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第二百八十八章 以戰養戰
九桃小說老域名()被牆,請您牢記本站最新域名()

安城臨時設置的軍議處,於禁與鄧艾正在商談事情,忽報有人求見主公。

於禁愣了一下,心說主公沒在這裏啊!

鄧艾考慮到於禁為荊南四郡行軍都督,也是安城防禦的一把手,便問道:「不……不會是來找於將軍的吧?」

於禁嚇了一跳:「士載,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啊!」

於某人乃是降將,處處都需要小心謹慎,以免被人說有異心。你倒好,直接給我安個「主公」的頭銜,是擔心我死得不夠快嗎?

於禁道:「先將那人帶上來,諸公不避離席。」

麻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江東派來的姦細,有意亂傳話。於禁需要鄧艾等人在場作證,若來者有問題,當眾處決,絕不姑息。

鄧艾、廖化等也知道於禁的意圖,這種事情的確不能迴避。你越迴避,就越證明於禁有鬼。

少時,那欲圖求見「主公」之人連拉帶拽的被推了進來,貌似他對此等待遇十分之不滿,扭頭呵斥那推攘他的侍衛道:「知道我是誰嗎?」

侍衛一腳踢到他的膝彎上,厲聲道:「給我老實點!」

那人「哎喲」一聲,吃痛的跪了下去,仍不忘用他那充滿了怒火的眼神瞪了侍衛一眼,然後才轉頭看向堂上高坐的於禁,問道:「主公何在?」

於禁不識得此人,不過聽他這麼說,應該不是找自己的了。

於禁道:「主公自然是在江陵,汝乃何人?」

鄧艾卻是認識此人,見他問及主公,很是納悶兒:「三……三兒,主公說了要來安城的嗎?」

張三扭頭一見鄧艾,便道:「艾……艾兒,主公還沒到嗎?」

於禁:「……」

郝昭等:「……」

原來這次趙雲、黃忠帶兵南下,不僅僅是要幫助於禁抵抗孫權的入侵,更是想要實施反攻,將戰場擺到豫章郡的境內去。期間涉及到一些事情,非武將能夠解決,故而李奇與龐統親自隨軍前往。另外,之前為了表彰於禁,同時讓於禁擺脫降將身份的尷尬,李奇提升於禁為荊南戰區行軍都督。那麼趙雲、黃忠作為自己的嫡系部隊,到了荊南之後,如何協調將會是一個問題。

所以為了統一指揮作戰,李奇決定親自走一趟。

不過為了麻痹孫權,李奇和龐統是隱匿在軍中來的,沒有大張旗鼓的打起「李」字旗號。

至於張三,則是被派往豫章郡了解一些情況的。

現在張三已經把該了解的情況都了解了,尋思李奇也應該抵達安城了,便直接入城來找李奇做彙報,誰知李奇還沒有到。

鄧艾告誡張三道:「以後這種情況,你應該拜見的是城中或軍中的主將,在不知主公是否已經抵達之前,千萬別說找主公的,以免走漏了消息。」

張三道:「艾……艾兒此話不差,但我以為主公已經到了,而不是不知道他到了沒有。」

鄧艾正色道:「不要你以為,軍中豈能戲……戲言。」

張三仍是嬉皮笑臉的說道:「艾……艾兒教訓得是,我今後改就是。」

旁邊的於禁聽得一愣一愣的,很明顯,這個三兒並不是真的結巴,而是在學鄧艾。可是以鄧艾的帶兵風格,何以能夠容得下這種人?這人看上去也不機靈啊!

廖化道:「汝且下去休息,等主公來了,自去彙報事情。現在幾位將軍在商討軍務,沒你什麼事。」

張三怏怏而退。

於禁算是看出來了,這傢夥比較怕廖化,但是不太忤鄧艾。

可是不應該呀,鄧艾的官職不是比廖化高嗎?

