個請求,揚關也落下目光,去查查天蓬元帥轉劫之身的雙親所在。

因天道之故,揚關都不必去地府查,也不必請神庭中的天書去查,只需藉著天道大法,於諸般因果牽連中,找著了天蓬元帥所說的那對父母。

天蓬元帥得道頗早,在洪荒年代便已經成了神仙,那會的神仙便是神仙,證就元神,飛升天界,拜謁受印東王公西王母,便可算是成了神仙,領了職位,可參悟天界法規,領悟浩瀚的洪荒大道。

後來洪荒破碎,天地法理移變,天蓬元帥與許多神仙一般遭了殃,神仙之身被破,道行折損,隻得入輪迴,重求大道。

後來,太清聖人開地仙界,重定宇宙地風水火,釐清規矩,才使這些洪荒遺民有了去處,否則終要在破碎的宇宙中漂流,最後自我寂滅。

天蓬元帥於地仙界開闢後的十億年後,藉著紫薇帝君重返神庭之劫而證就道果,為紫薇帝君統領天兵三十六萬,做了那北極四聖之首。

而在那屢次轉劫重修中,天蓬元帥就遇上了那受身血親,因此,才有現在這事,才會求道揚關頭上。

只是,以祂的本事自己就能上場,直接推動雙親登天。

其中因由只是祂這對雙親多不靠譜,曾幾度禍害蒼生。

而且地府都不好好審查他們的前世嗎?

竟然會讓他們這般禍害蒼生,沒天理了嗎?

但想想,這兩位幾經天蓬元帥照拂,且還是天蓬元帥證道的引路人,沾染了天蓬元帥的一縷神光,這才使他們能輪迴數千回都不滅,十八層地獄都走了一次,也還能在人間蹦躂,還能步入輪迴中。

要知道,這兩個的真靈也是老古董了,足足可追溯到數百億年前。

不過他們卻隻經歷了輪迴三千六百多次,而且次次不一樣,次次要完蛋。

之所以存在這麼多年,卻隻經歷了這麼幾次輪迴,其中因由是他們有幾次犯事太重,人神共憤,被押入十八層地獄,差點沒將十八層地獄都逛了個遍,最後也落到地藏王菩薩那,聽了菩薩三回講經……

「某深以為,這等臥龍鳳雛應當投往佛門,讓佛法好生普度了。」

這是揚關對這對夫妻的最殷切期盼。

另外這兩位還有一事尤為奇葩,也是因天蓬元帥之故,這兩位次次輪迴都在一起,次次孽緣,次次做夫妻。

揚關曾聽聞過七世怨侶,人間也總有傳說那七世情緣,每一世都沒個好下場,而這一對卻好似七世大冤種,不是他們倆成了冤種,而是將全天下人成了他們的冤種。

隻怪天蓬元帥的一縷神光沾染了他們的真靈,使得他們的命過於「硬」,「硬」到連一個千年王朝都會被他們克滅了。

察覺這一奇葩,揚關的臉上露出一絲莫名之色。

這次的大劫由他開啟,可似乎摻和了許多奇奇怪怪的東西。

好多大能都開始往裏頭加註。

『莫非有人看天帝獨佔寶座不爽?』揚關心想著。

不過天帝自從當年被人族從帝位上掀下去後,可就安生了不少,再未作妖過,甚至還將神庭的權利分割出去,多了四禦,後來又添了救苦天尊,加上自己合稱六禦,姿態之低,令人髮指。

且天帝重登寶座後就拉攏各方勢力,各個強人,更加尊崇太上老君,靠攏道門,有一段時間,還拉攏過佛門,給了如來佛祖一個五老之封,若非道門橫加阻攔,意態堅決,佛祖可能也得被尊為與太上老君同等地位。

雖然天帝仍未神庭之主,仍得權威,但權柄已然下移,不可能真有人尋天帝麻煩。

揚關也沒想過推翻天帝,畢竟天帝也沒礙著他,尤其天帝的大道與他乾係頗小。

他只是想在地仙界烙下痕跡,推動道演大千,甚至推演天道,晉入先天大道開闢大道。

「唉,是人是鬼都在秀……」只有天帝在挨揍的時代又要來了嗎?

