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皇家維修工》第四百一十八章 晉級了的朱厚照
錢寧冷笑:「怎麼會這樣?何喬新,我不知道你哪裏來的底氣和萬歲對著乾。想想吧,新軍代替十二團營,京城誰說了算?真當李大人他們不想救你?沒辦法嘛,還把自己都搭進去了。何喬新,你是活不了了,可你還有家人族人,還有這些為了救你奮不顧身的同僚,老老實實寫下認罪狀,不要牽累別人,要不然···呵呵,我雖是錦衣衛指揮使,可也嫌手上血腥太多。」

何喬新好像被抽掉了骨頭,那股子精氣神都消失的無影無蹤。好像老了十幾歲的何喬新,茫然地看向谷大用。谷大用默默地點點頭,但是看何喬新的模樣,心一軟,勸道:「何大人,小錢說得對。萬歲爺要的不過是何大人低頭,何大人,向萬歲爺低頭不算什麼,聖人還說三綱五常。你說呢?」

何喬新失魂落魄的點點頭,卻是不再說話。錢寧和谷大用對視一眼,谷大用搖頭:「讓何大人好好修養一下,好吃好喝的預備上,他會想通的。」

這一夜沒人知道何喬新到底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只是第二天清晨時候,獄卒發現何喬新趴在鐵欄桿上,脖子上一根布帶纏繞得很緊,已經斷氣多時了。得到消息的谷大用、錢寧趕到的時候,何喬新身子都硬了。

「公公,這是何大人留下的。」

谷大用接過寫滿字跡的宣紙,長嘆一聲微微搖頭:「何苦來哉?後悔也晚了不是?」

錢寧想看何喬新的遺書,谷大用淡淡的看他一眼。錢寧默默的轉身,朝著牢外走去。

朱厚照看到何喬新的臨終遺書之後,嗤的一聲,隨手把遺書扔在桌上。「終歸還有點良知,沒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罷了,讓何喬新的家人收斂屍首,何喬新後人蔭補裁撤,三代不得為官。」

謝遷搖頭:「陛下啊,陛下龍威赫赫,一舉震懾朝臣。但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何喬新已逝,那些就雲消雲散了。依臣之見,還是法外施恩,也好安定人心。」頓一頓,看朱厚照還是一副不情願的樣子,繼續勸說道:「陛下,何喬新不足道,但朝中守舊勢力依然龐大。撒土迷人眼,給旁人看罷了。陛下手握新軍,威勢已然不可撼動,何苦留個壞名聲?」

朱厚照一想也是,這幫人動真格的不行,膩歪人還是很有一套的。別的不說,就何喬新一個人身後,什麼師父師叔師伯師大爺一堆,徒子徒孫一大片,難道都能殺了?剛剛打死十九個文官,早上報過來又死了八個,威懾足夠了,不差於何喬新一個了。於是點頭:「謝師傅說的是,是朕想差了。」看著謝遷詫異的眼神,展顏一笑:「謝師傅,朕可不是昏君,錯就錯了,改了便是。煒弟曾說過,這世上就沒有聖人,更沒有連一個錯都沒犯過的人。真要是當自己是聖人,那離著敗亡也就不遠了。」

謝遷欣慰的笑了起來,神色也放鬆不少:「呵呵,陛下能夠如此謙恭,老臣也就放心了。陛下,昨日你龍顏大怒,一展神威,老臣也嚇壞了。」

朱厚照不好意思的笑笑:「謝師傅,朕還是那個在文華殿跟著你讀書的朱厚照,不是朕刻薄,實在是他們太欺負人了。」

謝遷頷首:「是,何喬新等人實在太過分。君權相權自古就是相互製衡缺一不可,但相權不論如何也不得凌駕於君權之上。陰陽顛倒不是好事!君王不可一人治天下,需得賢臣輔佐,不然便是宋神宗;賢臣無明主,不是曹操也只能是諸葛亮。陛下,何喬新打算如何處置?」

「嗯,謝師傅這段話說得好,應該讓文武百官都明白這個道理!朕也不是獨斷之君,朕也想虛懷如谷,無奈諫臣非是魏徵。何喬新好歹也是三品大員,照舊例循規就是,朕就不深究了。不過喪事簡辦,不要大張旗鼓,怎麼說何喬新也是有罪之身。」

算是厚道了!謝遷心中暗贊一聲,對著朱厚照點頭:「陛下說的是,那就照此辦理。何喬新也輕輕放過了,劉忠又如何?」

朱厚照頭疼了,劉忠忠君愛國不假,但士大夫的毛病一樣不缺。性子執拗能力不夠,放在內閣是不合適了。可怎麼安排好呢?他朝著謝遷討好的笑了笑:「謝師傅給出個主意,朕實在拿他沒辦法。劉忠一怎麼就要死要活,還在奉天殿鬧出那樣的笑話,朕還不忍心處置他。謝師傅,你看該當如何?」

