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到亂世搞基建(女穿男)》第46章 第 46 章
初春時節,空氣中猶帶絲絲涼意。

山地潮濕,濕濕潤潤的水霧伴隨著晨露瀰漫在山林間。

梧桐郡的氣候與京城的平原氣候不同,與他上輩子的家鄉頗像。他的家鄉是知名的產茶盛地,有著茶鄉之稱,當地有種說法,叫做家有茶山如有金山。他家每年的收入來源之一,就有茶。

他從小耳濡目染,對於如何採茶、製茶、賣茶,比帶兵打仗還熟。

方稷走在茶田間,瞧著才抽出的嫩芽,對賴瑾說:「剛開春,茶樹才抽芽,葉子都沒長開,此時採摘尚早。」

賴瑾掐下兩朵枝頭的嫩芽,打量兩眼,道:「此時正是採茶製茶的最好時節,過了穀雨之後的茶要差上一大截。」他當即把採茶的手法教給眾人,以避免採摘時弄傷茶,破壞品相,之後便讓眾人散開採茶。

他把右手的袖子捲起來,左手的袖子拽起來當布兜用,便開始在茶樹間飛快地採摘茶葉。

方稷瞧見他那靈巧的動作,非常困惑。他可是知道,賴瑾在十二歲前連踏出府門的次數都屈指可數。莫說採茶,連茶樹都沒見過才是。他這摘茶是手法是從何學的,又是什麼時候練的?

蕭灼華的心中也有同樣困惑。她摘了幾株,便由旁邊的侍女去採摘,再往裏走,衣袍鞋子該髒了。

賴瑾摘了一小會兒,回到田梗邊,把茶倒進旁邊的筐裡,便去看其他人採摘,糾正他們的錯誤。去年的老葉子就不要摘進來了,長再大片都不行,今年的新葉子,長老了的也不要,挑出來另外放,只要最嫩的一芽一葉的,或一芽兩葉的。

人多,采起來快,且他只是小批量製作茶樣,要不了多少,采了一個時辰,裝了半簍帶回去。

茶山陡峭,不方便騎馬,馬都在山下。

賴瑾在往山下走時,告訴方稷和蕭灼華:「茶分成精品茶和普通茶,最好的茶是明前茶。清明前產的茶叫做一春茶,只能摘一茬,產量極少,格外貴,向來不賣……」大盛朝還沒這茶呢。

