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庶子的青雲路(科舉)》第24章 第 24 章
看榜的人很多,書硯剛往外擠了一點,又被擠回去。而柏青還被擠摔倒,狼狽地坐在地上,還是書硯扶他起來。江雲熠看到柏青喪著臉,沒好氣道,「不就是摔一跤,幹嘛這副死了爹的表情?」「快說說,本公子是第幾名?」柏青音量不大,目光往江雲康那瞥了一眼,隨後豎起兩根手指,微微低頭道,「回五爺,是第二名。」「嘖,怎麼不是第一名呢。」江雲熠頗為惋惜地嘆了一句,但第二的名次已經足夠好,也夠贏三哥了,他控制不住嘴角的笑容,又看書硯,信心滿滿地挑眉,「書硯,三哥是第幾?」書硯其實內心澎湃得厲害,但出發之前,主子交代他要收斂一點,多少給五爺一些面子,故而他都忍著想大笑的衝動。這會聽五爺問,才忍著狂喜,盡量收斂自己的笑容,「回五爺,三爺又是頭名。」聽到這話,江雲熠還以為自己聽錯了,躬身站在馬車口又問了柏青,從柏青口中得到確認後,頓時泄了氣,身子重重地往後砸。「這怎麼可能呢?」江雲熠拍了拍腦門,並不是夢中,而他又輸給了三哥。江雲康伸手托住江雲熠的後背,濃眉輕輕蹙了下,「真是不好意思了五弟,我沒想到這次還是第一。方才的打賭就當戲言,算了吧。反正你不說,我不說,也不會有人知道。」說完,還給柏青使了個眼色,讓柏青也跟著勸。柏青剛要開口,江雲熠奮力推開江雲康,衝下了馬車。柏青怕主子出事,趕忙跟過去。書硯小聲抱怨,「五爺真是輸不起。」「不會的。」江雲康方才說的那些,就是故意刺激江雲熠,用的激將法,「五弟不是四弟,他就是難為情到死,也不會和我耍賴,因為他覺得最不能在我們這些庶子跟前丟臉。」江雲熠年紀小,心思也淺,一早就被江雲康看得透透的。江雲康看到江雲熠擠進人群,在榜前站了好一會兒,彷彿多看一會就能改變榜上的內容。但是很可惜,這裏不是奇幻世界。過了會,江雲熠才從人群中走出來,惡狠狠地瞪著江雲康的方向,嘴巴張開數次,直到江雲康對他招招手,那表情就像是可憐他一樣,他才張口大喊,「三哥,你是最棒的!」一句話喊得很大聲,引得邊上人都看過來。江雲熠面色通紅,兩隻拳頭緊緊握住,喊完立馬往江雲康的反方向跑,倒是讓其他人一頭霧水。有人認識江雲熠的人好奇道,「江五郎好生奇怪,他今日是怎麼了,竟然覺得他庶兄厲害,他不是最討厭庶出的兄弟嗎?」「誰知道呢。我看他的樣子,並不是真的很高興。」「不過他倒是厲害,竟然能有如此不錯的成績。」「是啊,小小年紀倒是把我們給比下去了。但他那位三哥,這次真是厲害,連著拿了兩次頭名,也不知道後面兩場考試還會不會拿頭名?」「要是四場頭名,那可不得了!」……在眾人猜測時,江雲康已經回到承安侯府。剛下馬車,便看到守在門口,滿臉期待的張嬤嬤。「五爺,三爺呢?」張嬤嬤是孟氏的心腹,對江雲康的態度很一般,即使有話要問,面上也是淡淡的。「五弟考了第二名,想來去哪裏慶祝了吧。」江雲康笑著道。張嬤嬤聽到五爺考了好成績,心裏頭歡喜,等了一會還沒等到五爺,就先回去報喜。孟氏聽說兒子得了第二名,喜得兩眼放光,「老天保佑,五郎不愧是我的兒子,能有這般好成績,我死也能安心。」說完,她才想到一起的江雲康,隨口問,「那三郎呢?」