這種想法並非揚關無的放矢,因為極有可能出現。

那些大能的目標可能不是他,甚至不是這場大劫本身,有可能便是天帝。

佛門與魔門可能都在暗地裏詛咒過天帝怎麼不退位,這樣就可以攪渾地仙界,讓地仙界無法再佔據宇宙中樞的地位,其祂大能也定在暗罵著天帝,天帝統領神庭,佔了好多人前進的路。

當年人族能掀翻如日中天的神庭,將天帝打落紅塵,背後可有不少功臣。

而且當年似乎也是因那封神榜……

總之天帝不易,請大家愛惜天帝。

揚關收斂無端放肆的心情,細細思索起天蓬元帥的請求。

雖然這細細思索只是一個呼吸的事,但一尊道果老祖願意花一個呼吸的時間去思索一件事已經非常了不得了,道果老祖的思緒大多在其祂道果上,或者自己的道業修行上,能騰出這點時間,思考一對無關緊要的老夫妻的事已經很給天蓬元帥臉面了。

當然,天蓬元帥的臉面也就到此為止,不會有更多。

揚關是不會給這對夫妻安排路子的,但也不會橫加阻撓,一切就全看他們自己,以及他們背後的天蓬元帥了。

「還是修行好。」揚關念一句。

然後他對著一旁的敖禦一招手。

敖禦心領神會,知曉自己的「苦日子」又來了。

為此,他先前就在心中打下腹稿,想著好好陳詞,讓老爺知曉他的決心。

可惜,揚關不給他說話的機會,一道青光直接就將他裹走,再次投入太陽真火中。

而投了這敖禦入太陽真火後,揚關的目光再次投往神洲大地,西南一角。

……

人間,十年前,瀾滄大河旁,一對夫妻誕下一子,此子生而塊大,足足十斤。

這十斤的孩兒一誕下,竟就能在地上跑步,且不哭不鬧的,惹得兩夫妻以為是妖怪。

畢竟這瀾滄大河旁除了人外,還有許多妖怪,如同雜草一般生長在那荒野叢林中。

但那孩子在地上跑幾圈,竟然就能開口說話:「孩兒見過爹娘。」

那雙大眼睛淚汪汪的,一下子就讓兩口子心腸融化,好似這孩子就該是他們親生的,不對,這孩子本就是他們親生的。

念過幾本書的孩子親爹憶起書本中所寫過的故事,說是聖賢人物出生時就能說會道。

原來他們家也出了位傳說中的大人物。

這些想法暫時讓他們消了將這孩子放入盆中,送入瀾滄大河的念頭。

不過他們也怕莊子上的人非議,就讓孩子先不要表現出異常,隻余尋常人一般在爹娘的懷抱中遊戲。

但是孩子生下來的第二日,就有一支賊匪在妖怪的驅使下殺入莊子,將莊子上的男人小孩都砍死,劫走全部財物與女人。

只有這小孩命大,在他的父母的抵命相救下,活了下來。

這孩子很堅強,長得極快,隻三年便長大成人,才三歲地他的體型甚至比成年漢子還要壯碩,高過一頭。

有此壯士,怎能不落草為寇,投了軍閥。

這孩子投了瀾滄大河旁的一家軍閥,成了亂世的一員。

他還給自己取了名字,喚作朱十九。

因他的莊子被盜匪劫掠的日子就是十九日,而他的生身父親便姓朱。

朱十九體魄健壯,且聰穎,更有宿慧,還有異術在身,很快就與這亂世軍閥上下打成一片,並被軍閥頭領看中,選為相公……

沒錯,這支軍閥頭領乃是一女子,早年練得異術,後投了這支軍閥的原頭領做參謀術士,後來原頭領受天恨,亡故,她力戰各方,以異術安穩軍隊,佔了軍閥頭領之位。

再而後就是她左右征伐,將瀾滄大河佔了大半。

朱十九得她面見後,她便相中朱十九,並讓朱十九做了入幕之賓,之後更是舉行大婚,將這支軍隊和打下的地盤充作嫁妝一併嫁給了朱十九。