直到閑暇時聽廖化說起張三過往的英勇事跡,

於禁這才嘆服道:「真特麽是個人才。」

不數日,李奇親至安城,高度讚揚了於禁的防禦戰,也對鄧艾偷渡陰山的戰術表示了肯定。

廖化見了李奇,覺得有些奇怪,問:「為何不見周倉、裴元紹?」

十多年來,周倉、裴元紹作為李奇的近身保鏢,從未同時離開過李奇半步——尤其是行軍打仗之時。

李奇道:「周、裴兩位兄弟隨我已久,年歲見長,是時候讓他們休息休息,考慮一下他們自己的終身大事了。」

說到這裏,李奇看了一眼蠻不好意思的趙雲。

趙雲在李奇迎娶馬雲騄之前就納了劉氏女子為妾,聽說已經懷上,連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做趙統。

可憐趙廣、趙統兩兄弟,整得都不是同一個媽生的了。

於禁正想問及李奇現在的保鏢,卻見李奇身旁有一女子,穿著一身銀白色的收腰緊身軟甲,身披羊絨毛製成的披風,腰間掛著柄刀式古劍,劍身長為三尺二寸四分,寬約一寸二分,華美精緻的橫江長弓搭在肩後。

沒錯,這就是號稱三國時代戰鬥力最強的女將,馬超之妹,馬雲騄。

跟孫尚香不一樣的是,孫尚香喜好刀劍,也有一身武藝,可是並沒有真正上陣殺敵,與她對戰的那些婢女,基本都是哄她玩兒的,誰還敢拚盡全力不成?馬雲騄就不一樣了,那都是跟著父兄在西涼戰場上砍回來的名聲。

馬雲騄的劍法深得馬超真傳,一招出手法出神入化,近戰威力巨大。

再加上剛剛納了馬雲騄不久,還是帶在身邊以示恩寵吧。老是讓人覺得自己不過是聯姻的產物,就不太好了。

諸將與李奇見禮完畢,李奇問及張三,張三這才大大咧咧的跑了進來,納頭便拜:「主公,都以探查清楚了,廬陵郡西昌縣共有良田千餘頃,平均每畝可以產糧三至四石(註:漢朝一頃等於五十畝,每畝約465平方米),根據農作物現在的生長情況,大約三個月後可以收割。」

按照月食一石半的標準,此間總共四萬兵馬,每月需要開銷七萬石糧食;

千餘頃為也就是五萬畝至十萬畝之間,可產糧食十五萬石至四十萬石,供李奇這部份兵馬開支兩至五個月。

當然,在真實的戰鬥之中,自己的兵馬肯定會有損耗,但說不得又要俘虜一些江東兵,這種事情不能滿打滿算,能夠節餘的時候,就盡量節餘一點。

李奇揮了揮手,讓張三自己下去享樂,然後謂諸將道:「三個月之內,拿下西昌縣,都有信心吧?」

於禁道:「稟主公,可是我們現在的糧草已經不能支撐三個月的時間了啊。」

李奇問道:「還能支撐多久?」

於禁回道:「也就個把月的時間了。」

原本以為李奇這趟從江陵來,會多帶一些糧食,緩解荊南的糧食危機呢。沒想到主公家的餘糧也不多啊,加上鄧艾這支兵馬基本上是果奔來的,三支軍馬合在一起,還得省著點吃,才能支撐一個月。

李奇道:「大家也不用太過擔心,我與交州士公已經談好了條件,他們會有一批糧食送抵安城,足以讓我們再支撐兩個月的時間。那麼三個月後,還有沒有飯吃,就看大家能不能拿下西昌縣了。」

龐統看了李奇一眼,知道李奇這是想讓大家置之死地而後生,也就不再多言。

實際上,這次向交州借的糧食,足夠支撐這部份兵馬大半年的開支。

趙雲道:「可是我們初次打入廬陵郡,便搶收他們的糧食,只怕不利於穩固地方民心啊。」

趙雲向來考慮問題都比較長遠,在原本的歷史上,也力薦劉備莫把益州的土地都封給將士了,為的就是穩固地方民心。

可李奇攻入廬陵郡,跟劉備攻入益州還是有區別的。

劉備是要以益州為基業,理應考慮長遠的效益。但是李奇僅僅是不想在自己的地盤上跟孫權開戰,所以想要把戰火燒到孫權的地盤上去,哪來這麼多講究。如果硬要類比歷史,差不多就是諸葛亮搶收隴石的糧食那樣吧。先把自己養活了再說,要啥自行車。