張嬤嬤「哎呀」一聲,懊惱說忘記問了。「不過三爺肯定沒五爺的名次好,總不可能又是頭名?」張嬤嬤不太相信。孟氏也不信,「三郎若是有那個本事,也不會落榜兩次。」張嬤嬤點頭說是,又和孟氏說了點高興的話,外邊來人傳話,說五爺被背回來。孟氏皺著眉出去,看到柏青背著一身酒氣的兒子回來,放下臉道,「就是五郎高興,你也不知道勸著點嗎?」柏青很是為難,但也只能說真話,「回夫人,五爺不是高興,是氣的。」

孟氏不解,「他都考了第二名,有什麼好生氣?」「因為……因為三爺又是頭名。」說完,柏青趕忙低下頭,不敢去看夫人的臉色。孟氏方才還說江雲康不可能再得頭名,結果江雲康又壓了她兒子,頓時心中堵了一團氣,憋得難受。「嘔!」江雲熠胃裏翻騰,難受得吐在柏青背上。一股異味瀰漫開來,倒叫柏青難受得直皺眉。孟氏趕忙讓人把兒子抬進屋,又讓人去煮醒酒湯。張嬤嬤在一旁幫著擦乾淨五爺的身子,和夫人從裏屋出來時,嘆氣疑惑道,「三郎這次,怎麼就這般厲害呢?」孟氏眉頭緊皺,依舊不願意誇江雲康,「他都考了兩次,縣試對他來說,算不了什麼。別提他了,五郎醉成這個樣子,若是老爺知道,又要怪我教子無方了。」自從上回和承安侯吵過一次,承安侯就來孟氏屋裏歇過兩次,還是過年和元宵。這段日子,孟氏有意無意地和承安侯示好,但承安侯都不甚搭理她。其實孟氏心裏明白,承安侯早就嫌棄她年紀大了,容貌不如年輕的姨娘嬌美,又正好有個由頭送給承安侯用,便冷落了她。這麼多年過去,府裡的姨娘並不少,承安侯這人太多情,能分給孟氏的太少。她會對庶子庶女冷漠,也有這一層原因在。張嬤嬤知道孟氏心結,她是從孟家跟著陪嫁過來的老人,一心期待孟氏能過得好,給邊上的丫鬟使了個眼色,等丫鬟們退下去後,才低聲勸道,「夫人,老奴知道您要風骨,可老爺這般冷著您,看得老奴也難受。」嘆了口氣,張嬤嬤給孟氏端來一盞茶,「您心中有老爺,倒不如給老爺一次面子,對三郎他們再熱情一些。如今三郎眼看著要起來,往後也能記得您的好。」孟氏冷冷笑道,「老爺哪裏是要我對庶子庶女好,他自己就看不上庶出的,不過是嫌棄我年老色衰罷了。」「嬤嬤,我都看得明白。我也知道你是為了我好,但說句不像樣一點的話,除非我年輕十八歲,不然老爺不可能再待我如最初時一樣。」孟氏擺擺手,說罷了,「老爺愛去哪裏睡就去哪裏,他只要別再讓我下不來台就行。」好歹是當家主母,若是丟了面子,往後如何能服眾。正院的孟氏正在嘆氣,三房倒是關起門來慶祝。林氏不是張揚的性子,她雖然高興夫君有出息,但絕不會大張旗鼓地去和別人嘚瑟。畢竟二嫂剛生了姑娘,這個時候,還是少出現在其他幾房面前為好。「三爺,你吃雞腿。」林氏已經吃飽,一個勁地給江雲康夾菜。江雲康看著滿起來的碗,趕忙說夠了,「娘子你餵豬呢。」林氏笑盈盈地看著江雲康,「你多吃一點,才有力氣考試嘛。連著兩次頭名,我想想就高興,明兒我就去寫信給父親,讓他們也高興高興。」江雲康攔著說先別寫,「不著急,等我考完四場再寫信通知嶽父,也不差這幾天。」「行吧,都聽你的。」林氏光是看江雲康吃,心裏就很高興,閑聊道,「今日我去請安時,碰到二嫂了。」「二嫂還好嗎?」江雲康淡淡問。林氏搖頭說不好,「她之前有多得意,現在就多落寞,母親對她冷冷的,我都覺得她蠻可憐。」