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白鹿原開始的諸天》二百一十七、經典茶壺理論
冷清秋神色一怔,看向正在卸貨的老李,輕聲詢問道:「這位叔伯,剛才進去的是白先生嗎?我看他和在我們貝滿女塾教書的白先生很像,應該是他。」

「可他怎麼就這樣回去了,連招呼都不打一聲?」

她涉世未深,顯然是不懂得其中的暗意。

誤以為是她衝撞了白貴,才導致白貴連招呼都不打一聲,直接離去。

畢竟按照常理來說,不說師生之情,鄰居相處,貧賤或者富貴,總要和和氣氣的,不會有這般倨傲的表現。

「是冷宅的小姐吧,我見過你幾次。」

「不過你不用稱呼我為叔伯,下苦人的命,叫我老李就行。」

老李笑著應了聲,繼續卸貨。

這是老李的自謙,冷清秋出自書香門第,哪會這麼作踐人,她改了稱呼,繼續問道:「那李叔你能告訴我,剛才為什麼白先生匆忙離去?」

她本想打了招呼就走,但白貴這般作為反倒讓她心生好奇。

「這是東家的私事,我們做下人的,不能多嘴。」

「還請冷小姐別見怪,東家一向挺和氣的,這次或許有什麼難言之事……」

老李回道。

他對白貴此番作為並不清楚,連大字都不識幾個,怎麼可能讀報。但他前一刻鐘剛看到白貴和白秀珠告別,就誤以為白貴懼內,不過這點他是不敢說的。

多嘴的下人沒好下場。

當下人得守規矩,這第一條規矩就是不準亂說主人家的家事。

冷清秋自討個沒趣,斂衣對老李施禮告別,就滿腦子疑惑的回到了隔壁的冷宅。

等過了一會。

白貴這才出來,幫著老李一同卸貨。

老李也有六十來歲了,年紀大了,這才做了個看宅子的幫工。些許的零散活計老李能幹,但卸貨這樣的大活,還得白貴過來搭把手。

就像白嘉軒在白鹿村,下地幹活都是和鹿三一起。

「東家,剛才冷宅的小姐問你了……,我沒怎麼應話,但做鄰居的,我也知道這冷宅的小姐太太,都是心地好的,總不能就這樣隔閡……」

「遠親不如近鄰麽。」

老李喘了口氣,歇著腳,說道。

言語不乏邀功的意味。

「這我知道,可她是貝滿女校的學生,我作為先生,得避一避。」

「今後冷宅如果有什麼幫助的,咱們白宅可以幫,扶持鄰裡,這都行,但交情不能打的太深。」

白貴想了想,叮囑道。

老李現在是白宅的管家,一些事得告訴,並且讓他日後對冷宅得長點心。

此時鄰居之間還無後世那般老死不相往來,一個衚衕住著的,總會照面打招呼,平日裏有個什麼需要的,亦是相互幫忖。

所以關係不能處僵。

另外評斷一個人聲名好不好,鄰居亦是參照。

「行,東家,這我記住了。」

老李點頭。

他繼續和白貴談話,談道:「東家,我沒什麼本事,也沒念過什麼書,但聽講書的人說過,一個家族振興得多子多福……」

「講書的人說,男人就像湯碗,女人就像湯杓,一隻湯碗,就得配上幾隻湯杓。」

他認為白貴是懼內,所以委婉的提醒一句。

夫綱不振,在舊時代是被人看扁的。

提醒,這算是忠心。

三綱五常,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這都是封建教條思想。

這三綱,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道德標準。

當然如果白貴不願意,不想聽進去,這句話也沒有什麼,不至於引起一個男人有多大的反感。至於夫人,現在還沒嫁呢,反正東家到時候也不可能將這句話告訴夫人。

「你這和辜湯生的茶壺茶杯論一模一樣啊。」

白貴忍不住搖頭一笑。

辜湯生有著名的茶壺茶杯論。

一次西人有問之曰:「貴國風尚,乃崇多妻,先生有說乎?」

辜湯生笑著說:「君知眾杯翼壺之理乎?壺一而杯眾,宜也;夫一而妻眾,亦宜也。」

不過他仔細一琢磨老李說的這句話,臉色有些古怪,這比喻有些不對啊,他問道:「你聽評書的講的是哪本書?」

老李納悶,半響才吐出一句道:「銀丨瓶梅。」

白貴這才恍然。

看的原來是盜版書,難怪會歪曲言辭。

「這句話是潘金蓮說的,萬不可今後亂說,毀了咱們宅子的清譽……」

「丟了你的面子沒事,丟了我的面子就有事了。」

白貴覺得有必要糾正老李的想法,說道。

主僕一辱俱辱,一榮俱榮。谷

像蘇東坡,給蘇東坡當書童的是誰?

