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晉礪》第162章 甲方,您滿意了嗎?
趙王入京,煊煊赫赫!

除了詔許趙王以親兵千五百隨扈之外,又詔沿途郡國「護送」,進了京畿,再詔五校羽林「迎衛」,到了西陽門外接官亭時,這支隊伍,已有數千之眾,衣甲鮮明,旌旗獵獵。

詔百官、在京諸王、公、主迎出西陽門外。

大夥兒都懵了,這是幹什麼?

這個排場禮儀,非但超過了迎接汝南王,甚至也超過了迎接天子母弟的秦王柬——而迎接秦王柬,因為汝南王的刻意「拉抬」,已經是非常「格外」的了。

迎接秦王柬,沒有「沿途郡國護送」,沒有「五校羽林迎衛」,西陽門外接官亭的歡迎隊伍中,沒有「主」——就是公主啦。

至於迎接汝南王,除了沒有以上花樣之外,也沒有「在京宗室諸王公」的強製性要求。

還有,迎接人群中,出現了一個特殊的身影——中常侍董猛。

類似身份的人員,並未出現在迎接汝南王和秦王的隊伍中。

更有人眼尖:公主們的隊伍中,居然有河東公主的車馬?!

前文有過介紹,河東公主,皇后所出之長女,常年纏綿病榻,以致二妹已經出閣了,長姊卻還只能待字閨中。

這特麽是……「扶病」呀!

太拚了吧!

上頭這是要幹啥呀?

即便滅國大將凱旋,甚或天子迴鑾,也未必到得了這份兒上吧?

而趙王——那特麽是個敗軍之將呀!

不少人就很彆扭,當天打病假條的人數,就猛然暴增了。

何天自然也在請病假之列。

但即便如此,對趙王的「郊迎」,依舊算得上「盛況空前」。

郊迎、謁廟之後,二聖大排筵席,為趙王接風洗塵,詔四品以上官員、在京諸王、公作陪。

不曉得的,還以為這是「慶功宴」呢!

聽聞了相關情形後,何天心說,不曉得又是哪個給皇后出的主意?這是效東漢和熹皇后鄧綏的故智嘛!

鄧綏臨朝稱製之初,羌亂大起,其兄車騎將軍鄧騭受命主持征討,但一敗於冀西,再敗於平襄,羌眾遂大盛,朝廷不能製,而百姓死亡無數,轉運難劇。

禦史中丞鄧樊上疏,「今雖有西屯之役,宜先東州之急。」故左校令龐參上書,以為,「萬裡運糧,遠就羌戎,不若總兵養眾,以待其疲。」

鄧太后就坡下驢,詔鄧騭還師。

對羌亂,東漢自此轉入戰略防禦。

雖然屈於形勢,但也算實事求是,只是之後的措置頗出人意料:

遣使迎拜鄧騭為大將軍。

史載,鄧騭既至,「使大鴻臚親迎,中常侍郊勞,王、主以下候望於道,寵靈顯赫,光震都鄙。」

就是說,打了敗仗,反而陞官。

鄧綏臨朝稱製,不服氣的人很多,想搞掉她的人不少,而彼時的東漢,更是被她老公和帝折騰的上氣不接下氣,整個是個屋漏偏逢連夜雨的局面,因此,鄧綏非但不能加罪於自己的兄長,還得倒過來,拚命自己「拉抬」自己,不然,這個皇太后的位子,十有八九,就坐不住了。

賈南風的路子差不多,司馬倫既對她「輸誠」,她就抬舉司馬倫,最終的目的,還是借司馬倫來「拉抬」自己。

何天的猜測不錯,但並非事情的全部。

事實上,趙王本人雖剛剛到京,但在此之前,他的銅錢、布帛、金寶卻早就流水價般送入了諸賈、諸郭以及皇后左右的家裏,其交接之重點,自然是郭槐、賈午、郭彰、賈模以及董常侍、陳才人,於是,對於趙王的讚美,亦流水價般湧入了皇后的耳朵。

其中,曾對召趙王入京不以為然的賈模,也終於覺得,司馬子彝這個人,還不錯嘛!

趙王字子彝。

這些事情,何天本也是想的到的,他只是沒想到,趙王竟動手如此之早?

趙王入京之後,沒幾天,又做了一件何天沒有想到的事情。

趙王親自拜候潘嶽,請他寫一篇《賢後賦》,並許以五萬錢的潤筆。

潘嶽萬沒想到,趙王居然紆尊降貴,親自登門?受寵若驚之下,連聲說道,哪裏要這許多?歌頌偉大的皇后,乃我等臣子應分應為,怎好取啥潤筆?就取,取個幾千錢,足夠啦!

趙王重重一拍潘嶽肩膊:安仁,這五萬錢,你必須取!不取,何以示君才大如海?而若非君才大如海,又怎配著此《賢後賦》?

這……是!是!大王教訓的是!既如此,嶽恭敬不如從命!

於是,曠世奇文《賢後賦》便誕生了。

《賢後賦》之誕生,其實一波三折,初稿拿給趙王看,趙王是不滿意的,「啥叫『齊蹤虞妃,比跡任、姒』?虞妃、任、姒之流,如何可以同皇后相提並論?」

啊?

潘嶽這才真正了解趙王對《賢後賦》之「定位」,不由犯了難,心說如此吹捧太過,會不會被人譏笑?俺到底是文壇領袖,麵皮上,到底有些過不去呀……

轉念一想,自己已這把年紀了,再不發達,就有這張麵皮,又有何用?拿去糊窗戶紙嗎?

一咬牙,改!

改到甲方徹底滿意為止!

《賢後賦》打「虞妃」也即娥皇、女英贊起,將歷朝歷代的「賢後」贊了個遍,也包括上文提到的和熹皇后,結論是——

她們都比不上俺們皇后!

然後,便開始大讚「俺們皇后」了。

若不看上下文的話,你很可能錯以為,此賦歌頌的,不是唐堯就是虞舜?

這篇奇文,肉麻過甚,何天讀之,渾身惡寒,因此,其具體辭藻,獅子就不拿來噁心諸位讀者老爺了。

但是,再怎「惡寒」,何天也只能付之苦笑:「賢後」之始作俑者,難道不是我何雲鶴嗎?

讀此奇文,同何天一般捏鼻子的人,不在少數,但無論如何,經過一番又一番反覆「拉抬」,效果是明顯的:

前些日子,對於皇后和賈、郭的不滿——尤其是宗室對於皇后和賈、郭的不滿,就算沒有消散,也被蓋了下去。

到底是「皇叔祖」呀!

然而,怎蓋,也蓋不住西北的接踵而至的敗訊:

解系敗死!梁王后撤!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