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好武夫》第262章 一人一人,一杯一杯,一命一命
戰場局勢,看似一團亂,卻都在計劃之內。

米擒真韌,一萬騎兵,直衝攻城的宋軍步卒大陣側翼。

吳睿帶著一萬四五千騎,迎面而去,便是要擋住米擒真韌的鐵蹄。

兩方騎兵的差距,在這短短衝鋒的路上,就立馬顯現出來。

吳睿麾下,竟是有人還未接敵,就已然從馬匹掉落,好在早早把雙腿綁縛在了馬背之上,人是掉落了,兩腿還在馬背,形成了一種倒仰的拖拽……這若是落馬,必然被千萬馬蹄踩成肉泥。

雙方差距,不止在此,還有黨項騎兵,皆是緊密一團,前前後後,一排一排。

反觀吳睿麾下,竟是跑著跑著,就開始散落起來,有人著急,越是拽馬,馬匹越是不聽……

雙方交錯的那一刻,差距更顯,馬速,人手,兵刃,交錯的時機預判,馬背上的閃躲……

這些都是經驗與感覺,需要無數的馬背劈砍與刺殺練習,看似快慢片刻差距不大,卻是那兵刃交錯的那一刻,勝負已然在那瞬間。

誰的兵刃,在高速交錯之間,在最佳的時機擊到對方,甚至都不需要如何透甲,被擊之人,必然倒躺而去,在高速的衝擊之下,哪怕沒有外傷,也是骨折破裂之聲。

宋軍騎兵,一片片躺倒而去。

黨項騎兵,坐立而過無數。

馬蹄卻不管這些,它們既能盡量在毫釐之間避開大多數的衝撞,也能不斷向前狂奔,毫不停歇,不管背後主人是死是活。

好在,好在王大帶著五千精騎,已然從敵側翼突擊而來。

這才是狄詠真正倚仗的騎兵部隊,也幾乎是此時整個大宋朝,唯一稱得上騎兵的部隊。

好鋼在刀刃!

斬將奪魁,是狄詠給昭武校尉王大郎的任務,他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沖向敵騎中央,砍下那桿將旗,殺掉那個黨項將軍。

奮力,奮力一搏。狄詠,不會在乎王大的生死,他只在乎任務有沒有完成。

這就是主帥的無情!

狄詠,不在乎任何人的生死,在這一刻,誰死了都行!

就如他手中那柄督戰的大樸刀,殺誰都砍,只要拖遝不前,只要敢退一步。

所有人,都在急,敵我雙方。

人如機器!

石州的土牆上,爬滿了人,密密麻麻!

先登之勇,在宋,在狄詠麾下,依舊是大功!

小將折克行,只要不死,他就是先登之功,他此時就在城頭,身上插著箭矢,肩膀砍入了一柄拔不下來的刀,後背更是鮮血淋漓……

宋朝軍將鐵甲之防護力,能高到什麼地步?

史書記載,抗金名將楊再興,在小商河與金人遭遇戰,寡不敵眾,依舊大殺四方,率領麾下軍將士卒,血戰不止,殺敵兩千餘,還殺了敵人一個萬戶。

楊再興血戰到什麼地步?身上插滿了羽箭,插成了刺蝟一般,卻還久戰未死,最後身死,在他身上燒出來的箭簇,竟然有兩升。

許多人讀史書這裏,以為是誇張,覺得沒有人能中這麼多箭還能殺敵。

其實是真事,因為裹覆全身的厚重鐵甲,讓他所有的傷勢都只是皮外傷,所以他中箭無數,這些箭矢哪怕透了鐵甲,也只是皮外傷。血流乾之前,他一直都能殺敵不止。

宋朝步人甲,乃是歷朝歷代鐵甲之巔峰,是宋朝手工業水平的巔峰。

也如先登之折克行,看起來身上傷勢無數,卻依舊在城牆之上左突右殺!

牛大緊隨其後,身旁還有十幾個人,已然成團,卻是背後的臨沖早已熊熊大火,再也沒有人能從臨沖裡跳出來了。

卻就是這十幾個人佔據的小片城頭,給簡易的長梯開闢了一個橋頭堡,讓長梯上爬滿的人可以極其順利的爬上城牆。

城頭狹窄,黨項人急切非常,不斷從各方擠壓而來,隻想把這些宋人再次趕下城頭,甚至軍將也親自而來。

血戰。

戰爭,人力其一,科技其二,臨沖,就是技術的代表,工匠,就是技術的代表。戰爭,離不開工匠。

宋軍作戰,唯一能倚仗的外力,也是這些水平極高的工匠。

城池要陷!