朱十九借了這家軍閥的力量將當年屠了他的莊子的盜賊剿了,也將背後的妖怪殺了。

再而後七年間,朱十九領著這隻軍隊將整條瀾滄大河都打了下來,佔了原本新漢王朝版圖的西南疆域,成為了一個足以與佔了東南沿海的吳明軍,以及北方新漢王朝相當的軍閥。

而今年今日,朱十九率領著一眾招攬來的文臣,一眾追隨他的武將,以及心愛的妻子於瀾滄大河旁的一座名叫鹿鼎的巍峨大山上祭天,向天地宣告他們這支勢力的正統性。

「威武浩蕩!!」

山上山下的兵卒們大聲呼喊著。

「民王!萬歲!」

隨著山上的聲音傳下來,山下響起一片歡呼。

朱十九自號民王,為萬民而王,為萬民做主,此為民王。

至此,西南有國,號曰大民,不管是漢民,還是夷民,皆受轄於民王。

民王朱十九也由此更名,朱鋆(yun)欽。

無甚意義,只不過是為了顯得高深莫測。

……

揚關對於神洲大地西南一角這一幕並未大吃一驚,這世道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當然他也沒給這民王朱十九任何回應。

而且這廝也是在獻祭神庭諸神,非是他這個人道正主。

不過揚關也沒有給予阻撓,隻讓這事就這麼簡單揭過。

天蓬元帥和神庭諸神的面子也是要給的,而且這傢夥還獻祭了太上老君,誰敢不給面子,不給面子的,即使投身去魔門佛門都得遭難。

而揚關歸還人間的人道氣運此刻也在民王的這場祭天后匯流至他處,否則這位民王怕是就少了些許天子龍氣的庇佑,到時可就多災多難了。

天蓬元帥說不得還得來煩他一會,索性就不增不減,不壞他事,也不加些福緣。

民王一定尊位,有了王號後,就不再是一軍閥,凡事多了章程,在西南一代的攻伐也變得簡單容易。

畢竟他的周邊都是些臭魚爛蝦,也沒個能與他鬥的。

因此,三個月內,大民的地盤就擴大了原先的一半。

可大民在擴張,吳明軍亦在擴大,北邊的新漢朝廷沒了神庭諸神的打壓,再次得了天外新漢太祖的幫扶,竟也將北方統一,直接就把那西北的妖國,漠北的蠻人諸部聯盟打散。

再有三個月,這三家或許就要接壤。

可有一事仍讓揚關奇怪。

那就是——真武大帝究竟在哪?

揚關至今沒能找見這位真武大帝。

隻知祂下凡了,但不知祂究竟投了那方勢力。

按理說,這位怎麼也該是這三方勢力的一個領袖,可新漢朝廷的皇帝是正兒八經的漢室血統,連魂靈都是新漢太祖自天外天選中的血裔後輩,真武大帝絕無可能化身。

而吳明也是揚關親自選出,多有查驗,更沒可能是真武大帝所化,至於那位朱十九……

他的過往也都「清清白白」,上述數百億年,更假不了,連天道大道都能為其證明。

而且朱十九與他妻子的因果牽連就如天蓬元帥說得那般深,與天蓬元帥亦有瓜葛。

所以這位也不假。

而此刻神洲大地上的真龍假龍,沒有一個與真武大帝有關。

「難道在其他大洲?」揚關猜想道。

一眼掃過其餘三洲,將一切印於心底。

也沒有。

看來是真武大帝學乖了。

就在揚關掃視地仙界時,他的這道身影突然渙散,又突然凝聚起來。

而後又是四十八次聚散。

一旁的純陽劍童子見狀,立身在旁,為之護持。

隻怪這一切來得太突然。

揚關就這般要證那道演大千了。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