方稷道:「有一春茶,想必也有二春茶了。」

賴瑾說:「穀雨前的茶,叫雨前茶,為二春茶。穀雨後的茶,就一般般啦。」

方稷好奇地問道:「你是從何學來這本事的?」

賴瑾指向天空:「上蒼所授。」

方稷不問了。他回家問夫人去。

蕭灼華都不信賴瑾所說,但他不願說,她自是不問。

一行人下山後,翻身上馬,一路策馬疾奔回去。蕭灼華的騎馬本事是最近新學的,頭一次跑這麼快,又緊張又刺激,更有幾分策馬狂奔的暢快感。

她騎在馬上,身旁是賴瑾和方稷,身後是騎兵,迎著風,聽著轟轟隆隆的馬蹄聲,道旁的樹木飛快後退,仿如飛鳥在天地間飛馳。

她再回想起京中的日子,隻覺曾經的自己好似被關地樊籠中,哪似這般自在踏實。

騎馬的速度快,大半個時辰,他們便回到府中。

方稷問賴瑾:「小七可是要製茶?」

賴瑾等了一個冬天,好不容易能動手做茶葉了,當然要趕著做啦。他說道:「自然。」

方稷看了眼鞋上的泥,都懶得回去換了,扭頭吩咐隨從:「與去夫人說一聲,我去看小七製茶,晚些回去。」跟著賴瑾走了。

賴瑤聽聞後,也很好奇,挺著大肚子溜達著來到賴瑾居住的院子裏。

她剛邁進院子,就見到他們把桌子搬到院子中間,一大堆嫩葉堆在桌子上,旁邊還有框,賴瑾帶著蕭灼華和方稷在那對著一堆嫩葉挑挑選選。

賴瑤走過去,好奇地問:「這是在做什麼?」

賴瑾說:「選茶,把裏面葉子破了的,有蟲眼的、混進去的茶梗、粗葉子都挑出來不要,隻留這樣的。」他輕輕地抓了把挑好的給賴瑤看。

賴瑤好奇地看了眼賴瑾,感慨道:「竟然還自己上手。」以前都是叫廚子做,這次竟然還親自動手,可見這茶確實貴重。

方稷見到自家夫人頂著即將臨盆的大肚子過來,嚇得趕緊扶住賴瑤,吩咐僕人進屋搬來椅子扶她坐下,道:「身子笨重,當心。」

賴瑤指指桌子,說:「去幫忙。」

方稷不放心地看了兩眼,這才去幫著賴瑾選茶。

不一會兒,他們便選好了茶,賴瑾當即搬了茶去廚房,把自己的大炒鍋架上,升起小火,開炒。他說道:「炒茶是製茶的精髓,我們現在做的是綠茶。另外還有紅茶、黑茶、花茶,製作方式各有不同。」

方稷瞧見賴瑾架起的大炒鍋,不由得看了眼賴瑤。大鐵鍋是成國公府獨有的,旁的府邸都沒有。鐵器昂貴,多用在軍中。鑄這麼大口鍋,可是不易。他夫人的陪嫁,就有大鐵鍋,專程用來炒菜。炒菜,也是成國公府獨有的,且只在自家人吃食時才備,設宴待客時,從來不擺,也從不曾對外人說起。

蕭灼華站在灶旁,見到賴瑾直接用手炒茶,心驚膽戰,問:「不會燙手嗎?」

她的話音剛落,賴瑾「嗷」地一聲,縮手,甩甩燙痛的手,又繼續炒。

賴瑾說:「別說話,我這是第一次上手炒茶,手生。」他只看過炒茶,沒自己上過手。

雖然手藝生熟,但茶葉流程都熟,火侯也會看的,具體操作摸索著來,大致沒差就成。

炒茶是個辛苦活,他站在鍋旁,手上不停,翻炒了將近一個時辰,炒終於炒好了,出鍋的茶,大概不到兩三兩的樣子。

賴瑾指著新炒出來的茶,問方稷:「這樣的炒,就問,值不值,一兩茶,一兩金。」他給方稷看看自己炒茶的手。手藝不熟,燙了好幾次。

方稷說:「值!」憑他們幾個人早膳剛過就出門,到這會兒正午都過了,忙活的這幾個時辰都值!

賴瑾吩咐老賈燒開水,又拿來茶盞,將茶沏上。第一遍水,洗茶,倒掉,再將開水倒進去,便見那蜷縮的葉子慢慢舒張開,猶如新摘下來般。

方稷頓時坐直了身子,叫道:「奇了!葉子竟然又舒張開了。」

賴瑾將茶遞給蕭灼華說:「嘗嘗,保證一點苦味都沒有,只有清香。」他說完,端起茶,吹開飄在上面的葉子,輕輕飲了口,唇齒留香,熟悉的味道在味蕾間瀰漫開,感慨道:「這才是茶嘛。」

方稷也小小地飲了口,澀意全無。他的眼睛倏地亮了,看向賴瑾,道:「一兩茶,一兩金!」此茶,竟是真的能值這價。

賴瑾說:「明前茶、穀雨茶的產量非常有限。明前茶,給金子都不賣,隻送親友家人。」他喝著茶,愜意,問蕭灼華:「香嗎?」

蕭灼華捧著茶盞,輕輕地「嗯」了聲,應道:「香,喝起來亦方便。」開水沖泡即可飲用,不必先用石碾碾茶,再煮,過濾等。煮茶的家什都能省下許多。

賴瑾端著茶,說:「煙雨時節,捧一盞清茶,請幾個友人,坐在亭中,品茗賞茶,談笑天地,何其愜意。」他抬手指向方稷,「姐夫這等身份之人,如此好茶,方顯身份。這喝的不是茶,是清雅,是尊貴,是身份地位。」