「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嘛。」江雲康並不同情向氏,他也吃得差不多,放下筷子道,「你和她同為侯府兒媳,可她處處排擠你。之前還沒生的時候,她認定自己會生兒子,對你更沒好臉色。有道是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反正我不同情她,不去踩她一腳,已經是我的仁慈。」林氏聽得愣愣的,她還從沒聽過這樣的見解。「三爺,我怎麼覺得你和我剛嫁給你時,變了許多?」林氏感嘆完,認真地望著江雲康,「以前你對我可冷漠了,如今卻好得像天上來的仙君。」江雲康噗嗤笑了,「或許我就是天上來的仙君呢。」看林氏愣愣,江雲康又解釋道,「人都是會變的嘛,以前心中多少有點不服氣父親的偏心,後來覺得自個兒的努力最重要。既然父親不幫我,那我幹嘛要等待他偶爾的施捨呢?」林氏被繞糊塗了,雖然還是沒怎麼聽懂,但她這會覺得自己很幸運,能有個會體貼她的夫君。夫婦倆吃完飯後,便早早歇下,因為次日江雲康還要參加第三場考試。第三第四場考試都和第二場一樣,前十名要去領坐堂號。江雲康有過一次經驗後,後面的兩場考試也很熟悉。不過,他之後兩次考試出門,都沒有碰到江雲熠,想來這會正躲著他,怕見到他丟臉呢。第四場考試開始到結束,又是一天過去。

不得不說這樣的考試,很考驗人的心態和身體。如果身體不太好的,怕是撐不住四場考試。江雲康從考場出來時,疲乏得厲害。總算撐完四場考試,他也能鬆一口氣,眼下就等縣試的最終結果。書硯過來扶他上馬車,等他在馬車裏坐下,書硯才看到江雲熠和柏青,但江雲熠沒理他的打招呼。「別管他了,小孩子脾性,第三場他考了個倒數,這第四場八成心態也崩了。」江雲康打了個哈切,歪歪地躺在馬車裏,「待會回府上後,你再喊我起來。」書硯見主子累得厲害,趕著馬車慢慢回去。等馬車到承安侯府時,門口的燈籠已經點亮了,昏黃的燭光和傍晚的餘暉交相輝映,倒是讓人看著暖暖的。江雲康經歷四場考試,隻想快點回去歇息,可回到三房後,得知林氏突然被叫去了正院,還不知道為了什麼事,趕忙洗了個臉跑去正院。生怕自個媳婦被欺負了。與此同時的正院,向氏正面色蒼白地跪在地上。她兩眼猩紅,方才大哭過一場,這會正愣愣地看著一旁的江雲啟,眼神哀怨。「二爺,你當真就這般心狠?」向氏兩眼哭到無淚,絕望道。江雲啟的臉上有個明顯的巴掌印,是向氏方才打的。他歪著頭,惡狠狠地瞪著向氏,「我倒是要問問你,為何你那麼狠心,那可是三個月的孩子,你卻這麼灌藥,聽著紅梅的慘叫聲,你就不怕午夜夢回時,那孩子來找你嗎?」「是她自己不守規矩,豈能怪我心狠?」向氏怒吼完,無力地跪坐在冰冷的地磚上,「她本應該向著我才對,為何要這般欺騙我呢?」向氏不理解,卻很恨,恨紅梅的欺騙,又恨夫君說要休妻時的狠心。紅梅是江雲啟屋裏的通房丫頭,本來是向氏身邊得力的女使,但向氏有孕後,不方便伺候江雲啟,就給紅梅開了臉。當初選紅梅,向氏覺得紅梅知根知底,比起其他後邊來的,紅梅更值得信賴。這段時間裏,每次江雲啟去了紅梅那裏,向氏都會賜一碗避子湯。在他們這種高門大戶中,這是很常見的一件事。