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到亂世搞基建(女穿男)》第15章 第 15 章
賴瑾等帳篷裡的人都出去後,從旁邊的箱子中取出軍事輿圖,在桌子上展開。

大盛朝的輿圖非常抽象,只能粗略地看出各郡縣所處的位置,至於各郡縣裏有幾座高山、幾條河流根本沒有標。

賴瑾跟著學地圖的時候,都是靠成國公言傳口授。

成國公戎馬一生,走過的地方多,見多識廣,地圖上沒有的,各地的風土人情氣侯變化地貌特徵都能說上一二。

賴瑾根據成國公口述,以及夫子上課時所教的內容,再結合大盛朝以前的輿圖為參照,按照他上輩子的地圖繪製了現在的這份圖。

精確度沒法保證,但展開地圖,基本上能一窺大盛朝全貌。

大盛朝是一個荷包蛋造型,中間的蛋黃部分是個大平原,也就是京城這千裡平原之地。平原四面環山,如果只看平原及周邊這一塊,又像個平底鍋。

出了平原,無論往哪個方向都是崇山峻嶺。

往北,過了北莽山便是極寒北地,氣候有點像他上輩子東北、俄羅斯,都是原始森林,山腰以上終年積雪不化,山腰以下多以耐寒的雪松、雪杉等植物為主,生活著一些適應了嚴寒氣候的遊獵民族。

往東,則是東陵十國。它是一百多年前的大齊朝四後形成的,如今的大盛朝、極寒高原、南邊的海島百國,在一百多年前,全部是大齊朝的疆域。

在十幾年前,東陵有國家,經過多年戰爭,如今只剩下十個了。

其中有一個東呂國,曾經跟清郡接壤。

東呂國的皇帝呂子義,趁著清郡跟著當今皇帝蕭赫打京城平原內防空虛,發兵攻打清郡。先太子蕭彰帶著三萬大軍,聯合沐家私兵,死守清郡。沐家滿門戰至只剩下沐真、沐弦,最後等來尚郡救援,滅了呂子義的大軍,又趁機打下東呂國。此後,東呂國一分為二,一半併入清郡,一半設為東安郡,由先太子親信魯智達鎮東大軍駐守。

往南,地勢一路走低,水源充足,土地肥沃,郡全都是產糧的好地兒。皇子皇女們梁王、英國公他們的封地幾乎都在那邊。

往西,可以說是窮山惡水,全都是莽莽山地,能夠種糧的平坦地勢很少。

邊縣,位於大盛朝最西邊的一座山,名叫邊山。

邊山的岩石多,土層少,土地貧瘠到連樹都不長,大部分都是稀稀疏疏的草,只在山腳下有部分地方能種地。最坑的就是,出了邊山,正西、西北方向都是大草原,是草原十八部的地盤。往南,則是沼澤地,千裡沼澤地,一直通到南邊。

邊縣登記在冊的人口一共只有三千多戶,佔地七個鄉,每個鄉一個大姓,根本不聽朝廷的。朝廷派過去的官,派一個死一個,後來就沒有人願意去做縣長了。

如今皇帝硬生生地把邊縣提成郡,將外面的沼澤、草原劃到大盛朝的疆域,派賴瑾過去。成國公看上了草原的駿馬肥羊,竟然沒有反對。

從京城,到邊郡,在穿過平原抵達長嶺縣後,還要再穿過十三郡之地,就到了。

長嶺縣是長郡跟京城平原交壤的地界,由一座長嶺山隔開。

長嶺山有一千三百多裡長,要往西去,必須翻過長嶺,而翻越長嶺最好走的路就是長嶺縣。

因為它有一條青溪河,在山裏面凹陷下來這麼一塊,沿著河邊走,路又平又寬,避過夏季山洪暴發、漲水的時節,河灘還可以用來安營紮寨,取水、用水都方便。

這麼一個要道,直接卡住京城咽喉。皇帝、成國公府、英國公府都不樂意讓其他人佔了領,拉扯來去,誰都沒能在這裏屯上兵安插上自己的人手,只剩下皇帝派了個郡守,由郡尉帶郡兵駐守。

