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白鹿原開始的諸天》一百二十五、花街
仍舊是那一副島田髮髻。

這意味著她還未出嫁,仍舊是少女。

「這是我給你帶的伴手禮……」

「不值什麼錢。」

白貴稍稍一怔,沒想到熏子竟然長得挺好看的,雖說沒有遇到白秀珠時的驚艷,但越看越耐看,越看越覺得讓人怦然心動。

他定了定神,將剛在街上採買的一盒山茶花糖送給了熏子。

心動,是極為正常的事。

藝伎回憶錄中,小千代對路人轉首驚鴻一瞥,就讓正騎著自行車的路人恍惚跌倒。在藝伎學校中,會特意訓練表露藝伎自己的媚態,從而俘虜男人。

「多謝先生。」

熏子屈身福禮,垂首時髮髻上簪花垂下來的絲帶輕輕搖曳。此時恰好,日光落下一絲餘暉,閃著鴉羽光澤的烏髮既刺眼又柔和。

一股很好聞的香味竄進了白貴的鼻尖。

是花香。

走進藝伎學校的一間和屋偏房。

應該是招待客人用的房間,裏面陳設著長條矮桌,上面放置幾盤點心,也有備用的茶水。

兩人對座。

「先生是怎麼知道我在藝伎學校的。」

熏子刻意壓抑著喜悅,不過稍稍揚起的眉眼,能透露她此刻的幾分心情,她剛入座,就貼心的為白貴斟茶,有了幾分茶道的手藝。

「我去伊豆旅遊的時候,見到了阿君,阿君說你在京都,而我恰好到京都有事去做,所以趁這個機會來到京都見你一面,不會唐突吧……」

白貴品茶,淺飲一口,笑著說道。

配上茶點,很是愜意。

「先生什麼時候來看望熏子,都是不唐突的,這是熏子的榮幸……」

熏子有些著急道。

「那就說定了。」

白貴聞言一笑,隨口應下了這句話,他放下茶杯,不由說道:「在藝伎學校學習總歸是有些不好的,嗯,我不是看不起藝伎,而是……」

「而是……對你……」

男人兩大愛好,一是拉良家婦女下水,二就是勸風塵女子從良。

白貴頓了頓聲,卻又說不出話來。

好似沒什麼理由解釋。

或許自踏進祇園藝伎學校時,他就將熏子視作了他的私有物品,這是很霸道的一種觀念。人類的佔有慾望總是這麼強盛,尤其是面對地位比自己低下的人,恰好這人對他還有些好感……

視作私有物品的衝動,總是這麼強盛。

白貴也察覺到了自己的不對勁,立刻說道:「你自己的選擇,我是不會幹涉的。我只能給你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熏子笑了笑,沒有多說話。

兩人好似忘記了剛才的些許不愉快,又重新談論起了一些其他事,比如熏子詢問白貴在一高的生活,會不會思念家鄉,她說自己在京都也很想念甲州市的家裏,也有些想念伊豆的阿君。

而白貴也問了問藝伎需要學習什麼,滿足了些許的好奇心。

「先生,我們下一盤五子棋吧。」

熏子說道。

圍棋的棋道太過難學,她還是喜歡更簡單的五子棋。

正好陷入無話可談的地步。

白貴也趁機答應下來。

下棋。

傍晚時分,熏子的哥哥,也就是白貴上次在甘味茶屋中碰到的男藝伎來到了藝伎學校,他是專門接送熏子上下學的。

「熏子,教習說你今日曠課了,怎麼能不好好上課……」

榮吉推進了門,邊走邊說道。

他看到了正在和熏子下棋的白貴,立刻就回知道這人是誰了,臉上掛著很喜悅的笑容,「是白先生啊,想不到在京都也碰巧遇見了白先生。」

碰巧,白貴用黑子贏了熏子的白子,棋局結束。

「是的,來京都辦一些事情。」

「是榮吉大哥嗎?」

「熏子也提到了你,嗯,我前些日子在伊豆碰見了阿君,也是有緣分……」

白貴將棋子放入棋盒中,隨意應付著話。

「白先生剛來京都,有居住的地方嗎?現在已經晚了,不如和我們一道回去……」

榮吉看了一眼地面上的大好製式黑漆書包,以及提著的行李箱。

一看就知道是剛下火車的人。

「大哥,白先生怎麼可能和我們擠在一起……」

熏子連忙叫住了榮吉。

「哦,是我錯了。」

榮吉恍然大悟,類似白貴這樣的上流人物,怎麼可能和他們擠在一間,他連忙鞠躬賠禮道歉。

這對貴人來說是一種侮辱。

「沒事,現在我剛來京都,還不熟悉,晚上估計也無處落腳,擠擠也行。」

白貴生出幾分不適,他還是記得自己和白友德擠在馬廄中的,人也不能忘本。他雖然也喜歡享受,但不意味著不能吃苦。

如果沒有榮吉說的這句話,他大可租住一間合適的屋子。

但榮吉已經開口,拒絕就無疑是有些不講禮貌,再說只是一間落榻的地方,又有什麼可在意的。

夜晚的祇園仍舊繁華。

來來回回的穿梭人影,以藝伎居多,她們不像白天裝扮那麼隨意,而是很正式的藝伎裝扮,也背著三味線、架鼓,匆匆從街道而過。

京都多寺院,亦是能見到一些和尚狎妓,更有甚者,和尚和尼姑互相調情……

白貴也見怪不怪了,在東京的時候也能偶遇一些這樣的花和尚。

在《老松堂東瀛行錄》中記載,高麗使者曾問一居住在全念寺的高麗人:「此寺僧尼常於佛殿夜宿,其年少僧尼無奈有相犯者乎?」

意思是,這些和尚和尼姑在一起夜宿,難道不會出事嗎?

此人笑答:「尼孕則歸其父母家,產後還。」

東瀛的和尚在凈土真宗創始人親鸞公開主張僧侶可娶妻生子開始後,在寺院的和尚也就沒人再守什麼清規戒律。例如東瀛名僧蓮如商人甚至有妻妾五人,子女二十七人。

和尚一般有院產,家資豐厚。

只不過京都的寺院太多,這些和尚夜宿花街,也忒過辣眼睛。

看得多了,也就習以為常。

足足走了兩刻鐘,遠離了祇園花街之後,來到一片昏黑的地域,此處人煙稀少不少,幾乎見不到行人。

也是正常,大多繁華地都是寸土寸金,一般人是租借不起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