正妻沒生下嫡子,一般都不會讓小妾生孩子,除非正妻多年不孕。但四個月前,紅梅偷偷倒了避子湯,懷上了江雲啟的孩子。等向氏知道時,頓時就爆發了。向氏自己剛生了女兒,心情非常不好,紅梅卻敢這樣做,豈不是沒把她放在眼裏。而且紅梅要是生下兒子,向氏在承安侯府就徹底成了笑話。所以向氏強行給紅梅灌了墮胎藥,等江雲啟回來時,紅梅腹中孩子已經沒了,而且藥性太猛,往後不易有孕。江雲啟知道紅梅有孕時,向氏還在月子中,他覺得向氏生了女兒後性情大變,為了紅梅腹中的孩子著想,便讓紅梅暫時不要說。紅梅自己也是這樣想,她覺得等三個月後,孩子已經成型了,向氏也就忍下這口氣。可他們都沒想到,向氏並不是個能忍氣吞聲的人。紅梅沒了孩子,身子又壞了。江雲啟找向氏理論,反而被套出早就知道紅梅有孕,惹得向氏更生氣,兩個人便撕打起來。等孟氏帶人趕到時,滿屋狼藉,向氏坐在地上,啞著嗓子喊不活了。事情都已經說明白,江雲啟覺得向氏善妒又彪悍,他要休妻,這才會有眾人到正院的事。休妻這個事,並不是隨便就能休的。孟氏看著兒子倔強的表情,氣就不打一處來。在孟氏看來,這個事,是紅梅有錯在先,要是妾室都像紅梅這樣搶著生孩子,豈不是亂套了。江雲啟撇嘴接著向氏的話道,「還不是你自己太跋扈,才會惹得下人離心。」「你說我跋扈?」向氏歪頭看向江雲啟,眼睛瞪得直圓。眼看著兩個人又要吵起來,孟氏大喊一聲閉嘴。她掃了一眼屋子裏的其他人,見沒一個人敢插話,隻好道,「這個事,你們各自都要打五十大板,你們兩個都有錯。二郎不該幫著紅梅隱瞞,你這樣做,難道不知道會傷了正妻的心?」「而向氏你,做事也太狠心了一點,畢竟是成型的孩子,說灌藥就灌,你有沒有考慮過二郎的感受?」「母親我……我是心裏苦啊。」向氏兩手捶地,同時被兩個親近的人背叛,要她如何忍得住。「我知道你心裏苦,可你好歹也是大家閨秀,怎麼能做出這樣狠辣的事?」孟氏瞪著向氏,這段日子她自己都憋了一肚子氣,看到向氏那麼不爭氣,更是火大,「如果你來與我說這個事,我肯定會幫你做主,何至於鬧到這個地步?」

安和郡主聽到這裏,主動起身到向氏邊上,扶起向氏,拿帕子幫向氏擦眼淚,「我知道弟妹是個要強的,但畢竟那是一條生命,你就這麼處理了,傷了二爺的心,也傷了你們的夫妻情分。為了個已經跟你離心的妾室,讓自己下不來台,多不值得。二爺又不是個不講理的人,你若是多和他說幾句,他才能明白你的心思。」安和郡主一邊說,一邊給向氏使眼色,婚姻大事不是說散就能散的。「你也別生二爺的氣,他只是氣頭上才會說這樣的話。」看向氏張嘴要反駁,安和郡主緊緊抓住向氏的手,再回頭看向孟氏。孟氏自然不希望兒子和離,這個事在她看來算不上什麼大事,而且向氏的父兄也在朝中有官職,並不能隨便和離。「二郎,不是我要說你,但你自己不尊重正妻,也是這起禍事的起因,你也不能完全怪向氏。」孟氏過去看了看江雲啟的臉,見掌印很深,心疼道,「張嬤嬤,你去拿去淤青的葯來,二郎還要當值,可不能讓人看出來。」說著,孟氏對兒子努努嘴,示意他給向氏一個台階下。但江雲啟心裏還有氣,不肯鬆口。孟氏恨不得也扇一耳光去,但這事不好再繼續鬧,只能忍著脾氣道,「你不要再不懂事,夫妻之間吵吵鬧鬧很正常。