兵家必爭之地,經商必經之路,沒有重兵鎮守,山裏的山匪自然就多了。

山匪多,山頭也多,山匪之間也經常因為地盤、勢力之爭打來打去。

關於長嶺的情況,賴瑾也只是在跟著成國公學軍事輿圖的時候聽過一耳朵,至於內裡到底是個什麼情況,還得等斥侯探查完才知道。

賴瑾估計要是把長嶺山的土匪窩端了,能發一筆。

他去到邊郡,將面臨的諸多困境,僅靠手裏的這點家底,撐不了兩年,必須得有產業輸出才行。可要發展產業,首先得有人,還得道路通暢。

傍晚時分,斥侯佰長齊仲帶著兩個什的斥侯,押著幾個塞住大綁的土匪回來複命。

齊仲告訴賴瑾,「我們現在是在獅子嶺,有兩夥山匪,一夥是獅王寨,一夥是金刀寨。河對岸是禿頭嶺,因為山頂光禿禿的,因此而得名。禿頭嶺中有一個禿子寨,他們自稱霸王寨。前往裏路,河水較淺,河灘全露在外面,踩著河裏大塊的鵝卵石過河,連鞋底都不用濕。我們此刻所在的這段路,經常遭到這三座寨子攔路搶劫。」

他說完,把這夥巡山山匪小頭目的嘴裏的布扯了下來。

那小頭目急聲道:「將軍,不是我們乾的。你們這麼大支軍隊,我們哪敢惹你們。是對面的禿頭嶺的禿子乾的,他們想嫁禍,用你們的手除掉我們,好佔下我們的寨子。你可不能上他的當啊!」

賴瑾將信將疑地問,「真的?」

那小頭目看他一個半大的毛孩子,隻當他好騙,斬釘截鐵的,態度格外誠懇,說,「真的!我要是騙你,天轟,我可以對著老天爺發誓。」

賴瑾還是不太相信的樣子,說:「那你先發誓。」

小頭目豁出去了,示意齊仲給他鬆綁。

齊仲看向賴瑾。

賴瑾揮手,迫不及待地樣子,「解開他,我倒要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敢發誓。」

齊仲給小頭目解繩子。

阿福、阿壽不動聲色地往賴瑾身邊挪了兩步,做好隨時防止這小頭目撲上來的準備,同時殺氣騰騰地盯著他,警告小頭目不要亂來。

小頭目瞧見帳中的情形,再看賴瑾這麼小一個娃娃竟然穿著郡守官服,一看就是大官家的孩子,在心裏不忿地暗罵聲呸,臉上擺出格外耿直的模樣,高舉右手併攏,發誓,「我陳麻子對天發誓,要是說的話有半句假的,叫我陳麻子天轟,不得好死。」

賴瑾聞言,真想問一句,「你是叫陳麻子嗎?」臉黑歸黑,連顆麻子點都沒有。臉上有麻子,那是生病結痂落下疤痕造成的,沒有哪家父母會給孩子起名叫麻子的,只能是長出麻子後被人起了外號。

他裝出信了的樣子,說:「那你說說,禿子寨又是個什麼情況?」

帳篷簾子撩開,方士澤揮著羽扇扇著風進來了,朝賴瑾拱拱手。

賴瑾看到方士澤進來,立即起身,格外熱情地把他請往上座,喊:「先生你來啦。我抓到俘虜了,正在審問,他剛才都招了,是對面禿子寨的人乾的,還發了毒誓。」

方士澤被賴瑾強行往主位上扶,正在納悶和惶恐,聞言嘴角嘴角忍不住抽了抽,趕緊製止了他,「主從有別,我哪敢坐主位。您坐。」轉身在下首邊坐下,一雙銳利的目光在幾個山匪身上掃過,還在小頭目身上來迴轉了轉。

小頭目見狀,立即悟了。這毛頭小子連禿頭嶺、禿子寨的名字都分不清,出去當官肯定也是什麼都不懂,他的大官爹給他派了個主事的。這個人說了才算。

他擔心讓人看出來,強自鎮定,對賴瑾說:「禿子寨有三百多號人,大當家是長嶺族之一的鄭家大爺。他們這些豪族講求嫌庶有別,鄭家大爺是庶出的,不能繼承家業,給鄭族長幹活。這鄭族長是長嶺縣縣尉,有他在背後支持禿子寨,他們才敢撈過河來這邊伏擊。」