不過李奇也不好直接打擊趙雲的好心,便道:「子龍所言極是,先割了他們這波糧食,我自有補償。」

嗯,實在不行就鑄點銅錢給他們吧。

前提是他們得把自己當成李奇轄下的人才行,否則李奇鑄的銅錢在孫權的地盤未必好使。

於禁道:「可是從安城到西昌縣,首先要經過平都。目前孫權的大軍就駐紮在平都,恐怕三個月的時間還是有些緊啊。」

鄧艾道:「主公可領兵在正面戰場與孫權周旋,艾領一軍暗渡羅霄山,直取西昌。」

李奇道:「這同樣的戰術,恐怕不能接著用第二次吧?西昌良田將熟,孫權豈能不派兵守護?」

龐統道:「統倒覺得士載的方案可行,如果能夠被孫權發現蹤跡,那才是最好的。」

鄧艾:「……」

龐統的意思,讓孫權誤以為鄧艾真的要偷襲西昌,從而將更多的兵力部署到西昌附近,李奇攻打平都就比較容易了。

實際上,打平都或打西昌並不是最重要的,首先是要攻其不得不救,想辦法讓孫權的兵力分散,然後再以自己的優勢兵力殲滅江東兵的有生力量,使得雙方的戰力發生傾斜。

不過龐統提醒鄧艾,既然作為一支疑軍,就要有疑軍的覺悟,無論對方暴露出什麼樣的短板,都不可貪功冒進。

卻說孫權退守平都之後,也聽說趙雲、黃忠部進入了安城的地界,故而小心佈防,以防荊州兵的反攻。

誰知左等不來,右等不來。

孫權琢磨,看來李奇外強中乾,的確沒有進取江東的餘力了,趙雲、黃忠不過是協助於禁守城而已。既然如此,就應該改變戰略,轉守為攻。

孫權召大都督徐盛議事,徐盛神色不佳。

回想駐守濡須口的時候,徐盛統率的水軍屢次阻擋曹魏的渡江行動。那個時候的徐盛聲威顯赫,才被孫權重點提拔了起來。可自領大都督一職以來,徐盛屢戰屢敗,無論是大局上的荊南之戰,還是自己率領的局部戰鬥,極少有勝績。

徐盛在與步騭的閑聊中,也越來越清晰的認識到了自己的短板:論水軍,論防禦,不管來的是曹操還是李奇,他都有信心把敵人拒之長江彼岸。可是論戰略,徐盛距離周瑜、魯肅的高度還有不小的差距,論陸地作戰,徐盛的經驗也還比較淺。對付一般的將領還是沒有問題的,可於禁在曹操手底下的時候就頗得重用,李奇專門用來駐守荊南四郡的,能是一般的將領嗎?

最可惡的是不知道哪裏冒出來的一個結巴,連話都說不清楚,打起仗來神出鬼沒的,不聲不響的斬將奪帥,不聲不響的偷渡陰山,這著實讓徐盛有點防不勝防。幾次交鋒下來,都讓他開始懷疑人生了。

孫權看出徐盛的心事,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文向不必介懷。」

孫權說這話也是無奈,勝敗乃兵家常事,一般都是在打了敗仗後的自我安慰。誰不想自己或自己的手下是一名常勝將軍啊?可是現在除了徐盛,無人可用啊。老一輩的將領逐漸凋零,新一代的還沒能成長起來,徐盛已經算是這批將領裏面的佼佼者了。

徐盛道:「承蒙吳侯厚愛,盛愧不敢當。」

話雖如此,徐盛卻也沒想過推脫大都督的職務。

並不是徐盛想要強佔高位,畢竟臨陣換帥是大忌,就算是跪著,也要把這一輪戰役打完了再說。除非,的確有更適合的大都督人選。

可是放眼整個江東,似乎並沒有發現此類人才。

散帳之後,孫權心裏頗為不安。

他看得出來,徐盛的信心在動搖,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可是,誰能夠取代徐盛,成為整個江東的軍事統帥呢?

正猶豫時,有人來報:「闞澤闞德潤自武昌來見。」

自取江夏之後,孫權改鄂縣為武昌,設置武昌郡,下轄武昌、沙羨、下雉、陽新、柴桑、尋陽六縣。從此武昌不僅是郡的治所,又是孫吳的政治、軍事及文化中心。

闞澤自武昌而來,必然有重要的事情。

孫權即刻召見闞澤,問及來意。

闞澤道:「聞吳侯攻伐荊州不利,特來薦一人才。吳侯若能重用此人,取荊州不在話下。」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九桃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