向氏為你生兒育女,也有她的辛苦,難不成你想休妻扶正紅梅?」「兒子沒這個意思。」江雲啟長吸一口氣,妥協道,「只要她往後不再這麼跋扈,這次的事,我……我就算了。」向氏剛張嘴,就看到大嫂和她搖頭。她聽了那麼多,雖然江雲啟事情辦得不對,她也確實太衝動,開始心虛後,也就再也發不起脾氣,靠在大嫂懷裏哽咽抽泣。由始至終,林氏都沒能插上一句話。一個是她不懂說什麼,因為她覺得向氏和二爺都不好;還一個是她覺得自己就像個外人,根本沒說話的份。她很不理解,婆母明明不需要她參謀,為何每次還要叫她來正院。看大嫂和婆母把二嫂勸好,林氏心裏慶幸,還好自個的夫君不是這樣的人。孟氏又和兒子說了幾句,江雲啟也有點愧疚,他到底和向氏結髮夫妻,感情多少還是有,他說要抬紅梅為姨娘,向氏也沒反對後,這才覺得向氏當他是夫君,心裏好受得多。但事實上,向氏心裏在滴血,就算她往日再囂張,也不能真的被休棄。已經產生裂痕的夫妻情分,往後也難和好如初。孟氏見事情說得差不多,最終罰向氏去抄寫佛經,事情便作罷。安和郡主挽著向氏走出正院,她們停在岔路口,看到身後走來的林氏,安和郡主突然道,「說起來還是三弟妹好,三爺屋裏至今還沒其他女人,也沒這些煩心事。」本來林氏有孕,也該找個女使開臉,但這個事,林氏實在不願做,她不是那種心裏不願意,還要逼著自己去做的人。而且三爺也說過不要。這會聽到大嫂這麼說,林氏心裏猛地驚了下,生怕大嫂要送人給她。安和郡主似乎看出林氏表情僵硬,轉頭和向氏嘆氣道,「有時候我還蠻羨慕三弟妹的,雖然不是出身大家族,卻能得三爺如此寵愛,實在讓人羨慕不來。」向氏剛憋了一肚子火,看了眼林氏紅潤的臉蛋,說不嫉妒是假的,冷哼一聲道,「別人都說我善妒,我看三弟妹才是最善妒的那個吧。不過她也不用在意名聲的事,畢竟商賈人家不看重這些。」江雲康到的時候,正好聽到向氏的這句話。他還不知道紅梅的事,只是向氏的話太刺耳,他板著臉不悅道,「二嫂說得不對,我家姝兒最是溫柔體貼,怎能說她善妒呢。明明是我自個不如二哥有本事,要是我有二哥那般討姑娘喜歡,也不會讓兩位嫂嫂誤會了。」江雲康一邊說,一邊走到林氏邊上,一隻手輕輕摟住林氏。「娘子,天黑了,我們早些回去歇息吧。」林氏眼眶微熱,若不是向氏他們還在,她怕是要忍不住哭出來。她點點頭,這次沒守著規矩和嫂嫂們行禮,而是直接跟著夫君離開。向氏看著三房夫婦離開的背影,心裏發堵,「大嫂,他們這是故意膈應我吧?」「你別誤會,三弟向來低調,可能他真的不怎麼好女色呢。」安和郡主看了眼江雲康夫婦遠去的方向,幽暗的眸子裏,是複雜的情緒。向氏卻覺得江雲康就是故意氣她,憤憤道,「三弟今日倒是腰板直,我看他是連著得了三次頭名,開始翹尾巴了。這要真讓他中了秀才,豈不是要爬到我們這些嫡出的頭上拉屎?」安和郡主眉頭輕擰,聽向氏說得粗鄙,心中不快,「快別說這樣的話,丟了自己的身份,還會被人看笑話。」頓了下,不太情願地道,「你們大哥說了,三弟這次會驚艷眾人。」「我呸,就他那個德行,過得了縣試,也不可能過府試。」向氏說完很肯定地看了大嫂一眼,「他要是真中秀才,我親自去給林氏倒夜壺!」這個話,如果被江雲康聽到,他一定會好好記住。就是可惜,他急著帶林氏回去,沒聽到向氏的話。