米擒真韌看著城頭的一切,奮力鞭打著馬匹後背!口中怒吼連連……

他又何曾把宋人騎兵放在眼裏?他甚至都沒有聽說過宋人還有大規模騎兵作戰的事情!

也如他所想,當真勢如破竹,面前宋人,雖然一個個坐在馬上飛馳而來,卻完全沒有一合之敵!

不得多久,米擒真韌直覺得面前一空,兩軍快馬,已然完全交錯而過。

若是在草原與遼人作戰,此時應該做的事情,就是立馬打馬轉向,重整軍陣,再次進行兩軍對壘交錯。

誰先整好軍陣再次衝鋒而去,誰就佔了優勢。

這次顯然不同,米擒真韌並不打馬轉向,也不在乎已然在身後的宋人騎兵,他的目標是前方列著大陣往城頭衝鋒的宋人步卒。

卻是此時,就這個時刻,米擒真韌往南一看,一隊宋騎已然從側面直奔他而來!

就是這個時機,當黨項人從吳睿騎兵陣中突出之時,就是狄詠吩咐王大襲擊黨項側翼之時。

因為這個時候,黨項人的騎兵大陣在一場廝殺之後,必然也是鬆散非常。也是避免吳睿與米擒真韌交錯之時,衝進去會造成友軍相撞。

米擒真韌也不是不知道宋人還有一隊騎兵在外,戰前遊騎早已偵查的清清楚楚。

但黨項人就是這麼自信,自信與宋野戰之下,黨項騎兵無有敵手。

不僅米擒真韌這麼自信,連在明堂川的米擒真野也這麼自信,只要米擒真韌不犯錯誤,只要米擒真韌在敵軍攻城之時襲擊側翼,石州城必然安穩。

擺在米擒真韌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一個就是轉向去迎王大,一個就是不管側翼而來的王大,直入宋軍步陣側翼。

不論米擒真韌選哪一個,王大也會撞入黨項騎兵之中。

米擒真韌牙一咬,頭一回,直看前方,目標就在宋軍大陣之中。

宋夏之戰,雖然黨項獲勝不少,但也沒有哪一仗贏得輕鬆,每一戰,都是如此以命相搏,便是又到了以命相搏的時候了。

日中,大宴!

皇家的恩典,媒人也要上門來作陪,歐陽修為媒,胡瑗為保。

胡瑗故意帶了國子監裡的一些優秀學生來,不為其他,就為教育他們,要學狄詠這般,為國效力,為國效命,乃至為國效死!

歐陽修帶著曾鞏來了,備了禮物,算是慶賀狄詠在麟州的大捷。

如此,也就真正熱鬧了,隆重了,算是不負皇家恩典浩蕩。

大廳內,一人一案,為分食,每人一份食物,公主殿下坐正中!

外間與偏廳,為同桌,七八人一桌,推杯換盞。

該有的樂音要有,該有的歌舞要有,都是臨時從樊樓請來的,狄家家中,並未養那麼多所謂姬妾。該有的筆墨要備,文人之間,吃得酒,總要揮毫潑墨。

狄家的二哥,帶著四弟五弟,一桌一桌,一人一人,一杯一杯。眾人皆道狄詠大捷之喜,兄弟三人,也要拱手有禮拜謝。

殺!

王大沖入黨項戰陣,一隻手,一條槍,捅落一個又一個!眼神緊盯那並不回頭的黨項將旗!

狄詠聲音嘶啞,手中樸刀已然斬得三個同袍,同袍的血正在樸刀尖刃處往下滴落!人人奮勇,本就不現實,卻也要人人奮勇。

牛大,得了空閑,因為越來越多的宋軍,從他們所佔的這處城牆爬上來了,他終於得了一點空閑,從城牆之高往下望去,咧嘴一笑,彷彿學的就是那老王頭……

吳睿,交錯而去,管不得麾下死傷多少,連忙招呼著重整騎兵軍陣,卻是亂入團麻……也在聲嘶力竭呼喊著……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