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李二:收手吧!大唐已經無敵了》第二百七十五 安排
「那就全要不就得了,這有什麼難的?」

李躍說的大大咧咧,好像對承接一批學生的事情完全沒有放在心上。

旁邊的李綱此時氣的鬍子有些發顫,要不是年齡大了,不然整個人都想起來收拾李躍。

「我說你小子怎麼回事!你給自己可定的是副院長的職位,書院一步步發展起來你又不是不清楚,貿然承接這麼多學生算上你我們五個人,還有哪些百工該如何自處?」李綱在一旁生氣的訓斥道。

李躍有些無奈。他是真沒把這個當成一回事來看,但奈何面前坐的是個老壽星,自己也只能小心寬慰道。

「先生您先別急,學生知道承接這些人勢必會給書院帶來壓力,但一樣也可以壯大南山書院的力量。」

「學生之前回家時就已經做了安排,現在新的材料已經在路上運送著了,相信用不了半月學校新的教學樓就會開始動工。」

「哦?」李綱詫異地看了李躍一眼,「真是想不到你小子還有這樣的想法。」

「那場所的問題解決了,先生們的問題你打算如何處理?」

李躍想了想道:「學生有錢,能用錢解決的都不是問題。」

李綱敲了李躍一下,「你覺得能用錢買來的算名士嗎?」

李躍正思索著,突然想到了什麼,的回頭望向李綱,「先生,當初您可是說過要替我找人的,現在莫不是說話不算話了?」

李綱捋了捋白須,「我能給你叫來幾個老掉牙的,還有以前的幾個學生,但此次承接的學生數量不少,就我帶來的十來個人就算一個人掰成八瓣來使可能都有些不夠。」

聽到李綱的回答,李躍鬆了口氣,剛剛給他嚇得還以為李綱要給他賴帳,不過現在來看,李綱顯然考慮的更深。

「先生,您看你叫上三五個好友七八個學生,其它三位先生也叫上三五個好友七八個學生,這書院的老師隊伍不是一下子就擴張起來了嗎?」

李綱聽到這話差點一口淬到李躍臉上,「我就是說你能不能少消費消費他們幾個老骨頭,你以為那些名士大家是那麼好請的,這其中很多可都是真正的隱士和高人。」

李躍聞言笑道:「先生這隱士也分情況,如果是那些真的厭倦了俗世的我可以不去管他,但萬一是另一種情況呢?」

「什麼情況?」李綱追問道。

「先生,這仕與隱的矛盾一直是歷朝歷代文人志士的一大困擾,由此矛盾產生的隱逸心態也隨之盛行。其實,生長於名士身上的「隱逸之風」自古以來就一直存在,他們或身歸於山林,或朝野於而隱於內心。其實,隱逸之風之所以盛行,歸根結底還是朝堂上矛盾激化的原因。」

「大唐以前政局極不穩定,戰亂導致生靈塗炭,士人的性命更是朝不保夕。這個戰馬嘶鳴的時代,也是名士仕與隱矛盾衝突表現得最為強烈的時期。大一統王朝一去不復返,生長於戰亂年代的文人將何去何從?那些曾經的風流們又能在怎樣的境界與狀態之中找到自己的歸宿?」

「他們不會完全採取老莊的無為之思。中庸之舉,就是將積極入世與無為之思想結合,身在山野而心向國泰民安,抑或是身在朝廷而心歸於山林。」

「俗話說小隱隱陵數,大隱隱朝市。伯夷竄首陽,老聃伏史。很多人只是缺個門路而已,如果想要做官也是完全的可以的,別的不說,我去求陛下給開一些口子,雖是閑職,但也能沾一沾名氣,若是有能力,陛下考核後實職也未必不可。」

李躍直接拋出了自己的底牌,縱觀幾次隱居浪潮:「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

每逢亂世或改朝換代,隱士就很多。除了唐代和宋代這種特殊情況。

一些在各名山大川隱居的人,大多是為了精神上的升華而刻意苦修。多是道士和尚這類的方外之人。

至於文人騷客,所謂隱士大多都是自己感覺生不逢時,心有不滿,若是皇帝一召見,大多屁顛屁顛的跑出來了。

李躍不是瞧不起這些人和事,只是絕大多數實際都是這樣,求生活他有錢,求名聲也能找李二給安排一些閑職。

除了真的追求靈魂層面升華的人,否則李躍都能給他安排的明明白白。

李綱看著胸有成竹的李躍有些狐疑道:「小子做這麼多事?你要對他們提什麼要求?」

「很簡單,那些三四十歲年輕些的教夠十年,我去求陛下給討個官做,那些年齡大的教夠五年,以後我給老人做養老。」

「就這麼簡單?」

「對,就這麼簡單。」李躍肯定道。

「給老夫一千貫,我再幫你去多找些人。」

李躍點了點頭,「沒問題,明個就讓帳房給你支錢。」

……

遠處傳來更夫報更的聲音,李躍也起身告辭回去休息。

剛才和李綱探討了一些學院未來的發展,他感覺很是正常,但這卻把李綱給高興壞了。

李躍感覺李綱好像真的很熱愛教育事業,更發現了李躍這個項目的前景。

或許是李躍畫餅太過用力,老頭竟然在晚上給他說人活到快入土,頭一次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李躍聽到這話也是頗為感慨,李綱歷北周、隋、唐三朝,出任過楊勇、李建成、李承乾三位太子的老師,本來是件很幸福的事,等太子登基那定是高官厚祿,可惜運氣極差,還被後人送了「太子殺手」的外號。

作為經歷北周、隋、唐三朝的博學之士,李綱既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幸運的是,李綱可以親自教導未來的君王,不幸的是,之前的太子都不是可造之才。

除了太子,李綱還輔佐過北周齊王宇文憲和隋煬帝之子齊王楊暕,這兩位結局同樣悲慘,宇文憲功高震主,自己和兒子全部被殺,李綱哭著為其收屍並收養了宇文憲僅留的一個女兒,大業年間李綱短暫擔任過齊王楊暕的長史,楊暕結局是江都之變被亂軍拉到街上處死,兩個兒子被殺,僅有一個遺腹子活到唐朝。可以說李綱一生歷經三朝輔佐先後三位太子兩位齊王,五人全部結局淒慘,真正是運氣不佳、如今能找到這麼一個愛好也算是能給他的晚年生活帶了一些樂趣,畢竟李躍也等著老頭繼續發光發熱呢。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