等回到三房後,江雲康讓彩萍去倒水,又幫林氏捂手,「你別在意二嫂的話,她那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二哥屋裏的人雖然不多,但總比我多,她這是嫉妒你過得好呢。」「我知道二嫂是羨慕我。」林氏還在感動江雲康方才和向氏說的話,她靠在江雲康懷中,說了今日去正院聽到的事,「二嫂和二哥打了一架,他們這次是真傷了感情,二嫂心裏恨著呢。不過從頭到尾,我都沒能說上一句話。其實我很不理解,母親明明不想聽我的意見,甚至不想讓我知道這種事,卻次次都要叫我去。」

「這就是他們虛偽的地方。」江雲康倒是懂孟氏的想法,「母親想把面子做得稍微好看一點而已,所以讓你過去湊數。」「你不多說正好,說多了反而不好。二嫂看著討厭,實際她的心思並不深,反而是大嫂,每句話都帶了目的,在她面前,還是少說比較好。若是大嫂非要追著問,裝傻就行,總之別給大嫂留下把柄。」林氏點頭說明白,心中越發覺得夫君可靠踏實,不過她心裏也有個擔憂,「我怕二嫂會去和母親提咱們屋裏的事,要是母親開口,我怎麼拒絕?」「這個你放心,明兒我去請安時,會親自和母親說現在一心科考,特別是聽了昨日二哥的事,怕會被其他事分心。」對讀書人來說,科舉就是最重要的事,這個理由就是說出去,江雲康也在理。第二天他們去請安時,江雲康也真的這麼和孟氏說。他們來得最早,這會其他人都沒來。孟氏確實有心在江雲康身邊安排兩個人,最近這段日子,她感受到三房的變化。雖然她不在意江雲康的好壞,但她需要知道三房的事。不過江雲康這麼一說,她確實沒理由往江雲康身邊塞人,不然這事傳出去,別人都要說她不懂事,影響家裏孩子科考。「三郎倒真刻苦。」孟氏的笑容很淺,看不出喜怒,「也罷,你都考過兩次了,若是這次再沒考中,老爺該生氣了。林氏是個體貼的,既然她不給安排,我也不好多管,還是等三郎科考結束後再說。」孟氏嘴裏說著林氏體貼,又說林氏不安排,聽著是她自相矛盾,其實是她表達對林氏的不滿。孟氏的這些話,江雲康左耳進,右耳出,從不上心。倒是林氏聽得臉熱,但多聽幾次後,臉皮也厚了些,當做聽不懂。等孟氏說得差不多時,其餘幾房的人也來請安。大房只有安和郡主帶著兩個女兒來,江雲帆天沒亮就去上值。二房的江雲啟和向氏倒是一塊過來,就是兩人好像還沒完全和好,看著有些疏遠。其餘幾個沒成親的,便各自坐著。孟氏淡淡地掃了眼一大家子人,目光最後落在向氏身上,問了幾句孫女的事,等向氏一一回答後,再叮囑幾句,便隻留下安和郡主。等其他人走後,安和郡主才笑著起身給孟氏奉茶,孟氏卻讓她別幹了,「你快坐下,都這個時候了,怎麼還乾端茶倒水的事,屋子裏那麼多下人又不是缺胳膊短腿!」頓了下,孟氏盯著安和郡主的小腹,欣喜地確認道,「你真有喜了?」安和郡主點點頭說是,「昨日大夫剛診出來,但二房出了那個事,我不好在昨日說,這才早上派人來和您說一聲。」「幾個月了?可比林氏月份早?」孟氏還是希望長孫是她嫡出的孫子。安和郡主搖頭說沒有,「才一個多月,比三弟妹遲了兩個月。」她心裏也遺憾這個事,雖然生兒生女還不確定,但如果兩人都生兒子,心裏難免覺得不圓滿。孟氏聽了眼中飛閃過一抹失落,但很快又拉住安和郡主的手道,「如今你的身子最重要,府裡的事暫時放著,我讓向氏幫著管一些。