那可是高俅和林靈素!

他白宅的管家,不提比得上這兩人,總得……不丟人。

「是,東家。」

老李面露慚色。

他平日裏最喜聽一些艷曲小調,沒想到,還聽錯了。

……

上午白貴在和老李卸貨時提到了辜湯生,到了下午的時候,就有人遞了邀請函,邀請白貴前去赴宴,說是為了接風洗塵,宴請的名單中就有提到辜湯生。

設宴是在林宅,春覺齋。

春覺齋主人是林紓。

「這所謂的接風洗塵,接的是孔明的東風,洗的是你一身的輕塵……」

「白美和,我一直觀你大作,久仰其名,而今得見,實消心中一件憾事。」

白貴剛走進春覺齋,就見到一個留著斑白辮子,帶著瓜皮帽,一身長衫打扮,四五十歲的老先生走了出來,拉著他的手,態度親切,語速快速,不斷說道。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你是?」

白貴不動聲色的脫了手,退了半步。

「鄙人辜湯生。」

辜湯生見狀哈哈一笑,不以為意,拱了拱手道。

「請進,請進……」

他引著路,將白貴引了進去。

「畏廬先生。」

白貴走進去,齋內只有林紓一人,這是私宴,他躬身施禮道。

林紓邀他就座。

白貴入座,望了一眼,這齋內就他和林紓、辜湯生三個人。

「你尚在東洋的時候,我就聽到你的名聲,你寫的大秦帝國我很喜歡看,後來你又寫了槍炮一書,我尋思著自己翻譯,但不會日文,總不能入竅,晦澀的學術語太多,讓我煞費苦心……」

林紓說道。

聽到這句話,白貴有些忍俊不禁。

林紓是清末民初有名的翻譯家,但他又不懂外語。翻譯文作時,往往先聽其他人口譯,然後他再自己編撰翻譯。

例如將莎士比亞和易卜生的劇本翻譯成了小說,易卜生錯翻譯為德意志人。

最有趣的是,林紓是湖建人,講閩南語,所以將英文的Holemes翻譯成了福爾摩斯……

「辜湯生號稱精通九國語言,畏廬先生怎麼不去請教他?」

白貴想了想問道。

他看《覺醒年代》的時候,這兩個人可是被新文化唾棄的一派,事實上兩人的關係和交情也不錯。

「辜湯生是精通九國語言,可他太自傲,我這一個舉人,可請不動他這個文科進士。」

林紓哼了一口氣,不滿道。

他來京城,屢次春闈不中,而辜湯生回國後,就以「遊學專門列為一等」,賞給文科進士。

「我是看不上翻譯西洋人的著作的,再說,白美和他先出日文版,日後定會再出漢文版,你著急個什麼勁頭,他翻譯的絕對比你準備,你亂翻譯,就毀了……」

辜湯生砸吧砸吧抽了一口煙袋鍋子,說道。

「好了,不扯這麼多,我這次請你到春覺齋,是有任務的,嚴老七想找你去京師大學堂任職教授,可他作為長輩,請過你一次,不好再請第二次,所以讓我再請一次……」

「你意下如何?以你的才華,去當這個破先生,是屈才的。」

林紓說道。

嚴復,字幾道。這名字一念就和晏殊的兒子晏幾道名字一模一樣,而晏幾道在家中排行老七。所以林紓這等熟悉嚴復的人,大多數時候稱呼他為嚴老七。

嚴復,現在就職北大校長。

「不用了,我最近就要返回秦省,等回來後,就要著手再留洋的事宜,任職先生我是不想再幹了,每天惶惶的上課,惶惶的下課……」

白貴搖頭,拒絕道。

他來之前,就對林紓的邀約有些猜測。林紓和嚴復都是閩省人,交情甚篤,比如嚴復對林紓褒讚的《甲辰出都呈同裡諸公》一詩中寫道:「孤山處士音琅琅,皂袍演說常登堂。可憐一卷茶花女,斷盡支那盪子腸。」

林紓最出名的兩篇譯作,就是《茶花女》和《迦因小傳》。

「看來嚴老七這東風是沒借好。」

辜湯生笑道。

白貴這才恍然,剛進門時,辜湯生念叨接風洗塵,說接的是孔明的東風,這一細思,才知道有深意。他本來邀他任職的邀請函數不勝數,但任職女校先生後絕跡,這可不就是給借了孔明的東風,京師大學堂的先生是尊貴,可在邀他的那些邀請函中,只能算是不錯罷了。

「不談嚴老七這件事,我答應嚴老七,也是想結交你這個大賢。」

林紓笑了笑。

「畏廬先生你這是要捧殺我啊,大賢絕對談不上。」

白貴止不住搖頭。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