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周易哲學解讀》《「易學」評論》(四十二)
中卷:帝製時期「易學」評論

第一篇:兩漢「易學」評論

第九章:漢「易學」小結

無論如何說漢代的易學(《周易》學術),是個承前啟下的作用。漢代易學既是個龐雜混亂,又是個筮理混淆之說。

漢易學既扼殺了真實孔子的易學思想,又扼殺了戰國義理釋解《周易》的萌芽。

自先秦時期《周易》一書在社會上出現後,就出現了兩種指向並運用於社會和生活之中。

一種是史巫以《周易》裏所用的六十四個畫符號,而派生出「象」並成為筮卜的方法與工具。在史巫的眼裏把《周易》一書也看成筮術上不可分割的內容,把《周易》一書裡的文句當作卜問吉凶的繇辭而運用了。

另一種是學界裏把《周易》一書作為義理之書運用,用於指導社會與人生。

西漢是經學時代開始,《易》(《周易》加《易傳》)做為五經之一,上升為帝國意識形態裡的統治地位。而經學裡引出了陰陽災異學說,陰陽災異學說催生了漢"象數"《易》學。

兩漢是"象數"《易》學發展的時期,所謂「象數易」實是筮術佔驗體系裏的東西(但到東漢後期才從「象數筮術佔驗易學」裡分離出「象數義理易學」,即用"象數"《易》學內容來釋解《易》經)。自孟喜創出「卦氣」體系,京房在此基礎上推出八卦分宮納甲筮術,結束了先秦以來以《周易》文辭比類人事吉凶的歷史。

兩漢的典章書籍裡,不凡引用《易》裏的文句,用於直接說理。從引述「《易》曰」的內容來看,既有《周易》裏的文句,也多有《易傳》裏的文句,但統稱《易》曰。自漢把《易傳》說成是孔子創作而與《周易》一書合二為一,上升為經,稱《易》經。自此以後所謂的「易學」是對「易經」(即《周易》加「十翼」)的學術研究,不單是對《周易》一書了。自漢時就混淆了《周易》與《易傳》兩者的概念,言《易》不分《周易》與《易傳》(十翼)。

兩漢最大的成果是象數筮術佔驗,而對《易》經的註釋出現在東漢後期,而此時開闢了以「象數」來註釋《周易》與《易傳》,即稱為的《易》學(《易經》的學術文章)。從對註釋《周易》裏的內容來看,已與原初《周易》的思想不相符。

雖然兩漢象數筮術佔驗易學發達,但學界裏已然照舊把《周易》當成義理之書引用運用,兩者並無衝突與矛盾。這正是《周易》原創文辭與史巫從中衍生出的八卦筮術所造成的特殊歷史現象,而不明事理者非把「象數」與《周易》一書拉扯在一起。現在一些學者說什麼,「象數是《周易》的原理和學理,《周易》是象數的具體應用。」這是沒有弄懂《周易》,也把原創的《周易》與衍生出八卦筮術兩者混淆在一起了。

更因有了漢"象數"《易》學中的「八卦」筮卜說與「象數」釋《易》說,而更對《周易》一書性質混淆不清。因為漢象數釋《易》的影響,把《易》經(《周易》加《易傳》)包裹的越來越神秘了。676767

總之、漢代"象數"《易》學,不過是以「八卦取象」、「數字(九六)爻位」、「陰陽互體」、「月建卦氣」等等,這些漢人總結八卦筮術上的學說和發展的「天學」神秘思想一股腦的用來解釋今本《周易》裏的每卦內容。自此今本《周易》變成無所不是的一部"天書"了。

兩漢象數易學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特別體現在對《周易》的註釋上影響至今,無不是以象數來解釋《周易》,至是孰輕孰重而已。

縱觀西漢「象數易」,雖然稱「象數易」,而那個「易」已與《周易》的「易」無關了,並不是解釋《周易》的,實是運用新的天學、陰陽五行、災異說與八卦學上的「象數」結合,而產生出新的八卦學說,目的是欲建「彌倫天地,無所不包」的天地認識模式。這種「象數易學」與先秦的《象》、《彖》等「易學」不同了。漢「象數易學」更是遠離了《周易》原創一書的思想。

漢「象數易學」與原創《周易》實沒有什麼關係了,漢「象數易學」不單單是以今本《周易》的卦象、卦爻數來詮釋八卦筮術,以佔斷人事吉凶。而是以「八卦」衍生出以卦氣、陰陽節氣、天學為一體的宇宙模式,重在探究宇宙與人類之間(天人之間)陰陽災變與天人感應,其目的是引向政治,而指導政治。這從董仲舒、京房、劉向的奏章用陰陽災異、卦氣說政治是一清而楚的。漢「象數易學」並不等同於「末流」的算卦之學,在當時是思考把握的是國家前途命運之學說。從殷商到西漢,無論龜佔筮卜還是八卦卦氣與陰陽災異學說都是要決策於國之大事為目的。可以說在兩漢產生的陰陽災異與「象數易學」是當時認為的是最前沿的「科學」學說,當然在今天看來,不但不是科學,而是迷信的巫術之說。

總之,漢代易學可摡括如下幾個方面:

①漢代編匯了《易傳》,提高了《周易》的身價,自此也偏離了《周易》思想本義去釋解的開始。

②由今本《周易》裏的那套卦符號產生了寵大的象數佔筮學說,使《周易》陷入神秘的文化黑洞。

③由象數學說而釋解《周易》,行成了與原創《周易》思想上風馬牛不相及。

④漢人對《周易》一書產生和作者的說法,是拉大旗作虎皮,目的是神化《周易》而已。

⑤傳統上直接引用《周易》文辭用於闡明事理,兩漢並沒有丟棄,繼續使用而傳承。

⑥漢代對今本《周易》一書總體看待,無疑看成是個亦筮亦理的性質。

⑦自漢武帝獨尊儒術後,易學內容不單單是對今本《周易》學術研究,而且是包括了《易傳》內容。帝製時期的"易學",無疑是對《易經》(《周易》加《易傳》)的學術研究。

⑧京房創八卦納甲筮術既是搭好了後世八卦算命的舞台與表演內容,又是有意或無意將《周易》文辭脫離於八卦算卦之術,使《周易》脫筮入經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這無疑又是京房的功績。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