你好好養胎才是,千萬不能傷了身子。」安和郡主也是這個意思。剛嫁過來時,她還要強想著把府裡的事都做好,可這幾年婆母話裡話外的暗示,還有別人說的閑話,都讓她明白,生個兒子才是眼下最要緊的事。「兒媳不能幫忙操持府裡的事,倒是叫母親受累了。」安和郡主滿臉歉意。孟氏這會心情大好,哪裏怕麻煩,「你這人就是太愛操心了,我又不是七老八十,還能折騰個幾年。」安和郡主點頭笑道,「母親身體康健,就是往後幫孫媳都可以。」「那可不行,到了那會,我得頤養天年才是。」孟氏被逗笑了。安和郡主陪孟氏說了不少話,又得了許多禮物,孟氏還留她用午膳。坐下用飯時,丫鬟們先給主子擺碗。在這個空隙,安和郡主抿唇笑了下,用玩笑的語氣道,「母親可能不知道吧,近來三爺科考辛苦,林氏給三爺開了不少小灶,廚房裏的人私下都說林氏是小財神爺。」「哼,她倒是把商賈的作風帶到侯府來了。」孟氏又想到今早江雲康的話,心口莫名地不舒服,「家裏其他幾位爺都沒這般待遇,倒是讓三郎好運,娶了個這麼有錢的夫人。」說完,孟氏和安和郡主都笑了,嘲諷之意不言而喻。「可不是嘛。」安和郡主接話道,「但林氏看著溫和,其實把三爺管得死死的,三爺至今屋裏還沒個伺候的人。按理來說林氏月份大了,也該為三爺安排人伺候才是。」「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可他們夫婦偏偏和別人不一樣。」孟氏說了今早江雲康請安時的話,「他們都拿科考來壓我了,我也不好給他屋裏送人,免得到時候考不上,還怪我這個做嫡母的不懂事。」碗筷已經擺好,兩人不再多言。等用過飯後,孟氏要午休,安和郡主從正院出來時,抬頭看著刺眼的太陽,悠悠道,「秋菊,你說我這次能生兒子嗎?」秋菊是安和郡主的心腹,自然為安和郡主著想,「大奶奶這次懷像好,肯定是兒子。」如果還不是,安和郡主就連生兒子三個女兒,就算再不願意,也可能要讓妾室先生子。安和郡主摸了摸自己平坦的小腹,面上還是帶了些愁緒,「也不知道林氏這一胎,是兒還是女?」

「想來是女兒。」秋菊分析道,「聽三房的人說,三奶奶愛吃辣的,酸兒辣女,應該不會錯。」「希望是吧。」安和郡主繼續往前走,等經過岔路口時,臨時改了主意,「我們去二房看看小侄女。」向氏的女兒剛滿月沒多久,本來是最可愛的時候,但向氏夫婦都不上心。安和郡主到二房時,正好遇到彩萍送禮來,打了個照面,問了彩萍一些林氏好不好的話,便進屋看向氏去了。彩萍從二房回去後,和主子說大奶奶似乎心情很不錯。「她自然高興。」林氏吃著江雲康買回來的糕點,一邊道,「二嫂懷孕那會,大嫂說話都克制著,如今二嫂生了個姑娘,大嫂心情肯定好。」「哎,其實大奶奶和二奶奶都年輕,何必爭這個。」彩萍給主子拿來手帕擦手,「奴婢方才去二房的時候,三小姐哭得厲害,奶娘抱著哄的時候,二奶奶連動都沒動一下。按理說頭一個孩子都很親,二奶奶卻一點也不上心,倒是可憐了三小姐。」想到孩子可憐,林氏也嘆氣道,「能有什麼辦法呢,誰讓她攤上那麼一個娘。」「不說這個了,二房的事好與壞都和我們沒關係。後日便要出縣試的榜,三爺這會肯定忐忑,咱們給三爺送點蜜棗去。」其實江雲康沒林氏想的那麼不安,但看到林氏送小食來時,心裏還是蠻暖。