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天行者》天行者 第三節(3)
張英才回到屋裏點上燈,拿起小說看了幾行,那些字都不往腦子裏去。隻好放下書,拿起鳳凰琴,將《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彈了一遍,有幾個音記不準,試了幾次。到彈第五遍時,才彈出點味道。山空夜寂,彷彿世外,自己彈,自己聽,挺能抒情。上山來半天了,隨著心情的放鬆,他發現琴盒上寫著一行字:贈別明愛芬同事並存念。

這時,余校長在外面敲門。

張英才打開門問:「有事嗎?」

余校長欲言又止地支吾一句:「山上涼,多穿件衣服。」

張英才說:「我正想過去問你,琴盒上寫著的明愛芬是誰?」

余校長等一會兒才回答:「就是我妻子。」

張英才說:「沒問過就用她的琴,她會生氣麽?」

余校長冷冷地說:「你就用著吧,這東西對她是多餘的。她若是能生氣就好了。她不生氣,她隻想尋死,早死早托生。」

張英才被這話嚇了一跳。

余校長不明不白地離開後,張英才想再給姚燕寫封信,然而思來想去,總也拿不定主意如何將自己的地址告訴姚燕。

半夜裏,低沉而悠長的笛子忽然吹響了。張英才從床上爬起來,站到門口。孫四海的窗戶上沒有亮,只有兩顆黑閃閃的東西。他把這當成孫四海的眼睛。笛子吹的還是《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吹得如泣如訴,淒婉極了,很和諧地同拂過山坡的夜風一起,飄飄蕩蕩地走得很遠。

夜裏沒有做夢,睡得正香時,忽然聽到笛聲,吹的又是國歌。

張英才睜開眼,見天色已亮,趕忙起床,披上衣服走到門外。操場上正在舉行升旗儀式,余校長站在最前面,一把一把地扯著從旗杆上垂下來的繩子。余校長身後是用笛子吹奏國歌的鄧有米和孫四海,再往後是昨晚住在余校長家的那些學生。九月的山裏,晨風又大又涼,這支小小隊伍中,多數孩子隻穿著背心短褲,黑瘦的小腿在風裏簌簌抖動。大約是冷的緣故,孩子們唱國歌時格外用力,最用力的是余校長的兒子余志。國旗和太陽一道,從余校長的手臂上冉冉升起來後,孩子們才就地解散。

張英才走過去,問余校長:「怎麼昨天沒人提醒我?」

余校長說:「這事是大家自願的。」

張英才又問:「孩子們也願意起這麼早?」

余校長說:「開始不願意,教了一陣就願意了。」

余校長忽然傷感起來,他指著正在操場上跑來跑去的孩子:「又少了一個愛讀書的學生。昨天他還在這兒,夜裏有人捎來口信,他父親在外面挖煤,出事故死了。家裏就剩下他一個男人,他不回去頂大梁,日子就沒法過了。他才十二歲呀!聽到父親的死訊,隻紅了紅眼圈,硬是強著沒有哭出來,收拾書包時一點方寸也沒亂,就連借別人的橡皮擦都曉得還。我怕他難過,誰知分手時反而是他來勸我,說自己會抽空讀書,將來若是出息,一定要回學校給老師們磕頭謝恩。還說,他家那兒望得見這面紅旗,每天早晨他會在家裏一邊想著老師和同學,一邊唱國歌。只要能唱歌,他就什麼也不怕。」

余校長用大骨節的手揉著眼窩。

孫四海在一旁說:「就是領頭的那個大孩子,叫葉萌,是五年級最聰明的一個。」

張英才明白這是說給自己聽的。他很感動地說:「余校長,這些事你應該通過萬站長向上面反映,讓縣裏或者省城出面關心一下這些孩子。」

「這山大得很咧,許多人連飯都吃不飽,哪能顧到教育上來喲。」余校長說,「聽說國家在搞科技扶貧,這樣就好,搞科技就要先抓教育,孩子們就有希望了。」

鄧有米插嘴說:「還希望我們幾個都能早點轉正。」

張英才的情緒被這句話破壞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