為了讓自己的話顯得真,小頭目繼續說,「我估計,他們也是為了劫富戶和商隊才挖的坑,沒敢劫你們。哪想到,你們大軍到了這,踩到陷阱,造成了傷亡。」

賴瑾撓著下巴,滿臉困惑地望向齊仲,「讓你抓山匪,你還告訴他們,我們為什麼抓他們啊。」

齊仲抱拳,「將軍,屬下沒說。他們幾個就在附近巡邏盯梢,依屬下看,此人所言,不可信。」

小頭目趕緊說,「小的所言,句句屬實。」

賴瑾想了想,問,「你們……呃……你是哪個山寨的?」

小頭目答道:「小的是獅王寨的。」暗自鄙視:「你的記性不好嗎?我才告訴過你。酒囊草包!」

賴瑾連連點頭,「對對對,獅王寨,獅王寨。獅王寨和禿子寨,哪個離我們這地兒近點?」

那自然是獅王寨。小頭目擔心他們咬住獅王寨不放,緊張得下意識地舔了下舌頭,說:「這原本是我們獅王寨的地界,可自從他們禿頭嶺有了棧橋,下山可方便了,他們近。」

賴瑾裝出不信他的話的樣子,對齊仲說,「你派個山匪領路,去看看獅王寨是不是很近。如果這個陳禿子說謊……啊不是,陳麻子,如果這個陳麻子說謊,連同他的同夥一起殺了,再把人頭扔到……呃……扔到山裏,不是扔到長嶺縣尉那裏,讓長嶺縣尉給我帶路打獅子……呃,獅王寨。」

方士澤清清嗓子,適當接話,問:「那要是獅王寨近呢?」

賴瑾說:「先抄獅王寨,再滅縣尉,然後讓姓……別管信什麼,就是那縣尉,讓他賠錢!我有兩萬大軍,還怕剿不了一個山匪寨子。我定要剿一個匪寨讓阿爹看看我有多威風。」

小頭目趕緊說:「將軍,將軍,是禿頭嶺的禿子寨挖陷阱害你們的,是禿子寨,不是我們獅王寨。」

賴瑾一副讓人拆穿自己失誤臉上掛不住的樣子,惱羞成怒地揮手,「哎,下去下去。」他又喊,「來人,集結大軍,吃完飯就去包圍獅子嶺,啊,不是,是禿子嶺……」

小頭目在心裏暗罵:「蠢蛋,是禿頭嶺。連名字都弄不清楚,還領軍呢。」暗暗羨慕投胎好就是不一樣,這小子才十來歲出頭,蠢成這樣都能又當郡守又當將軍。

齊仲押著小頭目和幾上巡邏山匪出去了。

小頭目出去的時候,給幾個山匪一個眼神,捆在身後的手悄悄比劃:把這夥人引去禿子寨。

這麼多年都沒見過剿匪,要是換個帶兵的,壓根兒不會搭理這點事,也就是個小屁孩屁事不懂,在這裏瞎折騰。

小頭目盤算著,收拾了禿子寨,這毛頭小子逞完威風,八成會再殺到縣城去跟縣尉咬,就顧不上找獅王寨的麻煩了。

這麼小的娃,能當這麼大的官,家裏肯定厲害,又帶著這麼多兵,定是不會把縣尉放在眼裏的。縣尉多富啊,收拾禿子寨和收拾縣尉,可比收拾獅王寨劃算多了。

他自己的盤算暗自得意,心想,「要是我的計成,回去大當家還不得賞我啊。」

方士澤等他們出去後,哭笑不得地說道:「公子,讓齊仲他們審這幾個舌頭就是。你這又是鬧哪出?」

賴瑾說:「大熱天的,山裏蚊子毒蛇都多,能少折騰幾下,能省點功夫就省點。這獅王寨的山匪小頭頭想禍水東引,先讓他帶個路唄,省得我們還要自己滿山遍野去找。禿子寨的人看到獅王寨的人把我們領過去,肯定很憤怒,再挑撥幾下,禿子寨的人肯定樂意給我們帶路去找獅王寨。最好讓他們打起來,我們再把他們一鍋端。」

方士澤:「……」又一次深深的沉默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