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皇家維修工》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字並肩王
發展工業首要就是啟動資金,大明表面上沒有,實則資金充裕。大明現在很多地方還是以物易物,就是因為沒有一個良好的金融框架,一旦建立起來,瞬間就會讓沉寂的生產力爆發。其次就是市場,沒有廣闊的市場,那些生產出來的東西賣給誰?經濟如何循環?所以開海,才是解開工業發展的金鑰匙!

劉大夏心中一動,出聲駁斥:「吳王殿下,開海百害而一利,恐有不妥。昔年太祖禁海,就是看到了這點,成祖之後,下西洋之事禁止,就是因為得不償失。」

華侯偉搖頭:「今時不同往日,咱們現在有了追魂槍馬克沁迫擊炮,開海帶來的弊端都不是問題。太祖時倭寇橫行,大明無暇顧及,索性禁海;成祖之後,策略有了問題,當然得不償失。現在江南的茶葉、絲綢、瓷器依舊源源不斷的運出大明,開不開海,只是朝廷的損失與否,可不是開海有沒有必要!」

「好戰必亡!窮兵黷武不是好事,漢武帝一朝散盡文帝、景帝一生積蓄,西漢自武帝之後,再無輝煌。」

「劉大人,咱們說的是開海,可不是打仗。劉大人,開海與否,只是關乎於朝廷稅收,倘若朝廷不在乎這筆錢,那也無所謂。」

「在乎!怎麼能不在乎?」戶部尚書韓文坐不住了,馬上跳了出來:「陛下,吳王殿下說的有理,微臣也發現江南的物產大量流出,可惜沒有佐證,只能幹瞪眼著急。若是朝廷組織開海,每年至少能多出五十萬兩的稅銀!」

朱厚照已經被華侯偉撐開胃口,看不上這點小錢。他打個哈欠:「五十萬兩?這麼多麼?」

韓文看出朱厚照的不以為意,苦笑一聲:「陛下,國庫年入兩千萬兩不假,可你知道現銀多少麽?」

朱厚照不經意的反問:「多少?」

「不足百萬!」

朱厚照眼睛立馬瞪得溜圓,下意識的追問:「朕聽錯了?不足,百萬兩?」

韓文苦澀的點點頭:「是,陛下沒有聽錯。就這還是加上不少的銅錢,才湊起來的數字,要不然···唉,臣才三十幾歲,你看這額頭,皺紋都滿了!」

大明實行的是實物稅,每年國庫歲入兩千餘萬兩是摺合白銀的價值,其實大部分是糧食。現銀和歲入不同,現銀才是現金流,歲入只是整體實力。大明要到五十多年以後的萬曆年間,由張居正實行一條鞭法,才能轉變成現金流和歲入相當的局面。

朱厚照無語了,他怎麼也沒想到,國庫裡竟然都是糧食,銀子可是沒多少。今年過年要不是華侯偉出手,弘治真的是窮的當褲子。

華侯偉嘆口氣:「皇兄,現金流對朝廷的重要性恐怕你還沒有直接的認識。這麼說吧,沒有龐大的現金流,朝廷就一直捉襟見肘,很多事想乾卻不能幹。再往深裡說,實物稅這東西弊端太多,收稅、保存、流通,每一個環節滋生多少貪腐?你真以為靠著俸祿就能養活大明的官?」

朱厚照看著華侯偉,眼神銳利起來:「煒弟,你還有話沒有說,說吧,你還怕我麽?」

華侯偉搖搖頭,轉身看向滿朝文武:「我是想給他們留面子。不過皇兄讓我說,那我就說!哥,你記不記得汪直曾說漂沒兩字?」

朱厚照一凜,無數畫面湧入腦海:「記得!」

「什麼是漂沒?沒有實物稅,哪裏來的漂沒?再有,財政不能由中央控制,地方的權利太大,一旦尾大不掉?嘿嘿,大唐與日中天,不也是倒在藩鎮割據上?」其實華侯偉還是沒有把話說透,實物稅也是文官控制武官,控制軍隊的一種得力手段。

朱厚照顯然明白了華侯偉的話外之音,心中湧起滔天巨浪。原來開海背後是這麼一篇偌大的文章!

華侯偉欣慰的笑了笑,繼續說道:「海外多金銀,倭國石見山就是一座超大的銀礦,黃金也不再少數。南洋的金銀、香料、木料、寶石多不勝數,用一點蟲子吐出的絲,泥土煆燒出來的破碗,樹上的葉子換回這麼多的好東西,大明虧麽?何況斬月刀、水泥、鏡子這些都可以源源不斷生產出來,賺別人的錢,他不香麽?劉大人,江南沿海豪族大都有海外生意,咱們合力經營,不比單打獨鬥來的穩妥?阿拉伯海盜、奧斯曼海盜是幾家豪商可以應付的?與其被他們搶劫,還不如雇傭水軍護航,利潤賺的更多!」

劉大夏尷尬的笑了笑,沒有說話。這位怎麼什麼都知道?當面抵賴絕對是自取其辱,何況這位說的有道理,賺錢多誰不喜歡?

朱厚照下定決心,看著華侯偉說道:「煒弟,那個什麼一條鞭法?」

華侯偉搖頭:「不行!不到時候!」

朱厚照奇怪的問道:「為什麼?」

華侯偉苦笑:「國庫裡沒銀子,沒有現金流,你讓別人拿什麼交稅?皇兄,你信不信,今日朝會之後,銀價起碼漲一成!」

百官頓時有不少人臉色變幻,朱厚照無心看他們的反應,連聲追問:「朕不信!」

「好吧,等事情出來再解釋吧。先說這一條鞭法,市面上沒有大量的現銀,絕對實行不下去。道理很簡單,咱大明基本不產銀,或者說銀礦太小產量太少。金銀銅三種金屬,黃金就不可能作為大面積使用的貨幣,銅錢的價值太低,國庫需要修多大才能裝得下兩千萬兩白銀的銅錢?所以先開海,弄回來大量的足銀,才有了實行一條鞭法的基礎!」

楊廷和看著侃侃而談的華侯偉,心中不禁佩服的五體投地。但隨即又從心底升起無盡的恐懼!這樣無所不能智多近妖的吳王,誰能製衡?若是吳王一旦心智大變一心為惡,大明還能有未來麽?

謝遷卻是欣慰的看著華侯偉,臉上浮起得意的笑容。如此佳弟子,夫復何求?

李東陽聽到精彩處,禁不住高喊一聲:「好!吳王智慧如海,闡發前人未有的高論,老臣嘆服!」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