還記得師徒之情,看來陛下還是重情之人!謝遷完全放下心來,神情自若的回答:「劉大人確實不適合在內閣,無他,沒有在地方主政一方,施政經驗太少。不過,這樣的人放在督察院或是六科,老夫覺著還是很恰當的。」

朱厚照眼睛一亮,哈哈笑了起來:「謝師傅果然是謝師傅,好!」略一沉吟,緩緩說道:「督察院左都禦史劉宇進吏部尚書,劉忠改任督察院左都禦史,王鏊王大人入閣,不必廷推。山東布政使曹元任六科都給事中,此人也算是幹練,謝師傅你也說主政一方的能力很重要,朕要看一看此人的能力。」

謝遷更加欣慰,朱厚照已經開始著手佈局朝政,提拔有能力的地方官員充斥朝堂,為君之道也算是登堂入室了。於是含笑點頭:「陛下的安排很是恰當,老臣還有個建議,內閣四人不妥,再增補一人為佳!」

老狐狸!高啊!朱厚照心中佩服謝遷,這師傅就是師傅,拋出一個閣老的香餑餑,讓這群惡狗搶食,大梃杖的血腥味就能沖淡不少。打一棒子給個甜棗,好手段啊!於是朱厚照欣然點頭:「好!多謝謝師傅。」

朱厚照當皇帝的手段越發圓潤,幾封詔書下達,一直籠罩在群臣心頭的陰雲悄然散去。何喬新自盡,皇上也沒有趕盡殺絕;劉忠奉天殿上如此施為,卻是連意料之中的懲處也沒有,只是調離內閣,轉身去了督察院。被梃杖的大臣沒有一個被處分的,養好傷之後去督察院、六科就行。當然,打死就打死了,誰叫你命不好?皇上已經手下留情了。

王鏊直接入閣皇上有點獨斷專行,但王鏊也是老牌臣子,成化十三年的探花,宦海浮沉多年,入閣也是眾望所歸。劉宇在此次風波當中押中了寶,成了九大卿之首也算是皇上論功行賞,只是曹元是個什麼鬼?怎麼就得了皇上青睞,一朝登上都給事中的高位?不過閣老的位置啊,比那個都給事中香多了,一時間昨天還惶惶不可終日的朝臣們就象打了雞血,開始私下串聯,眼睛都盯在那個空出來的位置上,昏君神馬的早就拋之腦後,誰敢擋路就是親爹也不行!

閣老往日也沒那麼重要,但朝堂已經空出來不少關鍵位置,登上閣老之位就能安排自己人,這可是關係到一系人馬生死存亡的大事!有資格入閣的大臣就那麼幾位,這時候全都放下矜持,呼朋喚友家中筵席如流水一般,都在積蓄力量,等著廷推的到來。

朱厚照的精力卻沒有放在廷推上,這本來就是他扔出去的一塊肉骨頭,誰上來都無所謂。山東爆發民亂,河北也同時民亂,劉六劉七自霸州起兵,直取山東;山東楊虎遙相呼應,山東河北已經亂成一團。

這倒是個好事,新軍剛剛成立,還沒有見血祭刀,這群亂民正好可以試試新軍的成色。讓誰去呢?朱厚照思索良久終於下定決心。

鮑大海率領著新三師出了京城,在通州上了漕船,直奔滄州。劉六劉七兄弟原本是響馬,趁著河北災荒,攻破縣城裹挾災民,拉起一支五萬人的隊伍。沒有根據地,到處就食,目前直奔滄州,想要截斷漕運。

這劉氏兄弟手中說是五萬人馬,實則都是放下鋤頭的農民,哪裏有什麼戰鬥力?能夠統一行動,看起來像一支軍隊,還是指望著手中老底子才做到的。這樣一支人馬,別說新三師這樣的新式軍隊,就是久不訓練的衛所也能一擊敗之。但因為朱厚照在朝中搞風搞雨,文官們暗中下絆子,亂民沿途的州縣都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致使亂民的數量越來越多,涉及的地域越來越廣,才釀成如此浩大的聲勢。

來到滄州,鮑大海拒絕了滄州知府的宴請,在城外紮下營盤,馬上召開作戰會議。

說實話鮑大海挺頭疼開會,自己手下除了十一團團長是自己人,九團團長兼副師長是宇文榆生,內閣的人;十團團長張侖是英國公張懋的嫡孫,參謀長陳九疇乾脆就是文官,整個新三師就是個大雜燴。

看看大帳裡的眾人,鮑大海不禁嫉妒起來遠赴山東的江彬。人家命好,手底下都是烹狼軍的老底子,各團團長也都是袍澤,無人掣肘,哪像自己?仗還沒打就開始頭疼這功勞怎麼分配!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