他起身過去扶住林氏,關心道,「娘子身子不便,讓彩萍喊我過去就好,何必辛苦自己走這一趟?」「從屋子裏到書房,不過兩步路的事。」林氏說話時,彩萍已經擺好小食,「我想著你這會沒什麼心思看書,便來給你送點吃的。」「多謝娘子關心。」江雲康拿起一塊蜜棗,餵給林氏吃,「娘子先吃。」林氏有些不好意思,但還是小口吃了。蜜棗甜如蜜糖,吃在嘴裏,舌尖都是甜的。~離放榜還有一日,江雲康打算什麼都不做,就在家裏待著。不過大房傳出有喜,他又帶著林氏過去探望。剛進院子,他就看到大哥滿臉洋溢著笑容。「三郎,你跟我來書房坐。」江雲帆招手道。江雲康扶著林氏上了石階,看著林氏進了正屋後,才跟大哥去書房。等江雲康進書房時,才看到四弟和五弟也在。江雲熠的臉色很臭,一副不耐煩的模樣。江雲傑倒是鎮定自若,在江雲康進來時,還主動和江雲熠說話,彷彿他們之前沒有過節一樣。「四弟,五弟,讓你們久等了。」江雲帆坐下後,馬上有小廝來倒茶。江雲康坐在大哥的左手邊,餘光看著神色各異的兩個弟弟,倒是覺得挺有趣。特別是好些日子沒見到的五弟,自從第二場輸給他之後,這還是頭一次遇到。江雲熠臉彷彿在燒一樣,他「刷」地起身,「大哥,我還有事,先回去了。」「這會都考完了,能有什麼急事。」江雲帆抬手讓江雲熠坐下,但江雲熠不想和另外兩位哥哥待一塊,還是跑了出去。「這小子!」江雲帆頭疼地嘆氣。他讓幾個弟弟過來,就是想緩解一下三個弟弟的關係,結果還沒開始說話,五弟就跑了。江雲傑看大哥的茶盞空了,主動給大哥倒茶,「五弟年紀還小,第三場沒發揮好,想來這會心情不太好。」「他就是第二場考太好,得意過頭了。」說著,江雲帆抬頭看向江雲傑,猶豫了片刻,還是問道,「四弟剛去護城軍,可還適應?」江雲傑現在的差事,本來是孟氏給江雲康找的,為的是給江雲帆鋪路。只不過江雲傑自己不爭氣,喜歡背後搞小動作,被承安侯給厭棄了,才得了個沒有前程的差事。最近江雲傑夾著尾巴做人,看著倒是老實不少,但常往大房跑。知道父親放棄他,但大哥是個好心的,這才來大哥這裏尋找機會,最起碼能換個差事做。「軍營都是些糙漢子,還是在適應中。」江雲傑眉間露出一抹憂愁,等對上大哥關心的目光後,馬上笑道,「不過應該很快也能適應,畢竟得在那裏待很久嘛。」江雲帆知道在護城軍做筆錄沒有前途,之前他想看四弟吃一些教訓,現在看四弟這樣,又有點於心不忍。到底是自己的弟弟,且學業不錯,若是刻苦幾年,指不定能有更好的前程。江雲康看大哥心軟了,不由在心中給江雲傑豎起大拇指,倒是會裝得很。他舉起茶盞,不經意地插話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既然軍營裡大多是不識字的漢子,四弟可別把學過的聖人言忘了。應當記得,萬事品行為先。」江雲傑會去做筆錄,就是背地裏挑撥離間,心思長歪了。江雲康作為兄長,提點兩句也是應該,所以江雲帆跟著點頭說是。江雲康面色微不可見地頓了下,桌下的手掌慢慢攥緊,心裏再不爽,面上卻要笑著說「多謝三哥提醒」。書房這裏表面平靜,正屋那裏卻出了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