他說完,扭頭吩咐老賈:「把我讓你備的裝有彩陶罐的檀木錦盒拿來。」

老賈聞言,立即去把賴瑾備的一個盒子抱來。

賴瑾先給方稷看這盒子,說:「好馬配好鞍,好茶要配好盒子。」他打開盒子,裏面的茶罐又小又精美,裝不了二兩茶。

他把茶葉裝進茶罐中,再把茶罐擺進墊有柔軟細草防撞擊鋪著上等錦緞的盒子裏,說:「贈親訪友之佳品。」一口氣打包好,告訴老賈:「派人給我阿爹阿娘送去,四姐夫茶山產的梧桐郡特產,鳳棲梧桐黃金茶,一兩茶一兩金。」

方稷已然明白這即將成為梧桐郡的又一大進項。他起身朝鎮重地賴瑾抱拳道謝:「在此謝過阿瑾。」這可是給他指了條滾滾財路!

老賈捧著茶離開,當即安排人給成國公夫婦送去。

賴瑾對方稷說:「這是製綠茶之法,我把製紅茶之法也教給你,你賣我鐵唄。」

方稷一下子樂了,道:「原來是在這等著我呢。若是旁人買鐵,自是不賣。若是你買,直言就是,何必如此彎彎繞繞。若你真能打下草原,有了駿馬良駒,難不成還不賣我?非得拿這……」他指向剩下的茶,道:「同我見外不成?」

賴瑾說:「我不是跟你見外,你家還有叔伯兄弟們在旁邊看著,我總不能叫你為難。打草原,非一朝一夕之功,且用兵之事,向來勝負難料。如果我現在手上有馬,用馬同你換鐵,自然可行。可我現在手上沒有馬,隻憑一句打下草原後用馬與你換,你便給我鐵,過於兒戲。」

方稷點點頭,道:「你慮事周全,我與你姐也能放心些了。你贈我這價值萬金的製茶之法,我賣你鐵,就此說定。」

賴瑾又提醒道:「炒茶之法不難學,我這也不過是粗通,如果叫別人看去,很快就能學走。這門手藝,姐夫還得派可靠的人掌管。」核心技術外泄,生意就不用做了。

方稷應下,指向賴瑾炒出來的茶,「我且分走一半,待派人製好新茶,再與你送來。」只剩下一點點,原本不好意思開口,但跟賴瑾無需那麼見外,他安排人製茶還需要茶樣做比對,故此才開口討要。

賴瑾應道:「好。」又讓阿福把茶葉打包好,給方稷帶走。

方稷把茶葉交給親信侍從,扶著賴瑤離開。

他回到自己的院子,換下帶土的靴子,又換了身乾淨衣服,再喝上僕人剛沏的茶,若有所思,又有些感慨,對賴瑤說:「七弟頗有些……奇異。這炒茶之法,我聞所未聞,他亦……不知從何學來。」

如果說賴瑾是個遊士,踏遍山山水水,與奇人異士多有往來,有點特殊本事是尋常。他一個關在後院的孩子,成國公府也沒有這般本事之人,他從何學來這些本事的。成國公府的幾位公子公女,皆可隨意出入府門,唯他不成。

方稷道:「若是不方便,夫人便當我未曾提過。」

就賴瑾那不懂遮掩的招搖性子,賴瑤早就知道方稷會看出來。她說道:「母親懷小七之時,曾夢到白澤鑽進了她的腹中。小七生來便有些不尋常,似是生而知之,且他幼時不時說些旁人聽不懂之語,亦有諸多奇思異想,讓人乍聽啼笑皆非,再想確是言之有理,行之有效。沐氏一族,傳到母親,便已是人丁凋零,眼看後繼無人,母親便覺小七的出生是神明憐佑,唯恐他遭人所害,故此護得格外小心。」

方稷感慨道:「原來如此。」這樣的孩子生來不凡,要養大可是不易。他想了想,挺美的,說:「如此,我也算是沾光了。」趕緊又摸摸自家夫人的手,多蹭蹭福澤。

他又感慨:「果然還得家風好,方才有此福澤。」要不然,即使有著這等天生不凡之人,怕是也留不住。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